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201449閱讀:1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特別是指一種可快速組裝及方便拆卸的殼體組件。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電子裝置的殼體組裝多是仰賴多個螺絲釘來完成,因此,該電子裝置的殼體組裝的質量,例如殼體組裝的牢固性,取決于這些螺絲釘鎖接在該殼體上的松緊度,然而,將螺絲釘一一上鎖的作業(yè),則須耗費相當時間的組裝工時,且螺絲釘也很容易因殼體螺孔的崩裂,不易鎖緊,或自該殼體上脫落,而影響該電子裝置的殼體的牢固性。故目前已有另一種款式的電子裝置的殼體問世。關于用于電子裝置的殼體,已知有見諸于Petrella等人所發(fā)明的美國專利US5,946,395號的“Housingassemblyforanelectronicdevice”、Sun所發(fā)明的美國專利US7,116,780號的"Housingassemblyofaportableelectronicdevice,,、及Pan所發(fā)明的美國專利US7,149,306號的“Housingassemblyofportableelectronicdevice,,在此并入本文,提供參考之用。其中,Petrella所公開的專利技術,包含一第一殼體,其一側具有多個鉤部(hooks),相對側具有多個凸部(tabs);—第二殼體,其一側具有多個鉤部接收體(hookacc印tors),用以接受該第一殼體的這些鉤部(hooks)相互卡接,其相對側具有多個凸部(tabs)及一滑動件(slidableelement)設置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其中,該滑動件具有多個槽口,用以與該第一、二殼體的這些凸部可以相互卡固,使該第一、二殼體相互組裝定位。其中,Sun所公開的專利技術,包含有多個組件,每一組件具有多個卡榫及一U形狀的滑動件組裝連接這些組件,該滑動件具有多個對應這些組件的卡榫,而可相互卡固,使這些組件得以組裝定位。但拆卸時,亦會連帶得使這些組件分離,以致,這樣的組裝方式不適合提供使用者拆換單一殼體面板使用。前述Pan所公開的專利技術亦與Sim所揭示的技術雷同。而觀前述目前所揭示的技術,其并無法提供使用者能夠快速拆裝該電子裝置的殼體。
發(fā)明內容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以實現(xiàn)快速組裝以降低生產成本,并可提供使用者方便拆卸更換該殼體組件。根據(jù)本發(fā)明一方面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包含有第一殼體、第二殼體、裝配組件、卡掣裝置與操作機構,其特點是所述第一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所述第二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所述裝配組件設置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所述卡掣裝置有多個,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二卡掣件;一第一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一卡掣件,使該第一卡掣件朝向該第一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二卡掣件,使該第二卡掣件朝向該第二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所述操作機構包括一第一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一個;一第二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另一個;一連動件樞接于該裝配組件,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以及一操作件連接該連動件,可操作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其中,該第一釋放件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該第二釋放件亦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可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以及可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其中,當該操作件被往一第一方向操作時,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此時,該每一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被帶動而自該第一殼體的定位孔內脫離,使該第一殼體可以自該裝配組件被卸下;其中,當該操作件被往一第二方向操作時,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此時,該每一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被帶動而自該第二殼體的定位孔內脫離,使該第二殼體可以自該裝配組件被卸下。