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包括供料基座,安裝在所述供料基座上面的高頻感應加熱線圈,高頻感應加熱線圈的入口安裝有推料氣缸一;高頻感應加熱線圈末端連接有輸送鋼管,輸送鋼管的末端輸出口在送料軌上;所述送料軌末端有一圓形孔,頂料氣缸的上部設置有頂料柱,其運動穿過送料軌的圓形孔,直線模組橫穿單工位油壓機,其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夾具、漏斗型抓手和氣缸二,其上部安裝有噴水管,其底部安裝有牛眼輪。所述單工位油壓機的一側安裝有滑梯和收集箱。本實用新型在保留單工位油壓鍛壓機的情況下,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產品質量、減少生產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
【專利說明】
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包括供料基座,高頻感應加熱線圈。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部分公司對于汽車行星套紅沖依然采用半自動化加工方式,其中常用的老式加工方式為三工位鍛壓、單工位油壓鍛壓機進行直間沖壓。三工位鍛壓首先將毛坯件通過送料機構推入高頻機加熱后,圓柱實心毛坯料自動掉入滑道,毛坯料順著滑道移動到紅沖工位附近的毛坯緩存區(qū)。其中一號工人通過工具夾取緩沖區(qū)的毛坯料,將其放置到一號鍛壓機的第一工位進行整形沖壓,隨后鍛壓機抬起,將其工件放到二號工位進行成型沖壓,鍛壓機此時閉合,同時工人回到緩沖區(qū)取毛坯料,并等待一號鍛壓機上下模分開。鍛壓機上下模分開,一號工人取第二工位工件,將毛坯料放到第一工位。然后重復以上紅沖動作。另一邊,二號工人右手通過工具拾取一號工人取下的工件,放到二號鍛壓機工位上,模具閉合,二號工人等待取件,同時取待沖件;模具張開,二號工人取件并甩入收集箱,同時另一只手進行放件,重復以上動作。
[0003]另一種常用的加工方式,是采用單工位油壓鍛壓機進行直間沖壓加工,相比三工位鍛壓方式,其存在一定的優(yōu)點:(I)廢品率降低:相較于三工位加工方式,油壓機無需矯形(及一次整形);(2)原材料成本降低:三工位鍛壓加工方式需要對工件進行整形,切邊等,所以每段的用料都放了較大的余量,采用單工位油壓機進行加工可以大大降低原材料成本;(3)油壓鍛壓機的高頻加熱溫度只需要加熱至400-500°C,大大低于三工位鍛壓加工所需的溫度,此處也會降低成本,而且,由于溫度越高對周邊的線材影響也越大,容易造成線材的損耗,采用油壓鍛壓機加工可以避免這種情況出現;(4)單工位油壓鍛壓機進行直間沖壓只需一位工人,人員成本相對節(jié)省。
[0004]然而油壓鍛壓機加工方式也存在缺點:(I)效率低:由于油壓機沖壓的時間固定,此段工時無法明顯縮短,加之油壓上模還需要冷卻,目前的效率為單臺2800-3000個/八小時,合計大概為9秒/個。(2)人工成本高:目前,高溫、危險行業(yè)的招工越來越難,人工成本增加,其相應的保險費用等支出同樣上漲。
[0005]隨著汽車生產竟爭的加劇以及自身行業(yè)的技術特點等原因,產品的人工成本投入及生產效率在生產過程中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要。為了能對以上現狀快速適應,對陳舊的生產線進行可重組改造是我國一些企業(yè)利用現有生產資源和技術條件轉變生產方式,提高企業(yè)競爭力,節(jié)約企業(yè)成本都有很重要的推廣意義。
[0006]因此,本實用新型在不廢棄單工位油壓鍛壓機的情況下,對生產線進行自動化改造,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huán)境、避免工人生產事故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產品質量。
【發(fā)明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本發(fā)明基于目前工廠的單工位油壓機的基礎之上,輔助添加設計一套合理的自動化改造線,從而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huán)境、避免工人生產事故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保證產品質量。
[0008]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9]—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包括供料基座,安裝在所述供料基座上面的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其特征在于:高頻感應加熱線圈的入口安裝有推料氣缸一;高頻感應加熱線圈末端連接有輸送鋼管,輸送鋼管的末端輸出口在送料軌上;所述送料軌末端有一圓形孔,頂料氣缸的上部設置有頂料柱,其運動穿過送料軌的圓形孔,直線模組橫穿單工位油壓機,其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夾具、漏斗型抓手和氣缸二,其上部安裝有噴水管,其底部安裝有牛眼輪。所述單工位油壓機的一側安裝有滑梯和收集箱。
