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入分析儀;當解析機構1沒有工作時或者在解析機構1工作之前,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提供的載氣通過第一毛細管2與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二毛細管3,對第二毛細管3內始終有載氣通過,且能夠維持第二毛細管3在一個恒定的溫度,以保證每次進入色譜分析以的帶組分的氣體溫度一致。
[0027]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從第一毛細管2中進入第二毛細管3的氣體的量,由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供給載氣的速度與第一毛細管2的直徑決定;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提供的從第一毛細管2與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二毛細管3的氣體的量,由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供給載氣的速度與第一毛細管2與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的大小決定,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根據需要調整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從第一毛細管2中進入第二毛細管3的氣體的量和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提供的從第一毛細管2與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二毛細管3的氣體的量的關系。
[0028]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分析裝置,無需在解析機構1的出口安裝切換閥,即能實現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與氣態(tài)有機物之間的切換,因此,維修量小且維修成本和使用成本低;又由于氣態(tài)有機物無需通過切換閥而直接通過毛細管進入分析儀,因此,縮短了氣態(tài)有機物的路徑,減小的氣態(tài)有機物的損耗。
[002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解析機構1包括解析腔11與加熱裝置12,加熱裝置12用于加熱解析腔11,第一毛細管2與解析腔11連通,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與解析腔11連通。
[0030]在解析腔11內一般設置有吸附元件,如萃取籽或者富集元件,萃取籽用于吸附被檢測液體中的待測有機物,富集元件用于吸附被檢測氣體中的待測有機物。然而有機物氣相色譜分析需要有機物呈氣態(tài),因此,解析機構1中的加熱裝置12用于對解析腔11進行加熱,使得吸附元件上的有機物氣化并在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的載氣作用下將氣化的有機物帶出解析腔11。
[0031]其中,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包括第一載氣源41,第一載氣源41通過載氣管路與解析腔11連通,在載氣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閥門42。
[003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分析裝置還包括載氣腔6,第一毛細管2遠離解析機構1的一端置于載氣腔6內,第二毛細管3套設在第一毛細管2上的一端置于載氣腔6內,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與載氣腔6連通并向載氣腔6提供載氣。
[0033]載氣腔6的設置,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只需將載氣通入載氣腔6,載氣即能通過第一毛細管2與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二毛細管3,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包括第二載氣源51,第二載氣源51通過載氣管路與載氣腔6連通,在載氣管路上設置有第二閥門52。當解析機構1不工作時,可以打開第二閥門52,使第二載氣源51的載氣通過載氣腔進入第二毛細管3,當解析機構1工作時,關閉第二閥門52。
[0035]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yè)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分析裝置,用于有機物氣相色譜分析,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對吸附元件上的有機物進行解析,并形成氣態(tài)有機物的解析機構(1); 與所述解析機構(1)連通,用于將所述解析機構(1)所解析出來的氣態(tài)有機物導出所述解析機構(1)的第一毛細管(2); 套設在所述第一毛細管(2)上遠離所述解析機構(1)的一端,用于將所述第一毛細管(2)導出的氣態(tài)有機物導入分析儀的第二毛細管(3),所述第一毛細管(2)與所述第二毛細管(3)之間存在間隙; 與所述解析機構(1)連通,用于向所述解析機構(1)提供載氣的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 用于通過所述第一毛細管(2)與所述第二毛細管(3)之間的間隙向所述第二毛細管(3)提供載氣的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機構(1)包括解析腔(11)與加熱裝置(12),所述加熱裝置(12)用于加熱所述解析腔(11),所述第一毛細管(2)與所述解析腔(11)連通,所述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與所述解析腔(11)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載氣提供裝置(4)包括第一載氣源(41),所述第一載氣源(41)通過載氣管路與所述解析腔(11)連通,在載氣管路上安裝有第一閥門(4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裝置還包括密閉的載氣腔(6),所述第一毛細管(2)遠離所述解析機構(1)的一端置于所述載氣腔(6)內,所述第二毛細管(3)套設在所述第一毛細管(2)上的一端置于所述載氣腔(6)內,所述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與所述載氣腔(6)連通并向所述載氣腔(6)提供載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載氣提供裝置(5)包括第二載氣源(51),所述第二載氣源(51)通過載氣管路與所述載氣腔(6)連通,在載氣管路上設置有第二閥門(52)。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分析裝置,用于有機物氣相色譜分析,包括,用于對吸附元件上的有機物進行解析,并形成氣態(tài)有機物的解析機構;與所述解析機構連通,用于將所述解析機構所解析出來的氣態(tài)有機物導出所述解析機構的第一毛細管;套設在所述第一毛細管上遠離所述解析機構的一端,用于將所述第一毛細管導出的氣態(tài)有機物導入分析儀的第二毛細管,所述第一毛細管與所述第二毛細管之間存在間隙;與所述解析機構連通,用于向所述解析機構提供載氣的第一載氣提供裝置;用于通過所述第一毛細管與所述第二毛細管之間的間隙向所述第二毛細管提供載氣的第二載氣提供裝置。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分析裝置,有機物損耗小,維護量少且成本低。
【IPC分類】G01N30/02
【公開號】CN20509130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90267
【發(fā)明人】鄒雄偉, 文飄
【申請人】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