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固化性樹脂組合物。
【背景技術】
[0002] 以往,含有硅樹脂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為人所熟知,例如被用作為光半導體密封 用組合物。
[0003] 例如,專利文獻1的[權利要求1]中記載有"一種固化性有機聚硅氧烷組合物,其 至少含有:(A) -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烯基并且與硅原子鍵合的全部有機基中的至少30摩 爾%為芳基的支鏈狀有機聚娃氧燒;(B)分子鏈兩末端被>有機基氛娃氧基封閉、并且具 有芳基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C) 一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二有機基氫硅氧基、并且與硅原子 鍵合的全部有機基中的至少15摩爾%為芳基的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以及(D)硅氫化反應 用催化劑"。
[0004]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5] 專利文獻
[0006]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0-1336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7]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0008] 近年來,含有硅樹脂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所要求的性能水平在不斷提高,尤其是, 要求對粘附體具有更良好的密合性。
[0009] 本發(fā)明者們對專利文獻1中公開的"固化性有機聚硅氧烷組合物"進行了研宄,結 果發(fā)現(xiàn)固化物的密合性并不充分。
[0010] 另外,專利文獻1的[實施例]中記載的實施例1和3中,作為上述" (B)分子鏈 兩末端被二有機基氫硅氧基封閉并且具有芳基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使用聚合度為1的 有機聚硅氧烷。
[0011]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問題而開發(fā)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合性優(yōu)異的固化性樹脂 組合物。
[0012] 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3] 本發(fā)明者們?yōu)閷崿F(xiàn)上述目的進行了悉心研宄,結果發(fā)現(xiàn)通過將具有與硅原子鍵合 的氫原子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的聚合度設為特定值,可使固化物的密合性優(yōu)異,從而完 成了本發(fā)明。
[0014] 即,本發(fā)明提供以下(I)?(VI)。
[0015] (I) -種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含有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 (B)和硅氫化反應用催化劑(C),所述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與 硅原子鍵合的氫原子和至少1個芳基,并且聚合度大于10,所述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B)在 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烯基和至少1個芳基。
[0016] (II)根據(jù)上述(I)所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上述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的聚 合度大于30。
[0017] (III)根據(jù)上述(I)或(II)所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上述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 (B)為后述平均單元式(4)所表示的有機聚硅氧烷。
[0018] (IV)根據(jù)上述⑴?(III)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還含有25°C下粘 度為50000mPa · s以下的低粘度有機聚硅氧烷(D)。
[0019] (V)根據(jù)上述(I)?(IV)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還含有后述式(16) 所表示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G)。
[0020] (VI)根據(jù)上述(I)?(V)中任一項所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其為光半導體元件 密封用組合物。
[0021] 發(fā)明效果
[0022] 根據(jù)本發(fā)明,可提供一種密合性優(yōu)異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
【具體實施方式】
[0023] 本發(fā)明的固化性樹脂組合物(以下也稱為"本發(fā)明的組合物")含有直鏈狀有機聚 硅氧烷(A)、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B)和硅氫化反應用催化劑(C),所述直鏈狀有機聚硅氧 烷(A)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與硅原子鍵合的氫原子和至少1個芳基,并且聚合度大于 10,所述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B)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3個烯基和至少1個芳基。
[0024]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組合物所含有的各成份進行詳細說明。
[0025] 〈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 >
[0026] 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為1分子中具有至少2個與硅原子鍵合的氫原子和至少 1個芳基、并且聚合度大于10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
