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080764閱讀:352來源:國知局
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包括油箱和手動泵,所述油箱上設有與手動泵的進油端連通的出油管,所述油箱上部設有回油開關閥;所述手動泵的進油端設有進油單向閥,所述手動泵的出油端設有出油單向閥;還包括頂升油缸,在所述頂升油缸上設有進油接頭和出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通過一進油管與所述手動泵上的出油單向閥連通,所述出油接頭通過一回油管與所述油箱上的回油開關閥連通。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方便在狹小空間內(nèi)操作和使用,還能適用于不同高度的頂升。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撐頂擴張工具,具體涉及ー種液壓頂升器,用于遠距離和狹小空間內(nèi)頂升零件,特別適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
【背景技術】
[0002]液壓支架是煤礦常用的支護設施,液壓支架的頂梁中常裝有一伸縮梁,伸縮梁在液壓缸的驅(qū)動下,在頂梁的滑軌上可前后移動。
[0003]參見圖5所示,在組裝焊接頂梁40吋,應先確定滑軌42在頂板43上的位置,保證滑軌的軌面與蓋板44的高度,以便伸縮梁在滑動時不受干涉;再將蓋板44和筋板41焊接至IJ位。由于蓋板44較長,再加上蓋板44、筋板41和頂板43之間的出ロ較小,常用的千斤頂則無法正常使用。為了保證蓋板44的高度,人們在頂板43與蓋板44之間放置墊高柱45,待蓋板44放置平穩(wěn)后,再將蓋板44與筋板41點焊。待蓋板44與筋板41點焊后,再將墊高柱45從蓋板44上的腰子孔取出,或從蓋板與頂板間的矩形孔取出。由于墊高柱的高度固定,不能進行升降;因此墊高柱容易夾在頂板和蓋板之間,不容易被取出。如果當滑軌的軌面與蓋板之間的高度需要調(diào)整時,現(xiàn)有的墊高柱則無法使用,需要提供新的墊高柱,無疑是增加了生產(chǎn)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它不僅結構簡單,方便在狹小空間內(nèi)操作和使用,還能適用于不同高度的頂升。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包括油箱和手動泵,所述油箱上設有與手動泵的進油端連通的出油管,所述油箱上部設有回油開關閥;所述手動泵的進油端設有進油單向閥,所述手動泵的出油端設有出油單向閥;還包括頂升油缸,在所述頂升油缸上設有進油接頭和出油接頭,所述進油接頭通過一進油管與所述手動泵上的出油單向閥連通,所述出油接頭通過一回油管與所述油箱上的回油開關閥連通,回油管和進油管均為聞壓軟管。
[0007]進一步,所述手動栗包括活塞缸座、連接在活塞缸座上的活塞缸、女裝在活塞缸中的的活塞柱。所述活塞柱為ー階梯軸,其上端部的直徑大于其它部位,在所述活塞柱上設有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下端與所述活塞缸的上端面緊靠,所述復位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活塞柱的軸肩緊靠;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與一支桿的上端轉(zhuǎn)動連接,所述手柄中部通過連接軸與ー滾輪連接,該滾輪的下部與所述活塞柱的上面緊靠,滾輪使活塞柱上端面受到的力豎直向下,且偏離活塞柱軸心線較小,從而保證活塞柱上下移動靈活。
[0008]進ー步,所述頂升油缸包括缸體、與缸體配合的壓蓋、設在缸體中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的上端穿過壓蓋與一頂塊連接;所述活塞桿的頭部設有密封環(huán),所述密封環(huán)的上面和下面分別設有導向環(huán);所述活塞桿的桿部上設有彈簧,該彈簧的下端與活塞桿的頭部緊靠,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壓蓋的下面緊靠。
[0009]進ー步,所述活塞缸座內(nèi)設有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出油管與活塞缸座內(nèi)進油通道的一端相通,所述出油單向閥與活塞缸座內(nèi)出油通道一端相通,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活塞缸相通,所述進油單向閥設在進油通道內(nèi)。
[0010]進ー步,所述活塞缸的下端面與所述活塞缸座之間設有墊板。
[0011 ] 進ー步,所述活塞缸上端部的內(nèi)壁上設有0型密封圏。
[0012]進ー步,在所述缸體上部的側壁上設有ー卸荷孔,卸荷孔能防止活塞桿無限伸出,從而損壞壓蓋。
[0013]進ー步,在所述活塞桿和頂塊之間設有ー調(diào)節(jié)螺桿,増加了活塞桿的行程,提高了頂升油缸的頂升高度。
