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索橋風構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索橋抗風系統(tǒng)構筑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索橋風構結構。
背景技術:
在索橋建筑設計中,為滿足結構抗風的需要,常需設置風構(即橫向連接縱梁的結構),用于提高橋梁的橫向剛度和抗風穩(wěn)定性。傳統(tǒng)的風構布置為槽鋼縱梁底部的翼緣與角鋼翼緣連接(如圖2所示),這種結構增大了橋面橫向迎風的面積,從而使得角鋼的強度不能充分發(fā)揮,導致角鋼材料的利用效率低,整體結構抗風穩(wěn)定性差。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提高角鋼材料利用率,增強抗風穩(wěn)定性的索橋風構結構,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構成的它包括橫梁1,在橫梁I上垂直連接有平行布置的槽鋼縱梁2,在槽鋼縱梁2上連接有角鋼3,并且角鋼3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連接。上述的索橋風構結構中,角鋼3的一端部連接在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上述的索橋風構結構中,在角鋼3的一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連接點之間連接有加強橫梁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將角鋼端部與槽鋼縱梁的腹板連接,減少了橋面橫向迎風的面積,充分發(fā)揮了角鋼的強度,提高了角鋼材料的利用率,增強了整體結構的抗風穩(wěn)定性。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的標記為I-橫梁,2-槽鋼縱梁,3-角鋼,4-縱梁的腹板中間位置,5-加強橫
M
o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I所示,它包括橫梁1,在橫梁I上垂直連接平行布置的槽鋼縱梁2 (橫梁I采用現(xiàn)有市售的槽鋼或工字鋼制作,槽鋼縱梁2采用現(xiàn)有市售的槽鋼型材制作),在槽鋼縱梁2上連接角鋼3,將角鋼3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連接。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抗風穩(wěn)定性,可將角鋼3的一端部連接在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為了更進一步提高本實用新型的抗風穩(wěn)定性,可在角鋼3的一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的連接點之間連接加強橫梁5。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的各種變化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ー種索橋風構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橫梁(1),在橫梁(I)上垂直連接有平行布置的槽鋼縱梁(2),在槽鋼縱梁(2)上連接有角鋼(3),并且角鋼(3)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索橋風構結構,其特征在于角鋼(3)的一端部連接在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索橋風構結構,其特征在于在角鋼(3)的一端部與槽鋼縱梁(2)的腹板中間位置(4)連接點之間連接有加強橫梁(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索橋風構結構。它包括橫梁,在橫梁上垂直連接有平行布置的槽鋼縱梁,在槽鋼縱梁上連接有角鋼,并且角鋼端部與槽鋼縱梁的腹板連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減少了橋面橫向迎風的面積,充分發(fā)揮了角鋼的強度,提高了角鋼材料的利用率,增強了整體結構的抗風穩(wěn)定性。
文檔編號E01D19/00GK202380392SQ20112052916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fā)明者李松, 王傳波, 謝春生 申請人:中國水電顧問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