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及其冷卻排風散熱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對設備進行冷卻、排風散熱的綜合治理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 種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及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排風散熱方法,使通風冷卻系 統(tǒng)趨于合理。
背景技術:
在鋁行業(yè)電解鋁生產過程中,整流所整流器室內可控硅或二極管整流設備 在運行過程中將產生一定量的熱量,必須對其進行冷卻處理,方使整流設備正
常工作。在通常情況下,要求冷卻器能將整流設備產生的熱量帶走95%以上,剩 余熱量靠自然周圍環(huán)境冷卻。
目前整流設備的冷卻器一般采用水-水冷卻器或水-風冷卻器兩種方式。所謂 水-水、水-風冷卻器是指可控硅或二極管由純水進行冷卻,純水是靠風或付水進 行冷卻,是一種物理冷卻過程。這種冷卻過程受環(huán)境溫度影響較大。當設備放 置在室內外溫差較小或環(huán)境溫度偏高地區(qū)時,由于冷卻器冷卻效果不好,使得 剩余熱量提高,造成整流器室環(huán)境溫度過高,嚴重時還需靠空調降溫,來保證 整流機組正常工作。
發(fā)明內容
基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新型理念的整流器室 冷卻系統(tǒng),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整流器能源消耗大、冷卻、通風散熱效果不理想 的問題,而且本發(fā)明布置新穎合理,運行安全可靠。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排風散熱的方
法,這種方法的能源消耗小,冷卻、通風散熱效果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一種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結構為整流器室設置地下室,地下室設置自
然進風口,整流器室的屋頂設置機械出風口;純水冷卻器風機的地下設置局部
地下室,局部地下室設置進風口并通過純水冷卻器風機設置機械排風口;室外
通風進風管道與地下室接通。
所述的地下室的自然進風口通過在地面留洞或設百葉窗來形成。所述的局部地下室設排水管,排水管與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相通,
局部地下室深度高于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
所述的局部地下室的進風口設置在純水冷卻器風機的地面和局部地下室的墻面。
所述的整流器室的水-水冷卻器的熱交換器及付水水管設置在地下室。所述的純水冷卻器水泵設置在地上一層。
整流器室冷卻、排風散熱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將室外空氣通過室外通風進風管道引到地下室,使室外空氣降溫;純水冷卻器風機將進風口的冷空氣從機械排風口排出,冷卻純水水管;純水冷卻器水泵將冷卻后的純水水管送入整流二極管及晶閘管成套設備內,同時將熱的純水水管送入純水冷卻器風機,純水冷卻器水-水熱交換器進行循環(huán)冷卻,完成帶走95%以上熱量;利用冷卻后的空氣通過整流器室自然進風口及機械出風口將整流設備環(huán)境溫度降低,帶走整流設備產生的剩余熱量。
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效果如下1. 利用地下環(huán)境溫度比地上環(huán)境溫度低,并潮濕等特點,降低室外熱空氣的溫度,巧妙地形成了自然進出風降溫循環(huán)系統(tǒng)。
并利用降溫后的空氣,通過自然進出風降溫循環(huán)系統(tǒng),使整流設備環(huán)境溫度降低,改善整流設備工作環(huán)境。
2. 水-風冷卻器優(yōu)點為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節(jié)能。水-水冷卻器優(yōu)點是付水溫度一定比純水出水溫度低,冷卻效果比風-水冷卻器冷卻效果好。本發(fā)明綜合利用冷卻設備,并將兩種冷卻設備串行應用??筛鶕?jù)環(huán)境溫度來確定水-風冷卻器和水-水冷卻器是同時串行工作,還是水-風冷卻器單獨工作。這種工作方式,結合了兩種冷卻方式優(yōu)點,同時又將水-水冷卻器的容量降低,減少整流所循環(huán)水規(guī)模。
3. 利用地下室環(huán)境溫度低的特點,將水-水冷卻器的熱交換器及付水水管放
置地下室,提高了水-水冷卻器對純水水管的冷卻效果。 .
