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輸送帶式輸送機作為連續(xù)運輸設備,由于其具有效率高、能耗小、運營費低、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托輥裝置是帶式輸送機的主要部件,它主要用于支撐輸送帶和物料重量,并通過調整不同輸送帶的變形量,以達到物料能夠平穩(wěn)的輸送的功效。傳統帶式輸送機的托輥是采用流水線工序制造而成,制造工藝復雜,勞動強度大,工序繁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為提高制作托輥加工效率,研制一種顯著提高制作工藝的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使它更適應不同規(guī)格的托輥生產,八道工序同時工作,進而達到縮短生產時間,減少生產人員的數量,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率。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以解決目前托輥生產中勞動強度大,工序繁瑣,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了一套數控自動生產設備,把他按一定要求配置一定的電氣系統和液壓系統就是一臺完整的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包括底座和第一回轉支承,第二回轉支承分別通過滑板設置在底座上端,第二回轉支承根據托輥長度進行移動,第二回轉支承移動到位后兩個外殼之間通過固定工作臺連接,第一回轉支承和第二回轉支承均與第一伺服電機驅動連接:
[0005]第一回轉支承和第二回轉支承均通過固定板并延周向等距離、間隔設置第三回轉支承,第三回轉支承外側分別與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第六鏈輪、第七鏈輪和第八鏈輪固定,內側與設置托輥支架;固定鏈輪通過固定軸與油缸支架連接;在第八鏈輪、第六鏈輪、第五鏈輪的托輥支架一側各設置第一托輥軸地位油缸、第二托棍軸定位油缸、第三托棍軸定位油缸;
[0006]設置在第一回轉支承中的固定板上的第三回轉支承和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第六鏈輪、第七鏈輪、第八鏈輪與設置在第二回轉支承中的固定板上的第三回轉支承和第一鏈輪、第二鏈輪、第三鏈輪、第四鏈輪、第五鏈輪、第六鏈輪、第七鏈輪、八鏈輪中心線一致;
[0007]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之間、第二鏈輪與第三鏈輪之間、第三鏈輪與第四鏈輪之間、第四鏈輪與第五鏈輪之間、第五鏈輪與第六鏈輪之間、第六鏈輪與第七鏈輪之間、第七鏈輪與第八鏈輪、第八鏈輪與第一鏈輪之間均通過鏈條連接:其中第九固定鏈輪通過鏈條與第四鏈輪、第八鏈輪連接;
[0008]通過設置在滑板上的油缸支架設置壓裝裝置含軸承套壓裝裝置、內密封壓裝裝置、軸承壓裝裝置、外密封壓裝裝置。分別對應在壓裝軸承套油缸、壓裝內密封油缸、壓裝軸承油缸、壓裝外密封油缸位置;包括油缸缸筒,與限位支架連接,油缸缸筒和第一限位支架內設置油缸活塞,油缸活塞分別設置有軸承壓套、限位調整螺母、第二限位支架,軸承壓套和油缸活塞內設置彈簧、托輥軸頂軸,托輥軸頂軸上設置第二限位螺母;
[0009]焊接輔助裝置對應在焊接輔助油缸位置,包括油缸缸筒,油缸缸筒連接有限位支架,油缸活塞,油缸活塞與位調整螺母、伺服電機支架、通過連接裝置和焊槍相連接。油缸活塞內設置有轉動傳桿,轉動傳桿與軸承套壓頭和第二伺服電機連接;
[0010]卡簧壓裝輔助裝置對應在卡簧輔助油缸位置,包括包括油缸缸筒,油缸缸筒連接有限位支架卡簧儲存裝置,卡簧儲存裝置上安裝氣缸,位于油缸缸筒內部的油缸活塞上安裝有限位螺母、卡簧推進套,在油缸活塞內部裝有托輥軸頂桿、彈簧,在托輥軸頂桿上裝有保護套、保護彈簧、卡簧定位軸;
[0011]托輥軸穿軸工位裝置包括托輥軸支架、第三伺服電機,且第三伺服電機通過絲杠連接托輥軸運送支架。
[0012]進一步,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所述所有鏈輪為同等節(jié)距和齒數,并且為雙排鏈輪。
[0013]進一步,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每個托輥支架相對應一個定位油缸。
[0014]進一步,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每個托輥工位上裝置上均設有支架。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在使用時,第一伺服電機帶動整個第一回轉支承和第二回轉支承的旋轉,同時固定在第一回轉支承上的八個鏈輪、第九固定鏈輪也跟著旋轉。這時第四鏈輪、第八鏈輪通過鏈條在第九固定鏈輪的作用力下帶動其他鏈輪完成自轉,一到八號鏈輪的轉動通過第二回轉支承使八個托輥支架始終保持向上的位置。具有制輥效率顯著提高,制作工藝精良,省時省力,適應各規(guī)格應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發(fā)明結構A-A斷面示意圖;
