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蒸煮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烹調食品的器具領域,具體的提供了一種蒸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豆豉、豆瓣醬的加工都是先要把豆子煮熟后降溫到適宜溫度再攪拌菌種進行發(fā)酵。傳統(tǒng)的工藝都是用水池把豆子泡軟后拿到常壓鍋蒸,然后自然晾干后再攪拌菌種,存在工序繁雜、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等缺點。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清洗、蒸煮、降溫等功能的蒸煮裝置。
[0004]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蒸煮裝置,包括帶蓋體的蒸煮罐,所述蓋體上設有進料管,蒸煮罐的底部為倒錐形,倒錐形的頂部設有帶漏水孔的隔板,隔板下方設有蒸汽管,倒錐形底部設有出水管,所述蓋體上還設有進水管和攪拌器,所述攪拌器一端與電機相連,另一端伸入蒸煮罐內部,所述攪拌器包括攪拌軸、設于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片??稍谡糁蠊迌韧瓿纱?等物料的清洗、蒸煮等工序。
[0005]優(yōu)選的,所述攪拌軸為可伸縮結構。第一攪拌葉片既可繞攪拌軸轉動,又可上下移動,使攪拌、清洗更充分。同時,蒸煮罐在蒸煮物料的過程中,攪拌葉片上下移動,更有利于蒸汽流通,使物料更均勻、快速蒸熟。
[0006]優(yōu)選的,沿第一攪拌葉片的徑向均布有第二攪拌葉片,攪拌軸帶動攪拌葉片轉動,完成對物料的攪拌、清洗。第二攪拌葉片的設置,增加攪拌器與物料的接觸面積,使攪拌更均勻,同時也更省材料。
[0007]優(yōu)選的,所述蒸煮罐外側設有控溫隔層,所述控溫隔層頂部低于所述蓋體的高度,底部與所述隔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控溫隔層上部設有進水口,下部設有出水口。冬天進行蒸煮時,可往控溫隔層中添加保溫材料,減少熱量的流失;物料蒸熟后,可往控溫隔層中通入冷水,以利于物料的降溫。
[0008]優(yōu)選的,所述蒸煮罐上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與所述隔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0009]優(yōu)選的,所述蓋體上設有排氣口,以利于調節(jié)蒸煮罐內的氣體壓力。
[0010]優(yōu)選的,所述蓋體與蒸煮罐可拆卸式連接。便于清洗、維修。
[0011]優(yōu)選的,所述進料管與送料鼓風機相連,物料通過送料鼓風機、進料管直接進入蒸煮罐內,較少勞動力、提高加工效率。
[0012]本發(fā)明優(yōu)點:本發(fā)明裝置可實現(xiàn)清洗、蒸煮、降溫等多種功能,自動化程度高,簡化工序、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chǎn)效率。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為:1-蒸煮罐,2-控溫隔層,3-攪拌軸,4-第一攪拌葉片,5-第二攪拌葉片,6-進水口,7-水閥,8-進水管,9-排氣口,10-攪拌器,11-電機,12-進料管,13-送料鼓風機,14-蓋體,15-出料口,16-出水口,17-蒸汽管,18-蒸汽鍋爐,19-隔板,20-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0015]一種蒸煮裝置,包括帶蓋體14的蒸煮罐1,所述蓋體14上設有進料管12、攪拌器10、進水管8和排氣口 9,所述蓋體14通過螺紋與蒸煮罐I連接。蒸煮罐I的底部為倒錐形,倒錐形的頂部設有帶漏水孔的隔板19,隔板19下方設有蒸汽管17,倒錐形底部設有出水管20。蒸煮罐I上還設有出料口 15,所述出料口 15的底部與所述隔板19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進水管6、出水管20上均設有水閥7。
[0016]所述攪拌器10—端與電機11相連,另一端伸入蒸煮罐I內部。所述攪拌器10包括攪拌軸3、設于攪拌軸3上并與攪拌軸3垂直的第一攪拌葉片4、沿第一攪拌葉片4的徑向均布的第二攪拌葉片5。所述攪拌軸3為可伸縮結構。
[0017]所述蒸煮罐I外側設有控溫隔層2,所述控溫隔層2頂部低于所述蓋體14的高度,控溫隔層2底部與所述隔板19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控溫隔層2上部設有進水口 6,下部設有出水口 16。所述進水口 6、出水口 16上均設有水閥7。
[0018]所述進料管12與送料鼓風機13相連。蒸汽管17與蒸汽鍋爐18相連。
[0019]使用方法:大豆等物料通過送料鼓風機13、進料管12輸送到蒸煮罐I內,關閉出水管20的水閥7,打開進水管6的水閥7,往蒸煮罐I內通入清水。然后啟動電機11,攪拌器10旋轉攪拌,既攪拌軸3帶動第一攪拌葉片4、第二攪拌葉片5旋轉,對物料進行清洗。打開出水管20的水閥7,排出蒸煮罐I內的水。重復1-2次,完成清洗過程。蒸汽鍋爐18工作,通過蒸汽管17向蒸煮罐I內輸入蒸汽,對物料進行蒸煮,蒸煮過程可調節(jié)攪拌軸3的收縮,帶動攪拌葉片間歇、緩慢向上,使蒸汽更均與,物料熟得更快更均勻。蒸熟過程產(chǎn)生的蒸餾水從出水管20排出。物料蒸熟后,往控溫隔層2中通入冷水,以利于物料的降溫。物料冷卻到預定溫度時,打開出料口 15,將物料排出。
[0020]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fā)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作各種修改或改動,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蒸煮裝置,包括帶蓋體的蒸煮罐,所述蓋體上設有進料管,蒸煮罐的底部為倒錐形,倒錐形的頂部設有帶漏水孔的隔板,隔板下方設有蒸汽管,倒錐形底部設有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上還設有進水管和攪拌器,所述攪拌器一端與電機相連,另一端伸入蒸煮罐內部,所述攪拌器包括攪拌軸和設于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軸為可伸縮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攪拌葉片的徑向均布有第二攪拌葉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罐外側設有控溫隔層,所述控溫隔層頂部低于所述蓋體的高度,底部與所述隔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所述控溫隔層上部設有進水口,下部設有出水口。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罐上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底部與所述隔板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上設有排氣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體與蒸煮罐可拆卸式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管與送料鼓風機相連。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烹調食品的器具領域,具體的提供了一種蒸煮裝置。一種蒸煮裝置,包括帶蓋體的蒸煮罐,所述蓋體上設有進料管,蒸煮罐的底部為倒錐形,倒錐形的頂部設有帶漏水孔的隔板,隔板下方設有蒸汽管,倒錐形底部設有出水管,所述蓋體上還設有進水管和攪拌器,所述攪拌器一端與電機相連,另一端伸入蒸煮罐內部,所述攪拌器包括攪拌軸、設于攪拌軸上的第一攪拌葉片??稍谡糁蠊迌韧瓿晌锪系那逑础⒄糁蟮裙ば?,提高物料的加工效率。本發(fā)明尤其適用于豆豉、豆瓣醬的蒸煮加工。
【IPC分類】A23L1-01
【公開號】CN104855748
【申請?zhí)枴緾N201510298383
【發(fā)明人】龍彬
【申請人】廣西寧明正珠食品進出口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
【申請日】2015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