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的護頂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叉車的護頂結構,其在載置貨物的貨叉達到最高位置時,可以直接確認貨叉的前端部,并且防止雨天時司機直接淋雨。該叉車的護頂結構的特征在于,具備:左右一對前側支柱(51),其安裝于車身(21)前部,左右一對后側支柱(52),其安裝于車身(21)的后部;左右一對縱架(55),其連結前側支柱(51)和后側支柱(52)的上端部;前側橫架(54),其連結左右一對所述前側支柱(51)的上端部;頂板(56),其架設于左右一對縱架(55)間并且具有前側凸緣面(56b),該前側凸緣面(56b)前端位于縱架(55)的前后方向中間部,向下方彎曲;棒部件(57),其固定于前側橫架(54)和前側凸緣面(56b),并且在車寬方向上具有間隔配地設有多個。
【專利說明】叉車的護頂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叉車的護頂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用于各種貨物的搬運、裝卸的叉車中,貨物向高處裝卸時,貨物因散落等而掉落時,作為用于保護司機不受貨物傷害的防護裝置,安裝有護頂。
[0003]護頂具有在叉車的車身前部沿車寬方向具有間隔地配設的左右一對前側支柱、在車身后部沿車寬方向具有間隔地配設的左右一對后側支柱、
[0004]架設于前述前側支柱和前述后側支柱間的頂棚部,為了保護司機不受落下的貨物傷害,設為為剛性高的結構。
[0005]作為護頂?shù)慕Y構在專利文獻I有記載。
[0006]根據(jù)專利文獻1,前罩用螺栓固定在設置于車身上的護頂?shù)那胺絺鹊淖笥抑е稀?br>
[0007]該前罩由聚碳酸酯等具備強度和耐久性的透明的樹脂形成。
[0008]由此,雨天時防止雨淋向司機。
[0009]另外,設有由同樣結構形成的頂棚用的罩,雨天時防止雨水淋向司機。
[0010]另外,專利文獻2中,在護頂?shù)能図斦稚?,為了進行叉車的蓄電池的裝卸而在車輛前后方向中間部設有側部開口的U字狀的開口部。具備在不實施蓄電池裝卸時閉塞該開口部的蓋體。
[0011]而且,車頂罩的車頂板由鐵板等金屬板、含有FRP的剛性樹脂板等成形。
[0012]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13]專利文獻
[0014]專利文獻I:(日本)2003 — 104695號公報
[0015]專利文獻2:(日本)2005 — 82356號公報
[0016]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7]但是,根據(jù)專利文獻1,前面和頂棚部由聚碳酸酯等覆蓋。聚碳酸酯因經(jīng)年變化而產生微細的損傷,如果光接觸,則會漫反射,視野顯著惡化。
[0018]另外,在貨物從上方落下的情況下,會破損,具有該破損物質落到司機身上的不良現(xiàn)象。
[0019]另外,專利文獻2中,在護頂?shù)能図斦稚显O有用于本車的蓄電池的裝卸的開口部。用蓋體閉塞該開口部。
[0020]但是,由于形成有開口部,所以如果在頂棚部及蓋體上不配設大量的加強部件,則不能確保作為護頂所要求的剛性。
[0021]因此,結構變得復雜,并且加強材料的費用、制作工時數(shù)等增多,成本增加。
[0022]另外,車頂罩的車頂板由鐵板等金屬板、FRP等形成,因此,不透明,具有不能確保上方的視野的不良現(xiàn)象。
【發(fā)明內容】
[0023]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課題而創(chuàng)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叉車的護頂結構,在載置貨物的貨叉達到最高位置時,可以直接確認貨叉的前端部,并且防止雨天時司機直接淋雨。
[0024]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0025]本發(fā)明為了解決該課題,提供一種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具備:
