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兩輪車立腳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100998閱讀:3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兩輪車立腳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兩輪車停車時的立腳器。
背景技術(shù)
現(xiàn)有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上的立腳架是采用固定式支架結(jié)構(gòu),立腳架是用鐵管制 成,立腳架上方通過銷軸固定在摩托車或電動自行車的底架底面上。停車時, 一只腳踩 在立腳架上,用雙手握住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車把,帶提帶拖把車立好?,F(xiàn)有的摩托 車、電動自行車上的立腳架在使用中存在著費力;用立腳架停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 會向后竄,拖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會向前竄,使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車頭車尾易 與其它物體相碰的不足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上的立腳架在使用中存在的費力;用立腳架 停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會向后竄,拖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會向前竄,使摩托車、 電動自行車的車頭車尾易與其它物體相碰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使用中省力,停車、拖 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車頭車尾不會與其它物體相碰的兩輪車立腳器。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通過如下方式完成的 一種兩輪車立腳器它包括扭簧、推 桿、止退桿、齒輪、銷軸、二根拉簧、固定架、下踏腳桿、上踏腳桿、升降座和立腳架 組件,其中,升降座裝在固定架的升降座槽內(nèi),銷軸依次穿過固定架一側(cè)的銷軸孔、升 降座的銷軸孔和固定架另一側(cè)的銷軸孔;拉簧一的拉簧上鉤鉤在固定架上,該拉簧拉簧 的下鉤鉤在升降座上;立腳架組件由立腳架、升降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組成,其中, 在左固定板上設(shè)有拉簧固定桿、推桿軸孔、止退桿撥桿孔、止退桿軸桿孔、上踏腳桿軸 桿左孔和下踏腳桿軸桿左孔,在右固定板上設(shè)有下踏腳桿軸桿右孔和上踏腳桿軸桿右 孔,升降桿插在升降座的升降桿孔內(nèi);止退桿的撥桿裝在立腳架組件的止退桿撥桿孔內(nèi), 止退桿的軸桿裝在立腳架組件的止退桿軸桿孔內(nèi);上踏腳桿的軸桿依次插在扭簧的扭簧 孔、立腳架組件的上踏腳桿軸桿左孔、齒輪的固定孔和立腳架組件的上踏腳桿軸桿右孔, 在上踏腳桿的桿身上設(shè)有踏板;齒輪與升降座上的齒條相配合,止退桿上的止退爪抵在 齒輪的齒槽上;推桿的軸桿裝在立腳架組件的推桿軸孔內(nèi);下踏腳桿的軸桿依次插在立 腳架組件的下踏腳桿軸桿左孔和下踏腳桿軸桿右孔內(nèi),下踏腳桿上的推板擋板靠在推桿 的外側(cè)面上,在下踏腳桿的桿身上設(shè)有踏板;拉簧二的拉簧上鉤鉤在止退桿的拉簧固定槽內(nèi),拉簧下鉤鉤在立腳架組件的拉簧固定桿上。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上所使用的立腳架相比,具有操作省力;停車、 拖車時,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的車頭車尾不會與其它物體相碰的特點。本發(fā)明適合作為 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兩輪車停車時的立腳器。


圖1為兩輪車立腳器處于收縮狀態(tài)時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l左視圖。
圖3為兩輪車立腳器處于升高狀態(tài)時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圖3左視圖。
