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顯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所述的使用相機裝置100來進行拍照的方法示意圖。在自拍模式下,使用者可通過按壓或觸碰第二輸入單元140以控制相機裝置100進行拍照/錄像。相機裝置100可判別使用者握持的方向。例如中央處理單元220通過握持感測器250分析相機裝置100被握持住的部位、范圍等,以推斷使用者是將相機裝置100握持向前(如圖11所示)或向使用者(如圖12所示)?;蚴?,中央處理器220可通過影像感測器210進行預(yù)先拍照,以獲得一預(yù)視影像。中央處理器220可在預(yù)視影像中尋找一目標物體,并判斷目標物體的形狀是否符合一預(yù)設(shè)形狀,例如分析出目標物體具有人臉的形狀,其大小符合一默認值,且目標物體具有一舉起的手臂部位,則判斷相機裝置100是被握持面向使用者(如圖12所示)。若判斷相機裝置100是被握持面向使用者,則中央處理單元220可將相機裝置切換為自拍模式,并切換第二輸入單元140的功能。此時第二輸入單元可被設(shè)定為自拍按鈕,當?shù)诙斎雴卧?40被按壓或觸碰時,中央處理單元220將指示相機裝置100進行拍照。
[0067]圖13顯示根據(jù)一實施所述的使用相機裝置來進行拍照的方法流程圖。請同時請參考圖10與圖11。在步驟S1301中,相機裝置100可在接收一啟動信號后將中央處理單元220喚醒。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啟動信號可以是由微處理240因應(yīng)使用者觸碰或按壓第一輸入單元130或第二輸入單元140而產(chǎn)生、或者是由微處理240因應(yīng)當握持感測器250感測前述第一段部111已被一物體握持時所傳送的感測信號而產(chǎn)生、或者由微處理240因應(yīng)藍牙低功耗模塊252通知其與另一電子裝置配對成功或建立聯(lián)機時而產(chǎn)生。在步驟S1302中,中央處理單元220可通過重力傳感器292檢測相機裝置100在單位時間內(nèi)的位移量。其中,位移量可以是因使用者手震而引起,或是因使用者快速甩動相機裝置100引起。中央處理單元220可定期地自重力傳感器292接收一重力參數(shù),并檢測重力參數(shù)在單位時間的變化量,以計算相機裝置100的位移量。在步驟S1303,中央處理單元220可判斷相機裝置100是否處于抖動狀態(tài)中。當中央處理單元220檢測到重力參數(shù)的變化量超過一預(yù)設(shè)數(shù)值時,則可判斷相機狀置100是處于抖動狀態(tài),并可判斷相機裝置100在目前的抖動狀態(tài)下所拍攝的照片或影片可能會是模糊的。若判斷相機裝置100處于抖動狀態(tài)中,則進入步驟S1304,相機狀置100可顯示一抖動警示。其中,中央處理器220可指示顯示器288顯示一抖動圖標警示使用者,或是通過發(fā)光二極管286發(fā)出一對應(yīng)顏色的閃光以警示使用者相機裝置100正處于抖動狀態(tài)中,接著進入步驟S1305。相反地,若在步驟S1303中,中央處理單元220判斷相機裝置100并未處于抖動狀態(tài)中,則直接進入步驟S1305。
[0068]在步驟S1305中,中央處理單元220可通過重力傳感器292檢測相機裝置100的傾斜狀態(tài)。其中,傾斜狀態(tài)可以是因使用者握持相機裝置100的角度不同而改變。中央處理單元220可藉由分析自重力傳感器292所接收的重力參數(shù),判斷相機裝置100的傾斜角度。
[0069]在步驟S1306,中央處理單元220可判斷相機裝置100的傾斜狀態(tài)是否超過一臨界值。若判斷相機裝置100的傾斜狀態(tài)超過臨界值,則進入步驟S1307。在步驟S1307,相機狀置100可顯示一傾斜警示。其中,中央處理器220可指示顯示器288顯示一傾斜圖標以警示使用者,或是通過發(fā)光二極管286發(fā)出另一對應(yīng)顏色的閃光以警示使用者相機裝置100的傾斜狀態(tài)已超過臨界值,并關(guān)閉圖10所示的傾斜校正,接著進入步驟S1308。相反地,若在步驟S1303中,中央處理單元220判相機裝置100的傾斜狀態(tài)并未超過一臨界值,則中央處理單元220將開啟圖10所示的傾斜校正機制,并進入步驟S1308。
[0070]在步驟S1308,中央處理單元220接收一觸發(fā)信號,此觸發(fā)信號可以是由使用者觸碰或按壓第一輸入單元130或第二輸入單元140而產(chǎn)生,或是由外部裝置通過NFC 296、藍牙低功耗模塊252或WiFi通訊模塊298傳送觸發(fā)信號給中央處理單元220。其中,當使用者通過另一電子裝置所安裝的應(yīng)用程序與相機裝置100進行聯(lián)機并執(zhí)行遠程操控時,便可通過NFC 296、藍牙低功耗模塊252或WiFi通訊模塊298傳送觸發(fā)信號給相機裝置100的中央處理單元220以進行拍照或錄像。在步驟S1309,中央處理單元220指示影像感測器進行拍照或錄像。
