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分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份的工藝,屬于精細化工的技術(shù)領域。
柏木烯、柏木腦、柏木油是生產(chǎn)甲基柏木酮、甲基柏木醚單體香料的主要原料,國內(nèi)外一直采用柏木油為原料來提取柏木烯、柏木腦,由于資源比較緊張,所以近年來用柏木油作為原料的生產(chǎn)成本比較高,資源逐漸枯竭,而杉木樹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資源,種植廣泛、資源豐富,杉木樹根中含有柏木烯、柏木腦、柏木油等物質(zhì),但至目前尚未見到用它來提取柏木烯等的報道。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杉木樹根來生產(chǎn)柏木烯、柏木腦、杉木精制油的工藝,使得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杉木開辟一個應用的領域,為傳統(tǒng)的提取柏木烯、柏木腦工藝找到一個廉價的替換品,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比較好的解決了提取過程中有效成份容易流失的問題,另外在除去雜質(zhì)方面本發(fā)明也能比較好的解決。
本發(fā)明是這樣構(gòu)成的所述的工藝過程是這樣的A、利用杉木樹根提取原料油,原料油為黑色液體,焦氣味濃;B、將原料油進行分餾,其目的是將原料油中的炭化物及粘稠物通過分餾分離出去;C、除焦,除焦主要目的是脫去油中的焦氣味;D、再次分餾后得到有效成份;具體的講,本發(fā)明的工藝是A、利用杉木樹根經(jīng)過高溫干餾,提取出有焦味的原料油,B、將原料油投入分餾塔中進行第一次分餾,除去原料油中的粘稠物和炭化物、得到杉木油,C、在杉木油中加入堿性物質(zhì)(如氫氧化鈉)進行攪拌后排出沉淀物,再往油中加入水進行攪拌,然后把水和沉淀物放出,D、將處理過的油進行第二次分餾,得到有效成份柏木烯和杉木精油,更具體的講,本發(fā)明的工藝是A、利用杉木樹蔸、樹根按照常規(guī)方法經(jīng)過高溫干餾,提取出有焦味的原料油,B、將原料油投入分餾塔中進行第一次分餾,投料量為分餾釜容積的80%,分餾設備為一般填料塔,用導熱油作傳熱體直接用煤火加熱,真空減壓分餾,真空度壓力為+0.092MPa,釜內(nèi)溫度140-240攝氏度,將釜內(nèi)油逐漸分餾,最后分餾不出來的尾油排放掉,C、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堿液=1∶0.12+0.15的比例在杉木油中加入濃度為30%-33%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攪拌后靜置,然后將沉淀物排放出去,再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水=1∶0.5的比例往油中加入水進行攪拌,然后靜置、把水和沉淀物放出,利用PH試紙測堿含量應小于5%,另行檢測含酚應小于3%,否則可再加水重復清洗一次,D、將處理過的油進行第二次分餾,分餾的設備采用不銹鋼波紋填料,導熱油作傳熱體直接煤火加熱方法、釜內(nèi)真空度壓力-0.092至-0.095MPa,溫度控制在攝氏120-150度,開啟塔頂內(nèi)回流冷凝水,進行回流控制,將比重較輕的萜烯物頭油先分餾出來,進行檢測,確定前段頭油分餾完畢后,關閉回流冷凝水,這時釜內(nèi)溫度控制在180-220攝氏度,得到有效成份柏木烯和杉木精油,將α,β、羅漢柏木烯分餾出來、裝罐,最后分餾出的柏木腦及其它物品另外裝罐。
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行的、利用杉木樹根來生產(chǎn)柏木烯、柏木油的工藝,使得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杉木樹根開辟一個應用的領域,為傳統(tǒng)的提取柏木烯、柏木腦工藝找到一個廉價的替換品,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比較好的解決了提取過程中有效成份容易流失的問題,另外在除去雜質(zhì)方面本發(fā)明也能比較好的解決,達到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A、將砍伐杉木樹后廢棄的杉木樹蔸、樹根破碎、用鐵甑木甑高溫干餾,提取出有焦味的原料油,B、將得到的原料油投入一般填料塔中進行第一次分餾,投料量為分餾釜容積的80%,塔板系數(shù)5個,用導熱油作傳熱體直接用煤火加熱,真空減壓分餾,真空度壓力為-0.092MPa,釜內(nèi)溫度140~240攝氏度,將釜內(nèi)油逐漸分餾,最后分餾不出來的尾油排放掉,C、