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691453閱讀:633來源:國知局
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是有關于一種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且特別是有關于一種具有可變音箱容積的揚聲器的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便攜式電子裝置已廣泛運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且所述便攜式電子裝置為了有利于隨身攜帶的目的,其設計潮流均以輕薄短小的外觀輪廓為其目的。
[0003]一般而言,為了達到視聽娛樂的效果,便攜式電子裝置仍會搭載小型揚聲器。但是,這類小型揚聲器所播放音樂或聲響的能力通常相等或略大于蜂鳴器,因此其聲音大小與音效品質大多不甚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揚聲器往往會受限于發(fā)聲兀件與音箱的外型設計與體積,而受限于前述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外觀必須滿足「輕」、「薄」的特殊需求,而不得不犧牲揚聲器的空間或將揚聲器設計成扁平結構。如此卻易使揚聲器的音箱過小而失去其該有的功能。
[0004]音箱結構的設計,對于揚聲器的整體效率、音色取向皆有重大的影響。據(jù)此,如何兼顧便攜式電子裝置的外觀設計需求以及揚聲器的發(fā)聲品質,實為相關技術人員所需思考及研究的。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其揚聲器具有可變容積的音箱而能提高聲首品質。
[0006]本發(fā)明的電子裝置,包括機體、揚聲器以及栓動件(Latch)。揚聲器與栓動件活動地組裝于機體。揚聲器具有第一軌道,機體具有第二軌道。栓動件同時耦接于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且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夾一銳角。物件適于可拆卸地結合至機體,并推動栓動件同沿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移動,以使栓動件驅動揚聲器的局部突出于機體。
[0007]本發(fā)明的電子組件,包括第一機體、揚聲器、栓動件以及第二機體。揚聲器與栓動件活動地組裝于第一機體。揚聲器具有第一軌道,第一機體具有第二軌道。栓動件同時耦接于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且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夾一銳角。第二機體適于可拆卸地結合至第一機體,并推動栓動件同沿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移動,以使栓動件驅動揚聲器的局部突出于第一機體。
[0008]基于上述,電子裝置通過設置在揚聲器上的第一軌道與第一機體上的第二軌道之間夾一銳角,而使栓動件同時耦接于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以使揚聲器、栓動件與機體之間形成連動機構,因此當物件(或第二機體)組裝于第一機體時,通過物件(或第二機體)推動栓動件而使其同沿第一軌道與第二軌道移動,進而達到驅動揚聲器的效果,并使揚聲器能受栓動件驅動地突出于第一機體或沒入于第一機體。此舉讓揚聲器具有可變動空間,即揚聲器的音箱容積能隨著其突出于第一機體而增加,因此揚聲器能不受第一機體的外形限制地維持其聲音效果。
[0009]為讓本發(fā)明的上述特征和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組件的組裝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的電子組件于組裝后的局部示意圖;
[0012]圖3與圖4分別示出圖1與圖2中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0013]圖5與圖6分別出電子裝置內部部分構件的爆炸圖;
[0014]圖7與圖8分別示出揚聲器與栓動件之間在不同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15]附圖標記說明:
[0016]10:電子組件;
[0017]100:電子裝置;
[0018]110:第一機體;
[0019]112:部件;
[0020]112a:凹口;
[0021]112b:第二軌道;
[0022]112c:第三軌道;
[0023]112d:凸部;
[0024]114:顯示面;
[0025]116:表面;
[0026]120:揚聲器;
[0027]122:第一軌道;
[0028]124:揚聲部;
[0029]126:折箱部;
[0030]130:栓動件;
[0031]132:推移部;
[0032]134:翼部;
[0033]136:凸柱;
[0034]140:彈性件;
[0035]200:擴充基座;
