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07840閱讀:488來源:國知局
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公開涉及車輛技術,具體地,涉及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未裝配后備箱蓋自動關閉系統(tǒng)的傳統(tǒng)乘用車來說,由于使用時間太久或者操作人員力量不當,在關閉后備箱蓋時,經常會出現后備箱蓋關閉不嚴的問題。對于傳統(tǒng)的乘用車來說,只能通過駕駛室內的儀表盤中讀取后備箱蓋是否關嚴的信息,才能夠獲知后備箱蓋是否關嚴。因此,當用戶回到車內發(fā)現后備箱蓋未關嚴時,需要下車步行至車尾關閉后備箱蓋,比較耗費時間且降低駕車體驗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該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能夠將未成功關閉的后備箱蓋向下拉動以關嚴后備箱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公開提供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其中,該輔助關閉裝置包括與所述后備箱蓋可分離地連接的牽引件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移動的驅動機構。

可選擇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沿第一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在第二方向上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可選擇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第一連接件以及設置在該第一電機和所述第一連接件之間的第一傳動結構和第一導向結構,所述牽引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接件,所述第一電機的第一輸出軸的旋轉運動通過所述第一傳動結構轉換為所述第一連接件的線性運動,所述第一連接件通過所述第一導向結構的引導而使得所述牽引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

可選擇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第二連接件以及設置在該第二電機和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之間的第二傳動結構和第二導向結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固定于所述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電機的第二輸出軸的旋轉運動通過所述第二傳動結構轉換為所述第二連接件的線性運動,所述第二連接件通過所述第二導向結構的引導而使得所述牽引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

可選擇地,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齒輪同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輸出軸,所述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上。

可選擇地,所述第一連接件形成為桿狀,所述第一導向結構包括相對于所述第一電機固定的第一支撐件,該第一支撐件設置有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穿過的第一通孔。

可選擇地,設置有第一鎖止件,用于將所述第一連接件可釋放地鎖定于所述第一支撐件,

可選擇地,所述第一鎖止件為第一彈簧銷,所述第一支撐件和所述第一連接件分別設置有鎖孔,當該兩個鎖孔對齊時,所述第一彈簧銷插入兩個所述鎖孔中,以將所述第一鎖止件鎖定于所述第一支撐件。

可選擇地,所述第二傳動結構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和第二齒條,所述第二齒輪同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輸出軸,所述第二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件上。

可選擇地,所述第二連接件形成為桿狀,所述第二導向結構包括相對于所述第二電機固定的第二支撐件,該第二支撐件設置有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穿過的第二通孔。

可選擇地,設置有第二鎖止件,用于將所述第二連接件可釋放地鎖定于所述第二支撐件,

可選擇地,所述第二鎖止件為第二彈簧銷,所述第二支撐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分別設置有鎖孔,當該兩個鎖孔對齊時,所述第二彈簧銷插入該兩個鎖孔中,以將所述第二鎖止件鎖定于所述第二支撐件。

可選擇地,所述輔助關閉裝置還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備箱蓋的連接結構,所述牽引件可分離地連接于該連接結構。

可選擇地,所述牽引件形成為鉤狀。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即通過本公開提供的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在驅動機構的驅動下,牽引件能夠移動至與未關嚴的后備箱蓋連接,并且?guī)雍髠湎渖w運動,從而能夠將未成功關閉,也就是未鎖定的后備箱蓋向下拉動,以使得后備箱蓋鎖定,從而關嚴后備箱蓋。

本公開的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公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但并不構成對本公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另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3是根據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的簡化立體示意圖;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的框圖;

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另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的框圖;

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公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公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前、后”通常對應于車輛的上、下、左、右、前、后,其中,其中,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分別對應于車輛的正交坐標系中的Z、Y、X方向。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位名詞僅用于解釋和說明本公開,并不用于限制。

