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09816閱讀:1352來源:國知局
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工程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



背景技術:

波浪指具有自由表面的液體的局部質點受到擾動后,離開原來的平衡位置而作周期性起伏運動,并向四周傳播能量的現象,波浪形成后,可以看到液體表面作此起彼伏的波動。研究波浪運動規(guī)律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特別是對航運、港口、海洋等工程,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研究波浪運動規(guī)律需要用到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現有的懸臂回轉常平裝置如圖1所示,基座4上的驅動軸3獲得電動機輸出的扭矩,可使回轉軸5做圓周運動,固定在回轉軸5兩端的常平盤1隨之做圓周運動,常平盤1下方配置一個配重2使之受重力作用始終處于常平。

如圖1所示,由于配重2做圓周運動時受離心力的作用會傾斜,與配重2剛性連接的常平盤1也會傾斜,且傾斜角度隨轉速增加而增加,常平效果不理想。同時該裝置旋轉至最高點和最低點時,常平盤1豎直方向會發(fā)生換向(由上升轉變?yōu)橄陆祷蚺c之相反),在豎直方向產生激振力,對常平盤上儀器的試驗產生影響。其試驗結果不可靠,不能滿足儀器試驗的要求。

因此,如何改變現有技術中,懸臂回轉常平裝置在豎直方向產生激振力,影響試驗結果的現狀,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避免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方向轉換、轉速大小對試驗儀器產生影響,使試驗儀器的測試結果更精確。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包括驅動機構、與所述驅動機構相連的主動軸、旋轉機構、傳動機構、從動軸和與所述從動軸相連的常平盤,所述旋轉機構與所述主動軸相連,所述從動軸設置于所述旋轉機構上,所述主動軸通過所述傳動機構帶動所述從動軸運動,所述從動軸的軸線與所述主動軸的軸線平行,所述從動軸與所述主動軸轉速相同且轉向相反。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

加速軸,所述加速軸的軸線與所述主動軸的軸線平行;

套軸,所述套軸套裝于所述主動軸上,且能夠相對于所述主動軸產生相對轉動;

傳動桿,所述傳動桿固定于所述旋轉機構上,所述傳動桿的軸線與所述主動軸的軸線垂直;

第一圓柱齒輪,所述第一圓柱齒輪設置于所述主動軸上;

第二圓柱齒輪,所述第二圓柱齒輪設置于所述加速軸上并與所述第一圓柱齒輪嚙合;

第三圓柱齒輪,所述第三圓柱齒輪設置于所述加速軸上;

第四圓柱齒輪,所述第四圓柱齒輪設置于所述套軸上并與所述第三圓柱齒輪嚙合;

第一圓錐齒輪,所述第一圓錐齒輪固定于所述套軸上;

第二圓錐齒輪,所述第二圓錐齒輪固定于所述傳動桿上并與所述第一圓錐齒輪嚙合;

第三圓錐齒輪,所述第三圓錐齒輪固定于所述傳動桿上;

第四圓錐齒輪,所述第四圓錐齒輪固定于所述從動軸上并與所述第三圓錐齒輪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機構包括支撐架、滑動座、能夠驅動所述滑動座運動的調節(jié)絲杠,所述滑動座能夠沿著所述傳動桿滑動。

優(yōu)選地,所述旋轉機構還包括刻度桿和調節(jié)手柄,所述刻度桿穿過所述滑動座固定于所述支撐架上,所述調節(jié)手柄與所述調節(jié)絲杠相連。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圓錐齒輪固定于所述滑動座上,所述從動軸設置于所述滑動座上并能夠相對于所述滑動座轉動,所述從動軸與所述滑動座連接處設置軸承。

優(yōu)選地,懸臂回轉常平裝置還包括安裝基座,所述主動軸、所述加速軸設置于所述安裝基座上,所述主動軸、所述加速軸與所述安裝基座連接處均設置軸承。

優(yōu)選地,所述套軸與所述主動軸之間設置軸承。

優(yōu)選地,所述傳動桿的橫截面為多邊形,所述第二圓錐齒輪、所述第三圓錐齒輪上均設置與所述傳動桿相配合的多邊形孔。

優(yōu)選地,所述常平盤與所述從動軸通過定位銷連接固定。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驅動機構驅動主動軸轉動,主動軸帶動旋轉機構旋轉,同時主動軸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從動軸作等速轉動,但從動軸與主動軸轉向相反,從而使與從動軸相連的常平盤始終處于水平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的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產生的扭矩由傳動機構傳輸,傳輸過程平順,不會產生激振力,且常平效果不受轉速影響,有效提高了在回轉常平盤上儀器校準試驗的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常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其中,1為常平盤,2為配重,3為驅動軸,4為基座,5為回轉軸,6為主動軸,7為旋轉機構,701為支撐架,702為滑動座,703為調節(jié)絲杠,704為刻度桿,705為調節(jié)手柄,8為傳動機構,801為加速軸,802為第一圓柱齒輪,803為第二圓柱齒輪,804為套軸,805為第三圓柱齒輪,806為第四圓柱齒輪,807為傳動桿,808為第一圓錐齒輪,809為第二圓錐齒輪,810為第三圓錐齒輪,811為第四圓錐齒輪,9為從動軸,10為安裝基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避免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方向轉換、轉速大小對試驗儀器產生影響,使試驗儀器的測試結果更精確。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請參考圖2至圖3,圖2為本實用新型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的原理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懸臂回轉常平裝置,包括驅動機構、與驅動機構相連的主動軸6、旋轉機構7、傳動機構8、從動軸9和與從動軸9相連的常平盤1,旋轉機構7與主動軸6相連,從動軸9設置于旋轉機構7上,主動軸6通過傳動機構8帶動從動軸9運動,從動軸9的軸線與主動軸的軸線平行,從動軸9與主動軸6轉速相同且轉向相反。

