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

文檔序號:8098294閱讀:649來源:國知局
一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一種吊運工裝,用于起吊水室封頭,包含吊塊,連接所述水室封頭的凸臺;卸扣連接所述吊塊;起吊裝置,與所述卸扣通過一鋼絲繩連接;其中,所述吊塊包含一底板;第一筋板,豎直設置在底板第一表面的中間部位;第二筋板,豎直設置在底板第二表面的中間部位;所述底板第二表面為第一表面的反面,所述底板第二表面與所述水室封頭的凸臺連接;吊耳板,連接所述底板的一端,底板的另一端部邊緣設有多個螺栓孔;所述吊耳板與螺栓孔分布在第一筋板的兩側(cè);所述的吊耳板上設有吊耳孔;所述吊耳孔連接所述卸扣。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吊運方法。本發(fā)明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對產(chǎn)品損傷較少的特點。
【專利說明】
—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核電設備加工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蒸汽發(fā)生器是核電站一回路的關鍵設備,其功能是將反應堆中載熱劑的熱量傳給二回路,使二回路產(chǎn)生一定壓力的蒸汽,以推動汽輪機工作,蒸汽發(fā)生器中的載熱劑帶有放射性,而管子與管板的連接既起到阻隔放射性作用,又傳導熱量。無論是哪種堆型的蒸汽發(fā)生器制造中,水室封頭與管子管板處的焊接都是必須的。因此,在核電設備加工制造中,水室封頭與管子管板處焊接是否能滿足技術要求,裝配時如何能準確有效的對齊,顯得尤為重要。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對產(chǎn)品損傷較少的特點,可以在焊接機加工等工序需要起吊翻身水室封頭時提供良好的保障,節(jié)約成本,是一種理想的使用工具。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吊運工裝,用于起吊水室封頭,其特點是,包含
吊塊,連接所述水室封頭的凸臺;
卸扣連接所述吊塊;
起吊裝置,與所述卸扣通過一鋼絲繩連接;
其中,所述吊塊包含一底板;
第一筋板,豎直設置在底板第一表面的中間部位;
第二筋板,豎直設置在底板第二表面的中間部位;
所述底板第二表面為第一表面的反面,所述底板第二表面與所述水室封頭的凸臺連接;
吊耳板,連接所述底板的一端,底板的另一端部邊緣設有多個螺栓孔;
所述吊耳板與螺栓孔分布在第一筋板的兩側(cè);
所述的吊耳板上設有吊耳孔;
所述吊耳孔連接所述卸扣。
[0005]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定位螺栓孔;
所述的定位螺栓孔設置在訴述第一筋板與吊耳板之間。
[0006]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第一表面的兩個擱條,所述的兩個擱條設置在第一筋板與吊耳板之間;
所述的兩個擱條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垂直。
[0007]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第一表面的兩個連接板,分別與第一筋板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 所述的兩個連接板對稱設置在兩個擱條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垂直。
[0008]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第二表面的兩個間隔板,分別與第二筋板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
所述的兩個間隔板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垂直。
[0009]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第二表面的兩個支撐板,分別與第二筋板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底板第二表面的端部;
所述的兩個支撐板對稱設置在多個螺栓孔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垂直;
所述兩個支撐板分別設有頂桿孔;
所述兩個支撐板之間進一步設置一阻隔板,所述阻隔板設置在第二筋板上。
[0010]所述的吊塊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第二表面的第一腹板;
所述的第一腹板設置在多個螺栓孔的對應位置,并開設與螺栓孔對應的通孔;
所述的第一腹板設置在兩個支撐板之間;
第二腹板,與所述第一腹板對應設置在底板第一表面。
[0011]吊運工裝進一步包含頂桿;頂桿設置在頂桿孔內(nèi),其包含一螺栓及分別設置螺栓兩端部的螺母及支撐頭;
一薄螺母,套設在螺栓上,設置在螺母與支撐頭之間。
[0012]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與管板筒體焊接,其特點是,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jù)水室封頭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與水室封頭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分別穿入各吊塊的吊耳孔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其中,所述吊塊與水室封頭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上的螺栓孔,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的凸臺固定;
將頂桿擰入頂桿孔內(nèi),將支撐頭頂住水室封頭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消除吊塊與水室封頭凸臺之間的間隙。
[0013]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進行機加工,其特點是,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jù)水室封頭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的第二表面與水室封頭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分別穿入各吊塊的吊耳孔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將吊塊的第二表面放置在機加工設備的墊座上,以擱條為基準面,調(diào)整吊塊使水室封頭的上平面處于水平位置;
將定位螺釘擰入定位螺栓孔中,將吊塊和機加工設備的墊座固定;
其中,所述吊塊與水室封頭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上的螺栓孔,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的凸臺固定;
將頂桿擰入頂桿孔內(nèi),將支撐頭頂住水室封頭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消除吊塊與水室封頭凸臺之間的間隙。