[0026]左右一對前側支柱,其安裝于叉車的車身前部,在車寬方向分開配置;
[0027]左右一對后側支柱,其安裝于所述車身的后部,在車寬方向分開配置;
[0028]左右一對縱架,其在所述車身的前后方向連結所述前側支柱的上端部和所述后側支柱的上端部;
[0029]前側橫架,其在車寬方向連結所述左右一對所述前側支柱的上端部;
[0030]頂板,其架設于所述左右一對縱架間并且具有前側凸緣面,該前側凸緣面從所述縱架的后端部向所述車身的前方向延伸,且前端位于所述縱架的前后方向中間部,與所述前端連續(xù)地向下方彎曲;
[0031]棒部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側橫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側凸緣面,并且在車寬方向上具有間隔配地設有多個。
[0032]根據(jù)該發(fā)明,由于為由頂板覆蓋護頂?shù)捻斉锊康暮髠纫话爰此緳C的上方部分且將兩側部固定于左右一對縱架的結構,因此,頂棚部的強度及剛性高,且雨天時,可以保護司機不淋雨,并且可以維持叉車運轉時的前方的上方視野。
[0033]因此,實現(xiàn)叉車雨天時的操作性提高和安全性提高。
[0034]另外,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的是,在載置貨物的貨叉的前端達到最高位置時,所述前側凸緣面的車輛前后方向位置位于經(jīng)由所述棒部件間的間隔部至少比連結司機就座于正常就座位置時的所述司機眼部位置和所述貨叉的前端的線更靠向后方。
[0035]根據(jù)該發(fā)明,貨叉上升至最高位置時,司機可以在正常就座位置,即以可以無障礙地操作叉車的運轉操作的姿勢確認貨叉的前端,因此,容易進行叉車的裝卸貨物作業(yè),并且安全性提尚。
[0036]另外,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頂板的所述后端部具有向下方彎曲的后側凸緣面,所述后側凸緣面的車寬方向的兩端緣分別固定于所述一對后側支柱上。
[0037]根據(jù)該發(fā)明,通過后側凸緣面實現(xiàn)后側支柱的車寬方向的剛性提高。
[0038]另外,后側凸緣面具有與前側橫架同樣的效果(車寬方向的剛性提高),因此,可降低成本。
[0039]另外,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頂板上形成有遍及車寬方向整個區(qū)域且在上下方向位移的條狀的槽。
[0040]根據(jù)該發(fā)明,由于在頂板上遍及車寬方向整個區(qū)域形成有條狀的槽,所以實現(xiàn)相對于來自頂板的上方的落下物的剛性提高,并且實現(xiàn)前側支柱及后側支柱的車寬方向的剛性提尚°
[0041]另外,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的是,在所述頂板上,在所述頂板的駕駛座側面且與駕駛座相對的位置配設有向車寬方向延伸的加強部件。
[0042]根據(jù)該發(fā)明,由于只在頂板的駕駛座側配設加強部件,所以容易實現(xiàn)相對于來自頂板的上方的落下物的剛性提高。
[0043]另外,本發(fā)明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棒部件的與所述棒部件的軸線成直角方向的剖面形狀形成長方形,所述剖面形狀的長邊配置于上下方向。
[0044]根據(jù)該發(fā)明,通過將剖面形狀為長方形的長邊在上下方向配設,與將長方形剖面的長邊在水平方向配設的情況相比,棒部件間的間隙部增大,上方視野擴大。
[0045]另外,通過將長邊在上下方向配置,上下方向的剛性提高,安全性提高。
[0046]另外,在保持剛性相同的情況下,可實現(xiàn)材料的重量減輕和伴隨重量減輕的材料費的降低。
[0047]發(fā)明效果
[0048]通過設為這樣的結構,提供叉車的護頂結構,可以直接確認載置有貨物的貨叉前端部,并且防止雨天時司機直接淋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9]圖1是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叉車的概略側面圖;
