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前轉向驅動橋總成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852613閱讀:29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前轉向驅動橋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前轉向驅動橋總成。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城鎮(zhèn)化建設和基礎建設的持續(xù)推進,對工程機械、農業(yè)機械的生產、銷售有明顯的促進,特別是大噸位的挖掘裝載機和大型拖拉機的產銷量上升明顯。同時,工程機械、拖拉機等農業(yè)機械的技術水平、生產制造工藝等均有了長足的發(fā)展,采用四輪驅動的形式的機型越來越普遍。同時對整機的質量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的工作環(huán)境惡劣,對整機的可靠性和通過性有較高要求。采用四輪驅動的機型已成為趨勢。
目前使用的車橋自重較大,承載能力不大,而且由于結構不緊湊而會出現(xiàn)輪邊減速器處漏油或者輪邊行星齒輪損壞等影響機械質量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承載能力更大,且結構緊湊,防止輪邊減速器漏油的前轉向驅動橋總成。為解決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種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包括橋殼、兩個輪轂、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為梁式結構,其上設有與車輛底盤連接的擺銷孔,兩個輪轂通過輪轂轉向結構連接在橋殼的左右兩端,所述橋殼中部設有空腔,其內安裝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兩側各轉動連接一根驅動軸,驅動軸轉動連接橋殼兩端的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上設有車輪轉向驅動裝置,該車輪轉向驅動裝置分別與兩個輪轂的輪轂轉向結構連接;所述輪邊減速器包括安裝在輪轂上的輪邊減速器殼、行星齒輪和行星輪軸,輪邊減速器殼內腔設有由齒圈支架支撐的齒圈,齒圈支架固定安裝在橋殼上;所述行星齒輪安裝在固定于輪邊減速器殼上的行星輪軸上,并與齒圈和驅動軸嚙合;所述橋殼斷面呈“ 口 ”字型空腔結構,驅動軸通過“ 口 ”字型空腔連接兩端的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所述行星輪軸邊沿開有小孔,輪邊減速器殼對應的開有沉槽,孔與槽之間安裝防竄動球;所述輪邊減速器殼的最外側設有端蓋。有益效果是“ 口”字型的斷面不僅降低了前橋的自重,而且能夠提高整橋的承載負荷和提高整車的通過性能;而行星輪軸和輪邊減速器殼之間的防竄動球解決了行星輪軸向內竄動的問題,輪邊減速器殼最外端的端蓋解決了行星輪軸向外竄動的問題,行星輪軸不能向內和向外竄動就不會發(fā)生輪邊減速器漏油的問題;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先由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進行一級減速,再由輪邊減速器進行二級減速,可以獲得更大的減速比和更大的輸出扭矩;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同時用作為轉向橋和驅動橋。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車輪轉向驅動裝置是轉向油缸,轉向油缸通過轉向拉桿轉動連接轉向節(jié)。轉向拉桿帶動轉向節(jié)轉動,實現(xiàn)轉向功能。作為本發(fā)明的更進一步改進,所述橋殼整體鑄造而成。鑄造適用范圍廣,可以保證尺寸精度的要求,同時成本低廉,綜合經濟性能好。綜上所述,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承載能力大,輸出扭矩大,結構簡單,安裝拆卸方便。


圖I是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的示意圖。圖2是圖I的P向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的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驅動軸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I至圖5所示的本發(fā)明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包括橋殼I、兩個輪轂7、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I為整體鑄造的梁式結構,其上設有與車輛底盤連接的擺銷孔21,兩個輪轂7通過輪轂轉向結構3連接在橋殼I的左右兩端,所述橋殼I中部設有空腔,其內安裝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兩側各轉動連接一根驅動軸6,驅動軸6轉動連接橋殼I兩端的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I上設有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該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分別與兩個輪轂7的輪轂轉向結構3連接;所述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是轉向油缸,轉向油缸通過轉向拉桿5轉動連接轉向節(jié)。所述輪轂轉向結構3是轉向節(jié),轉向節(jié)和輪轂7通過圓錐滾子軸承8連接,轉向節(jié)上還設有上支銷9和下支銷10,兩個支銷相向且共軸;橋殼I的左右兩端均設有上支銷安裝盲孔22和下支銷安裝盲孔23,所述上支銷安裝盲孔22通過滾針軸承16與上支銷9轉動連接,下支銷安裝盲孔23通過關節(jié)軸承17與下支銷10轉動連接。