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特別是關于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的組合 式車體。通過本發(fā)明可以實現(xiàn)鋪軌、架橋機用車輛在空車回送或編組運輸時不超限,而在鋪 軌、架橋施工作業(yè)時,使其平穩(wěn)可靠,提供了高效率的運輸、作業(yè)結構方式。
背景技術:
鋪軌、架橋機用車輛是鋪軌、架橋機組的底車和基礎部分,車輛落成后尚需在車體 上裝配機臂、吊梁小車、驅動機械、電力等裝備組成鋪軌、架橋機,供標準軌距鐵路線路上鋪 軌、架橋作業(yè)。在無裝備車輛或轉換施工場地時需與其它平車編組聯(lián)掛進行過軌運輸。我國鐵路上目前使用的鋪軌、架橋機用車輛主要由車體、轉向架、空氣制動裝置、 車鉤緩沖裝置、手制動裝置等部分組成。車體是一體式的,由于車輛落成后還要在車體上裝 配其它結構,同時為滿足架橋用的預制梁和鋪軌用的軌排能夠正常作業(yè),所以車體的寬度 設計完成后在過軌運輸時已經(jīng)達到了超級超限,使鋪軌、架橋機在空車回送或編組運輸時 不能正常編組,必須按照《鐵路超限超重貨物運輸規(guī)則》辦理,延長了運轉周期,在時間上保 證不了用戶的需要,影響了鋪軌、架橋的施工作業(yè),給鐵路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發(fā)明內(nèi)容
為確保鋪軌、架橋機用車輛在鋪軌、架橋作業(yè)時平穩(wěn)可靠,同時滿足空車回送或編 組運輸時(即在正線上)可以正常編組的要求,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鐵路鋪軌、 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 車體,包括車輛原有的中部車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每隔一段距離焊接 有加強板;同時,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單腹板側梁,所述單腹板側梁為由 上、下蓋板和腹板組成的“[”形結構;兩側的各所述加強板通過螺栓與單腹板側梁中的腹 板連接。所述單腹板側梁沿中部車體的長度方向通長設置。連接后所述單腹板側梁的上蓋板與所述中部車體的上蓋板平齊。所述單腹板側梁 的下蓋板與所述中部車體的下蓋板平齊。所述加強板根據(jù)所述中部車體的長度,在中部車體的兩側沿長度方向分為η段均 勻布置。所述加強板焊接在中部車體的上、下兩蓋板之間的外腹板上。本發(fā)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本發(fā)明的組合式車體結構,由于 在原有車體兩側連接一可拆卸的單腹板側梁,這樣,在正線上運行時,將兩側的單腹板側梁 卸下,即可縮短車體寬度,使車輛運輸不超限,解決了原來鋪軌、架橋機用車輛過軌超級超 限的棘手問題,可以正常編組,大大縮短了運轉周期。同時,在施工作業(yè)時,將兩側的單腹板 側梁與車體中部對接,用螺栓緊固后,再將上部設備安裝,這樣就滿足了鋪軌、架橋機施工作業(yè)的工況。
圖1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A-A剖面圖;圖3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型進行詳細的描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新型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如圖1、圖2、圖3所 示。該組合式車體包括中部車體1,中部車體1是車輛原有的車體部分。根據(jù)中部車體1的 長度(一般車體都比較長),在中部車體1的兩側分η段焊接有加強板2,加強板2焊接在 中部車體1上、下兩蓋板之間的外腹板5上。加強板2上開設有多個螺栓孔,因此,加強板 2起到連接中部車體1及其他部件的作用。另設置有兩個單腹板側梁3,對稱布置在中部車體1的兩側,單腹板側梁3為由上、 下蓋板和腹板組成的“[”形結構,在腹板上開設有與加強板上螺栓孔位置對應的螺栓孔。η 段加強板2通過螺栓4與單腹板側梁中的腹板連接,從而實現(xiàn)中部車體的拓寬。單腹板側 梁3與中部車體1對接后,上、下蓋板分別與中部車體1的上、下兩蓋板平齊,這樣,單腹板 側梁3就起到了加寬中部車體1的作用。施工作業(yè)時,將單腹板側梁3與中部車體1對接,在加強板2對應的位置用螺栓4 將中部車體1、加強板2和單腹板側梁3聯(lián)接緊固(因為中部車體1與加強板2是預先焊接 好的,是中部車體的一部分),此時,車體加寬,滿足施工作業(yè)要求。在過軌運輸時將單腹板 側梁3卸下,此時,車體寬度變窄,過軌不超限,以達到正線運輸時正常編組的目的。值得說明的是,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 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比如,上述加強板2與單腹板側梁3的活動連接方式,除采用螺栓連 接方式外,還可采用其他一些常規(guī)的連接方式;中部車體1與加強板2的固接方式,除焊接 外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常規(guī)的方式很多,在此不做贅述。凡是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基礎 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包括車輛原有的中部車體,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每隔一段距離焊接有加強板;同時,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對稱設 置有兩單腹板側梁,所述單腹板側梁為由上、下蓋板和腹板組成的“[”形結構;兩側的各所 述加強板通過螺栓與單腹板側梁中的腹板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單腹板 側梁沿中部車體的長度方向通長設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 強板根據(jù)所述中部車體的長度,在中部車體的兩側沿長度方向分為η段均勻布置。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單 腹板側梁連接后,上蓋板與所述中部車體的上蓋板平齊,下蓋板與所述中部車體的下蓋板 平齊。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 加強板焊接在中部車體的上、下蓋板之間的外腹板上。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強 板焊接在中部車體的上、下蓋板之間的外腹板上。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強 板焊接在中部車體的上、下兩蓋板之間的外腹板上。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鐵路鋪軌、架橋機用車輛組合式車體,包括車輛原有的中部車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每隔一段距離焊接有加強板;同時,在所述中部車體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單腹板側梁,所述單腹板側梁為由上、下蓋板和腹板組成的“[”形結構;兩側的各所述加強板通過螺栓與單腹板側梁中的腹板連接。對接后,所述單腹板側梁上、下蓋板與所述中部車體的上、下蓋板平齊。在施工作業(yè)時單腹板側梁連接到中部車體兩側,可加寬車體寬度,滿足了鋪軌、架橋施工作業(yè)工況;正線運輸時,將單腹板側梁拆卸,可縮短車體寬度,使車輛運輸不超限,可以正常編組,大大縮短了運轉周期,具有靈活方便的效果。
文檔編號E01B29/00GK102079313SQ201010595178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12月10日
發(fā)明者黃元琳 申請人:南車二七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