[0010]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內的毛坯件一事先通過鍛壓機分段后輸送至高頻感應加熱線圈的入口,由推料氣缸一進行推送;經推送,毛坯件一到達高頻感應加熱線圈最末端,在推料氣缸一作用毛坯件一下沿著輸送鋼管滑到送料軌上;所述送料軌末端有一圓形孔,頂料氣缸通過頂料柱將毛坯件一送至夾具處;所述夾具在直線模組內部,所述的直線模組內部還包括氣缸一、漏斗型抓手和氣缸二;所述夾具在直線模組的作用下將毛坯件一送至單工位油壓機的沖壓處;單工位油壓機將毛坯件一沖壓完畢后頂入漏斗型抓手內,并由直線模組配合將毛坯件一帶到滑梯處并使其滑入收集箱中。
[0011]優(yōu)選地,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后部連接輸送鋼管,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外形呈彈簧螺旋狀,輸送鋼管呈滑梯狀。通過高頻加熱線圈正負極接線位置的調整,合理控制線圈的發(fā)熱區(qū),從而保證推料氣缸一在合理的工作溫度,在高頻加熱機的控制下對鍛壓機分段后的毛坯件加熱,并在線圈內排列緩存;輸送鋼管則將單個毛坯件準確送至送料軌上。
[0012]優(yōu)選地,送料軌約束毛坯件作直線運動,送料軌的軌道直徑大于毛坯件直徑,從而便于毛坯件順利運動,且末端鏤空的圓形截面與頂料柱的直徑相同,便于頂料柱在氣缸的作用下將毛坯件推至夾具處。
[0013]優(yōu)選地,頂料柱頂部開有大于毛坯件直徑圓形凹槽,其張開夾角為110?120度,且深度為毛坯件高度的1/3,從而在輸送過程中起到對毛坯件限位。
[0014]優(yōu)選地,直線模組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夾具、漏斗型抓手和氣缸二,漏斗型抓手和夾具之間間距為0.5m?0.Sm,避免在沖壓過程中形成干涉。氣缸一和氣缸二配合實現直線模組的張開和閉合。夾具由2個半月模塊組成,其合攏時的半徑小于毛坯件的半徑,從而確保毛坯件能夠緊密被夾緊,其垂直高度為毛坯件高度的2/3。
[0015]優(yōu)選地,漏斗型抓手呈碗狀,張開夾角大于110度,從而便于沖壓后的零件掉入其中。
[0016]優(yōu)選地,直線模組上部一側安裝有噴水管,在毛坯件掉入漏斗型抓手并輸送過程中,對油壓鍛壓機上的模具進行冷卻。底部安裝有牛眼輪,也可以用銅石墨平面滑動導板,其主要作用起支撐作用,但其又輔助直線模組移動,大大減少其接觸摩擦。
[0017]優(yōu)選地,各氣缸均有上下限位和水平限位,在合理的PLC控制下,準確的實現動作。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合理的機械結構設計,通過PLC控制自動送料,并完成沖壓,已經最后的輸出。整個過程不需要人工控制,有效的解決了最初的半自動化的效率低,工人成本高等問題。
【附圖說明】
[0019]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示出了優(yōu)選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局部結構不意圖;
[0022]圖中:供料基座I,推料氣缸一2,毛坯件一3,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輸送鋼管5,直線基座6,直線模組7,氣缸一8,頂料柱9,夾具10,頂料氣缸11,噴水管12,漏斗型抓手13,單工位油壓機14,滑梯15,氣缸二 16,收集箱17,送料軌18,牛眼輪19,推料氣缸二 20。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具體描述。
[0024]如圖1所示的實施例是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包括供料基座I,安裝在所述供料基座I上面的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所述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的入口安裝有推料氣缸一2 ;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末端連接有輸送鋼管5,輸送鋼管5的末端輸出口在送料軌18上;所述送料軌18末端有一圓形孔,頂料氣缸11的上部設置有頂料柱9,其運動穿過送料軌18的圓形孔,直線模組7橫穿單工位油壓機14,其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
8、夾具10、漏斗型抓手13和氣缸二 16,其上部安裝有噴水管12,其底部安裝有牛眼輪19。所述單工位油壓機14的一側安裝有滑梯15和收集箱17。
