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它包括定模板、動模板,定模板和動模板之間設有部品型腔和水口流道,部品型腔上具有主流道,主流道和水口流道之間設有水口,主流道下方設有頂針,水口處設有鑲針,鑲針上固定有切刀,切刀穿過水口且該切刀上端從動模板上伸出,切刀上具有契形進料通孔,定模板上具有凹槽,切刀上端位于該凹槽內(nèi),定模座上具有氣體通道,氣體通道一端閉合另一端連接有氣嘴,氣體通道上具有第一吹氣孔,定模板上具有第二吹氣孔,第二吹氣孔與部品型腔連通。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省去了后續(xù)人工剪切水口料的工序,減少了人工加工成本,且水口料斷裂時碎屑不停留在模面上,能有效確保部品的品質(zhì),節(jié)省了模具制作成本。
【專利說明】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nèi)切模結構,具體的是涉及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塑膠工業(yè)的發(fā)展,為節(jié)省模具開發(fā)成本,將模具設計成較簡單的兩板模,模具制做時工藝簡單,且部品試做合格率高,特別在制做小件部品時易使用到兩板模,因模厚的限制,設計時設計成潛澆口或牛角進膠位置不夠,只能加工成直澆口,特別為玻纖材料,在設計成直澆口后,加工相當困難,因在成型后伴有水口料,需要人工進行水口料剪切,增加了人工成本,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玻纖材料內(nèi)切水口模具,解決了人工進行水口料剪切的問題,但是由于玻纖材料脆且易碎,在水口料斷裂時碎屑停留在模面上,容易粘附在部品上,降低了部品的品質(zhì),在模具長期擠壓下模具也比較容易損壞,增加了模具制作成本。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減少了人工加工成本,且水口料斷裂時碎屑不停留在模面上,能有效確保部品的品質(zhì),節(jié)省了模具制作成本。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它包括定模座、安裝在定模座上的定模板、動模座以及安裝在動模座上的動模板,所述定模板和動模板之間設有部品型腔和水口流道,所述部品型腔上具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和水口流道之間設有水口,所述水口位于動模板上,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主流道下方設有頂針,所述水口處設有鑲針,所述鑲針上固定有切刀,所述切刀穿過水口且該切刀上端從動模板上伸出,切刀上具有與水口流道、主流道分別連通的契形進料通孔,所述定模板上具有與切刀上端相應的凹槽,切刀上端位于該凹槽內(nèi),所述定模座上具有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一端閉合,另一端連接有氣嘴,所述氣嘴連接一吹氣控制系統(tǒng),氣體通道上具有第一吹氣孔,在定模板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吹氣孔連通的第二吹氣孔,所述第二吹氣孔與所述部品型腔連通。
[0005]上述結構中,所述吹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DC電源、第一 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所述YV電磁閥與所述氣嘴連接,所述第一 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DC電源供電線路上。
[0006]上述結構中,所述第一吹氣孔和第二吹氣孔之間設有密封圈。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結構簡單,易操作,切刀上具有與水口流道、主流道分別連通的契形進料通孔,起到進料的作用,同時在頂針將部品頂出時,通過契形進料通孔將水口料切斷,使部品與水口分離,達到自動剪切水口料的目的,解決了人工剪切水口料的問題,減少了人工加工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在剪切水口料的同時,吹氣控制系統(tǒng)啟動向氣嘴控制吹氣,氣體依次經(jīng)過氣體通道、第一吹氣孔和第二吹氣孔吹出,向部品型腔吹氣,將水口料斷裂時產(chǎn)生的碎屑進行清掃,有效防止碎屑停留在模面上以及粘附在部品上,有效確保了部品的品質(zhì),同時防止了因模具長期擠壓而導致模具易損壞,節(jié)省了模具制作成本,大大節(jié)省了生產(chǎn)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圖2為本實用新型動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3、圖4為本實用新型定模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5、圖6為本實用新型切刀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7為本實用新型吹氣控制系統(tǒng)電路原理圖