4. 將純水冷卻器水泵放在地上一層,便于維護巡視。
通過綜合利用冷卻設備,再采用良好的冷卻通風系統(tǒng),使整流所整流設備的冷卻方式更科學合理,節(jié)能,高效及散熱效果好。解決了在熱帶地區(qū),整流器室環(huán)境溫度過高,嚴重時還需靠空調降溫等問題。
圖l是本發(fā)明的設備平面布置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A-A剖面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B-B剖面示意圖。
圖中,1、整流器室;2、純水冷卻器風機室;3、整流二極管及晶閘管成套設備;4、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5、純水冷卻器水泵;6、純水冷卻器風付水水管;9、純水冷卻器水-水熱交換器;10、純 水水管;11、局部地下室;12、地下室;13、進風口; 14、自然進風口; 15、 機械排風口;16、機械出風口; 17、室外地面;18、排水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描述說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受實施例 所限。
如圖l-3所示,戶內建筑整流器室的地面下設置通長地下室12,并在地面留 洞或安裝百葉窗設置自然進風口14,整流器室的屋頂設置機械出風口16。純水 冷卻器風機6的地面下設置局部地下室11,局部地下室11設有排水管18,排水管 18將雨水排入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4內,局部地下室ll深度比調壓整流變 壓器排水排油坑4深度淺。純水冷卻器風機的地面及局部地下室ll墻面留洞設置 進風口13,利用純水冷卻器風機設置機械排風口15。設置室外通風進風管道7與 地下室12接通,形成了良好的冷卻通風系統(tǒng)。所述的整流器室的水-水冷卻器的 熱交換器9及付水水管8設置在地下室。所述的純水冷卻器水泵5設置在地上一 層。
本發(fā)明整流器室冷卻、排風散熱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如圖l-3所示,利用 地下環(huán)境溫度比地上環(huán)境溫度低,并潮濕等特點,將室外空氣通過室外通風進 風管道7引到地下室12,使室外空氣降溫;利用冷卻后的空氣靠純水冷卻器風機 6將進風口13的冷空氣從機械排風口15排出,冷卻純水水管IO,形成良性冷卻循 環(huán)系統(tǒng),提高了水-風冷卻器的冷卻效果。利用純水冷卻器水泵5將冷卻后的純水 水管10送入整流二極管及晶閘管成套設備3內,同時將熱的純水水管10送入純水 冷卻器風機6,純水冷卻器水-水熱交換設備9進行循環(huán)冷卻,完成帶走95%以上熱量;利用冷卻后的空氣通過整流器室自然進風口 14及機械出風口 16將整流設
備環(huán)境溫度降低,改善整流設備工作環(huán)境,完成帶走整流設備產生的剩余熱量,保證了整流機組運行安全。
權利要求
1.一種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整流器室(1)設置地下室(12),地下室(12)設置自然進風口(14),整流器室的屋頂設置機械出風口(16);純水冷卻器風機(6)的地下設置局部地下室(11),局部地下室(11)設置進風口(13)并通過純水冷卻器風機(6)設置機械排風口(15);室外通風進風管道(7)與地下室(12)接通。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下室(12) 的自然進風口 (14)通過在地面留洞或設百葉窗來形成。
3.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地下室 (11)設排水管(18),排水管(18)與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4)相通,局部地下室(11)深度高于調壓整流變壓器排水排油坑(4)。
4.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部地下室 (11)的進風口 (13)設置在純水冷卻器風機(6)的地面和局部地下室(11)的墻面。
5.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器室 (1)的水-水冷卻器的熱交換器(9)及付水水管(8)設置在地下室。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純水冷卻器 水泵(5)設置在地上一層。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排風散熱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下述步驟將室外空氣通過室外通風進風管道(7)引到地下室(12),使室外空氣降溫;純水冷卻器風機(6)將進風口 (13)的冷空氣從機械排風口 (15)排出,冷卻純水水管(10);純水冷卻器水泵(5)將冷卻后的純水水管(10)送入整流二極管及晶閘管 成套設備(3)內,同時將熱的純水水管(10)送入純水冷卻器風機(6),純水 冷卻器水-水熱交換器(9)進行循環(huán)冷卻,完成帶走95%以上熱量;利用冷卻后的空氣通過整流器室自然進風口 (14)及機械出風口 (16)將整 流設備環(huán)境溫度降低,帶走整流設備產生的剩余熱量。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及整流器室冷卻系統(tǒng)的冷卻排風散熱的方法,使通風冷卻系統(tǒng)趨于合理;整流器室設置地下室,地下室設置自然進風口,整流器室的屋頂設置機械出風口;純水冷卻器風機的地下設置局部地下室,局部地下室11設置進風口并通過純水冷卻器風機設置機械排風口;室外通風進風管道與地下室接通;本發(fā)明通過綜合利用冷卻設備,再采用良好的冷卻通風系統(tǒng),使整流所整流設備的冷卻方式更科學合理,節(jié)能,高效及散熱效果好。解決了在熱帶地區(qū),整流器室環(huán)境溫度過高,嚴重時還需靠空調降溫等問題。
文檔編號H02M1/00GK101667771SQ20081001310
公開日2010年3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9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9月5日
發(fā)明者煜 徐, 戈廣金, 青 陸 申請人: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