[0014]本發(fā)明一種吊運工裝及其方法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利用水室封頭上的凸臺,用螺栓將吊塊固定在上端面,兩側(cè)面的螺栓進行中心位置的定位和調(diào)整,使螺絲受力均勻安全,并且通過使用安裝不同數(shù)量的吊塊,可以完成多種位置的起吊,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對產(chǎn)品損傷較少的特點;使用安全,操作方便,重復使用,制造簡單,可以利用吊塊的數(shù)量進行組合,完成焊接和機加工等多種工序的起吊裝配需要;吊塊局部使用不銹鋼材料,既防止鐵素體污染,又減少了加工的難度;吊塊上設置吊耳孔、螺栓孔、定位螺栓孔,既能起吊,又能作為機加工裝配定位的固定工具;頂桿組件利用螺栓和螺母的焊接組合,頭部采用支撐頭的活絡設計,使制造起來更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吊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中吊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頂桿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吊運方法用于水室封頭與管板筒體焊接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吊運方法用于水室封頭機加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通過詳細說明一個較佳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闡述。
[0017]如圖1及圖2所示,一種吊運工裝,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包含吊塊2,連接所述水室封頭I的凸臺;卸扣3連接所述吊塊2 ;起吊裝置,與所述卸扣通過一鋼絲繩4連接;其中,所述吊塊2包含一底板21 ;第一筋板22,豎直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中間部位;第二筋板23,豎直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中間部位;所述底板21第二表面為第一表面的反面,所述底板21第二表面與所述水室封頭I的凸臺連接;吊耳板24,連接所述底板21的一端,底板的另一端部邊緣設有多個螺栓孔25 ;所述吊耳板24與螺栓孔25分布在第一筋板22的兩側(cè);所述的吊耳板21上設有吊耳孔241 ;所述吊耳孔241連接所述卸扣3。
[0018]吊塊2進一步包含定位螺栓孔26 ;所述的定位螺栓孔26設置在訴述第一筋板22與吊耳板21之間。
[0019]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兩個擱條27,所述的兩個擱條27設置在第一筋板22與吊耳板24之間;所述的兩個擱條27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26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22垂直。
[0020]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兩個連接板28,分別與第一筋板22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24 ;所述的兩個連接板28對稱設置在兩個擱條27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22垂直。
[0021]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兩個間隔板29,分別與第二筋板23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24 ;所述的兩個間隔板29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26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23垂直。
[0022]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兩個支撐板20,分別與第二筋板23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底板21第二表面的端部;所述的兩個支撐板20對稱設置在多個螺栓孔25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23垂直;所述兩個支撐板20分別設有頂桿孔201 ;所述兩個支撐板20之間進一步設置一阻隔板231,所述阻隔板231設置在第二筋板23上,阻隔板231用于避免鐵素體污染。
[0023]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第一腹板211,第一腹板211用于避免鐵素體污染;所述的第一腹板211設置在多個螺栓孔25的對應位置,并開設與螺栓孔25對應的通孔;所述的第一腹板211設置在兩個支撐板20之間;第二腹板212,與所述第一腹板211對應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吊塊2的各部件之間采用焊接,焊接完成后進行消除應力的處理。
[0024]如圖3所示,吊運工裝進一步包含頂桿5 ;頂桿5設置在頂桿孔201內(nèi),其包含一螺栓51及分別設置螺栓51兩端部的螺母52及支撐頭53 薄螺母54,套設在螺栓51上,設置在螺母52與支撐頭53之間。螺母52與螺栓51采用焊接。頂桿的使用方法為,先去除支撐頭53,將螺栓51和螺母52作為一體后擰入吊塊2中,再裝上支撐頭53,轉(zhuǎn)動薄螺母54以防頂桿5在受力時松弛。支撐頭53的頭部螺紋在擰入螺栓51時,進入到圓柱面后,支撐頭53會自由的旋轉(zhuǎn)抵住水室封頭I凸臺的側(cè)面。
[0025]如圖4所示,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與管板筒體8焊接,包含以下步驟:
首先將水室封頭I開口向下放置,根據(jù)水室封頭I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2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2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3分別穿入各吊塊2的吊耳孔241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4,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
將水室封頭I吊至于管板筒體8相接處后,對準坡口用焊接定位塊點焊固定,然后拆去卸扣3和鋼絲繩4 ;
其中,所述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21上的螺栓孔25,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固定,水室封頭I凸臺兩側(cè)與吊塊2之間還有一定的間隙;
將頂桿5擰入頂桿孔201內(nèi),調(diào)整頂桿5使吊塊2處于中間狀態(tài),擰緊頂桿5,將支撐頭53頂住水室封頭I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54消除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之間的間隙。
[0026]如圖5所示,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進行機加工(例如在立車上加工坡口),包含以下步驟:
首先將水室封頭I開口向上放置,根據(jù)水室封頭I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2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2的第二表面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3分別穿入各吊塊2的吊耳孔241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4,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
將吊塊2的第二表面放置在機加工設備7的墊座71上,以擱條27為基準面,調(diào)整吊塊2使水室封頭I的上平面處于水平位置;
將定位螺釘6擰入定位螺栓孔26中,將吊塊2和機加工設備7的墊座71固定;
拆去卸扣3和鋼絲繩4 ;