[0012]圖中:1、定模座;2、定模板;3、動模板;4、部品型腔;5、水口流道;6、主流道;7、水口 ;8、頂針;9、切刀;10、凹槽;11、氣體通道;12、氣嘴;13、第一吹氣孔;14、第二吹氣孔;15、密封圈;16、契形進料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4]參照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它包括定模座1、安裝在定模座I上的定模板2、動模座以及安裝在動模座上的動模板3,定模板2和動模板3之間設有部品型腔4和水口流道5,部品型腔4上具有主流道6,主流道6和水口流道5之間設有水口 7,水口 7位于動模板3上,在本實施例中,部品型腔4共有八個,水口 7也共有八個,主流道6下方設有頂針8,水口 7處設有鑲針,鑲針上固定有切刀9,切刀9與頂針8之間具有縫隙且切刀9與頂針8相互平行,切刀9穿過水口 7且該切刀9上端從動模板3上伸出,結合圖5和圖6所示,切刀9上具有與水口流道5、主流道6分別連通的契形進料通孔16,定模板2上具有與切刀9上端相應的凹槽10,切刀9上端位于該凹槽10內(nèi),結構緊湊,契形進料通孔16起到進料的作用,同時在頂針8頂出時,切刀9在頂針8頂出力的作用下,契形進料通孔16就猶如刀口將水口料切斷,使水口 7與部品分離,保證了斷口的形狀,省去了后續(xù)人工剪切水口料的工序,減少了人工加工成本,提高生產(chǎn)效率,定模座I上具有氣體通道11,在本實施例中,氣體通道11共有兩條,氣體通道11 一端閉合,另一端連接有氣嘴12,氣嘴12連接一吹氣控制系統(tǒng),氣體通道11上具有第一吹氣孔13,在本實施例中,每條氣體通道11上均具有四個第一吹氣孔13,在定模板2上具有與第一吹氣孔13連通的第二吹氣孔14,第二吹氣孔14與部品型腔4連通,第二吹氣孔14位于部品型腔4的中心處,可將水口料斷裂時產(chǎn)生的碎屑進行清掃,有效防止碎屑停留在模面上以及粘附在部品上,有效確保了部品的品質(zhì),第一吹氣孔13和第二吹氣孔14之間設有密封圈15,防止氣體外泄,保證吹氣清掃的效率。
[0015]參照圖7所不,為吹氣控制系統(tǒng)的電路原理圖,吹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DC電源、第一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YV電磁閥與氣嘴12連接,第一 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依次串聯(lián)在DC電源供電線路上,當DC電源接通后,YV電磁閥接通,向氣嘴12吹氣,通過KT時間繼電器控制吹氣時間,氣體依次經(jīng)氣體通道11、第一吹氣孔13、第二吹氣孔14向部品型腔4內(nèi)吹氣,對水口料斷裂時產(chǎn)生的碎屑進行清掃,防止碎屑停留在模面上以及粘附在部品上,有效確保了部品的品質(zhì),同時防止了因模具長期擠壓而導致模具易損壞,節(jié)省了模具制作成本。
[0016]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操作,切刀9上具有與水口流道5、主流道6分別連通的契形進料通孔16,起到進料的作用,同時在頂針8將部品頂出時,通過切刀9上的契形進料通孔16將水口料切斷,使部品與水口 7分離,達到自動剪切水口料的目的,解決了人工剪切水口料的問題,減少了人工加工成本,提高了生產(chǎn)效率,在剪切水口料的同時,吹氣控制系統(tǒng)啟動向氣嘴12控制吹氣,氣體依次經(jīng)過氣體通道11、第一吹氣孔13和第二吹氣孔14吹出,向部品型腔4吹氣,將水口料斷裂時產(chǎn)生的碎屑進行清掃,有效防止碎屑停留在模面上以及粘附在部品上,有效確保了部品的品質(zhì),同時防止了因模具長期擠壓而導致模具易損壞,節(jié)省了模具制作成本,大大節(jié)省了生產(chǎn)成本,滿足了市場需求。
[0017]以上所描述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上述具體實施例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范疇內(nèi),可以出現(xiàn)各種變形及修改,凡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jù)以上描述所做的潤飾、修改或等同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它包括定模座、安裝在定模座上的定模板、動模座以及安裝在動模座上的動模板,所述定模板和動模板之間設有部品型腔和水口流道,所述部品型腔上具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和水口流道之間設有水口,所述水口位于動模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下方設有頂針,所述水口處設有鑲針,所述鑲針上固定有切刀,所述切刀穿過水口且該切刀上端從動模板上伸出,切刀上具有與水口流道、主流道分別連通的契形進料通孔,所述定模板上具有與切刀上端相應的凹槽,切刀上端位于該凹槽內(nèi),所述定模座上具有氣體通道,所述氣體通道一端閉合,另一端連接有氣嘴,所述氣嘴連接一吹氣控制系統(tǒng),氣體通道上具有第一吹氣孔,在定模板上具有與所述第一吹氣孔連通的第二吹氣孔,所述第二吹氣孔與所述部品型腔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控制系統(tǒng)包括DC電源、第一 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所述YV電磁閥與所述氣嘴連接,所述第一 FU熔斷器、KT時間繼電器、KT常閉觸點、YV電磁閥和第二 FU熔斷器依次串聯(lián)在所述DC電源供電線路上。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纖材料內(nèi)切模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氣孔和第二吹氣孔之間設有密封圈。
【文檔編號】B29C45/76GK204076691SQ201420378657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9日
【發(fā)明者】左光輝, 樂福明, 廖超平, 李峰 申請人:億和精密工業(yè)(中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