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路結構,尤其涉及一種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的電動工具的風路設計其目的在于:為電動工具中的控制模塊以及驅動電機提供散熱?,F有技術的電動工具的設計主要采用兩種結構,第一種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機體、控制模塊和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安裝在電動工具機體中,所述控制模塊以水平放置的形式安裝在驅動電機中,所述控制模塊安裝在驅動電機的后方,其風路的設計是在電動工具機體的后方開口,以及在驅動電機和控制模塊之間;第二種結構包括驅動電機、控制模塊和電動工具機體,所述控制模塊與電動工具機體為分體式結構,控制模塊作為盒體串接在外接電線與電動工具機體連接的電線上,將控制模塊作為獨立散熱,電動工具中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的風路設計還是在電動工具的后方。
[0003]目前現有技術的電動工具的這種設計方式存在的問題是:
[0004]第一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有兩點:第一是從電動工具后方開設的風口由于必須先經過控制模塊后再流到驅動電機處,由于控制模塊的存在使得風阻較大,散熱效果較差,第二是由于控制模塊必須水平放置在電動工具機體中且還需在控制模塊與電動工具機體后方留有一定空間,所以為了散熱的問題必須犧牲電動工具的體積,導致電動工具的體積較大,同時散熱效果仍較低。
[0005]第二種結構存在的問題是:雖然將控制模塊采用分體式的連接方式解決了一部分散熱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縮小電動工具的體積,但這樣的設計使得控制模塊盒體的拖拽以及電動工具的使用仍然較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可以進一步縮小電動工具體積同時提供散熱效率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本體、驅動電機和控制模塊,所述驅動電機和控制模塊依次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中,還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套設在控制模塊中且使控制模塊處于密封狀態(tài),所述殼體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中,所述電動工具本體上設有通風口,通風口設在電動工具本體上且位于殼體處。
[0008]作為改進,所述的殼體的外表面光滑且形狀與控制模塊形狀一致。
[0009]作為改進,所述殼體為可拆式結構。
[0010]作為改進,所述的殼體為圓筒狀。
[0011 ] 作為改進,所述通風口設在圓筒狀殼體與驅動電機之間。
[0012]作為改進,所述殼體為招合金材料制成。
[0013]作為改進,所述殼體為塑料制成。
[0014]作為改進,控制模塊上還設有用于增加散熱性能的散熱片。
[0015]根據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將控制模塊采用殼體封裝,封裝后的控制模塊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中,由于殼體表面光滑或由于外表面設有用于增大空氣接觸面的延殼體徑向分布的凸起,可以進一步降低風阻,同時無需在電動工具本體后方設置通風口,只需在殼體處設有通風口即可,此時外部空氣只需延通風口從驅動電機與殼體之間進入電動工具本體,從而有效利用風路循環(huán)。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的剖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的控制模塊與殼體之間的裝配示意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中的控制模塊與殼體之間的裝配示意圖。
[0020]圖中:1、電動工具本體,2、驅動電機,3、控制模塊,4、殼體,5、通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2]實施例一
[0023]如附圖1、2和3所示,一種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本體1、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所述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依次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還包括殼體4,所述殼體4套設在控制模塊3中且使控制模塊3處于密封狀態(tài),所述殼體4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所述電動工具本體1上設有通風口 5,通風口 5設在電動工具本體1上且位于殼體4處;所述的殼體1的外表面光滑且形狀與控制模塊形狀一致;所述殼體4為可拆式結構;所述的殼體4為圓筒狀;所述通風口 5設在圓筒狀殼體與驅動電機2之間,所述殼體4為塑料制成。
[0024]實施例二
[0025]如附圖1、2和4所示,一種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本體1、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所述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依次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還包括殼體4,所述殼體4套設在控制模塊3中且使控制模塊3處于密封狀態(tài),所述殼體4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所述電動工具本體1上設有通風口 5,通風口 5設在電動工具本體1上且位于殼體4處;所述殼體4為鋁合金材料制成;控制模塊3上還設有用于增加散熱性能的散熱片。
[0026]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偠灾绻绢I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chuàng)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本體(1)、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所述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依次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殼體(4),所述殼體(4)套設在控制模塊(3)中且使控制模塊(3)處于密封狀態(tài),所述殼體(4)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所述電動工具本體(1)上設有通風口(5),通風口(5)設在電動工具本體(1)上且位于殼體(4)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1)的外表面光滑且形狀與控制模塊形狀一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4)為可拆式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4)為圓筒狀。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口(5)設在圓筒狀殼體與驅動電機(2)之間。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4)為鋁合金材料制成。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4)為塑料制成。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其特征在于:控制模塊(3)上還設有用于增加散熱性能的散熱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路結構,尤其涉及可以進一步縮小電動工具體積同時提供散熱效率的電動工具的風路結構,包括電動工具本體(1)、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所述驅動電機(2)和控制模塊(3)依次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殼體(4),所述殼體(4)套設在控制模塊(3)中且使控制模塊(3)處于密封狀態(tài),所述殼體(4)安裝在電動工具本體(1)中,所述電動工具本體(1)上設有通風口(5),通風口(5)設在電動工具本體(1)上且位于殼體(4)處。
【IPC分類】B25F5/00
【公開號】CN205075026
【申請?zhí)枴緾N201520695572
【發(fā)明人】劉國建
【申請人】劉國建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