[0050]圖2是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護頂概略立體圖;
[0051]圖3表示本發(fā)明的護頂頂棚部的概略立體圖;
[0052]圖4(A)表示本發(fā)明的護頂頂棚部的結合結構詳細圖,(B)表示角撐板的焊接范圍圖;
[0053]圖5 (A)表示前側支柱在車身的安裝結構圖,(B)表示(A)的A — A剖面圖;
[0054]圖6(A)后側支柱在車身側的安裝結構圖,(B)表示將后側支柱組裝在車身的裝配分解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5]以下,使用附圖所示的實施方式詳細說明本發(fā)明。
[0056]但是,該實施方式中所記載的構成零件的尺寸、材質、形狀、其相對配置等沒有特定的記載,則本發(fā)明的范圍就并非僅限于此,只不過是單純的說明例。
[0057]圖1表示實施本發(fā)明的叉車的概略側面圖,I表示叉車整體的側面圖。
[0058]叉車I由以下部件構成:車身21 ;貨物升降裝置7,其安裝于車身21的前部;護頂5,其防止由貨物升降裝置7載起的貨物散落而掉到駕駛座;前輪8,其是使叉車I移動的驅動輪;后輪9,其安裝于車身21的后部,是叉車I的轉向輪;配重3,其安裝于車身21的后部,具有使后輪9不會因貨物升降裝置7的貨物的重量離開路面并且可以使后輪9與路面強力接觸的重量;方向盤6,其進行后輪9的轉向;座椅10,司機就座。
[0059]此外,叉車I由于后輪9是轉向輪,所以使其通過配重3強力與路面抵接。
[0060]車身21由省略圖示的發(fā)動機、前輪驅動用的裝置、液壓缸等液壓泵、載置后輪的轉向裝置等的行駛及作業(yè)用裝置的車身21、覆蓋這些行駛及作業(yè)用裝置的發(fā)動機罩24構成。
[0061]安裝護頂5的車身21由以下部件構成:左右一對側架(省略圖示),其車寬方向的基本剖面呈矩形狀,向車輛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車寬方向具有間隔;多個橫梁(圖示省略),其在車寬方向連結該左右一對側架間,并且在前后方向具有間隔地配置。
[0062]構成為在左右一對側架間收納用于行駛的裝置及作業(yè)用裝置。
[0063]左右一對側架間用發(fā)動機罩24覆蓋。
[0064]在發(fā)動機罩24的上面配設有司機就座的座椅10。
[0065]車身21由于經(jīng)由橫梁連結配重3等,所以高強度、高剛性地形成。
[0066]貨物升降裝置7具備載置貨物的側面觀察呈L字狀的貨叉(爪)72、安裝貨叉72的靠板73、在上下方向上滑動自如地支承靠板73的門架71、使靠板73在上下方向滑動的提升鏈(圖示省略)、在門架71的內側相對于該門架71向上下方向滑動自如地嵌合且將靠板73向門架71的上端更向上方提升的輔助門架75、使門架71及輔助門架75傾斜且調整貨叉72的前端的傾斜液壓缸(油壓)76。使貨叉72的前端上下傾斜(調整),將貨叉72插入貨物的下側,將貨物載置于貨叉72上。
[0067]輔助門架75通過未圖示的提升缸(油壓)相對于門架71上下滑動。
[0068]圖2表示護頂5的外觀立體圖。護頂5由在車寬方向上分開配置于車身21的前部的左右一對前側支柱51、51 ;在車寬方向上分開配置于車身21的后部的左右一對后側支柱52、52 ;焊接于前后左右的四根支柱的上端部的矩形狀的頂棚部53。
[0069]此外,支柱前后均成對配置,但為了便于說明,支柱的符號為一個記載。
[0070]前側支柱51以相對于支柱的軸線的直角方向的剖面呈大致矩形狀的中空閉剖面形狀的柱狀形成。
[0071]如圖1所示,前側支柱51的下部安裝于叉車I的車身21的前部且前輪8的上部。
[0072]圖5(A)及(B)表示前側支柱51下部的安裝結構的詳細。
[0073]前側支柱51的車身21側安裝部結構由以下部件構成:在車身21的前護板21a的上表面豎立的左右一對前側安裝托架21b ;配置于前側安裝托架21b的車輛中側,維持前側安裝托架21b的車寬方向的剛性的左右一對加強角撐板21c ;連結左右一對加強角撐板21c之間,安裝方向盤6、行駛及貨物升降作業(yè)用的操作桿、運轉用的儀表機械類等,并且內部配設有增強用的儀表板加強件的儀表板28(參照圖1)等。