[0036]210:第二機體;
[0037]212:本體;
[0038]214:樞軸;
[0039]216:凸部;
[0040]220:輸入元件;
[0041]S1、S2: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42]圖1是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組件的組裝示意圖。圖2是圖1的電子組件于組裝后的局部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組件10包括電子裝置100與擴充基座200,其中電子裝置100例如是平板電腦,而擴充基座200例如是包含鍵盤與觸控板的輸入模塊,用以與電子裝置100組裝后提供使用者作為操作電子裝置100的選擇。但,本發(fā)明并未限制電子裝置100與擴充基座200的形式,在另一未示出的實施例中,電子裝置也可是智能手機,而擴充基座也可為充電座以同時用以承載電子裝置與供電之用。據(jù)此,任何可拆式結構或裝置能在相互組裝時提供額外功能者均可適用于本發(fā)明。
[0043]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機體110、揚聲器120以及栓動件130,第一機體110具有顯示面114、部件112與凹口 112a,其中顯示面114在圖1中是平行于Y_Z平面,而凹口 112a在圖1中是朝向負Z軸方向。揚聲器120與栓動件130是活動地組裝于第一機體110內,且栓動件130能沿Z軸來回移動,而揚聲器120能沿X軸來回移動。對應地,擴充基座200包括第二機體210與設置其上的輸入元件220 (例如所示的鍵盤或觸控板等,但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二機體210包括本體212、樞軸214與凸部216,且輸入元件220設置于本體212上,樞軸214是沿Y軸可轉動地連接于本體212的側緣,而凸部216設置于樞軸214上。
[0044]如圖1所示,通過凸部216與凹口 112a之間的結合,而使電子裝置100能與擴充基座200于結構及電性組裝在一起,并通過樞軸214而使電子裝置100能相對于本體212轉動。據(jù)此,使用者能以輸入元件220對電子裝置100進行操控,并依其需求而調整顯示面114相對于使用者的視角。在此并未限定電子裝置100與擴充基座200的組裝形式,其可通過卡扣、磁吸等現(xiàn)有已知的組裝技術并搭配相關的連接器技術,而使凸部216伸入于凹口112a后讓兩者達到上述的組裝效果。同時,凸部216也能藉此作為電子裝置100的支撐結構。
[0045]本實施例所示出的凸部216、凹口 112a與揚聲器120等相關構件是分別對稱地配置在擴充基座200與電子裝置100的相對兩側,因此以下僅以其中一側的構件作為描述對象,另一側構件因其特征相同便予以省略。再者,為避免構件線條雜亂,因此僅在圖1與圖2中以虛線示出部件112與栓動件130,而在后續(xù)圖中方予以詳細的示出與描述。
[0046]圖3與圖4分別示出圖1與圖2中電子裝置的局部示意圖,其中圖3所示揚聲器的狀態(tài)是對應至圖1的狀態(tài),而圖4所示揚聲器的狀態(tài)是對應至圖2的狀態(tài),且在此以虛線示出第一機體110以能清楚識別在第一機體110內的結構特征。請同時參考圖3、圖4并對照圖1、圖2,如前所述,栓動件130能沿Z軸來回移動,而揚聲器120能沿X軸來回移動。據(jù)此,當擴充基座200以其凸部216伸入電子裝置100的凹口 112a時,便能驅動栓動件130沿正Z軸方向移動,并而使栓動件130驅動揚聲器120沿正X軸方向移動并突出于第一機體110的表面116 (示出于圖2與圖4中),即從圖3所示狀態(tài)轉變至圖4的狀態(tài)。另需提及的是,本實施例雖以部件112作為承載栓動件130且具有凹口 112a特征的機體構件,但是,部件112實質上是能與第一機體110成為一體成型的結構而可被視為第一機體110的局部。
[0047]圖5與圖6分別示出電子裝置內部部分構件的爆炸圖。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6,詳細而言,揚聲器120包括第一軌道122、揚聲部124與折箱部(Bellows) 126,其中第一軌道122設置于揚聲部124的側面且實質上朝向部件112。折箱部126設置于第一機體110內且能沿z軸擴展或收縮,揚聲部124組裝于折箱部126上,由于折箱部126的可收折特性,因此揚聲部124實質上能被視為設置于第一機體110內的浮動構件。
[0048]對應地,部件112具有朝向第一軌道122的第二軌道112b,而栓動件130同時可移動地耦接于第一軌道122與第二軌道112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軌道122與第二軌道112b分別位于平行X-Z平面的不同平面上,且第一軌道122與第二軌道112b在X-Z平面上的正投影是相互夾一銳角。再者,栓動件130是沿Y軸串接于第一軌道122與第二軌道112b,因而具有第一軌道122的揚聲器120、栓動件130與具有第二軌道112b的部件112 (即可被視為第一機體110)之間形成類似連桿結構,以使構件之間產(chǎn)生連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