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自卸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自卸車按舉升型式分類,一般分為直推式和連桿組合式。連桿組合式即由舉升缸和一套拉桿、三角臂等放大機構組成,所謂放大機構,即通過該機構可實現(xiàn)用短行程的舉升缸獲取大角度舉升。連桿組合式自卸車因價格便宜,舉升穩(wěn)定性好,更受用戶的青睞。但是,連桿組合式自卸車也存在缺陷,因放大機構占用空間較大,造成自卸車重心偏高,影響自卸車的行駛穩(wěn)定性和舉升穩(wěn)定性。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與現(xiàn)有舉升機構相比,該機構可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舉升缸獲取大角度舉升,而且占用空間更小,可降低自卸車重心,提高其行駛穩(wěn)定性和舉升穩(wěn)定性。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05]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包括伸縮連桿裝置,所述伸縮連桿裝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所述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間鉸接有伸縮拉桿和定長拉桿;所述伸縮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鉸接,所述伸縮拉桿的下端與定長拉桿的下端共同鉸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所述定長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鉸接;
[0006]所述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連桿,所述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連桿,所述伸縮連桿裝置之間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之間鉸接有液壓缸;所述伸縮連桿裝置和液壓缸組成的機構能夠實現(xiàn)兩次舉升;
[0007]所述下三角臂上端的下部設有限位裝置,限制下三角臂的向下轉動。
[0008]所述液壓缸上端與第一連桿的中部相鉸接,液壓缸的下端與第二連桿的中部相鉸接。
[0009]所述下三角臂的下端鉸接于自卸車副車架上。
[0010]所述上三角臂的上端鉸接于自卸車車廂底板上。
[0011 ] 所述限位裝置固定于自卸車副車架上。
[0012]所述限位裝置為型鋼或折彎件,可承受不小于液壓缸1.5倍推力的作用力。
[0013]所述液壓缸為單作用活塞缸。
[0014]所述上三角臂、下三角臂、伸縮拉桿、定長拉桿為鑄造件。
[0015]當自卸車廂舉升時,液壓缸伸長,對上三角臂形成推力,通過力的傳遞,車廂舉升,上三角臂與下三角臂發(fā)生相對位移,伸縮拉桿伸長;當伸縮拉桿伸長至最大值時,伸縮拉桿、上三角臂、定長拉桿三者相對位置不再變化,當液壓缸繼續(xù)伸長時,下三角臂開始轉動,車廂繼續(xù)舉升,直至液壓缸伸長到最大值。當車廂降落時,液壓缸回縮,各零部件按上述反方向運動,車廂回到初始狀態(tài)。
[0016]本實用新型在自卸車廂舉升過程中,首先由上三角臂轉動實現(xiàn)一次舉升放大效果,然后由下三角臂轉動實現(xiàn)二次舉升放大效果,即能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效果。因能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所以在可實現(xiàn)需求舉升角度的前提下,可適當減小上、下三角臂的尺寸值,以便降低自卸車重心位置;伸縮拉桿可防止液壓缸與上三角臂在運動過程中出現(xiàn)運動死點。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機構可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舉升缸獲取大角度舉升,而且占用空間更小,可降低自卸車重心,提高其行駛穩(wěn)定性和舉升穩(wěn)定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自卸車舉升機構舉升前的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卸車舉升機構三維模型的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卸車舉升機構舉升中的示意圖,其中伸縮拉桿伸長至最大值;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自卸車舉升機構完成舉升的示意圖;
[0022]圖中,I為上三角臂,2為液壓缸,3為伸縮拉桿,4為定長拉桿,5為下三角臂,6為橫梁,7為車廂底板,8為副車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4]如圖1-圖2所示,自卸車舉升機構,包括兩個伸縮連桿裝置和液壓缸2以及橫梁6,伸縮連桿裝置包括上三角臂1、伸縮拉桿3、定長拉桿4、下三角臂5。其中上三角臂I鉸接于車廂底板7,上三角臂I與伸縮拉桿3鉸接,上三角臂I與定長拉桿4鉸接;下三角臂5鉸接于副車架8,下三角臂5與伸縮拉桿3鉸接,下三角臂5與定長拉桿4鉸接;上三角臂I和下三角臂5的中部均固定連桿,兩個伸縮連桿裝置通過連桿連接,兩個連桿之間鉸接有液壓缸2 ;橫梁6固定于副車架8上,位于下三角臂5前端下部,可對下三角臂5實施向上的作用力,限制下三角臂5向下轉動;同時在舉升機構第一次舉升放大過程中,橫梁6對整個機構起到支撐作用,因此橫梁6必須固定牢靠,可承受不小于液壓缸1.5倍推力的作用力。液壓缸2為單作用活塞缸,上三角臂1、下三角臂5、伸縮拉桿3、定長拉桿4為鑄造件。