其中,所述第一卡掣件具有一第一傾斜部;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第二傾斜部;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第二導引部分別相對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二卡掣件的第一、二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其中,所述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固定座以及一固定件活動地固接于該固定座,其中,該固定座包括一橫向容室以及一縱向開孔穿過該橫向容室;該第一、二卡掣件設置于該固定座的橫向容室內;一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使該第一卡掣件朝向該第一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二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使該第二卡掣件朝向該第二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其中,所述操作機構的第一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一對,該第二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另一對,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而各自連動一對卡掣裝置的第一、二卡掣件位移。其中,還包括一彈性機構,其包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與該操作機構之間,使該操作機構借助該彈性件的彈力而可自動回復原位,該彈性機構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推件活動的連接穿過該基座,該推件具有一抵靠部抵于該基座,該彈性件設置于該推件與該裝配組件之間,該推件可借助該彈性件的彈力,使該推件相對該基座被頂推伸出,使該推件相對該操作機構的第一、二釋放件可提供恒定的彈力抵靠。其中,所述操作件包括一套件固接于該連動件,并借助一旋轉件卡接該套件,以操控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為進一步說明證實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結構特點和效果,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其中圖1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圖2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分解圖。圖3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組合圖。圖4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剖視圖。圖5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圖6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卸下第一殼體的操作示意圖。圖7是顯示該第一殼體自該裝配組件卸下的示意圖。圖8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一較佳實施例卸下第二殼體的操作示意圖。圖9是顯示該第二殼體自該裝配組件卸下的示意圖。圖10是顯示本發(fā)明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是顯示本發(fā)明一第一較佳實施例的殼體組件的分解圖,包括一第一殼體10;—第二殼體12;—裝配組件13,設置于該第一、二殼體10、12的間;多個卡掣裝置20,請并參圖2,每一卡掣裝置20包括一第一、二卡掣件22、24,用以分別提供該第一、二殼體10、12可以各自的卡掣連接于該裝配組件13;—操作機構26,用以同步釋放該多個卡掣裝置20;以及多個彈性機構28,用以提供該操作機構26具有自動回歸的功能。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殼體10具有多個定位孔30,每一定位孔30對應于該每一卡掣裝置20的第一卡掣件22。該第二殼體12具有多個定位孔32,每一定位孔32對應于該每一卡掣裝置20的第二卡掣件22。該裝配組件13包含一第一、二裝配件34、36相互組設固定。圖2至圖4是顯示每一卡掣裝置20與該裝配組件13間的配置關系,其中,該裝配組件13相對于每一卡掣裝置20定義有相對應的卡掣容室14,以供該每一卡掣裝置20裝配在該卡掣容室14內固定。該卡掣裝置20包括一第一彈性件38作用于該第一卡掣件22,使該第一卡掣件22朝向該第一殼體10的定位孔30;以及一第二彈性件40作用于該第二卡掣件24,使該第二卡掣件24朝向該第二殼體12的定位孔32。其中,該第一卡掣件22具有一第一傾斜部42。該第二卡掣件24具有一第二傾斜部44。本實施例中,該卡掣裝置20還包括一固定座46以及一固定件48可活動地固接于該固定座46,其中,該固定座46包括一橫向容室52以及一縱向開孔54穿過該橫向容室52。其中,該第一、二卡掣件22、24設置于該固定座46的橫向容室52內。該第一彈性件38設置于該第一卡掣件22與該固定件48之間。該第二彈性件40設置于該第二卡掣件24與該固定件48之間。