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堿液=1∶0.12的比例在杉木油中加入濃度為30%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攪拌后靜置,然后將沉淀物排放出去,再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水=1∶0.5的比例往油中加入水進行攪拌,然后靜置、把水和沉淀物放出,利用PH試紙測堿含重應小于5%,另檢測酚含量小于3%,D、將處理過的油進行第二次分餾,分餾的設備采用不銹鋼波紋填料,塔板系數(shù)35至50個,導熱油作傳熱體直接煤火加熱方法、真空度壓力-0.92至-0.095MPa,溫度控制在攝氏120度,開啟塔頂內(nèi)回流冷凝水,進行回流控制,將比重較輕的萜烯物頭油先分餾出來,進行檢測,確定前段頭油分餾完畢后,關閉回流冷凝水,這時溫度控制在180-220攝氏度,得到有效成份柏木烯和杉木精油,將α柏木烯,β柏木烯、羅漢柏木烯分餾出來、裝罐,最后分餾出的柏木腦及其它物品另外裝罐。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過程是這樣的A、利用杉木樹根提取原料油,B、將原料油進行分餾,C、除焦,D、再次分餾后得到有效成份。
2.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這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A、利用杉木樹根經(jīng)過高溫干餾,提取出有焦味的原料油,B、將原料油投入分餾塔中進行第一次分餾,除去原料油中的粘稠物和炭化物、得到杉木油,C、在杉木油中加入堿性物質(zhì)(如氫氧化鈉)進行攪拌后排出沉淀物,再往油中加入水進行攪拌,然后把水和沉淀物放出,D、將處理過的油進行第二次分餾,得到有效成份柏木烯和杉木精油。
3.按照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這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份的工藝,其特征在于A、利用杉木樹蔸、樹根按照常規(guī)方法經(jīng)過高溫干餾,提取出有焦味的原料油,B、將原料油投入分餾塔中進行第一次分餾,投料量為分餾釜容積的80%,分餾設備為一般填料塔,用導熱油作傳熱體直接用煤火加熱,真空減壓分餾,真空度壓力為-0.092MPd,釜內(nèi)溫度140-240攝氏度,將釜內(nèi)油逐漸分餾,最后分餾不出來的尾油排放掉,C、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堿液=1∶0.12-0.15的比例在杉木油中加入濃度為30%-33%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攪拌后靜置,然后將沉淀物排放出去,再按照重量計算以杉木油∶水=1∶0.5的比例往油中加入水進行攪拌,然后靜置、把水和沉淀物放出,利用PH試紙測堿含量應小于5%,否則可再加水重復清洗一次,D、將處理過的油進行第二次分餾,分餾的設備采用不銹鋼波紋填料分餾塔,導熱油作傳熱體用煤火直接加熱方法、釜內(nèi)真空度壓力-0.092至-0.095MPa,溫度控制在攝氏120-180度,開啟塔頂內(nèi)回流冷凝水,進行回流控制,將比重較輕的萜烯物先分餾出來,進行檢測,確定前段頭油分餾完畢后,關閉回流冷凝水,這時溫度控制在180-220攝氏度,得到有效成份柏木烯和杉木精油。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是一種從杉木樹根中提取香料有效成分的工藝,所述的工藝過程是這樣的:A、利用杉木樹根提取原料油,B、將原料油進行分餾,C、除焦,D、再次分餾后得到有效成分,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可行的、利用杉木樹根來生產(chǎn)柏木烯、柏木油的工藝,使得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為杉木開辟一個應用的領域,為傳統(tǒng)的提取柏木烯、柏木腦工藝找到一個廉價的替換品,同時本發(fā)明提供的方法比較好的解決了提取過程中有效成分容易流失的問題,另外在除去雜質(zhì)方面本發(fā)明也能比較好的解決,達到了本發(fā)明的發(fā)明目的。
文檔編號C11B9/00GK1201817SQ9710754
公開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9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1997年6月9日
發(fā)明者任貴平, 田森 申請人:貴州省岑鞏縣精細化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