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交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設置在地面、天花板、墻或樓板下面供暖用的熱交換裝置。
熱交換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建筑物采暖通常是采用在室內設置若干組散熱器,利用散熱器加熱附近的空氣使其對流上升到室內頂部,同時較冷的空氣則從下方補充過來,繼續(xù)被散熱器加熱,如此循環(huán)往復,整個室內的溫度就會升高,但這種從局部加熱空氣使其對流上升到室內頂部的升溫方法,會造成室內頂部溫度相對較高,下方溫度則相對較低,若要使室內下方溫度較為適宜,則需散熱器散發(fā)出更多的熱量才可達到,為此,就不得不通過提高鍋爐等加熱裝置輸出水介質的溫度,一般在65-85℃之間,較高溫度的水介質不僅在傳輸過程中熱損失較大,而且會加快鍋爐、輸熱管路、散熱器等的結垢、銹蝕,時間一長就會影響供熱系統(tǒng)的正常運轉,減少供熱設備的使用壽命。此外,根據(jù)傳統(tǒng)的“足熱頭涼”中醫(yī)保健理論,室內的溫度應該是下方溫暖、上方較涼爽有利于人體健康,上述的室內頂部溫度相對較高、下方溫度相對較低顯然違反了傳統(tǒng)的“足熱頭涼”中醫(yī)保健理論。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在傳輸過程中熱損失小,可對建筑物供暖的熱交換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包括由隔熱層和輕體材料儲熱層組成的熱輻射模板,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上設有溝槽,溝槽的兩端分別通向熱輻射模板的側邊,溝槽的轉向處呈圓弧狀,溝槽內設有可與供熱裝置相連的軟管。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熱輻射模板呈矩形,其上纏繞有若干圈束帶,若干塊熱輻射模板橫成行豎成列地平鋪排列在一起,熱輻射模板上的溝槽沿縱向或橫向非交叉地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熱輻射模板為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圓形中心設有套管,加強板與套管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若干條拉筋,加強板與套管的下面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設置在加強板與套管之間,所述溝槽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套管均布,所述軟管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外側壁穿出。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熱輻射模板為橢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橢圓形的兩個焦點附近各自設有一根套管,加強板與套管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若干條拉筋,兩個套管的上面之間設有1條拉筋,其下端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設置在加強板與套管之間,所述溝槽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兩根套管均布,所述軟管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外側壁穿出。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底板的外徑尺寸大于所述圓形的或橢圓形的加強板,所述軟管的兩端環(huán)繞在所述加強板外側壁和底板交角處。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隔熱層采用聚苯板制成,所述軟管采用塑料管、鋁塑復合管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其中所述束帶采用鐵皮制成。
本實用新型熱交換裝置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其熱輻射模板的輕體材料儲熱層上設有溝槽,溝槽內可與供熱裝置相連地設有軟管,因利用低溫介質傳輸熱能,在傳輸過程中熱損失小,減少了能耗,且裝置的結構簡單,可直接設置在天花板、墻或樓板下面,不占用室內空間,又因供熱系統(tǒng)低溫運行,對設備的腐蝕和管路內的結垢都大為減少,不僅延長了熱交換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大減少對供熱系統(tǒng)的維修工作量和維護費用,還可使建筑物內的溫度下方溫暖,上方較涼爽,室內空氣較為清新,符合傳統(tǒng)的“足熱頭涼”中醫(yī)保健理論,有利于人體健康。此外,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主要是以熱輻射供熱,與傳統(tǒng)的對流供熱熱交換裝置相比,具有明顯的節(jié)能效果。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熱交換裝置的最佳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熱交換裝置的多塊矩形熱輻射模板平鋪排列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3是圖1的俯視剖面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熱交換裝置的具有橢圓形加強板熱輻射模板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圖5是圖4的側視剖面圖;圖6是圖4的俯視剖面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熱交換裝置的具有圓形加強板熱輻射模板骨架的結構示意圖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側視剖面圖;圖9是圖7的俯視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包括由隔熱層10和輕體材料儲熱層1組成的熱輻射模板2,隔熱層10可用于保溫,隔熱層10上設有輕體材料儲熱層1,輕體材料儲熱層1的材料比重較輕,并具有儲熱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在輕體材料儲熱層1上設有溝槽3,溝槽3的兩端分別通向熱輻射模板2的側邊,溝槽3的轉向處呈圓弧狀,溝槽3內設有可與供熱裝置相連的軟管4。
所述熱輻射模板2呈矩形,其上纏繞有若干圈采用鐵皮制成的束帶5,若干塊熱輻射模板2橫成行豎成列地平鋪排列在一起,熱輻射模板2上的溝槽3沿縱向或橫向非交叉地連通,所述軟管4被每塊熱輻射模板2上的束帶5封擋在溝槽3內,以使其在安裝時軟管4不會移動到溝槽3外面。軟管4兩頭位于所述熱輻射模板2外側,是為了便于和供熱裝置連通。