[0074]另外,左右前側安裝托架21b分別使前端側向車身21的內側傾斜,在車輛前后方向觀察,梯形狀地形成傾斜面。該傾斜面在將前側支柱51安裝于前側安裝托架21b時,作為從上方的插入的導向件,并且車身21的車寬方向中心線和護頂5的車寬方向中心線的定位變得容易。
[0075]因此,護頂5的下端使該下端的車寬方向尺寸WL和上端的車寬方向尺寸WU的關系為WL > WU,以使其沿著傾斜面。
[0076]在前側安裝托架21b上焊接有貫通車寬方向的第一安裝孔21d、和構成在前側安裝托架21b的車身內側緊固于與第一安裝孔21d對應的位置的聯(lián)接部件22的螺母22d。
[0077]圖5 (B)表示圖5(A)的A —A剖面。在前側支柱51的下部,在與第一安裝孔21d相對的面上沿上下方向并設有兩個第二安裝孔51a。
[0078]第二安裝孔51a穿設于與矩形狀的剖面的前側安裝托架21b抵接的面。
[0079]另外,在前側支柱51的下部,在與穿設有矩形狀的剖面的第二安裝孔51a的面相對的面上,穿設有比第二安裝孔51a的孔徑大的作業(yè)用孔51b。
[0080]作業(yè)用孔51b構成為:聯(lián)接部件22的螺栓22a、彈簧墊圈22b、及普通墊圈22c可插通,并且聯(lián)接螺栓22a的套筒板手(省略圖示)插通的大小的孔徑。
[0081]在聯(lián)接部件22即螺栓22a上組裝彈簧墊圈22b和普通墊圈22c,經(jīng)由作業(yè)孔51b與螺母22d螺合,將前側支柱51固定在前側安裝托架21b上。
[0082]在擰緊第一螺栓22a后,作業(yè)用孔51b用樹脂制的塞子23閉塞。
[0083]后側支柱52如與前側支柱51相同,相對于支柱的軸線成直角方向的剖面形成為呈矩形狀的中空閉剖面形狀的柱狀。
[0084]圖6 (A)、(B)表示對后側支柱52下部在車身21的安裝結構。
[0085]后側支柱52的車架(圖6中省略圖示)側安裝部結構配設有在車身21的后部且沿車架的上表面的車寬方向外側面配設的左右一對第一支承托架26、和從車架向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對第二支承托架27。
[0086]第一支承托架26形成具有平面觀察大致矩形狀剖面的柱狀。
[0087]安裝護頂5的后側支柱52的后側安裝托架25以架設于第一支承托架26和第二支承托架27的上部的狀態(tài)固定。
[0088]因此,后側支柱52下部的安裝部成為相對于車輛的上下及前后左右方向具有高剛性的結構。
[0089]如圖6 (A)、⑶所示,后側安裝托架25由架設于第一支承托架26和第二支承托架27的上部的平面部25a、與平面部25a連續(xù)并向下方折彎的縱壁部25c、安裝后側支柱52的突起25a。
[0090]突起25a配設為與后側支柱52的矩形狀閉剖面的前側面抵接。
[0091]而且,在突起25a上,在與后側支柱52的第三安裝孔52a對應的位置穿設有向車輛前后方向貫通的第四安裝孔25d。
[0092]在突起25a上配設有在與后側支柱52相接的面的相反側與第四安裝孔25d的軸線一致并構成聯(lián)接部件22的螺母22d。
[0093]另外,在突起25a的前端部,為了在后側支柱52外嵌于突起25a時使嵌合容易,而設有向車輛后方傾斜(也可以是圓弧狀)的導向部25e。
[0094]基于圖2、圖3、圖4對頂棚部53的形狀進行詳細說明。
[0095]頂棚部53由以下部件構成:左右一對縱架55,其連對前側支柱51的上端部和后側支柱52的上端部;前側橫架54,其連結左右一對前側支柱51間;頂板56a,其具備從縱架53的后端側延伸至該縱架55的車輛前后方向中間部并向下方彎曲的前側凸緣面56b ;棒部件57,其一端固定于前側橫架54,另一端固定于前側凸緣部56b,在車寬方向具有間隔地在前側凸緣面56b和前側橫架54的空間部設置多個。
[0096]如圖4所示,縱架55和后側支柱52的結合被固定(焊接)。
[0097]另外,在縱架55和后側支柱52的結合中,焊接大致L字狀厚板角撐板58。
[0098]L字狀的一方部58a沿著后側支柱52的上端部的內側配置,L字狀的另一方部58b沿著縱架55的后端部的內側配置。