[0071]圖14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述的相機裝置的操作流程圖?,F(xiàn)請參考圖1、圖9與圖14,在此實施例中,相機裝置預(yù)設(shè)操作在一省電模式。因此,相機裝置100會在開機后就會進入一省電模式,如步驟50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實施例,在省電模式時,僅微處理器240、握持感測器250、藍牙低功耗模塊252、以及第一輸入單元130與第二輸入單元140 (當?shù)谝惠斎雴卧?30與第二輸入單元140為由電子組件所構(gòu)成的輸入組件時)操作在一待命模式,用以檢測喚醒事件。其余組件,例如中央處理器220、鏡頭120與影像感測器210等均操作在一睡眠模式,以節(jié)省功耗。微處理器240可藉由握持感測器250、第一輸入單元130以及/或藍牙低功耗模塊252判斷是否有喚醒事件發(fā)生,如步驟502。在此實施例中,喚醒事件可包含握持感測器250感測到使用者握持相機裝置100、第一輸入單元130或第二輸入單元140檢測到使用者的輸入(如:按壓)或藍牙低功耗模塊252檢測到與一電子裝置配對成功或建立聯(lián)機。當判斷有喚醒事件發(fā)生后,微處理器240會產(chǎn)生控制信號喚醒中央處理單元220,如步驟504。于此實施例中,微處理器240可發(fā)送一控制信號241至中央處理單元220以喚醒中央處理單元220,和/或另一控制信號242至充電控制1C 260,使充電控制1C 260根據(jù)該控制信號242供電給中央處理單元220。當中央處理單元220被喚醒后,其會產(chǎn)生一致能信號221以喚醒及致能影像感測器210與鏡頭120。接著,微處理器240或中央處理單元220會判斷第一輸入單元130或第二輸入單元140是否有檢測到使用者輸入,如步驟506。若是,則影像感測器210會從鏡頭120截取到影像210-1,如步驟508。若否,則微處理器240或中央處理單元220會判斷相機裝置100是否閑置超過一預(yù)定時間(如:5分鐘),如步驟510。若相機裝置100閑置超過該預(yù)定時間,則回到步驟500,相機裝置100回到省電模式。反之,若相機裝置100未閑置超過該預(yù)定時間,則回到步驟506繼續(xù)是否有檢測到使用者輸入。當影像感測器210從鏡頭120截取到影像210-1,可對影像210-1做影像處理(如圖10實施例的影像處理),最后將處理后的影像210-1儲存于非易失性存儲器294中,如步驟512。
[0072]在其它實施例中,相機裝置100可包含兩個鏡頭120以及兩個與影像感測器210電性連接于中央處理單元220,兩個鏡頭可配置于相鄰處,例如,一鏡頭可配置于另一鏡頭之上、下、左或右側(cè)。其中一組鏡頭與影像感測器用以截取一影像,另一組鏡頭與影像感測器用以截取另一影像以計算出景深信息,使得相機裝置100可拍出具有景深效果的影像。
[0073]圖15顯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所述的相機裝置的控制方法流程圖,此方法適用于如上所述的相機裝置100。首先,控制相機裝置100的大部分組件,包含鏡頭與影像感測器等,操作于一睡眠模式以降低功耗(步驟1502)。接著,通過相機裝置100的握持感測器感測相機裝置100的第一段部是否被使用者握持(步驟1504)。當感測到相機裝置100的第一段部被使用者握持時,由握持感測器產(chǎn)生一感測信號以喚醒鏡頭與影像感測器(步驟1506)。
[0074]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提出一種相機裝置,其殼體具有L字形結(jié)構(gòu),因此有利于使用者握持以避免滑落。此外,用以拍攝影像的第一輸入單元位于殼體的連接段部,且第一輸入單元周圍設(shè)置有環(huán)狀元件,因此使用者可僅通過觸摸便可得知第一輸入單元的位置。再者,本發(fā)明所提出的相機裝置基本上并不設(shè)置觀景窗,以節(jié)省相機裝置的體積與重量,并且整體外形被設(shè)計為符合人體工學(xué)的形狀,不僅方便使用者以單手握持,并且單手即可操作。
[0075]再者,本發(fā)明所提出的相機裝置基本上操作于三種模式,包括省電模式、喚醒模式與拍攝模式。在省電模式下,僅少部分組件操作于待命模式,用以檢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