如圖4、圖5和圖6所示,所述熱輻射模板2為橢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6,其橢圓形的兩個焦點附近各自設有一根套管7,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4條拉筋8,兩個套管7的上面之間設有1條拉筋8,其下面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9,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1設置在加強板6與套管7之間,所述溝槽3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兩根套管7均布,所述軟管4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穿出。所述底板9的外徑尺寸大于所述橢圓形的加強板6,所述軟管4的兩端環(huán)繞在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和底板9的交角處。
如圖7、圖8和圖9所示,所述熱輻射模板2也可以是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6,其圓形中心設有套管7,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6條拉筋8,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下面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9。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1設置在加強板6與套管7之間,所述溝槽3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套管7均布,所述軟管4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穿出(圖中未畫出)。所述底板9的外徑尺寸大于所述圓形的加強板6,所述軟管4的兩端環(huán)繞在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和底板9的交角處(圖中未畫出)。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所述的隔熱層10可采用聚苯板制成,所述軟管4可采用塑料管或鋁塑復合管制成。加強板6通??刹捎娩摬闹瞥桑瑸榱藴p輕重量,所述加強板6也可采用玻璃鋼、塑料等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的在使用時,只需根據(jù)設計要求將其平鋪于室內地面上,將軟管4與供熱裝置相連,利用混凝土將其澆灌固定;或將其設置在墻壁處將軟管4與供熱裝置相連,即可對室內供暖。本實用新型的熱交換裝置的熱效率高,可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內容都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
權利要求1.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隔熱層(10)和輕體材料儲熱層(1)組成的熱輻射模板(2),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1)上設有溝槽(3),溝槽(3)的兩端分別通向熱輻射模板(2)的側邊,溝槽(3)的轉向處呈圓弧狀,溝槽(3)內設有可與供熱裝置相連的軟管(4)。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輻射模板(2)呈矩形,其上纏繞有若干圈束帶(5),若干塊熱輻射模板(2)橫成行豎成列地平鋪排列在一起,熱輻射模板(2)上的溝槽(3)沿縱向或橫向非交叉地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輻射模板(2)為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6),圓形中心設有套管(7),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若干條拉筋(8),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下面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9),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1)設置在加強板(6)與套管(7)之間,所述溝槽(3)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套管(7)均布,所述軟管(4)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穿出。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輻射模板(2)為橢圓形,其側邊設有加強板(6),橢圓形的兩個焦點附近各自設有一根套管(7),加強板(6)與套管(7)的上面之間均布地設有若干條拉筋(8),兩個套管(7)的上面之間設有1條拉筋(8),其下面各自設有環(huán)形的底板(9),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1)設置在加強板(6)與套管(7)之間,所述溝槽(3)首尾相連地呈螺旋狀環(huán)繞兩根套管(7)均布,所述軟管(4)的兩端分別從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穿出。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9)的外徑尺寸大于所述圓形的或橢圓形的加強板(6),所述軟管(4)的兩端環(huán)繞在所述加強板(6)外側壁和底板(9)交角處。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熱層(10)采用聚苯板制成,所述軟管(4)采用塑料管、鋁塑復合管制成。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帶(5)采用鐵皮制成。
專利摘要一種熱交換裝置,包括由隔熱層和輕體材料儲熱層組成的熱輻射模板,所述輕體材料儲熱層上設有溝槽,溝槽的兩端分別通向熱輻射模板的側邊,溝槽的轉向處呈圓弧狀,溝槽內設有可與供熱裝置相連的軟管。因利用低溫介質傳輸熱能,在傳輸過程中熱損失小,且結構簡單,因供熱系統(tǒng)低溫運行,對設備的腐蝕和管路內的結垢都大為減少,不僅延長了熱交換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大減少對供熱系統(tǒng)的維修,并可使建筑物內的溫度下方溫暖、上方較涼爽,室內空氣較為清新,符合傳統(tǒng)的“足熱頭涼”中醫(yī)保健理論,有利于人體健康。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在傳輸過程中熱損失小,可對建筑物供暖的熱交換裝置。
文檔編號F24D3/12GK2533405SQ02205309
公開日2003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3月13日
發(fā)明者顧世章 申請人:顧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