在介紹本公開提供的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方法、裝置、系統(tǒng)和車輛之前,首先對本公開各個實施例所涉及應用場景進行介紹。該應用場景包括設置有加速度傳感器和距離傳感器的車輛,能夠獲取車輛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和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其中,需要解釋的是,后備箱包括后備箱蓋和與車身形成為一體的后備箱主體,所使用的術語“后備箱底部”是指后備箱主體的底部,其中,為了便于理解,可以定義當后備箱蓋處于鎖定狀態(tài)時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之間的距離為零。另外,由于后備箱蓋閉合不關嚴時的位置相對于關嚴時的位置在X方向上的距離差并不大,因此,上述“距離”可以理解為當后備箱蓋處于上述兩個位置時Z方向上的距離差。該車輛可以是汽車,該汽車不限于傳統(tǒng)汽車、純電動汽車或是混動汽車,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用于其他類型的機動車。所述車輛還設置有輔助關閉裝置,能夠通過牽引件來關閉后備箱蓋。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可以應用于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101,獲取后備箱蓋的加速度、以及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示例的,可以在后備箱蓋的任意部位上設置一個加速度傳感器,用來測量后備箱蓋的加速度。相應的,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可以通過分別設置在后備箱蓋上和后備箱內的距離傳感器發(fā)射器和接收器來獲取。例如,將加速度傳感器設置在后備箱蓋靠近后備箱底部的位置,當駕駛員試圖關閉后備箱蓋,給后備箱蓋施力時,加速度傳感器可以測量得到后備箱蓋的加速度。為了提高距離傳感器的準確度,可以將距離傳感器的發(fā)射器設置在后備箱蓋靠近后備箱底部的位置,并將對應的接收器設置在后備箱內部固定的位置上,以測量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步驟102,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且距離大于預設的距離閾值時,控制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

需要說明的是,其中第一加速度閾值和距離閾值是可以根據預先大量的實驗數據設定的,還可以根據不同車輛的類型、尺寸、體積等參數進行調整。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大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此時后備箱蓋的加速度足夠大,判斷能夠關閉,此時對后備箱蓋不做任何動作。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且距離大于預設的距離閾值時,再對后備箱蓋進行干預,控制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其中,步驟101中,可以同時獲取加速度和距離,也可以在加速度滿足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再獲取距離。

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另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步驟101包括:

步驟1011,獲取后備箱蓋的加速度。

步驟1012,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獲取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示例的,當加速度傳感器測量得到的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再進一步獲取由距離傳感器測量得到的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因為隨著后備箱蓋的加速度逐漸減小,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變化幅度也逐漸變慢,易于獲取更準確的距離。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大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此時后備箱蓋的加速度足夠大,不需要干預后備箱蓋就能夠關閉,此時對后備箱蓋不做任何動作。

相應的,步驟1012可以包括:

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獲取車輛的加速度。

當車輛的加速度小于預設的第二加速度閾值時,獲取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舉例來說,如果駕駛員關閉后備箱蓋時用力過小不足以達到關閉狀態(tài)時,駕駛員沒有注意到該情況,并啟動了車輛,當車輛剛剛起步時,車輛的加速度小,此時若關閉后備箱蓋,不會對周圍環(huán)境、車輛和行人造成影響,當駕駛員加油使車輛的加速度大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二加速度閾值時,此時若關閉后備箱蓋,可能會對周圍環(huán)境、車輛和行人造成傷害,在該情況下,對后備箱蓋不做任何動作。因此,在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再判斷此時車輛的加速度是否小于預設的第二加速度閾值,車輛的加速度可以由設置在車輛內部固定位置的加速度傳感器來測量得到,只有當兩個加速度都滿足預設條件時,再獲取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可選的,輔助關閉裝置包括與所述后備箱蓋可分離地連接的牽引件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移動的驅動機構,步驟102中控制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工作包括:

向所述驅動機構發(fā)送控制信號,所述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驅動所述牽引件移動,以關閉所述后備箱蓋。

示例的,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和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都滿足預設條件時,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具體為圖4所示的關閉控制裝置200中的控制模塊202)可以通過總線向驅動機構發(fā)送控制指令,用來驅動牽引件1。

圖3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的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的簡化立體示意圖。其中,該輔助關閉裝置包括與所述后備箱蓋(未示出)可分離地連接的牽引件1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1移動的驅動機構。

通過將控制模塊與驅動機構電連接,能夠控制驅動機構對牽引件1的驅動,進而控制牽引件1的位移,包括位移量和位移方向。因此,可以實現的是,在控制模塊的控制下,牽引件1能夠移動至與未關嚴的后備箱蓋連接,并且?guī)雍髠湎渖w運動,從而能夠將未成功關閉(也就是未鎖定)的后備箱蓋向下拉動,以使得后備箱蓋鎖定,從而關嚴后備箱蓋。