采用驅動機構驅動主動軸6轉動,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驅動機構為電機,圖中未示出,通過聯軸器與主動軸6相連,主動軸6帶動旋轉機構7旋轉,同時主動軸6通過傳動機構8帶動從動軸9作等速轉動,但從動軸9與主動軸6轉向相反,從而使與從動軸9相連的常平盤1始終處于水平狀態(tài)。本實用新型的懸臂回轉常平裝置產生的扭矩由傳動機構7傳輸,傳輸過程平順,不會產生激振力,且常平效果不受轉速影響,有效提高了在回轉常平盤1上儀器校準試驗的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體地,傳動機構8包括:

加速軸801,加速軸801的軸線與主動軸6的軸線平行,請參考圖3,加速軸801設置于主動軸6的正下方。第一圓柱齒輪802設置于主動軸6上,第二圓柱齒輪803設置于加速軸801上并與第一圓柱齒輪嚙合,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主動軸6的角速度為ω0,第一圓柱齒輪802與第二圓柱齒輪803的傳動比為2:1,加速軸801獲得-2ω0(此處負號表示轉向相反)的角速度。

套軸804,套軸804套裝于主動軸6上,且能夠相對于主動軸6產生相對轉動。第三圓柱齒輪805設置于加速軸801上,第四圓柱齒輪806設置于套軸804上并與第三圓柱齒輪805嚙合,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第三圓柱齒輪805與第二圓柱齒輪803的轉速相同,第四圓柱齒輪806與第三圓柱齒輪805的傳動比為1:1,套軸804獲得的角速度為2ω0。

傳動桿807,傳動桿807固定于旋轉機構7上,傳動桿807的軸線與主動軸6的軸線垂直。

第一圓錐齒輪808固定于套軸804上,第二圓錐齒輪809固定于傳動桿807上并與第一圓錐齒輪808嚙合,第一圓錐齒輪808與第二圓錐齒輪809的傳動比為1:1。第三圓錐齒輪810固定于傳動桿807上,第四圓錐齒輪811固定于從動軸9上并與第三圓錐齒輪810嚙合,第三圓錐齒輪810與第四圓錐齒輪811的傳動比為1:1。通過兩組傳動比為1:1的正交錐齒輪副,使固定在傳動桿的的角速度為ω0,從動軸9的角速度為-ω0,進而使固定在從動軸9上的常平盤始終處于水平狀態(tài)。

更具體地,旋轉機構7包括支撐架701、滑動座702、能夠驅動滑動座702運動的調節(jié)絲杠703,滑動座702能夠在調節(jié)絲杠703的作用下,沿著傳動桿807滑動。第三圓錐齒輪810固定于滑動座702上,從動軸9設置于滑動座702上并能夠相對于滑動座702轉動,從動軸9與滑動座702連接處設置軸承。

滑動座702為從動軸9提供了支撐,同時,滑動座702能夠沿著傳動桿807滑動,實現了調節(jié)從動軸9與主動軸6之間的距離,即調節(jié)常平盤1的轉動半徑。

進一步地,旋轉機構7還包括刻度桿704和調節(jié)手柄705,刻度桿704穿過滑動座702固定于支撐架701上,調節(jié)手柄705與調節(jié)絲杠703相連??潭葪U704的設置使得回轉半徑的調節(jié)更加精確。

懸臂回轉常平裝置還包括安裝基座10,主動軸6、加速軸801設置于安裝基座10上,安裝基座10給主動軸6和加速軸801提供支撐,主動軸6、加速軸801與安裝基座10連接處均設置軸承,使回轉常平裝置的轉動更加順暢。

套軸804與主動軸6之間設置軸承。

傳動桿807的橫截面為多邊形,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傳動桿807工作部分的橫截面為正六邊形,第二圓錐齒輪809、第三圓錐齒輪810上均設置與傳動桿807相配合的正六邊形孔。

常平盤1與從動軸9通過定位銷連接固定,請參考圖2,常平盤1下部的支撐桿套裝在從動軸9上,支撐桿與從動軸9上設置有銷孔,且從動軸9上設置多個銷孔,便于調節(jié)常平盤1的位置。

本具體實施方式中的懸臂回轉常平裝置,電機驅動主動軸6轉動,轉速為ω0,主動軸6通過傳動比為2:1的齒輪副(第一圓柱齒輪802與第二圓柱齒輪803)帶動加速軸801反向轉動,轉速為-2ω0(此處負號表示轉向相反,以主動軸6的轉向為正),加速軸801通過傳動比為1:1的齒輪副(第三圓柱齒輪805與第四圓柱齒輪806)帶動套軸804轉動,套軸804的轉速為2ω0,再通過傳動比為1:1的圓錐齒輪副(第一圓錐齒輪808與第二圓錐齒輪809),使垂直于主動軸6的傳動桿807獲得與套軸804相同的轉速,然后通過傳動比為1:1的圓錐齒輪副(第三圓錐齒輪810與第四圓錐齒輪811)帶動平行于主動軸6的從動軸9轉動,轉速為-ω0,與主動軸6的轉速相同,但是轉向相反,調整從動軸9上常平盤1的位置,可以使常平盤1在回轉運動中始終保持水平。

本實用新型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