圖5為兩輪車立腳器的結(jié)構(gòu)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1至附圖5, 一種兩輪車立腳器,它包括扭簧l、推桿2、止退桿3、齒輪 4、銷軸5、拉簧6、固定架7、下踏腳桿8、上踏腳桿9、升降座IO、拉簧ll和立腳架 組件12,其中,升降座10裝在固定架7的升降座槽702內(nèi);銷軸5依次穿過固定架7 一側(cè)的銷軸孔701、升降座10的銷軸孔1001和固定架7另一側(cè)的銷軸孔701,在銷軸5 頭部的銷孔501上裝有開口銷;拉簧11的拉簧上鉤1101鉤在固定架7的拉簧固定桿703 上,拉簧下鉤1102鉤在升降座10的拉簧固定桿1004上;立腳架組件12由立腳架1201、 升降桿1204、左固定板1211和右固定板1212組成,其中,升降桿1204、左固定板1211 和右固定板1212均固定在立腳架1201的頂部,在左固定板1211上設(shè)有拉簧固定桿 1205、推桿軸孔1206、止退桿撥桿孔1207、止退桿軸桿孔1208、上踏腳桿軸桿左孔1209 和下踏腳桿軸桿左孔1210,在右固定板1212上設(shè)有下踏腳桿軸桿右孔1202和上踏腳桿 軸桿右孔1203,升降桿1204插在升降座10的升降桿孔1003內(nèi);止退桿3的撥桿302 裝在立腳架組件12的止退桿撥桿孔1207內(nèi),止退桿3的軸桿301裝在立腳架組件12 的止退桿軸桿孔1208內(nèi);上踏腳桿9的軸桿904依次插在扭簧1的扭簧孔101、立腳架 組件12的上踏腳桿軸桿左孔1209、齒輪4的固定孔402和立腳架組件12的上踏腳桿軸 桿右孔1203,其中,扭簧1的扭簧上端102抵在上踏腳桿9的銷桿902上,扭簧1的扭 簧下端103抵在立腳架組件12的拉簧固定桿1205上,在上踏腳桿9的軸桿904頭部的 銷孔901上裝有開口銷,在上踏腳桿9的桿身905上設(shè)有踏板903;齒輪4與升降座10 上的齒條1002相配合,其中,齒輪4上的齒牙401與齒條1002上的齒牙嚙合在一起, 止退桿3上的止退爪304抵在齒輪4的齒槽上;推桿2的軸桿201裝在立腳架組件12 的推桿軸孔1206內(nèi);下踏腳桿8的軸桿801依次插在立腳架組件12的下踏腳桿軸桿左 孔1210和下踏腳桿軸桿右孔1202內(nèi),其中,下踏腳桿8上的凸輪805位于裝在立腳架組件12上的推桿2與立腳架組件12上的拉簧固定桿1205之間,下踏腳桿8上的推板 擋板804靠在推桿2的外側(cè)面上,在下踏腳桿8的軸桿801頭部的銷孔802上裝有開口 銷,在下踏腳桿8的桿身806上設(shè)有踏板803;拉簧6的拉簧上鉤601鉤在止退桿3的 拉簧固定槽303內(nèi),拉簧下鉤602鉤在立腳架組件12的拉簧固定桿1205上。
停車時,用腳踏下踏腳桿8的踏板803,下踏腳桿8帶著升降座10及整機從平衡狀 態(tài)以固定架7上的銷軸5為軸心,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到垂直狀態(tài);再用腳往下踏上踏腳桿9 的踏板903,使裝在立腳架組件12上的上踏腳桿9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通過齒輪4和升降 座10上的齒條1002組成的傳動付,使立腳架組件12的立腳架1201支撐到地,使升降 座10的升降桿孔1003沿著立腳架組件12的升降桿1204上升;通過止退桿3的止退爪 304抵在齒輪4的齒槽上,使齒輪4不反轉(zhuǎn),使車停好。
用車時,用腳將下踏腳桿8上的踏板803往后撥,以下踏腳桿8的軸桿801為軸心 往后撥,使下踏腳桿8上的凸輪805往左推推桿2;由推桿2在立腳架組件12上的推桿 軸孔1206內(nèi)的軸桿201為軸心往左再推止退桿3的撥桿302,止退桿3以立腳架組件 12的止退桿軸桿孔1208內(nèi)的軸桿301為轉(zhuǎn)心進行旋轉(zhuǎn),使止退桿3上的撥桿302拉開 止退爪304離開齒輪4的齒槽,車的重力通過固定架7和銷軸5往下壓升降座10,升降 座10通過齒條1002驅(qū)動齒輪4,以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使升降座10沿著立腳架組件12 上的升降桿1204下移至車輪著地;然后,立腳架組件12通過扭簧1帶動上踏腳桿9使 上踏腳桿9上的軸桿904向上轉(zhuǎn),通過齒輪4和升降座10上的齒條1002組成的傳動付, 把立腳架組件12上的升降桿1204在升降座10的升降桿孔1003內(nèi)往上提,使整機在固 定架7上的升降座槽702內(nèi)以銷軸5為軸心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使整機從垂直狀態(tài)轉(zhuǎn)回平 衡狀態(tài)使車可行。