其中,所述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21上的螺栓孔25,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固定;將頂桿5擰入頂桿孔201內(nèi),將支撐頭53頂住水室封頭I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54消除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之間的間隙。
[0027]盡管本發(fā)明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通過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作了詳細介紹,但應當認識到上述的描述不應被認為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制。在本領域技術人員閱讀了上述內(nèi)容后,對于本發(fā)明的多種修改和替代都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吊運工裝,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其特征在于,包含 吊塊(2),連接所述水室封頭(I)的凸臺; 卸扣(3)連接所述吊塊(2); 起吊裝置,與所述卸扣通過一鋼絲繩(4)連接; 其中,所述吊塊(2)包含一底板(21); 第一筋板(22 ),豎直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中間部位; 第二筋板(23 ),豎直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中間部位; 所述底板(21)第二表面為第一表面的反面,所述底板(21)第二表面與所述水室封頭(O的凸臺連接; 吊耳板(24),連接所述底板(21)的一端,底板的另一端部邊緣設有多個螺栓孔(25); 所述吊耳板(24)與螺栓孔(25)分布在第一筋板(22)的兩側(cè); 所述的吊耳板(21)上設有吊耳孔(241); 所述吊耳孔(241)連接所述卸扣(3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定位螺栓孔(26); 所述的定位螺栓孔(26)設置在訴述第一筋板(22)與吊耳板(21)之間。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兩個擱條(27),所述的兩個擱條(27)設置在第一筋板(22)與吊耳板(24)之間; 所述的兩個擱條(27)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26)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22)垂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的兩個連接板(28),分別與第一筋板(22)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24); 所述的兩個連接板(28)對稱設置在兩個擱條(27)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一筋板(22)垂直。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兩個間隔板(29),分別與第二筋板(23)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吊耳板(24); 所述的兩個間隔板(29)對稱設置在定位螺栓孔(26)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23)垂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兩個支撐板(20),分別與第二筋板(23)連接,另一端延伸至底板(21)第二表面的端部; 所述的兩個支撐板(20)對稱設置在多個螺栓孔(25)的兩側(cè),且與所述第二筋板(23)垂直; 所述兩個支撐板(20)分別設有頂桿孔(201); 所述兩個支撐板(20)之間進一步設置一阻隔板(231),所述阻隔板(231)設置在第二筋板(23)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塊(2)進一步包含設置在底板(21)第二表面的第一腹板(211); 所述的第一腹板(211)設置在多個螺栓孔(25)的對應位置,并開設與螺栓孔(25)對應的通孔; 所述的第一腹板(211)設置在兩個支撐板(20)之間; 第二腹板(212),與所述第一腹板(211)對應設置在底板(21)第一表面。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吊運工裝,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含頂桿(5); 頂桿(5)設置在頂桿孔(201)內(nèi),其包含一螺栓(51)及分別設置螺栓(51)兩端部的螺母(52)及支撐頭(53); 一薄螺母(54),套設在螺栓(51)上,設置在螺母(52)與支撐頭(53)之間。
9.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與管板筒體焊接,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jù)水室封頭(I)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2)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2)與水室封頭(O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3)分別穿入各吊塊(2)的吊耳孔(241)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4),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其中,所述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21)上的螺栓孔(25),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固定; 將頂桿(5 )擰入頂桿孔(201)內(nèi),將支撐頭(53 )頂住水室封頭(I)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54)消除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之間的間隙。
10.一種吊運方法,用于起吊水室封頭(I)進行機加工,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根據(jù)水室封頭(I)凸臺的數(shù)量選擇吊塊(2)的數(shù)量,并分別將各吊塊(2)的第二表面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連接; 將多個卸扣(3)分別穿入各吊塊(2)的吊耳孔(241)內(nèi),再套入鋼絲繩(4),掛在起吊裝置上進行起吊; 將吊塊(2)的第二表面放置在機加工設備的墊座上,以擱條(27)為基準面,調(diào)整吊塊(2)使水室封頭(I)的上平面處于水平位置; 將定位螺釘(6)擰入定位螺栓孔(26)中,將吊塊(2)和機加工設備的墊座固定; 其中,所述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的連接步驟包含; 采用多個螺栓分別穿過底板(21)上的螺栓孔(25),擰緊螺栓,與水室封頭(I)的凸臺固定; 將頂桿(5 )擰入頂桿孔(201)內(nèi),將支撐頭(53 )頂住水室封頭(I)凸臺的端面,旋轉(zhuǎn)薄螺母(54)消除吊塊(2)與水室封頭(I)凸臺之間的間隙。
【文檔編號】B66C1/12GK104370204SQ201410615359
【公開日】2015年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唐偉寶, 奚金妹, 張明慧 申請人:上海電氣核電設備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