[0014]本實用新型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5]1、液壓頂升器的頂升油缸的高度方便調(diào)節(jié),頂升油缸與手動泵用進油管和回油管連接,方便了液壓頂升器在狹小空間內(nèi)操作和使用;
[0016]2、避免了制作大量不同高度尺寸的墊高柱,節(jié)約了成本;
[0017]3、頂升油缸的活塞桿內(nèi)設有的調(diào)節(jié)螺桿,該調(diào)節(jié)螺桿間接增加了活塞桿的高度,將頂升油缸的單行程變?yōu)殡p行程,増加了頂升油缸的頂升高度,増大了應用范圍;
[0018]4、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向不受限制,具有較好的通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21]圖3為圖2的A — A剖視圖;
[0022]圖4本實新型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23]圖5現(xiàn)有墊高柱的使用狀態(tài)圖。
[0024]圖中:1-油箱、2-支桿、3-活塞缸座、4-加油塞、5-進油單向閥、6-墊板、7-密封圈、8_擋圈、9_活塞缸、10_活塞柱、11_手柄、12_連接軸、16_出油單向閩、20~頂升油缸、21-0型密封圏、22-復位彈簧、23-回油開關閥、24-底板、25-滾輪、26-擋板、27-進油管、28-進油接頭、29-出油接頭、30-回油管、31-手動泵、32-出油管、40-頂梁、41-筋板、42-滑軌、43-頂板、44-蓋板;
[0025]20-1-缸體、20-3-導向環(huán)、20-4-密封環(huán)、20-5-活塞桿、20-6-卸荷孔、20-7-彈簧、20-8-調(diào)節(jié)螺桿、20-9-壓蓋、20-10-頂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說明。
[0027]參見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包括底板24、設在底板上的油箱I和手動泵31 ;所述油箱I的下部設有與手動泵的進油端連通的出油管32,所述油箱I上部設有回油開關閥23,所述手動泵31的進油端設有進油單向閥5,所述手動泵31的出油端設有出油單向閥16;還包括頂升油缸20,在所述頂升油缸的下端部設有進油接頭28和出油接頭29,所述進油接頭通過一進油管27與所述手動泵上的出油単向閥16連通,所述出油接頭通過一回油管30與所述油箱I上的回油開關閥23連通,進油管27與出油單向閥16相通的一端設有擋板26,出油單向閥16和進油單向閥5均為鋼珠,擋板26用于限制鋼球向上移動。
[0028]所述手動泵31包括固定連接在所述底板24上的活塞缸座3、連接在活塞缸座3上的活塞缸9、下端與活塞缸9配合的活塞柱10 ;所述活塞缸座3內(nèi)設有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出油管32與活塞缸座3內(nèi)進油通道的一端相通,所述出油單向閥16與活塞缸座3內(nèi)出油通道一端相通,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活塞缸9相通,所述進油單向閥5設在進油通道內(nèi),所述活塞缸9的下端面與所述活塞缸座3之間設有墊板6,所述活塞缸9上端部的內(nèi)壁上設有0型密封圈21 ;所述活塞柱10為ー階梯軸,其上端部的直徑大于其它部位,在所述活塞柱10上設有復位彈簧22,所述復位彈簧22的下端與所述活塞缸9的上面緊靠,所述復位彈簧22的上端與所述活塞柱10的軸肩緊靠,所述活塞柱10的下端部設有密封圈7,該密封圏7的上面設有擋圈8 ;還包括手柄11,所述手柄11的一端與ー支桿2的上端轉(zhuǎn)動連接,所述手柄11中部通過連接軸12與ー滾輪25連接,該滾輪25的下部與所述活塞柱10的上面緊靠,所述支桿2的下端固定連接在底板24。
[0029]所述頂升油缸20包括缸體20-1、與缸體配合的壓蓋20-9、設在缸體20_1中的活塞桿20-5,所述活塞桿20-5的上端穿過壓蓋20-9與ー頂塊20-10連接;在所述活塞桿20_5和頂塊20-10之間設有ー調(diào)節(jié)螺桿20-8,所述活塞桿20-5的頭部設有密封環(huán)20_4,所述密封環(huán)20-4的上面和下面分別設有導向環(huán)20-3 ;所述活塞桿的桿部上設有彈簧20-7,該彈簧20-7的下端與活塞桿的頭部緊靠,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壓蓋20-9的下面緊靠,在缸體20-1上部的側壁上設有ー卸荷孔20-6。
[0030]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參見圖4所示:
[0031](I)打開油箱I上的加油塞4,在油箱I內(nèi)裝滿液壓油,液壓油為20號機油。
[0032](2)關閉回油開關閥23,切斷液壓頂升器的回油路。
[0033](3)將液壓頂升器的頂升油缸20放在產(chǎn)品頂梁內(nèi),其它部分放在產(chǎn)品頂梁外。