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該兩輪車立腳器包括扭簧(1)、推桿(2)、止退桿(3)、齒輪(4)、銷軸(5)、拉簧(6)、固定架(7)、下踏腳桿(8)、上踏腳桿(9)、升降座(10)、拉簧(11)和立腳架組件(12),其中,升降座(10)裝在固定架(7)的升降座槽(702)內(nèi),銷軸(5)依次穿過固定架(7)一側(cè)的銷軸孔(701)、升降座(10)的銷軸孔(1001)和固定架(7)另一側(cè)的銷軸孔(701);拉簧(11)的拉簧上鉤(1101)鉤在固定架(7)的拉簧固定桿(703)上,拉簧下鉤(1102)鉤在升降座(10)的拉簧固定桿(1004)上;立腳架組件(12)由立腳架(1201)、升降桿(1204)、左固定板(1211)和右固定板(1212)組成,其中,升降桿(1204)、左固定板(1211)和右固定板(1212)均固定在立腳架(1201)的頂部,在左固定板(1211)上設(shè)有拉簧固定桿(1205)、推桿軸孔(1206)、止退桿撥桿孔(1207)、止退桿軸桿孔(1208)、上踏腳桿軸桿左孔(1209)和下踏腳桿軸桿左孔(1210),在右固定板(1212)上設(shè)有下踏腳桿軸桿右孔(1202)和上踏腳桿軸桿右孔(1203),升降桿(1204)插在升降座(10)的升降桿孔(1003)內(nèi);止退桿(3)的撥桿(302)裝在立腳架組件(12)的止退桿撥桿孔(1207)內(nèi),止退桿(3)的軸桿(301)裝在立腳架組件(12)的止退桿軸桿孔(1208)內(nèi);上踏腳桿(9)的軸桿(904)依次插在扭簧(1)的扭簧孔(101)、立腳架組件(12)的上踏腳桿軸桿左孔(1209)、齒輪(4)的固定孔(402)和立腳架組件(12)的上踏腳桿軸桿右孔(1203);齒輪(4)與升降座(10)上的齒條(1002)相配合;推桿(2)的軸桿(201)裝在立腳架組件(12)的推桿軸孔(1206)內(nèi);下踏腳桿(8)的軸桿(801)依次插在立腳架組件(12)的下踏腳桿軸桿左孔(1210)和下踏腳桿軸桿右孔(1202)內(nèi),下踏腳桿(8)上的推板擋板(804)靠在推桿(2)的外側(cè)面上,拉簧(6)的拉簧上鉤(601)鉤在止退桿(3)的拉簧固定槽(303)內(nèi),拉簧下鉤(602)鉤在立腳架組件(12)的拉簧固定桿(1205)上。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在銷軸(5)頭部的銷孔(501) 上裝有開口銷。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扭簧(1)的扭簧上端(102)抵 在上踏腳桿(9)的銷桿(902)上,扭簧(1)的扭簧下端(103)抵在立腳架組件(12)的拉簧固 定桿(1205)上。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踏腳桿(9)的軸桿(904) 頭部的銷孔(901)上裝有開口銷。
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踏腳桿(9)的桿身(905) 上設(shè)有踏板(903)。
6、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止退桿(3)上的止退爪(304) 抵在齒輪(4)的齒槽上。
7、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下踏腳桿(8)上的凸輪(805)位于裝在立腳架組件(12)上的推桿(2)與立腳架組件(12)上的拉簧固定桿(1205)之間。
8、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在下踏腳桿(8)的軸桿(801) 頭部的銷孔(802)上裝有開口銷。
9、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兩輪車立腳器,其特征在于在下踏腳桿(8)的桿身(806)上設(shè)有踏板(803)。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等兩輪車停車時的立腳器。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上的立腳架在使用中存在的費力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使用中省力的兩輪車立腳器。本發(fā)明包括扭簧、推桿、止退桿、齒輪、銷軸、二根拉簧、固定架、下踏腳桿、上踏腳桿、升降座和立腳架組件。其中,升降座裝在固定架的升降座槽內(nèi),銷軸插在固定架兩側(cè)的銷軸孔和升降座的銷軸孔上;立腳架組件由立腳架、升降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組成,升降桿插在升降座的升降桿孔內(nèi);齒輪與升降座上的齒條相配合,止退桿上的止退爪抵在齒輪的齒槽上;推桿的軸桿裝在立腳架組件的推桿軸孔內(nèi);下踏腳桿的軸桿插在立腳架組件的下踏腳桿軸桿左孔和右孔內(nèi)。
文檔編號B62H1/00GK101284554SQ20071006812
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4月15日
發(fā)明者章孝忠 申請人:章孝忠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