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軸承外圈壓角工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55394閱讀:579來源:國知局
軸承外圈壓角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軸承外圈壓角工裝,外圈本體底部邊緣具有第一圓角,壓角工裝包括底座、沖頭和壓角桿,底座中心開有階梯孔,階梯孔的大孔與軸承外圈形狀匹配,沖頭設(shè)置在底座上方并與階梯孔同軸,壓角桿設(shè)置在階梯孔的小孔內(nèi),壓角桿的頭部直徑小于桿身的直徑,頭部與桿身之間通過第二圓角過渡;本實用新型的軸承外圈壓角工裝,為沖壓后的軸承外圈增加壓角工序,有效減少了軸承外圈底部沖孔的毛刺,不需要通過修刀口來解決毛刺,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專利說明】
軸承外圈壓角工裝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軸承外圈壓角工裝。
【背景技術(shù)】
[0002]在軸承外圈沖壓加工過程中,若切底模具稍有磨損,會導(dǎo)致切底后軸承外圈底部有毛刺,需要通過修刀口來解決。在軸承外圈沖壓后增加一道壓角工序,可以有效減少切底后底部沖孔的毛刺。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為了解決軸承外圈采用傳統(tǒng)工序沖壓加工,切底后軸承外圈有毛刺的問題,提供一種軸承外圈壓角工裝。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軸承外圈,包括外圈本體,所述外圈本體底部邊緣具有第一圓角,在軸承外圈沖壓加工后,增加壓角工序,通過給外圈底部倒圓角可以有效減少切底后底部沖孔的毛刺。
[0005]軸承外圈壓角工裝,包括底座、沖頭和壓角桿,所述底座中心開有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大孔與所述軸承外圈形狀匹配,所述沖頭設(shè)置在底座上方并與階梯孔同軸,所述壓角桿設(shè)置在階梯孔的小孔內(nèi),所述壓角桿的頭部直徑小于桿身的直徑,頭部與桿身之間通過第二圓角過渡。軸承外圈放置在底座階梯孔的大孔內(nèi),沖頭下落對軸承外圈進行沖壓,沖壓后的軸承外圈底部有毛刺,再將壓角桿上推,壓角桿的頭部插入軸承外圈底部孔內(nèi),壓角桿頭部與桿身之間的第二圓角使軸承外圈底部形成第一圓角,有效減少了軸承外圈底部沖孔的毛刺。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承外圈壓角工裝,為沖壓后的軸承外圈增加壓角工序,有效減少了軸承外圈底部沖孔的毛刺,不需要通過修刀口來解決毛刺,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附圖說明】
[0007]下面結(jié)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軸承外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09]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10]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軸承外圈壓角工裝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0011]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壓角桿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2]圖5是圖4中B處的放大圖。
[0013]圖中:1.外圈本體,11.第一圓角,2.底座,3.壓角桿,31.第二圓角,4.沖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現(xiàn)在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jié)構(gòu),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guān)的構(gòu)成。
[0015]如圖1和2所示,一種軸承外圈,包括外圈本體I,外圈本體I底部邊緣具有第一圓角11,在軸承外圈沖壓加工后,增加壓角工序,通過給外圈底部倒圓角可以有效減少切底后底部沖孔的毛刺。
[0016]如圖3所示,軸承外圈壓角工裝,包括底座2、沖頭4和壓角桿3,底座2中心開有階梯孔,階梯孔的大孔與軸承外圈形狀匹配,沖頭4設(shè)置在底座2上方并與階梯孔同軸,壓角桿3設(shè)置在階梯孔的小孔內(nèi),如圖4和5所示,壓角桿3的頭部直徑小于桿身的直徑,頭部與桿身之間通過第二圓角31過渡。軸承外圈放置在底座2階梯孔的大孔內(nèi),沖頭4下落對軸承外圈進行沖壓,沖壓后的軸承外圈底部有毛刺,再將壓角桿3上推,壓角桿3的頭部插入軸承外圈底部孔內(nèi),壓角桿3頭部與桿身之間的第二圓角31使軸承外圈底部形成第一圓角11,有效減少了軸承外圈底部沖孔的毛刺。
[0017]以上述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guān)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shù)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shù)性范圍。
【主權(quán)項】
1.一種軸承外圈的壓角工裝,所述軸承外圈包括外圈本體(I),外圈本體(I)底部邊緣具有第一圓角(1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沖頭(4)和壓角桿(3),所述底座(2)中心開有階梯孔,所述階梯孔的大孔與所述軸承外圈形狀匹配,所述沖頭(4)設(shè)置在底座(2)上方并與階梯孔同軸,所述壓角桿(3)設(shè)置在階梯孔的小孔內(nèi),所述壓角桿(3)的頭部直徑小于桿身的直徑,頭部與桿身之間通過第二圓角(31)過渡。
【文檔編號】F16C33/58GK205436884SQ201521031010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1日
【發(fā)明人】何帆, 蔣永偉
【申請人】江蘇南方軸承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