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叉車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叉車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能夠在貨車和貨架之間方便快捷地搬運貨物的叉車結構。
背景技術:
在短距離搬運貨物時,例如將貨物從貨車搬運到貨架上,或者將貨物從貨架上搬運到貨車上時,往往需要用到叉車,叉車搬運方便快捷,操作人員勞動強度低。在現(xiàn)有技術中,很多叉車的操控性及承載力較差,從而導致搬運貨物時存在安全隱患,給搬運工作造成不便,或者搬運時影響搬運效率。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承載力強,從而能夠方便將貨物從貨車上輸送到貨架上的叉車結構。要解決以上所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叉車結構,包括車身,車輪,所述的叉車結構還包括一個以上的套筒結構,所述的套筒結構通過連接件與車身連接,每個套筒內(nèi)各插裝一個與套筒結構內(nèi)徑活動配合的升降桿,每個升降桿上各設置一個叉運桿,所述的升降桿與控制升降桿升降的一個以上的液壓缸連接,液壓缸與控制液壓缸伸縮,從而實現(xiàn)升降桿升降的控制部件連接。所述的套筒結構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套筒和右套筒,所述的升降桿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之間通過連接桿連接成“工”字型結構,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分別插裝在左套筒和右套筒內(nèi)。所述的多個液壓缸均設置為伸出液壓缸的液壓桿的一端與連接桿連接,液壓缸的底部與連接件連接的結構。所述的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上的叉運桿分別設置為與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垂直布置的結構,左升降桿和右升降桿均為桿狀結構。所述的控制部件設置在車身內(nèi),控制部件上設置用于操縱液壓缸伸縮的控制開關,所述的控制開關通過駕駛室內(nèi)的駕駛人員進行控制。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叉車結構,操作方便,能夠提高叉車結構的操控性及承載力,并且能方便實現(xiàn)貨物在貨車和貨架之間的搬運,尤其適用于重量較輕的貨物的搬運,在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保證了搬運工作的安全性。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附圖所表達的內(nèi)容及圖中的標記作出簡要的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叉車結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0014]圖2為圖I所述的叉車結構的正式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車身;2、車輪;3、連接件;4、套筒結構;5、升降桿;6、叉運桿;7、控制部件;8、控制開關;9、左升降桿;10、液壓缸;11、連接桿;12、左套筒;13、右套筒;14、右
升降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附圖I、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叉車結構,包括車身1,車輪2,所述的叉 車結構還包括一個以上的套筒結構4,所述的套筒結構4通過連接件3與車身I連接,每個套筒4內(nèi)各插裝一個與套筒結構4內(nèi)徑活動配合的升降桿5,每個升降桿5上各設置一個叉運桿6,所述的升降桿5與控制升降桿5升降的一個以上的液壓缸10連接,液壓缸10與控制液壓缸10伸縮,從而實現(xiàn)升降桿5升降的控制部件7連接。所述的套筒結構4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所述的升降桿5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之間通過連接桿11連接成“工”字型結構,所述的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分別插裝在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內(nèi)。所述的多個液壓缸10均設置為伸出液壓缸10的液壓桿5的一端與連接桿11連接,液壓缸10的底部與連接件3連接的結構。所述的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上的叉運桿6分別設置為與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垂直布置的結構,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均為桿狀結構。所述的控制部件7設置在車身I內(nèi),控制部件7上設置用于操縱液壓缸10伸縮的控制開關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新型搬運叉車,在叉運貨物時,先通過控制開關8操縱控制部件7,控制部件7控制液壓缸10從套筒結構4內(nèi)伸出,從而將叉車結構上的叉運桿6升起到與貨車車廂高度一致的位置,這時,可以將貨車上的貨物挪動到叉車結構的叉運桿6上,然后駕駛人員駕駛叉車結構,將叉車開到需要卸下貨物的貨架旁,因為貨架一般分為多層結構,因此,卸下貨物時,需要駕駛人員通過操縱控制開關8,根據(jù)貨架的高度,先控制叉運桿6升起或降落,從而達到與貨車車廂高度一致的位置,這時,貨物即可被移動到貨架上,這時即完成了貨物的卸載。需要將貨物從貨架上搬運到貨車上時,通過與上述步驟相反的步驟即可。本實用新型的叉車結構,操作方便,能夠提高叉車結構的操控性及承載力,并且能方便實現(xiàn)貨物在貨車和貨架之間的搬運,尤其適用于重量較輕的貨物的搬運,在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保證了搬運工作的安全性。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的實現(xiàn)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jīng)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他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叉車結構,包括車身(1),車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叉車結構還包括一個以上的套筒結構(4),所述的套筒結構(4)通過連接件(3)與車身(I)連接,每個套筒(4)內(nèi)各插裝一個與套筒結構(4)內(nèi)徑活動配合的升降桿(5),每個升降桿(5)上各設置一個叉運桿(6),所述的升降桿(5)與控制升降桿(5)升降的一個以上的液壓缸(10)連接,液壓缸(10)與控制液壓缸(10)伸縮,從而實現(xiàn)升降桿(5)升降的控制部件(7)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叉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結構(4)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所述的升降桿(5)設置兩個,分別為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之間通過連接桿(11)連接成“工”字型結構,所述的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分別插裝在左套筒(12)和右套筒(13)內(nèi)。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叉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個液壓缸(10)均設置為伸出液壓缸(10)的液壓桿(5) —端與連接桿(11)連接,液壓缸(10)的底部與連接件(3)連接的結構。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叉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上的叉運桿(6)分別設置為與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垂直布置的結構,左升降桿(9)和右升降桿(14)均為桿狀結構。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叉車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部件(7)設置在車身(I)內(nèi),控制部件(7)上設置用于操縱液壓缸(10)伸縮的控制開關(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應用于叉車技術領域的能夠在貨車和貨架之間方便搬運貨物的叉車結構,所述的叉車結構的套筒結構(4)通過連接件(3)與車身(1)連接,每個套筒(4)內(nèi)各插裝一個與套筒結構(4)內(nèi)徑活動配合的升降桿(5),每個升降桿(5)上各設置一個叉運桿(6),升降桿(5)與控制升降桿(5)升降的一個以上的液壓缸(10)連接,液壓缸(10)與控制液壓缸(10)伸縮,從而實現(xiàn)升降桿(5)升降的控制部件(7)連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操作方便,能夠提高叉車結構的操控性及承載力,并且能方便實現(xiàn)貨物在貨車和貨架之間的搬運,尤其適用于重量較輕的貨物的搬運,在降低操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保證了搬運工作的安全性。
文檔編號B66F9/075GK202671149SQ20122031010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fā)明者鄭有為, 曹俊, 朱鯤鵬, 劉獻昌, 陳磊 申請人:安徽德摩新能源叉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