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重機考試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xiàn)在Q4橋式起重機司機操作技能考試或訓練中,吊桶在水平運行過程中,有碰桿、擦桿和碰倒桿行為,特別是吊桶碰倒桿后,需要人工到現(xiàn)場扶正,十分麻煩和危險。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考試桿件的自動復原回位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包括底座、桿件、回中裝置和拉簧組,所述的回中裝置呈倒梯形,回中裝置的上表面與底座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回中裝置上表面與桿件底部固定連接,回中裝置下表面通過鋼絲與拉簧組一端連接,拉簧組另一端與底座內(nèi)側壁相連。
[0005]進一步地,所述的拉簧組包括若干根向各個方向的拉簧。
[0006]進一步地,所述的拉簧上還設置滑輪。
[0007]本實用新型相比現(xiàn)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8]1.本實用新型利用倒梯形機構,使桿件每次復位后,垂直度和原點位置保持一致。
[0009]2.本實用新型利用多方位拉簧原理,使桿件在任意方向倒伏后,自動快速復位位置。
[0010]3.本實用新型通過調(diào)節(jié)拉簧的強度可以調(diào)節(jié)桿件自動回復的時間。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1_底座、2-桿件、3-回中裝置、4-拉簧組、5-鋼絲、6-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4]如圖所示。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包括底座1、桿件2、回中裝置3和拉簧組4,所述的回中裝置3呈倒梯形,回中裝置3的上表面與底座1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回中裝置3上表面與桿件2底部固定連接,回中裝置3下表面通過鋼絲5與拉簧組4 一端連接,拉簧組4另一端與底座1內(nèi)側壁相連。
[0015]進一步地,所述的拉簧組4包括若干根向各個方向的拉簧。
[0016]進一步地,所述的拉簧上還設置滑輪6。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8]桿件2在受到吊桶撞擊時,帶動倒梯形回中裝置3,回中裝置3的底部連接著鋼絲5,鋼絲5拉動拉簧4移動,拉簧4連接在底座1的內(nèi)側壁上,底座1固定在地面,拉簧4在外力作用下拉伸延長,這時桿件2傾斜。吊桶離開后,桿件2通過回中裝置3、鋼絲5、滑輪6,在拉簧回彈力的作用下復位,倒梯形回中裝置3可以保證桿件2復位的垂直和原點位置。
【主權項】
1.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桿件、回中裝置和拉簧組,所述的回中裝置呈倒梯形,回中裝置的上表面與底座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回中裝置上表面與桿件底部固定連接,回中裝置下表面通過鋼絲與拉簧組一端連接,拉簧組另一端與底座內(nèi)側壁相連。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簧組包括若干根向各個方向的拉簧。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簧上還設置滑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復原回位裝置,包括底座、桿件、回中裝置和拉簧組,所述的回中裝置呈倒梯形,回中裝置的上表面與底座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回中裝置上表面與桿件底部固定連接,回中裝置下表面通過鋼絲與拉簧組一端連接,拉簧組另一端與底座內(nèi)側壁相連。該裝置利用倒梯形機構,使桿件每次復位后,垂直度和原點位置保持一致。
【IPC分類】G09B9/04
【公開號】CN205003891
【申請?zhí)枴緾N201520795094
【發(fā)明人】蔣靜, 蔡文生, 張欣, 蔣強
【申請人】南京安力聯(lián)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