其中,牽引件1朝向未關嚴的后備箱蓋的移動可以是以正交的兩個方向朝向后備箱蓋的連接處(即牽引件1與后備箱蓋連接時對應的連接位置)移動(下文中將參考圖3詳細描述),也可以為以一個方向,也就是直接朝向后備箱蓋的連接處移動,即:所述驅動機構可以設置為使得所述牽引件1直線地朝向和遠離所述連接結構移動。對此,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本公開不作具體限制。

在圖3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牽引件1沿正交的兩個方向朝向后備箱蓋的連接處移動。為了實現這種移動方式,所述驅動機構可以包括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1沿第一方向運動的第一驅動機構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1在第二方向上運動的第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方向與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在此需要說明的是,當將本公開提供的輔助關閉裝置安裝到車輛中時,第一方向對應于車輛的Z方向,第二方向對應于車輛的Y方向。其中,驅動機構驅動牽引件1移動以與后備箱蓋連接或分離時,可以驅動牽引件1先發(fā)生Z方向上的位移,之后再發(fā)生Y方向上的位移,即先到達再連接,或者,先分離再離開。

其中,在本公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驅動機構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配置??蛇x擇地,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包括第一電機21、第一連接件31以及設置在該第一電機21和所述第一連接件31之間的第一傳動結構和第一導向結構,所述牽引件1固定于所述第一連接件31,所述第一電機21的第一輸出軸211的旋轉運動通過所述第一傳動結構轉換為所述第一連接件31的線性運動,所述第一連接件31通過所述第一導向結構的引導而使得所述牽引件1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梢远x的是,當第一電機21正轉時,第一連接件31帶動牽引件1向上運動,相應地,當第一電機21反轉時,第一連接件31帶動牽引件1向下運動。因此,通過控制第一電機21的轉動,能夠改變牽引件1在Z向上相對于后備箱蓋的位置。

相應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也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配置??蛇x擇地,所述第二驅動機構包括第二電機22、第二連接件32以及設置在該第二電機22和所述第一驅動機構之間的第二傳動結構和第二導向結構,所述第一驅動機構固定于所述第二連接件32,所述第二電機22的第二輸出軸221的旋轉運動通過所述第二傳動結構轉換為所述第二連接件32的線性運動,所述第二連接件32通過所述第二導向結構的引導而使得所述牽引件1沿所述第二方向運動??梢远x的是,當第二電機22正轉時,第二連接件32帶動牽引件1向右運動,相應地,當第二電機22反轉時,第二連接件32帶動牽引件1向左運動。因此,通過控制第二電機22的轉動,能夠改變牽引件1在Y向上相對于后備箱蓋的位置。

在本公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一驅動機構中的第一傳動結構和第一導向結構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配置。例如,第一傳動結構可以為絲杠傳動結構,第一導向結構可以為滑軌滑槽式結構??蛇x擇地,在圖3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一齒輪41和第一齒條,所述第一齒輪41同軸地固定于所述第一輸出軸211,以隨第一輸出軸211共同轉動。所述第一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件31上。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第一連接件31可以形成為桿狀,該桿狀的第一連接件31的長度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布置,第一齒條沿該第一連接件31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一導向結構包括相對于所述第一電機21固定的第一支撐件51,該第一支撐件51設置有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31穿過的第一通孔。當第一電機21驅動第一連接件31運動時,通過第一通孔能夠約束第一連接件31的運動為沿Z方向,從而帶動所固定的牽引件1在Z方向上移動。

相應地,第二驅動機構中的第二傳動結構和第二導向結構可以以任意合適的方式配置。例如,第二傳動結構可以為絲杠傳動結構,第二導向結構可以為滑軌滑槽式結構。可選擇地,在圖3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傳動結構包括相互嚙合的第二齒輪42和第二齒條,所述第二齒輪42同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輸出軸221,所述第二齒條設置在所述第二連接件32上。在這種情況下,所述第二連接件32可以形成為桿狀,該桿狀的第二連接件32的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布置,第二齒條沿該第二連接件32的長度方向設置,所述第二導向結構包括相對于所述第二電機22固定的第二支撐件52,該第二支撐件52設置有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32穿過的第二通孔。當第二電機22驅動第二連接件31運動時,通過第二通孔能夠約束第二連接件32的運動為沿Y方向,從而帶動牽引件1在Y方向上移動。

