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放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為一種取放裝置,包括驅動模塊、設置于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壓緊模塊、以及連接于導引壓緊模塊底端的且與導引壓緊模塊相對應且相配合使用的夾持模塊;導引壓緊模塊包括設置于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座、設置于導引座上端的導引氣缸和壓緊氣缸、連接于導引氣缸其氣缸軸的且貫穿導引座的導引桿、一端連接于壓緊氣缸其氣缸軸的壓桿、以及連接于壓桿另一端的套設于導引桿上的且其下端設置壓緊凸臺的壓緊塊。本發(fā)明的一種取放裝置,其設置導向桿進行電機紙墊放置時的導向,且還設置點接觸式導套防止電機紙墊放置后的導向桿上升將其帶起,電機紙墊取放方式簡單,且放置精度高,進而提高產(chǎn)品裝配的合格率。
【專利說明】
取放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自動化裝配技術及其自動化裝配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的,體提供用于塑料電機自動化裝配中電機紙墊其取放的一種取放裝置?!尽颈尘凹夹g】】
[0002]在塑料電機自動化裝配中電機殼裝入轉子前需要在電機殼體底部放置電機紙墊以放置轉子轉動過程中以電機殼體直接摩擦,減少電機的使用壽命;
[0003]現(xiàn)階段一般采用利用夾取裝置將電機紙墊夾取到相應位置后下降進行電機紙墊的放置,電機紙墊其放置位置容易偏離,導致產(chǎn)品合格率低。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取放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br/>【發(fā)明內容】
】
[0005]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取放裝置,其設置導向桿進行電機紙墊放置時的導向,且還設置點接觸式導套防止電機紙墊放置后的導向桿上升將其帶起,電機紙墊取放方式簡單,且放置精度高,進而提高產(chǎn)品裝配的合格率。
[0006]本發(fā)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7]—種取放裝置,包括驅動模塊、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壓緊模塊、以及連接于所述導引壓緊模塊底端的且與所述導引壓緊模塊相對應且相配合使用的夾持模塊;
[0008]所述導引壓緊模塊包括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座、設置于所述導引座上端的導引氣缸和壓緊氣缸、連接于所述導引氣缸其氣缸軸的且貫穿所述導引座的導引桿、一端連接于所述壓緊氣缸其氣缸軸的壓桿、以及連接于所述壓桿另一端的套設于所述導引桿上的且其下端設置有均勻分布的若干壓緊凸臺的壓緊塊。
[0009]進一步的,所述導引座通過連接組件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連接底板、以及設置于所述連接底板上的用于設置所述導引座的連接上板。[〇〇1〇]進一步的,所述夾持模塊包括通過夾持連接板設置于所述連接底板上的夾持氣缸、以及設置于所述夾持氣缸其氣缸軸的與所述夾持氣缸配合使用的且與所述導引座相對應的夾爪。
[0011]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模塊上通過安裝條設置有光電傳感器,所述連接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光電傳感器相對應的且相配和使用的感應片。
[0012]進一步的,所述導引氣缸和所述壓緊氣缸均設置于所述導引座上端設置的氣缸座上。
[0013]進一步的,所述導引桿和所述壓桿分別通過氣缸接頭與所述導引氣缸其氣缸在和所述壓緊氣缸其氣缸軸連接。
[0014]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模塊包括其上設置有用于設置所述導引座的滑動塊的線性模組、以及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于所述線性模組上的電機。
[0015]進一步的,所述電機和聯(lián)軸器間設置有電機安裝板。
[0016]進一步的,所述驅動模塊設置于線性驅動機構上。
[0017]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一種取放裝置,其設置導向桿進行電機紙墊放置時的導向,且還設置點接觸式導套防止電機紙墊放置后的導向桿上升將其帶起,電機紙墊取放方式簡單,且放置精度高,進而提高產(chǎn)品裝配的合格率?!尽靖綀D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9]圖2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20]圖中數(shù)字表示:[0021 ]1驅動模塊,11線性模組,12聯(lián)軸器,13電機,14電機安裝板,15安裝條,16光電傳感器,17滑動塊;[〇〇22]2導引壓緊模塊,21導引座,22氣缸安裝板,23導引氣缸,24導引桿,25壓緊氣缸,26壓桿,27壓緊塊,28壓緊凸臺,29氣缸接頭;
[0023]3夾持模塊,31夾持連接板,32夾持氣缸,33夾爪;
[0024]4連接組件,41連接底板,42連接上板,43感應片?!尽揪唧w實施方式】】
[0025]實施例:
[0026]參照圖1-圖2,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機紙墊放置方法,其利用取放裝置對電機紙墊進行放置:
[0027]取放裝置包括驅動模塊1、設置于驅動模塊1上的導引壓緊模塊2、以及連接于導引壓緊模塊2底端的且與導引壓緊模塊2相對應且相配合使用的夾持模塊3;