[0018]圖3為本發(fā)明結構B-B斷面示意圖;
[0019]圖4為本發(fā)明結構C-C斷面示意圖;
[0020]圖5為本發(fā)明結構壓裝裝置示意圖;
[0021]圖6為本發(fā)明結構焊接輔助裝置示意圖;
[0022]圖7為本發(fā)明結構卡簧壓裝輔助裝置示意圖;
[0023]圖8為本發(fā)明結構托輥軸穿軸工位示意圖。
[0024]圖中:1、第一鏈輪,2、第二鏈輪,3、第三鏈輪,4、第四鏈輪,5、第五鏈輪,6、第六鏈輪,7、第七鏈輪,8、第八鏈輪,9、第九鏈輪,10-1、第一回轉支承,10-2、第二回轉支承,11、固定軸,12、第一伺服電機,13、車托輥端頭工位,14、穿托輥軸工位,15、壓裝軸承套油缸,16、焊接輔助油缸,17、壓裝內密封油缸,18、壓裝軸承油缸,19、壓裝外密封油缸,20、卡簧壓裝輔助油缸,21、第三回轉支承,22、油缸支架,23、副滑板攻進油缸,24、刀具攻進油缸,25-1,第一托輥軸定位油缸,25-2、第二托輥軸定位油缸,26、第三托輥軸定位油缸,27、底座,28、工作臺移動電機,29、車托輥軸端頭動力電機,30、固定工作臺支架,31、錐度模具,32、定位輔助油缸,33、托輥支架,34、托輥軸頂軸,35、軸承壓套,36、彈簧,37、限位支架,38、調整螺母,39、第二調整螺母,40、第二限位支架,41、軸承套壓頭,42、轉動傳桿,43、焊槍,44、第二私服電機,45、卡簧定位槽,46、卡簧軸保護套,47、保護彈簧,48、氣缸,49、彈簧儲存裝置,50、絲杠,51、托輥軸運送支架,52、托輥軸,53、托輥軸支架、54、第三伺服電機,55、卡簧推進套,56、彈簧,57、保護套,58、卡簧定位軸、59滑板。60、固定板,61、刀具支架,62、副滑板,63、刀具攻進滑板,64油缸活塞,65、油缸缸筒,66、伺服電機支架,67托棍軸頂桿,68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26]請參閱圖1-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托輥生產設備,包括底座27和第一回轉支承10-1,第二回轉支承10-2,第一回轉支承10-1,第二回轉支承10-2分別通過滑板59設置在底座27上端,第二回轉支承10-2根據托輥長度通過工作臺移動電機28帶動工作臺移動絲杠拖動滑板進行移動,第二回轉支承10-2移動到位后兩個外殼之間通過固定工作臺30連接,第一回轉支承10-1和第二回轉支承10-2均與兩個第一伺服電機12驅動連接;
[0027]第一回轉支承10-1和第二回轉支承10-2均通過固定板60并延周向等距離、間隔設置第三回轉支承21,第三回轉支承21外側分別與第一鏈輪1、第二鏈輪2、第三鏈輪3、第四鏈輪4、第五鏈輪5、第六鏈輪6、第七鏈輪7和第八鏈輪8固定,內側與設置托輥支架33 ;固定鏈輪9通過固定軸11與油缸支架22連接:在第八鏈輪8、第六鏈輪6、第五鏈輪5的托輥支架一側各設置第一托輥軸地位油缸25-1、第二托輥軸定位油缸25-2、第三托輥軸定位油缸26 ;
[0028]設置在第一回轉支承10-1中的固定板60上的第三回轉支承21和第一鏈輪1、第二鏈輪2、第三鏈輪3、第四鏈輪4、第五鏈輪5、第六鏈輪6、第七鏈輪7、第八鏈輪8分別與設置在第二回轉支承10-1中的固定板60上的第三回轉支承21和第一鏈輪1、第二鏈輪2、第三鏈輪3、第四鏈輪4、第五鏈輪5、第六鏈輪6、第七鏈輪7、八鏈輪8中心線一致。
[0029]在所有鏈輪節(jié)距與齒數相同的情況下,第一鏈輪I與第二鏈輪2之間、第二鏈輪2與第三鏈輪3之間、第三鏈輪3與第四鏈輪4之間、第四鏈輪4與第五鏈輪5之間、第五鏈輪5與第六鏈輪6之間、第六鏈輪6與第七鏈輪7之間、第七鏈輪7與第八鏈輪8、第八鏈輪8與第一鏈輪I之間均通過鏈條連接;其中第九固定鏈輪9通過鏈條與第四鏈輪4、第八鏈輪8連接;
[0030]通過設置在滑板59上的油缸支架22設置有壓裝軸承套油缸15、焊接輔助油缸16、壓裝內密封油缸17、壓裝軸承油缸18 ;壓裝外密封油缸19、卡簧壓裝輔助油缸20。壓裝軸承套油缸15、焊接輔助油缸16、壓裝內密封油缸17、壓裝軸承油缸18 ;壓裝外密封油缸19、卡簧壓裝輔助油缸20位置分別與第八鏈輪8、第七鏈輪7、第六鏈輪6、第五鏈輪5、第四鏈輪4第三鏈輪3中心線位置保持一致。
[0031]滑板59上設置有車托輥端頭工位13和穿托輥軸工位14,車托輥端頭工位13內設置副滑板攻進油缸23、副滑板62、刀具攻進油缸24、刀具攻進滑板63,車托輥端頭工位13和穿軸工位14位置分別與第二鏈輪2、第一鏈輪I位置相對應;
[0032]壓裝裝置含軸承套壓裝裝置,內密封壓裝裝置,軸承壓裝裝置,外密封壓裝裝置分別對應在壓裝軸承套油缸15、壓裝內密封油缸17、壓裝軸承油缸18、壓裝外密封油缸19位置。包括油缸缸筒65,與限位第一支架37連接,油缸缸筒65和第一限位支架37內設置油缸活塞64,油缸活塞64分別設置有軸承壓套35、限位調整螺母38、第二限位支架40,軸承壓套35和油缸活塞64內設置彈簧36、托輥軸頂軸34,托輥軸頂軸34上設置第二限位螺母39:
[0033]焊接輔助裝置對應在焊接輔助油缸16位置。包括油缸缸筒65,油缸缸筒65連接有限位支架37,油缸活塞64,活塞64與位調整螺母38、伺服電機支架66、通過連接裝置和焊槍43相連接。油缸活塞64內設置有轉動傳桿42,轉動傳桿42與軸承套壓頭41和第二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