[0099]而且,L字狀的一方部58a及另一方部58b的端部以半圓形狀形成。
[0100]而且,大致L字狀厚板角撐板58和縱架55及后側支柱52如圖4 (B)所示,遍及大致L字狀厚板角撐板58的全周連續(xù)地焊接。
[0101]這是通過將角撐板58的端緣形成為半圓形狀,在后側支柱52和縱架53間,在前后方向或車寬方向作用彎曲力時,在最大的應力作用的部分(一方部58a、另一方部58b)不會廣生焊接完成部。
[0102]就焊接完成部而言,焊接熱向周圍散逸,焊接的熔化易變得不充分,并且冷卻迅速,易產生焊接強度降低。
[0103]因為沒有角部(半圓形狀),所以可以防止因焊接熱局部地過于滲入而產生的和周圍的焊接強度的不均勻,并且通過形成為圓弧狀,剖面剛性的變化傾斜減緩,可以防止應力集中的產生。
[0104]此外,對縱架55和后側支柱52的結合結構進行了說明,但縱架55和前側支柱51的結合、及前側橫架54和前側支柱51的結合也通過同樣的結構實施,因此說明省略。
[0105]如圖3及圖4所示,頂棚部53由頂板56、配設于該頂板56和前側橫架54之間的多個棒部件57構成。
[0106]頂板56由以下部件構成:頂棚部分56a,其以防止司機淋雨的平面狀形成;前側凸緣面56b,其與頂棚部分56a連續(xù),車輛前后方向前側向下方彎曲;后側凸緣面56c,其與頂棚部分56a連續(xù),車輛前后方向后側向下方彎曲;焊接余量部56d,其與左右一對縱架55的上表面焊接;加強部件56e,其在頂棚部分56a的司機側面,與頂棚部分56a形成前后方向剖面為矩形狀的中空閉剖面,并且遍及車寬方向整個區(qū)域配設。
[0107]前側凸緣面56b的車輛前后方向的位置如圖1所示,為司機在座椅10正常的就座狀態(tài)時、叉車I的貨叉72達到最高位置時的貨叉72的前端72a可以直接確認的部分。
[0108]S卩,前側凸緣面位置FP,位于比前側凸緣面56b的下端緣56bp與司機的眼部位置IP和貨叉72的前端72a的連結線IL相接的位置至少更靠向車輛前后方向后側。
[0109]因此,前側凸緣面位置FP也根據(jù)護頂5的高度變化。
[0110]此外,正常的就座狀態(tài)是指標準身材的司機在座椅10就座,且叉車I的運轉操作可容易進行的姿勢。
[0111]棒部件57形成相對于棒部件57的軸線呈直角方向的剖面為長方形狀且中實的閉剖面形狀。
[0112]就棒部件57而言,在上下方向配置長方形狀的長邊,一端固定(焊接)前側橫架54,另一端固定(焊接)前側凸緣面56b。
[0113]因此,棒部件57以在上下方向上長的(高的)狀態(tài)固定,因此,對于來自上方的落下物可以維持高剛性。
[0114]另外,由于車寬方向為長方形的短邊方向,所以棒部件57間的間隙可以相應增大,因此,具有上方視野變寬的效果。
[0115]此外,本實施方式中,將棒部件57作為厚板的長方形剖面,但即使形成為長方形的中空材料且將長邊配設于上下方向,也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
[0116]基于圖4,對頂板56說明縱架55及后側支柱52的結合結構。
[0117]頂板56在左右一對縱架55的上表面載置頂板56的車寬方向端部的凸緣56d。
[0118]凸緣56d在左右一對縱架55的上表面遍及車輛前后方向整個區(qū)域進行角焊W3。
[0119]另外,將前側凸緣面56b的車寬方向端緣和縱架55的內側面在上下方向進行角焊M0
[0120]另外,頂板56的后側凸緣面56c的車寬方向端緣在連結縱架55和后側支柱52的角撐板58的車寬方向內側面沿上下方向進行角焊W5。
[0121]頂板56通過頂板的頂棚部分56a、前側凸緣面56b、后側凸緣面56c、及左右縱架55、55構成為下側開口的箱狀。
[0122]因此,頂板56與配設于頂棚部分56a的駕駛座側的加強部件56e構成為上述箱狀,成為高剛性的護頂5,特別是對于上下方向具有非常高的剛性。
[0123]此外,本實施方式中,將頂棚部分56a形成為平板狀,但也可以將該部設為使車輛前后方向剖面上下位移的波狀(圓弧或三角形)、梯形,并在車寬方向形成條狀的槽。
[0124]通過形成為這樣的結構,頂棚部分56a整體上下方向的剛性提高,
[0125]不需要加強部件56e,可實現(xiàn)材料成本及重量減輕。