[0025]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工作過程是,經由鍛壓機分段后輸出圓柱形毛坯件一 3,輸出的毛坯件一 3自動掉入滑道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的入口處,PLC控制氣缸一 2間歇地以一個毛坯高度的距離將毛坯件一 3向前推。依次重復,重復將工件依次輸送至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中,氣缸一 2逐一將毛坯件們依次往前推。此時,毛坯件一 3被推至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最末端,同時,大量的毛坯件在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進行排列等候,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的下半段對排列的毛坯件進行高溫加熱。
[0026]毛坯件一 3先順著輸送鋼管5掉入送料軌18,PLC控制推料氣缸二 20將毛坯件一 3推至送料軌18的末端,此時正好掉入頂料柱9的凹槽內,頂料柱9在氣缸20的作用下,將毛坯件一 3推高,當毛坯件一 3的高度高于沖壓平面時頂料柱9停止動作。
[0027]此時夾具10的兩個半圓正好位于毛坯件一3的兩側,PLC控制直線模組7內的氣缸一8和氣缸二 16同時運動,使用夾具10將毛坯件一3夾緊,在直線模組7的作用下,將毛坯件一 3送至沖壓處,氣缸一 8和氣缸二 16同時向外伸張運動,毛坯件一 3正好落入沖壓處,此時單工位油壓機14對毛坯件一 3沖壓成型,毛坯件一 3會吸附在單工位油壓機的上模具里。
[0028]直線模組7、氣缸一 8和氣缸二 16共同配合將漏斗型抓手13提前布置在沖壓后的毛坯件一3的下方,頂料柱9將毛坯件一3向下頂出,頂出的毛坯件一3正好掉入漏斗型抓手13里,此時,直線模組7、氣缸一8和氣缸二 16—邊為沖壓后的毛還件一3進行下料的同時,噴水管12在噴水裝置的控制下,對單工位油壓機的上模具進行噴水冷卻,而直線模組7下的牛眼輪19有效地起到支撐,并減少摩擦的作用。
[0029]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包括供料基座(I),安裝在所述供料基座(I)上面的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其特征在于: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的入口安裝有推料氣缸一(2);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末端連接有輸送鋼管(5),輸送鋼管(5)的末端輸出口在送料軌(18)上;所述送料軌(18)末端有一圓形孔,頂料氣缸(11)的上部設置有頂料柱(9),其運動穿過送料軌(18)的圓形孔,直線模組(7)橫穿單工位油壓機(14),其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 (8)、夾具(10)、漏斗型抓手(13)和氣缸二(16),其上部安裝有噴水管(12),其底部安裝有牛眼輪(19),所述單工位油壓機(14)的一側安裝有滑梯(15)和收集箱(1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后部連接輸送鋼管(5),高頻感應加熱線圈(4)外形呈彈簧螺旋狀,輸送鋼管(5)呈滑梯狀。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料柱(9)下方設有送料軌(18),送料軌(18)約束毛坯件一(3)作直線運動,送料軌(18)的軌道直徑大于毛坯件一 (3)直徑,且末端鏤空的圓形截面與頂料柱(9)的直徑相同。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料柱(9)頂部開有大于毛坯件一 (3)直徑圓形凹槽,其張開夾角為110?120度,且深度為毛坯件一(3)高度的1/3。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線模組(7)由前到后中間順次安裝有氣缸一(8)、夾具(10)、漏斗型抓手(13)和氣缸二(16),所述漏斗型抓手(13)和夾具(10)之間間距為0.5m?0.Sm,所述夾具(10)由2個半月模塊組成,其合攏時的半徑小于毛坯件一 (3)的半徑,其垂直高度為毛坯件一 (3)高度的2/3。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抓手(13)呈碗狀,張開夾角大于110度。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所述直線模組(7)上部一側安裝有噴水管(12)。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單工位油壓機自動化改造的生產線,所述直線模組(7)底部優(yōu)先安裝牛眼輪(19)。
【文檔編號】B21J13/10GK205551351SQ201620261458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fā)明人】王周輝, 姜金為, 潘峰, 謝志聰, 周乃義, 倪旭輝, 吳鵬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北侖科學藝術實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