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
背景技術:
以往的電機端蓋的結構比較簡單,主要對電機起支撐作用,并不具有幫助電機散熱的功能。如申請?zhí)枮镃N201410644519.3的專利公開了一種一體化電機端蓋,包括電機端蓋、執(zhí)行裝置端蓋;電機端蓋上設有凸臺;執(zhí)行裝置端蓋上設有止口;電機端蓋、執(zhí)行裝置端蓋為一體化結構;電機端蓋、執(zhí)行裝置端蓋通過連接體連成一整體;電機端蓋上凸臺中心軸線與執(zhí)行裝置端蓋上止口中心軸線不同軸;電機端蓋、執(zhí)行裝置端蓋之間設有若干加強筋板。該專利解決了電機端蓋、執(zhí)行裝置端蓋不會出現(xiàn)配合間隙、緊固件松動的問題,但是沒有幫助電機散熱的功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能夠配合電機將原本安裝在電機驅(qū)動板HM芯片上的散熱器改裝在新型端蓋上,并結合端蓋自身的結構對整個電機起到散熱作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包括前蓋和后蓋;
所述前蓋包括前蓋體和設置在所述前蓋體中部與電機轉軸連接的定位孔套;所述前蓋體外表面均勻設有與所述外表面垂直的若干散熱片和與所述散熱片交叉垂直連接的兩條支撐筋;
所述后蓋包括后蓋體,和與所述后蓋體一側垂直、且與所述后蓋體一體成型的限位安裝板;所述后蓋體表面設有用于連接散熱器的連接座;所述后蓋體側面及所述限位安裝板側面設有若干散熱條。
本實用新型可以將原本安裝在電機驅(qū)動板HM芯片上的散熱器改裝在電機端蓋上,減輕了芯片的負擔,且端蓋上的散熱器與散熱片和散熱條配合輔助電機散熱,散熱效果更好。
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安裝板側面位于所述散熱條兩側設有若干限位凸起,使散熱器安裝好之后與所述限位安裝板上的所述散熱條之間存在一定的散熱間隙。
作為優(yōu)選,所述后蓋體表面設有限位柱。
作為優(yōu)選,所述散熱片底部開有與所述前蓋體截面形狀配合的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前蓋體表面接觸側設有卡插部。
作為優(yōu)選,所述卡插部為若干與所述散熱片一體成型且高度小于所述前蓋體厚度的倒三角型插塊,所述前蓋體表面開有容置所述倒三角插塊的容置槽。
作為優(yōu)選,所述倒三角插塊表面設有N級磁吸層,所述容置槽內(nèi)部表面設有S級磁吸層。
作為優(yōu)選,所述散熱條包括與所述后蓋體及所述限位安裝板連接的連接部和設置在所述連接部上與空氣接觸的散熱體。
作為優(yōu)選,所述連接部為矩形塊,所述后蓋體側面及所述限位安裝板側面開有安裝所述散熱條且形狀與所述矩形塊配合的安裝槽。
作為優(yōu)選,所述矩形塊表面設有N級磁吸層,所述安裝槽內(nèi)部設有S級磁吸層。
作為優(yōu)選,所述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連接的半圓弧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散熱效果好;2、端蓋強度高;3、散熱片和散熱條安裝拆卸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前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后端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前蓋,11、前蓋體,12、定位孔套,13、散熱片,14、支撐筋,2、后蓋,21、后蓋體,22、限位安裝板,23、連接座,24、散熱條,25、限位凸起,26、限位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無刷直流電機的新型端蓋,包括前蓋1和后蓋2;所述前蓋1包括前蓋體11和設置在所述前蓋體11中部與電機轉軸連接的定位孔套12。所述前蓋體11外表面均勻設有與所述外表面垂直的若干散熱片13和與所述散熱片13交叉垂直連接的兩條支撐筋14。所述散熱片13底部開有與所述前蓋體11截面形狀配合的開口,所述開口與所述前蓋體11表面接觸側設有卡插部。所述卡插部為若干與所述散熱片13一體成型且高度小于所述前蓋體11厚度的倒三角型插塊,所述倒三角插塊表面設有N級磁吸層。所述前蓋體11表面開有容置所述倒三角插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內(nèi)部表面設有S級磁吸層。安裝散熱片13時只需將散熱片的倒三角插塊放入容置槽內(nèi),通過磁場力就能將散熱片13與前蓋體11固定住,拆卸時只需稍微用力就能將散熱片13取下,安裝拆卸方便。散熱片13表面積盡可能大以提高散熱效果。支撐筋14上開有允許散熱片13穿過的通孔,支撐筋14的設置不僅提高了端蓋本身的強度,還進一步固定了散熱片13。
所述后蓋2包括后蓋體21,和與所述后蓋體21一側垂直、且與所述后蓋體21一體成型的限位安裝板22,所述后蓋體21表面設有用于連接散熱器的連接座23,所述后蓋體21側面及所述限位安裝板22側面設有若干散熱條24。所述散熱條24包括與所述后蓋體21及所述限位安裝板22連接的連接部和設置在所述連接部上與空氣接觸的散熱體。所述連接部為矩形塊,所述矩形塊表面設有N級磁吸層,所述后蓋體21側面及所述限位安裝板22側面開有安裝所述散熱條24且形狀與所述矩形塊配合的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nèi)部設有S級磁吸層。安裝散熱條24時只需要將散熱條24的安裝部放入安裝槽內(nèi),就能夠通過磁場力將散熱條24與后蓋體21固定住,拆卸時只需稍微用力就能將散熱條24取下,安裝拆卸方便。所述散熱體包括若干相互連接的半圓弧體,通過圓弧體增大了散熱條24的表面積,提高了電機的散熱效果。
所述限位安裝板22側面位于所述散熱條24兩側設有若干限位凸起25,使散熱器安裝好之后與所述限位安裝板22上的所述散熱條24之間存在一定的散熱間隙。所述后蓋體21表面設有若干用于固定散熱器的限位柱26,限位柱26與限位凸起25配合將散熱器固定在電機端蓋上。端蓋上的散熱器與散熱片13和散熱條24配合輔助電機散熱,散熱效果更好。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nèi)容,已經(jīng)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