所述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包括用于改變扭矩的錐形主動齒輪24和與其嚙合的被動齒輪25、兩個行星齒輪27和與兩個行星齒輪27相嚙合的驅動軸齒輪26,如圖4所示,錐形主動齒輪24通過主齒軸承35安裝在主減速器殼36上,主減速器殼36固定安裝在橋殼I上,行星齒輪27由行星齒輪軸32安裝在差速器殼33上,行星齒輪軸32用銷軸40固定在差速器殼33上,防止行星齒輪軸32與差速器殼33發(fā)生轉動,差速器殼33通過差速器軸承34固定在主減速殼36上,驅動軸齒輪26安裝在差速器殼33內,驅動軸齒輪26內部有花鍵,驅動軸6前端外部有與驅動軸齒輪26配合的花鍵,差速器軸承34外圈安裝在主減速器殼36上,內圈安裝在差速器殼33上,實現(xiàn)差速器殼33相對主減速器殼36轉動;靠近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一端的驅動軸6設有輪齒,并與差速器殼33內的輪齒相哨合;被動齒輪25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差速器殼33上,將錐形主動齒輪24上的扭矩傳遞給兩側的驅動軸6并實現(xiàn)差速功能。所述輪邊減速器包括安裝在輪轂7上的輪邊減速器殼11、行星齒輪14和行星輪軸15,輪邊減速器殼11內腔設有由齒圈支架13支撐的齒圈12,所述行星齒輪14通過滾針18安裝在行星輪軸15上,并與齒圈12和驅動軸6嚙合,行星輪軸15與輪邊減速器殼11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因為行星輪軸15與輪邊減速器殼11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使用過程中,由于行星齒輪14受力,行星輪軸15與輪邊減速器殼11的過盈量設計不合理的情況下行星輪軸15會發(fā)生軸向竄動造成輪邊漏油或輪邊行星齒輪14損壞,所述在行星輪軸15邊沿開有小孔30,輪邊減速器殼11對應的開有沉槽31,孔與槽之間安裝防竄動球19,防止行星輪軸15向內竄動,在輪邊減速器殼11的最外側設有端蓋20,防止行星輪軸15向外竄動,行星輪軸15不再竄動也就不再有漏油的事情發(fā)生。所述驅動軸6在橋殼I外端部處分成兩段,并有等速萬向節(jié)29連接,如圖5所示。所述橋殼I斷面呈“口”字型空腔結構,在降低重量的同時,提高整橋承載負荷,驅動軸6通過“口”字型空腔連接兩端的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如圖4所示,錐形主動齒輪24左側設有與錐形主動齒輪24相嚙合的被動齒輪25,錐形主動齒輪24轉動時帶動被動齒輪25和差速器殼33轉動,并將扭矩傳遞給左、右兩側 的驅動軸6,由于錐形主動齒輪24與被動齒輪25的齒數(shù)不同,從而實現(xiàn)轉速的降低,同時增加輸出扭矩。如圖3所示,驅動軸6經等速萬向節(jié)29將動力平穩(wěn)、可靠的傳遞至輪邊減速器,輪邊減速器由三個行星輪軸15將三個行星齒輪14固定在驅動軸6的周圍,驅動軸6位于三個行星齒輪14的中間部位,三個行星齒輪14與驅動軸6相嚙合,驅動軸6帶動行星齒輪14轉動,行星齒輪14有帶動齒圈12轉動的趨勢,但齒圈12安裝在齒圈支架13上,齒圈支架13通過螺絲安裝在橋殼I上為固定件實際上不能夠轉動,所以只能是驅動軸6在自轉的同時帶著輪邊減速器殼11公轉,輪邊減速器殼11帶動輪轂7實現(xiàn)車輛向前行駛。轉向時,轉向油缸4通過拉動及推動轉向拉桿5控制轉向節(jié)3的轉動,從而實現(xiàn)車輛的轉向。整機在平整路面直線行駛時,兩側車輪的轉速是一致的,差速器不起作用;當整機拐彎或不平路面行駛時,兩側車輪的轉速不一致,此時差速器起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包括橋殼(I)、兩個輪轂(7)、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I)為梁式結構,其上設有與車輛底盤連接的擺銷孔(21),兩個輪轂(7 )通過輪轂轉向結構(3 )連接在橋殼(I)的左右兩端,所述橋殼(I)中部設有空腔,其內安裝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所述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兩側各轉動連接一根驅動軸(6),驅動軸(6)轉動連接橋殼(I)兩端的輪邊減速器;所述橋殼(I)上設有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該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分別與兩個輪轂(7)的輪轂轉向結構(3)連接; 所述輪邊減速器包括安裝在輪轂(7 )上的輪邊減速器殼(11)、行星齒輪(14 )和行星輪軸(15),輪邊減速器殼(11)內腔設有由齒圈支架(13)支撐的齒圈(12),齒圈支架(13)固定安裝在橋殼(I)上;所述行星齒輪(14)安裝在固定于輪邊減速器殼(11)上的行星輪軸(15)上,并與齒圈(12)和驅動軸(6)嚙合; 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I)斷面呈“ 口 ”字型空腔結構,驅動軸(6 )通過“口”字型空腔連接兩端的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所述行星輪軸(15)邊沿開有小孔(30),輪邊減速器殼(11)對應的開有沉槽(31 ),孔與槽之間安裝防竄動球(19 );所述輪邊減速器殼(11)的最外側設有端蓋(2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是轉向油缸,轉向油缸通過轉向拉桿(5)轉動連接轉向節(jié)。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橋殼(I)整體鑄造而成。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前轉向驅動橋總成,包括橋殼(1)、輪轂(7)、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和輪邊減速器;橋殼上設有與車輛底盤連接的擺銷孔(21),兩個輪轂通過輪轂轉向結構(3)連接在橋殼的左右兩端,橋殼中部設有空腔,其內安裝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主減速器帶差速器總成兩側各轉動連接一根驅動軸(6),驅動軸轉動連接橋殼兩端的輪邊減速器;橋殼上設有車輪轉向驅動裝置(4),該車輪轉向驅動裝置分別與兩個輪轂的輪轂轉向結構連接;橋殼斷面呈“口”字型空腔結構,行星輪軸(15)邊沿開有小孔(30),輪邊減速器殼(11)對應的開有沉槽(31),孔與槽之間安裝防竄動球(19);輪邊減速器殼的最外側設有端蓋(20)。
文檔編號B60B35/12GK102774239SQ2012102599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桂治國, 邊永杰, 黃勇 申請人:南京創(chuàng)捷和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