在本公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可以設置有用于將后備箱蓋鎖定的鎖止裝置。當牽引件1在驅動機構的控制下向下拉動后備箱蓋至后備箱蓋由鎖止裝置鎖定時,可選擇地,牽引件1可以從后備箱蓋分離。對此,牽引件1可以具有閑置位置,牽引件1與后備箱蓋分離之后可以保持在該閑置位置,可以將該閑置位置定義為牽引件1的初始位置,該初始位置具有確定的Z向位置和Y向位置,以便于計算牽引件1下一次移動時所需要移動的位移??梢酝ㄟ^下述的第一鎖止件和第二鎖止件將牽引件1鎖定在所述閑置位置。當牽引件1在驅動機構的控制下向下拉動后備箱蓋至后備箱蓋由鎖止裝置鎖定時,可選擇地,所提供的輔助關閉裝置的牽引件1可以用作后備箱蓋的額外的鎖止裝置,因此,當牽引件1將后備箱蓋向下拉動至關嚴之后,牽引件1可以保持在該位置,為后備箱蓋提供額外的鎖定,增加一層保險。

在本公開提供的輔助關閉裝置的另外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輔助關閉裝置也可以用作后備箱蓋的唯一的鎖止裝置。即不再需要另外設置后備箱鎖止裝置,本公開提供的輔助關閉裝置可以替代后備箱蓋鎖,實現對后備箱蓋的鎖定和解鎖功能。

其中,對于第一驅動機構來說,可以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一連接件31可釋放地鎖定于所述第一支撐件51的第一鎖止件,以限制牽引件1在Z方向上的移動。其中,第一鎖止件可以有多種實施方式,可選擇地,所述第一鎖止件為第一彈簧銷,所述第一支撐件51和所述第一連接件31分別設置有鎖孔(未示出),當該兩個鎖孔對齊時,所述第一彈簧銷插入兩個所述鎖孔中,以將所述第一鎖止件鎖定于所述第一支撐件51。

對于第二驅動來說,可以設置有用于將所述第二連接件32可釋放地鎖定于所述第二支撐件52的第二鎖止件,以限制牽引件1在Y方向上的移動。其中,第二鎖止件可以有多種實施方式,可選擇地,所述第二鎖止件為第二彈簧銷,所述第二支撐件52和所述第二連接件32分別設置有鎖孔(在圖3中能夠看到第二支撐件52上的鎖孔521),當該兩個鎖孔對齊時,所述第二彈簧銷插入該兩個鎖孔中,以將所述第二鎖止件鎖定于所述第二支撐件52。

其中,第一鎖止件和第二鎖止件的釋放和鎖定動作可以通過控制模塊控制完成,其中,鎖定動作也可以由自身的結構特點(例如形成為彈簧銷時)自動完成。

在本公開提供的輔助關閉裝置中,為了實現該輔助關閉裝置相對于車輛的安裝,第一電機21可以通過第一固定座212固定,第一支撐件51與固定座212可以通過支架固定連接在一起。相應地,第二電機22可以通過第二固定座222固定,第二支撐件51可以設置有固定部522以用于固定到車輛的后備箱中(例如通過螺栓),其中,第二固定座222可以通過另外的支架與第二支撐件511固定連接在一起,由此,輔助關閉裝置能夠完成安裝。

在本公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牽引件1可以有多種實施方式。例如,可以實施為圖1中所示的結構,即所述牽引件1可以形成為鉤狀。在本公開提供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輔助關閉裝置還包括固定于所述后備箱蓋的連接結構,所述牽引件1可分離地連接于該連接結構,該連接結構可以為吊環(huán)或卡爪等結構。所述鉤狀的牽引件1可以與上述連接結構勾連,從而通過驅動牽引件1的移動而帶動后備箱蓋的運動。另外,連接結構上可以設置有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將其自身的位置坐標(即Z軸坐標和Y軸坐標)發(fā)送給控制模塊,控制模塊通過數據處理,可以控制驅動機構驅動牽引件1準確地朝向連接結構移動,從而實現與連接結構的連接。當然,牽引件1還可以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磁體鐵,該磁體能夠與后備箱蓋上的對應結構(不局限于連接結構)磁性地可分離地連接。