[0027] 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會對后述的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B)的烯基進行加成反 應(娃氫化反應)。此時,由于直鏈狀有機聚娃氧燒(A)具有至少2個與娃原子鍵合的氫原 子(Si-H),所以可作為支鏈狀有機聚硅氧烷(B)之間的交聯(lián)劑而發(fā)揮功能。
[0028] 本發(fā)明的組合物,由于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的聚合度大于10,所以固化物的 密合性優(yōu)異。認為其原因在于,通過含有高分子成份而使固化物產(chǎn)生韌性。
[0029] 從固化物的密合性更優(yōu)異、且作業(yè)性也變得良好的理由出發(fā),直鏈狀有機聚硅氧 烷(A)的聚合度優(yōu)選為大于30,更優(yōu)選為大于30且1000以下,進一步優(yōu)選為大于30且500 以下。
[0030]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的聚合度等于該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 中的硅原子數(shù)減去位于兩末端的2個硅原子數(shù)而得的數(shù)值。
[0031] 例如,在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為后述式(1)所表示的有機聚硅氧烷的情況下, 其聚合度為式(1)中η所示的值。
[0032] 另外,后述式(16)所表示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G)的聚合度為式(16)中k所 示的值。
[0033] 另外,從所獲得的固化物因光折射、反射、散射等產(chǎn)生的衰減小的方面出發(fā),直鏈 狀有機聚硅氧烷(A)優(yōu)選具有至少1個芳基,并且與硅原子鍵合的全部有機基中的至少30 摩爾%為芳基,更優(yōu)選至少40摩爾%為芳基。
[0034] 作為該芳基,例如可舉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碳原子數(shù)6?18的芳基,優(yōu)選 為苯基。
[0035] 作為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中與硅原子鍵合的基團,例如可舉出不具有脂肪族 不飽和基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一價烴基,具體而言,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 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各種戊基、各種己基、各種辛基、各種癸基、環(huán)戊基、環(huán)己基 等碳原子數(shù)1?18的烷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碳原子數(shù)6?18的芳基;苯甲基、苯 乙基等碳原子數(shù)7?18的芳烷基;3-氯丙基、3, 3, 3-三氟丙基等碳原子數(shù)1?18的鹵代 燒基等。
[0036] 作為這樣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優(yōu)選為分子鏈兩末端被二有機基氫硅氧基 封閉了的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例如可舉出下述式(1)所表示的有機聚硅氧烷。
[0037] HR12SiO(R12SiO)nSiR12H (1)
[0038] 式(1)中,各R1分別獨立地為不具有脂肪族不飽和鍵的取代或非取代的一價烴 基。作為R 1的一價烴基,例如可舉出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 叔丁基、各種戊基、各種己基、各種辛基、各種癸基、環(huán)戊基、環(huán)己基等碳原子數(shù)1?18的烷 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等碳原子數(shù)6?18的芳基;苯甲基、苯乙基等碳原子數(shù)7?18 的芳烷基;3-氯丙基、3, 3, 3-三氟丙基等碳原子數(shù)1?18的鹵代烷基等,其中,優(yōu)選為碳原 子數(shù)1?18的烷基,更優(yōu)選為甲基(以下有時表示為"Me")。
[0039] 另外,R1中的至少1個為芳基,并且優(yōu)選至少30摩爾%為芳基,更優(yōu)選至少40摩 爾%為芳基。芳基為碳原子數(shù)6?18的芳基,優(yōu)選為苯基(以下有時表示為"Ph")。
[0040] 式⑴中,η以平均值計為大于10的正數(shù),優(yōu)選為大于30的正數(shù),更優(yōu)選為大于 30且1000以下的正數(shù),進一步優(yōu)選為大于30且500以下的正數(shù)。若η為10以下的正數(shù), 貝_化物的密合性差,若η在上述范圍內,則固化物的密合性優(yōu)異。
[0041] 從固化物產(chǎn)生韌性的理由出發(fā),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的重均分子量(Mw)優(yōu)選 為 500 ?1000000,更優(yōu)選為 1000 ?150000。
[0042]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重均分子量是以氯仿作為溶劑、利用凝膠滲透層析儀(GPC)測 得的換算成聚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
[0043] 另外,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在25°C下的粘度優(yōu)選為20?lOOOOOOmPa · s,更 優(yōu)選為 200 ?IOOOOOmPa · s。
[0044]另外,在本發(fā)明中,粘度是根據(jù)JIS 7117-1的4. 1(布魯克菲爾德式旋轉粘度計), 在25°C下測定的粘度。
[0045] (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的制造方法)
[0046] 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的制造方法并無特別限定,例如可舉出以下方法:使1分 子中具有2個以上硅烷醇基的有機聚硅氧烷(al)、與具有與硅原子鍵合的氫原子的二硅氧 烷(a2)發(fā)生反應,生成作為副產(chǎn)物的水(H 2O),并任意地使通過該反應剩余的硅烷醇基進行 脫水縮合,從而獲得作為主產(chǎn)物的上述直鏈狀有機聚硅氧烷(A)。
[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