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折彎機液壓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可降低系統(tǒng)溫度的折彎機液壓系統(tǒng),屬于液壓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折彎機采用液壓系統(tǒng)控制油缸伸縮來完成對工件的折彎。折彎機工作過程中,其液壓系統(tǒng)的油溫極易升高,尤其是當系統(tǒng)保壓或卸荷時,液壓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調定壓力大,流經壓力控制閥組的油液溫度高,這部分高溫油液回到油箱后,導致整個系統(tǒng)溫升快,這樣就直接影響了液壓元件的使用壽命,并加速系統(tǒng)油液的變質,從而影響液壓系統(tǒng)的使用壽命和傳動效率。傳統(tǒng)的折彎機液壓系統(tǒng)的冷卻方式主要采用獨立冷卻系統(tǒng),即待高溫油回流至油箱后再將其進行冷卻,這種方式冷卻效果差,所需功率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所需功率低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種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包括液壓栗、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和數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液壓栗出油口一路經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及回油油路與油箱連通,液壓栗出油口另一路分數路分別與數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連接;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包括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比例壓力閥進油口與液壓栗出油口連通,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串接后經回油油路與油箱連通;所述回油油路末端設有系統(tǒng)冷卻單元,系統(tǒng)冷卻單元包括截止閥、散熱片、電動機和風扇,截止閥和散熱片串接在回油油路末端上,截止閥進油口與二通插裝閥回油口連通,截止閥出油口與散熱片進油口連通,散熱片出油口通向油箱;風扇設置在散熱片一偵!|,電動機輸出端與風扇輸入端固連。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
[0007]前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截止閥進油口和散熱片出油口之間還并聯(lián)背壓閥。
[0008]前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背壓閥為彈簧加載單向閥。
[0009]前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比例壓力閥為可調式比例壓力閥。
[0010]前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比例壓力閥兩端還并聯(lián)壓力閥。
[0011]本實用新型在折彎機壓力控制閥組回油油路上增設系統(tǒng)冷卻單元,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所需功率低。當系統(tǒng)保壓或卸荷時,流經壓力控制閥組的高溫油液經系統(tǒng)冷卻單元冷卻后再回流至油箱,這樣就避免了高溫油直接進入油箱,從而避免了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溫升,使得整個液壓系統(tǒng)的溫度保持在正常水平,液壓系統(tǒng)使用壽命長,傳動效率高。
[0012]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yōu)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液壓栗1、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2和2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3,液壓栗1的出油口 11 一路經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2及回油油路VI與油箱4連通,液壓栗1的出油口 11另一路分2路分別與2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3連接。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2包括比例壓力閥21和二通插裝閥2 2,比例壓力閥21的進油口 211與液壓栗出油口 11連通,比例壓力閥21和二通插裝閥22串接后經回油油路VI與油箱4連通,其中比例壓力閥21為可調式比例壓力閥,其兩端并聯(lián)壓力閥23?;赜陀吐稸I末端設有系統(tǒng)冷卻單元5,系統(tǒng)冷卻單元5包括截止閥51、散熱片52、電動機53和風扇54,截止閥51和散熱片52串接在回油油路VI末端上,截止閥51的進油口 511與二通插裝閥22的回油口 221連通,截止閥51的出油口 512與散熱片52的進油口 521連通,散熱片52的出油口 522通向油箱4,截止閥51的進油口 511和散熱片52的出油口 522之間還并聯(lián)背壓閥55,背壓閥55為彈簧加載單向閥。風扇54設置在散熱片52左側,電動機53輸出端與風扇54輸入端固連。
[0016]如圖1所示,當系統(tǒng)卸荷或保壓時,來自系統(tǒng)的液壓油沿圖中所示箭頭方向,先后流經比例壓力閥21和二通插裝閥22進入回油油路VI,然后流經截止閥51和散熱片52,最終回流至油箱4。當液壓油流經散熱片52時,電動機53驅動風扇54轉動,加速對散熱片52內的液壓油進行冷卻,冷卻后的液壓油再流回油箱4。
[0017]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包括液壓栗、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和數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液壓栗出油口一路經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及回油油路與油箱連通,液壓栗出油口另一路分數路分別與數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連接;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包括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比例壓力閥進油口與液壓栗出油口連通,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串接后經回油油路與油箱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油路末端設有系統(tǒng)冷卻單元,系統(tǒng)冷卻單元包括截止閥、散熱片、電動機和風扇,截止閥和散熱片串接在回油油路末端上,截止閥進油口與二通插裝閥回油口連通,截止閥出油口與散熱片進油口連通,散熱片出油口通向油箱;風扇設置在散熱片一側,電動機輸出端與風扇輸入端固連。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閥進油口和散熱片出油口之間還并聯(lián)背壓閥。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壓閥為彈簧加載單向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壓力閥為可調式比例壓力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壓力閥兩端還并聯(lián)壓力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折彎機液壓冷卻系統(tǒng),包括液壓泵、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和數個油缸同步控制單元;系統(tǒng)壓力控制閥組包括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比例壓力閥進油口與液壓泵出油口連通,比例壓力閥和二通插裝閥串接后經回油油路與油箱連通;回油油路末端設有系統(tǒng)冷卻單元,包括截止閥、散熱片、電動機和風扇,截止閥和散熱片串接在回油油路末端上,截止閥進油口與二通插裝閥回油口連通,散熱片出油口通向油箱;風扇設置在散熱片一側,電動機輸出端與風扇輸入端固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所需功率低,當系統(tǒng)保壓或卸荷時,流經壓力控制閥組的高溫油液經系統(tǒng)冷卻單元冷卻后再回流至油箱,液壓系統(tǒng)使用壽命長,傳動效率高。
【IPC分類】F15B21/04
【公開號】CN205117900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66154
【發(fā)明人】王陽陽
【申請人】沃得精機(中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