[0025]自卸車舉升機構設置于自卸車車架內(nèi),其中液壓缸2位于中心線,伸縮連桿裝置以液壓缸2為中心線左右對稱各一件。
[0026]如圖3所示,當自卸車廂舉升時,液壓缸2伸長,對上三角臂I形成推力,通過力的傳遞,該推力作用于車廂底板7上,車廂舉升,此時下三角臂5未發(fā)生運動;上三角臂I與下三角臂5發(fā)生相對位移,伸縮拉桿3伸長,隨著液壓缸2伸長,伸縮拉桿3伸長至最大值時,舉升機構由上三角臂I轉動完成第一次舉升放大效果,此時伸縮拉桿3、上三角臂1、定長拉桿4三者相對位置不再變化。
[0027]如圖4所示,當液壓缸2繼續(xù)伸長時,伸縮拉桿3、上三角臂1、定長拉桿4三者相對位置不再變化,此時下三角臂5受力開始轉動,車廂繼續(xù)舉升,直至液壓缸2伸長到最大值,舉升機構由下三角臂5轉動完成第二次舉升放大效果,此時車廂舉升至最大角度。
[0028]當車廂降落時,液壓缸2回縮,各零部件按上述反方向運動,車廂回到初始狀態(tài)。
[0029]在自卸車廂舉升過程中,因能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所以在實現(xiàn)需求舉升角度的前提下,可適當減小上三角臂I與下三角臂5的尺寸值,以便降低自卸車重心位置。伸縮拉桿3長度可伸縮,伸縮拉桿3最大值必須保證液壓缸2與上三角臂I在運動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運動死點。
[0030]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包括伸縮連桿裝置,所述伸縮連桿裝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所述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間鉸接有伸縮拉桿和定長拉桿;所述伸縮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鉸接,所述伸縮拉桿的下端與定長拉桿的下端共同鉸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所述定長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鉸接; 所述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連桿,所述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連桿,所述伸縮連桿裝置之間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之間鉸接有液壓缸;所述伸縮連桿裝置和液壓缸組成的機構能夠實現(xiàn)兩次舉升; 所述下三角臂上端的下部設有限位裝置,限制下三角臂的向下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液壓缸上端與第一連桿的中部相鉸接,液壓缸的下端與第二連桿的中部相鉸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下三角臂的下端鉸接于自卸車副車架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上三角臂的上端鉸接于自卸車車廂底板上。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裝置固定于自卸車副車架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限位裝置為型鋼或折彎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液壓缸為單作用活塞缸。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車舉升機構,其特征是,所述上三角臂、下三角臂、伸縮拉桿、定長拉桿為鑄造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卸車舉升機構,包括伸縮連桿裝置,伸縮連桿裝置包括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上三角臂和下三角臂之間鉸接有伸縮拉桿和定長拉桿;伸縮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上端相鉸接,伸縮拉桿的下端與定長拉桿的下端共同鉸接于下三角臂的上端;定長拉桿的上端與上三角臂的下端相鉸接;上三角臂中部固定第一連桿,下三角臂的中部固定第二連桿,伸縮連桿裝置之間通過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連接,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之間鉸接有液壓缸;伸縮連桿裝置和液壓缸組成的機構能夠實現(xiàn)兩次舉升。該機構可實現(xiàn)兩次舉升放大,用更短行程的舉升缸獲取大角度舉升,而且占用空間更小,可降低自卸車重心,提高其行駛穩(wěn)定性和舉升穩(wěn)定性。
【IPC分類】B60P1-16
【公開號】CN204526938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10899
【發(fā)明人】梁爾松, 李喜艷, 趙娜, 劉守科, 董彥來, 吳瑞憲
【申請人】中國重汽集團濟南動力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