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舒適性自行車鞍座。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自行車的鞍座一般設有由海綿制成的緩沖層,并采用防水材料覆蓋海綿緩沖層,避免海綿吸水。然而,海綿緩沖層容易受環(huán)境影響,容易變硬或走形,導致彈性變差,影響鞍座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高舒適性自行車鞍座,它能有效提高海綿緩沖層的彈性和柔韌性。
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鞍座面、鞍座架和支撐梁,鞍座面覆蓋在鞍座架上,支撐梁設置在鞍座架底部,鞍座面與鞍座架之間設有海綿緩沖層,海綿緩沖層中間夾有硅膠層,硅膠層表面設有硅膠通孔和波浪形凹凸部。硅膠具有較好的彈性有助于提高海綿緩沖層的彈性,同時硅膠也具有較好的柔韌性,不易受環(huán)境影響而變形變硬,耐用性強,有助于提高騎行者乘坐的舒適性。硅膠通孔有助于保證海綿緩沖層的透氣性,避免海綿緩沖層的氣體流動被硅膠層阻隔。波浪形凹凸部有助于提高海綿緩沖層與硅膠層彼此的附著性,避免因兩者發(fā)生相對移位而導致鞍座變形。
進一步地,所述鞍座架設有使海綿緩沖層與大氣連通的透氣孔,鞍座架還設有透氣防水層。鞍座架的透氣孔與透氣防水層互相配合,有效保證了海綿緩沖層的透氣性能,同時透氣防水層能有效阻隔水氣從透氣孔進入海綿緩沖層,實現防潮,保證了海綿緩沖層的干爽性和騎行者乘坐的舒適性。
進一步地,所述透氣防水層設置在鞍座架內表面,位于鞍座架與海綿緩沖層之間并覆蓋透氣孔;或者,所述透氣防水層設置在鞍座架底部的外表面,并覆蓋透氣孔。透氣防水層位于鞍座架內表面有助于保護透氣防水層,保證其使用壽命;透氣防水層位于鞍座架外表面有助于簡化生產工藝。
進一步地,所述透氣防水層為疏水性微孔過濾膜。
進一步地,所述鞍座面外表面設有通風凹槽。通風凹槽有助于提高鞍座面的透氣性。
進一步地,所述鞍座面內表面設有口袋,口袋的袋身設有袋身通孔,口袋內設有濕度顯示卡,鞍座面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一旦海綿緩沖層受潮,水氣將通過口袋的袋身通孔進入口袋,濕度顯示卡遇到水氣,顏色發(fā)生變化,從而提醒騎行者需要對自行車進行干燥保養(yǎng)。
以上各進一步均為一個示例,各個示例既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實施例,也可以在保證不矛盾的前提下,各示例任意組合構成組合式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相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權利要求書的精神和內涵范圍內的所有變化、修改和等同物。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鞍座面1、鞍座架2和支撐梁3,鞍座面1覆蓋在鞍座架2上,支撐梁3設置在鞍座架2底部,鞍座面1與鞍座架2之間設有海綿緩沖層4,為提高海綿緩沖層4的彈性,海綿緩沖層4中間夾有硅膠層7,硅膠層7表面設有硅膠通孔71和波浪形凹凸部。鞍座面1外表面設有通風凹槽6,鞍座面1內表面設有口袋8。口袋8的袋身設有袋身通孔81,口袋8內設有用于檢測鞍座面1內表面濕度的濕度顯示卡,鞍座面1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便于觀察濕度顯示卡的變化。
鞍座架2設有使海綿緩沖層4與大氣連通的透氣孔21,以保證海綿緩沖層4的通風性,及時排走積聚在海綿緩沖層4的廢氣和熱量,同時,鞍座架2還設有透氣防水層5,透氣防水層5與透氣孔21配合,既能保證海綿緩沖層4的通風性,又能避免海綿緩沖層4受潮。透氣防水層5設置在鞍座架2內表面,位于鞍座架2與海綿緩沖層4之間并覆蓋透氣孔21。透氣防水層5為疏水性微孔過濾膜。
當騎行者長時間乘坐自行車時,鞍座積聚的廢氣和熱量有效的從鞍座架2的透氣孔21和鞍座面1的通風凹槽6及時擴散排走,即使遇到潮濕天氣,鞍座面1與透氣防水層5也能有效阻隔水氣進入海綿緩沖層4,確保了騎行者乘坐自行車的干爽性和舒適性。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是實施例一中鞍座面1采用半包圍的方式包圍海綿緩沖層4,海綿緩沖層4的底部敞開;本實施例則鞍座面1采用全包圍的方式包圍海綿緩沖層4,海綿緩沖層4完全位于鞍座面1內部,此時,透氣孔21則不僅貫穿鞍座架2,還貫穿鞍座面1的底部,透氣防水層5則可以設置在鞍座面1的底部內側與海綿緩沖層4之間,或者設置在鞍座面1的底部外側與鞍座架2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