一方面,本公開提供的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能夠將未成功關閉的后備箱蓋向下拉動以關嚴后備箱蓋,另一方面,該輔助關閉裝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以適用于多種車輛,因此,在該輔助關閉裝置未損壞而安裝有其的車輛報廢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將該輔助關閉裝置拆下以重復利用,從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綜上所述,本公開通過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和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與預設閾值的關系,來判斷后備箱蓋是否能夠關閉,當判斷后備箱蓋無法關閉時,控制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以解決當后備箱蓋閉合不嚴時需要回到駕駛位置才能看到提醒,駕車效率低和駕車體驗差的問題,具有提高駕車效率和改善駕車體驗的效果。

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的框圖,如圖4所示,該裝置包括:

獲取模塊201,用于獲取后備箱蓋的加速度、以及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控制模塊202,用于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且距離大于預設的距離閾值時,控制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

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另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裝置的框圖,如圖5所示,獲取模塊201包括:

第一獲取子模塊2011,用于獲取后備箱蓋的加速度。

第二獲取子模塊2012,用于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獲取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相應的,第二獲取子模塊2012可以包括:

第一獲取單元,用于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時,獲取車輛的加速度。

第二獲取單元,用于當車輛的加速度小于預設的第二加速度閾值時,獲取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可選的,輔助關閉裝置包括與所述后備箱蓋可分離地連接的牽引件1和用于驅動所述牽引件1移動的驅動機構,控制模塊202用于:

當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小于或等于預設的第一加速度閾值、且距離大于預設的距離閾值時,向驅動機構發(fā)送控制信號,控制信號用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驅動牽引件1移動,以關閉后備箱蓋。

其中,上述各個模塊所實現功能的具體說明已經在上述方法實施例中進行了詳細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本公開通過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和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與預設閾值的關系,來判斷后備箱蓋是否能夠關閉,當判斷后備箱蓋無法關閉時,控制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以解決當后備箱蓋閉合不嚴時需要回到駕駛位置才能看到提醒,駕車效率低和駕車體驗差的問題,具有提高駕車效率和改善駕車體驗的效果。

圖6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系統(tǒng)的示意圖,如圖6所示,該系統(tǒng)包括:

第一加速度傳感器300,用于檢測后備箱蓋的加速度;

距離傳感器400,用于檢測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

根據圖4或圖5中的關閉控制裝置,其中,獲取模塊201分別與第一加速度傳感器300和距離傳感器400連接;

車輛后備箱蓋的輔助關閉裝置500,與關閉控制裝置中的控制模塊202連接,用于在控制模塊202的控制下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

需要說明的是,獲取模塊201分別與第一加速度傳感器300和距離傳感器400連接,該連接可以是電性的直接連接或通過耦合的方式連接,電性的直接連接可以由總線連接來實現獲取模塊201從傳感器獲取測量數據。輔助關閉裝置500和控制模塊202也可以是電性的直接連接或通過耦合的方式連接,實現控制模塊202將控制指令下發(fā)到輔助關閉裝置500,控制關閉后備箱蓋。

關于上述實施方案中的各個模塊的連接關系已經在之前的實施例中進行了詳細描述,此處不做贅述。

綜上所述,本公開通過后備箱蓋的加速度和后備箱蓋與后備箱底部的距離與預設閾值的關系,來判斷后備箱蓋是否能夠關閉,當判斷后備箱蓋無法關閉時,控制輔助關閉裝置工作,以關閉后備箱蓋,以解決當后備箱蓋閉合不嚴時需要回到駕駛位置才能看到提醒,駕車效率低和駕車體驗差的問題,具有提高駕車效率和改善駕車體驗的效果。

本公開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還可以提供一種車輛,該車輛包括上述車輛后備箱蓋的關閉控制系統(tǒng)。

關于上述實施方案中各個模塊所實現功能的具體說明已經在上述方法實施例中進行了詳細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公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公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公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本公開后,容易想到本公開的其它實施方案,均屬于本公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同時本公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公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公開所公開的內容。本公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出的精確結構,本公開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