[0126]這樣,通過將頂棚板56形成為下側開口的箱狀,可以作為高剛性的護頂5,并且可以增加司機的頭間隙(司機的頭部和頂板56的間隙)HC,改善舒適性,與商品性提高關聯(lián)。
[0127]另外,使頂板56的前側凸緣56b位于比連結司機的眼部位置IP和貨叉72達到最高位置時的貨叉的前端部72a的連結線IL靠車輛前后方向后側。
[0128]因此,可以設為載置貨物的貨叉達到最高位置時可以直接確認貨叉的前端部,并且防止雨天時司機直接淋雨水的叉車的護頂結構。
[0129]產業(yè)上的可利用性
[0130]能夠作為在叉車的車身安裝護頂?shù)陌惭b結構提供。
[0131]標記說明
[0132]I 叉車
[0133]3 配重
[0134]5 護頂
[0135]6 方向盤
[0136]7 貨物升降裝置
[0137]8 前輪(驅動輪)
[0138]9 后輪(轉向輪)
[0139]21 車身
[0140]21b前側安裝托架
[0141]21d第一安裝孔
[0142]22 聯(lián)接部件
[0143]25 后側安裝托架
[0144]25a 突起
[0145]25d第四安裝孔
[0146]51 前側支柱
[0147]52 后側支柱
[0148]54 前側橫架
[0149]55 縱架
[0150]56 頂板
[0151]56a頂棚部分
[0152]56b前側凸緣面
[0153]56c后側凸緣面
[0154]57 棒部件
[0155] 58 角撐板
【權利要求】
1.一種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具備: 左右一對前側支柱,其安裝于叉車的車身前部,在車寬方向分開配置; 左右一對后側支柱,其安裝于所述車身的后部,在車寬方向分開配置; 左右一對縱架,其在所述車身的前后方向連結所述前側支柱的上端部和所述后側支柱的上端部; 前側橫架,其在車寬方向連結所述左右一對所述前側支柱的上端部; 頂板,其架設于所述左右一對縱架間并且具有前側凸緣面,該前側凸緣面從所述縱架的后端部向所述車身的前方向延伸,且前端位于所述縱架的前后方向中間部,與所述前端連續(xù)地向下方彎曲; 棒部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側橫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前側凸緣面,并且在車寬方向上具有間隔配地設有多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載置貨物的貨叉的前端達到最高位置時,所述前側凸緣面的車輛前后方向位置位于經(jīng)由所述棒部件間的間隔部至少比連結司機就座于正常就座位置時的所述司機眼部位置和所述貨叉的前端的線更靠向后方。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板的所述后端部具有向下方彎曲的后側凸緣面,所述后側凸緣面的車寬方向的兩端緣分別固定于所述一對后側支柱上。
4.如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頂板上形成有遍及車寬方向整個區(qū)域且在上下方向位移的條狀的槽。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頂板上,在所述頂板的駕駛座側面且與駕駛座相對的位置配設有向車寬方向延伸的加強部件。
6.如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叉車的護頂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棒部件的與所述棒部件的軸線成直角方向的剖面形狀形成長方形,所述剖面形狀的長邊配置于上下方向。
【文檔編號】B66F9/075GK104520227SQ201280075234
【公開日】2015年4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29日
【發(fā)明者】石神明浩, 早川朋之 申請人:力至優(yōu)三菱叉車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