[0034](4)向下手搖動手動泵31的手柄11,活塞柱10在復位彈簧22作用下自動上升,這時,液壓油在大氣壓和液體壓カ作用下,液壓油通過進油單向閥5,進入活塞缸9。
[0035](5)向下?lián)u動手柄11,手柄11繞支點向下轉(zhuǎn)動,并帶動滾輪25往下移動,致使活塞桿往下移動,這時,復位彈簧22被壓縮。
[0036](6)活塞缸9內(nèi)的壓カ油在活塞柱的推動下,由于油單向閥5的單向密封作用,液壓油不能流回到油箱I。只能打開出油單向閥16,通過進油管27,流向頂升油缸20的缸底。推動活塞桿20-5向上移動,克服彈簧20-7的彈簧力,使活塞桿20-5伸出,從而頂起蓋板,并保證蓋板高度尺寸。
[0037]( 7 )將蓋板與頂梁其他零件焊接。
[0038](8)打開回油開關閥23,活塞桿20-5在彈簧20_7作用下縮回,液壓油經(jīng)回油管30回到油箱I中。
[0039](9)拖動進油管和回油管,將頂升油缸從頂梁內(nèi)拉出。
[0040]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和精神。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內(nèi),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包括油箱(I)和手動泵(31),所述油箱(I)上設有與手動泵的進油端連通的出油管(32),所述油箱(I)上設有回油開關閥(23); 所述手動泵(31)的進油端設有進油單向閥(5),所述手動泵(31)的出油端設有出油単向閥(16);其特征是: 還包括頂升油缸(20),在所述頂升油缸上設有進油接頭(28)和出油接頭(29),所述進油接頭通過一進油管(27)與所述手動泵上的出油單向閥(16)連通,所述出油接頭通過一回油管(30)與所述油箱(I)上的回油開關閥(23)連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所述手動泵(31)包括活塞缸座(3)、連接在活塞缸座(3)上的活塞缸(9)、安裝在活塞缸(9)中的活塞柱(10); 所述活塞柱(10)為ー階梯軸,其上端部的直徑大于其它部位,在所述活塞柱(10)上設有復位彈簧(22),所述復位彈簧(22)的下端與所述活塞缸(9)的上端面緊靠,所述復位彈簧(22)的上端與所述活塞柱(10)的軸肩緊靠; 還包括手柄(11),所述手柄(11)的一端與ー支桿(2)的上端轉(zhuǎn)動連接,所述手柄(11)中部通過連接軸(12)與ー滾輪(25)連接,該滾輪(25)的下部與所述活塞柱(10)的上面緊靠。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所述頂升油缸(20)包括缸體(20-1)、與缸體配合的壓蓋(20-9)、設在缸體(20-1)中的活塞桿(20-5),所述活塞桿(20-5)的上端穿過壓蓋(20-9)與ー頂塊(20-10)連接; 所述活塞桿(20-5)的頭部設有密封環(huán)(20-4),所述密封環(huán)(20-4)的上面和下面分別設有導向環(huán)(20-3);所述活塞桿的桿部上設有彈簧(20-7),該彈簧(20-7)的下端與活塞桿的頭部緊靠,所述彈簧的上端與所述壓蓋(20-9)的下面緊靠。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缸座(3)內(nèi)設有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所述出油管(32)與活塞缸座(3)內(nèi)進油通道的一端相通,所述出油單向閥(16)與活塞缸座(3)內(nèi)出油通道一端相通,進油通道和出油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活塞缸(9)相通,所述進油單向閥(5)設在進油通道內(nèi)。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缸(9)的下端面與所述活塞缸座(3)之間設有墊板(6)。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所述活塞缸(9)上端部的內(nèi)壁上設有O型密封圈(21)。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缸體(20-1)上部的側壁上設有ー卸荷孔(20-6 )。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ー種用于液壓支架頂梁蓋板定位的液壓頂升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活塞桿(20-5)和頂塊(20-10)之間設有ー調(diào)節(jié)螺桿(20-8)。
【文檔編號】B66F3/42GK203428858SQ20132052867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周平, 孔憲國, 韋兵, 張書明, 張燕, 趙世培, 包文輝, 李茂華 申請人:重慶大江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