[0028]導引壓緊模塊2包括設置于驅動模塊1上的導引座21、設置于導引座21上端的導引氣缸23和壓緊氣缸25、連接于導引氣缸23其氣缸軸的且貫穿導引座21的導引桿24、一端連接于壓緊氣缸25其氣缸軸的壓桿26、以及連接于壓桿26另一端的套設于導引桿24上的且其下端設置有均勻分布的三個壓緊凸臺28的壓緊塊27;
[0029]導引座21通過連接組件4設置于驅動模塊1上,連接組件4包括設置于驅動模塊1上的連接底板41、以及設置于連接底板41上的用于設置導引座21的連接上板42;
[0030]夾持模塊3包括通過夾持連接板31設置于連接底板41上的夾持氣缸32、以及設置于夾持氣缸32其氣缸軸的與夾持氣缸32配合使用的且與導引座21相對應的夾爪33;[〇〇31]驅動模塊1上通過安裝條15設置有光電傳感器16,連接底板41上設置有與光電傳感器16相對應的且相配和使用的感應片43;[〇〇32] 導引氣缸23和壓緊氣缸25均設置于導引座21上端設置的氣缸座22上;[〇〇33] 導引桿24和壓桿26分別通過氣缸接頭29與導引氣缸23其氣缸在和壓緊氣缸25其氣缸軸連接;
[0034]驅動模塊1包括其上設置有用于設置導引座21的滑動塊17的線性模組11、以及通過聯(lián)軸器12連接于線性模組11上的電機13;[〇〇35]電機12和聯(lián)軸器13間設置有電機安裝板14;
[0036]驅動模塊1設置于線性驅動機構(圖中未表示)上。
[0037]取放裝置對電機紙墊的取放包括如下步驟:
[0038]1)線性驅動機構(圖中未表示)驅動,帶動取放裝置到達電機紙墊儲存處,夾持氣缸32驅動,帶動夾爪33進行電機紙墊抓?。?br>[0039]2)線性驅動機構(圖中未表示)驅動,抓取電機紙墊后的取放裝置到達需要放置電機紙墊的電機外殼處;
[0040]3)導引氣缸23驅動,帶動其氣缸軸連接的導引桿24伸出,此時導引桿24穿過電機紙墊且到達需要放置電機紙墊處;[0041 ]4)夾持氣缸32驅動夾爪33松開電機紙墊,此時電機紙墊沿導引桿24到達需放置電機紙墊的電機外殼處;[〇〇42]5)壓緊氣缸25驅動,通過壓桿26帶動壓緊塊27壓緊電機紙墊,此時導引氣缸23帶動導引桿24復位;
[0043]6)壓緊氣缸25通過壓桿26帶動壓塊27復位,此時完成單次電機紙墊的放置;
[0044]其中:[〇〇45]步驟3)和步驟4)中,通過導引桿24,電機紙墊沿導引桿24下發(fā)到電機外殼其需放置電機紙墊處,放置精度高;
[0046]步驟5)和步驟6)中壓緊塊27由于其底端設置有均勻分布的三個壓緊凸臺28,壓緊塊27通過壓緊凸臺28實現(xiàn)對電機紙墊的點接觸壓緊,避免導引桿24復位時以及壓緊塊26復位時將電機紙墊帶動,影響其放置精度。
[0047]本實施例的一種電機紙墊放置方法,,其利用取放裝置對電機紙墊進行放置,取放裝置設置導向桿進行電機紙墊放置時的導向,且還設置點接觸式導套防止電機紙墊放置后的導向桿上升將其帶起,電機紙墊取放方式簡單,且放置精度高,進而提高產(chǎn)品裝配的合格率。
[0048]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模塊、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壓緊模 塊、以及連接于所述導引壓緊模塊底端的且與所述導引壓緊模塊相對應且相配合使用的夾 持模塊;所述導引壓緊模塊包括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導引座、設置于所述導引座上端的導 引氣缸和壓緊氣缸、連接于所述導引氣缸其氣缸軸的且貫穿所述導引座的導引桿、一端連 接于所述壓緊氣缸其氣缸軸的壓桿、以及連接于所述壓桿另一端的套設于所述導引桿上的 且其下端設置有均勻分布的若干壓緊凸臺的壓緊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座通過連接組件設置于所 述驅動模塊上,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驅動模塊上的連接底板、以及設置于所述連 接底板上的用于設置所述導引座的連接上板。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模塊包括通過夾持連接板 設置于所述連接底板上的夾持氣缸、以及設置于所述夾持氣缸其氣缸軸的與所述夾持氣缸 配合使用的且與所述導引座相對應的夾爪。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模塊上通過安裝條設置有 光電傳感器,所述連接底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光電傳感器相對應的且相配和使用的感應片。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氣缸和所述壓緊氣缸均設 置于所述導引座上端設置的氣缸座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引桿和所述壓桿分別通過氣 缸接頭與所述導引氣缸其氣缸在和所述壓緊氣缸其氣缸軸連接。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模塊包括其上設置有用于 設置所述導引座的滑動塊的線性模組、以及通過聯(lián)軸器連接于所述線性模組上的電機。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和聯(lián)軸器間設置有電機安 裝板。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取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模塊設置于線性驅動機構上。
【文檔編號】B23P19/00GK105945557SQ201610340503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0日
【發(fā)明人】呂紹林, 楊愉強, 吳小平, 盛紹雄, 余游泳
【申請人】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