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油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注氣站的氣舉配氣橇控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氣舉采油是人工舉升法的一種,它是通過向油套環(huán)空(或油管)注入高壓氣體,用以降低井筒液體的密度,在井底流動壓力的作用下,將液體排出井口。同時,注入氣在井筒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氣體的膨脹功對液體也產生攜帶作用。因此,氣舉采油是油井停噴后用人工方法使其恢復自噴的一種機械采油方式,亦可作為油井自噴生產的能量補充。但現有技術的氣舉采油法的,在向油套環(huán)空或油管注入高壓氣體時無法精確測量和計算注氣壓力和注氣量,并無法對操作進行精確控制,生產效率較低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精確控制注氣量和注氣壓力、提高生產安全性的用于注氣站的氣舉配氣橇控制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用于注氣站的氣舉配氣橇控制系統(tǒng),包括主進氣管路及與主進氣管路及下端油井之間連接的多個并聯(lián)的單井氣舉配氣裝置,所述主進氣管路包括設于進口的進口切斷閥,與進口切斷閥連接的進口管線,連接于進 口管線上的放散裝置,設于進口管線上的測量監(jiān)控設備及設于進口管線末端的出口球閥,所述放散裝置包括排氣球閥及連接于排氣球閥后的截止閥,所述測量監(jiān)控設備包括溫度計、壓力變送器及壓力表,每個單井氣舉配氣裝置兩端均設有球閥,兩端所述球閥之間串聯(lián)連接流量計及盤狀調節(jié)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測量監(jiān)控設備的設置,使得主進氣管路的溫度、壓力可以被實時監(jiān)控,流量計的設置使得進氣量可以被準確控制,進而通過控制進氣量實現對管道內壓力的精確控制,提升了操作精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當管道內出現壓力高的情況時,可通過放散裝置進行泄壓,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中:1.單井氣舉配氣裝置,2.進口切斷閥,3.進口管線,4.放散裝置,5.出口球閥,6.排氣球閥,7.截止閥,8.溫度計,9.壓力變送器,10.壓力表,11.球閥,12. 流量計,13.盤狀調節(jié)閥,14.主進氣管路。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主進氣管路及與主進氣管路14及下端油井之間連接的多個并聯(lián)的單井氣舉配氣裝置1,所述主進氣管路包括設于進口的進口切斷閥2,與進口切斷閥連接的進口管線3,連接于進口管線上的放散裝置4,設于進口管線上的測量監(jiān)控設備及設于進口管線末端的出口球閥5,所述放散裝置包括排氣球閥6及連接于排氣球閥后的截止閥7,所述測量監(jiān)控設備包括溫度計8、壓力變送器9及壓力表10,每個單井氣舉配氣裝置兩端均設有球閥11,兩端所述球閥之間串聯(lián)連接流量計 12及盤狀調節(jié)閥13。
由于溫度計的設置,使得主進氣管路的溫度可以被實時監(jiān)控,壓力表和壓力變送器的設置使得主進氣管路的壓力可以被實時監(jiān)控,流量計的設置使得進氣量可以被準確控制,進而通過控制進氣量,從而實現對管道內壓力的精確控制,提升了操作精度,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當管道內出現壓力高的情況時,可通過放散裝置進行泄壓,提高了生產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