該操作機構26包括一第一釋放件56連接該多個卡掣裝置20中的一個或一對;一第二釋放件58連接該多個卡掣裝置20中的另一個或另一對;一連動件60樞接于該裝配組件13,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以及一操作件62連接該連動件60,用以操作該連動件60,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被該連動件60帶動位移。其中,該第一釋放件56設置于該裝配組件13,實施方式是該裝配組件13定義有一第一縱向空間15,以供該第一釋放件56在該第一縱向空間15內可縱向活動的位移。該第一釋放件56包括一第一端64及一第二端66相對該第一端64,且該兩端分別穿于相對應的固定座46的縱向開孔54。該第二釋放件58與該第一釋放件56的結構配置相同,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13,實施方式是該裝配組件13定義有一第二縱向空間16,以供該第二釋放件58在該第二縱向空間16內可縱向活動的位移。該第二釋放件58包括一第一端68及一第二端70相對該第一端68,且該兩端分別穿出于相對應的固定座46的縱向開孔54。該連動件60與該裝配組件13的樞接關系,實施方式是該裝配組件13的第一裝配件34設置一橫向空間21,以供該連動件60可活動位移。此外,該連動件60的中心部位預設有一樞接部61,例如一圓形穿孔;而該裝配組件13的任一裝配件設置有對應互補的承接部17,例如該第二裝配件36設置有一圓形凸體,如圖1所示,以供該樞接部61樞設,使該連動件60可以相對該裝配組件13樞接活動位移。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較佳實施觀點,該連動件60的樞接部61與該裝配組件13的承接部17間的樞接關系,也可以是前者是凸體而后者是互補圓孔,或以一軸件加以樞接的配置型態(tài)。該第一釋放件56的每一端(包括第一、二端64、66)包含有一第一、第二導引部72,74,該第一釋放件56的第一、第二導引部72、74并分別相對于該卡掣裝置20的第一、二卡掣件22、24的第一、二傾斜受力部42、44的傾斜面。該第二釋放件58的每一端(包括第一、二端68、70)亦包含有一第一、第二導引部72、74,該第二釋放件58的第一、第二導引部72、74并分別相對于該卡掣裝置20的第一、二卡掣件22、24的第一、二傾斜受力部42、44的傾斜面。本實施例中,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為各自由該固定座46的縱向開孔54穿入至其橫向容室52內,并各自通過該固定件48固接該固定座46,且該第一、二卡掣件22、24設置于該固定座46的橫向容室52內。借此,使該多個卡掣裝置20與該操作機構26間可組設形成一機構組件。其中,該卡掣裝置20與該操作機構26間的連接關系,是通過該操作件62連接該連動件60,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被該連動件60帶動位移,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的第一、第二導引部72、74,根據(jù)該操作件62的操作方向而選擇性地頂推該第一卡掣件22的第一傾斜部42或選擇性地頂推該第二卡掣件24的第二傾斜部44,使該第一卡掣件22可以自該第一殼體10的定位孔30內脫離或該第二卡掣件24可以自該第二殼體12的定位孔32內脫離。在一較佳實施例觀點,該裝配組件13相對于該操作件62設置有一相對應的操作窗口18,以供該操作件62可在該操作窗口18內活動的操作位移,用以提供一使用者操作(如往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反推動)該操作件62帶動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位移。且該多個彈性機構28分別對應于該操作機構26的第一釋放件56的第一、二端64、66以及該第二釋放件58的第一、二端68、70,如圖1所示。該每一彈性機構28設置于該裝配組件13與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之間的配置方式,是將該裝配組件13相對于每一彈性機構28定義有相對應的延伸容室19與該卡掣容室14相通,以供每一彈性機構28裝配在該延伸容室19內,并可作用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該彈性機構28包括一彈性件76,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是響應該彈性件76的彈力而可活動的位移,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被該操作機構26的操作件62操控放開后具有自動彈回原位的功能。本實施例中,該彈性機構28還包括一基座78以及一推件80活動的連接穿過該基座78,其中,該推件80具有一抵靠部相對抵于該基座78。其中,該彈性件76設置于該推件80與該裝配組件13之間,該推件80可借助該彈性件76的彈力,使該推件80相對該基座78被頂推伸出,并借助該推件80的抵靠部與該基座78相抵靠,使該推件80相對該操作機構26的第一、二釋放件56、58可提供恒定的彈力抵靠。因此,當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頂推該彈性機構28的作用力放開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可被該彈性機構28自動頂推而回到其原位。圖5顯示該第一、二殼體10、12與該裝配組件13之間,借助該多個卡掣裝置20的第一、二卡掣件22、24而可相互卡掣定位。圖6、圖7顯示該第一殼體10可以自該裝配組件13被卸下,操作方式可通過一使用者操作往如圖式箭頭所示的第一方向F1推動該操作件62,通過該操作件62連接該連動件60,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被該連動件60帶動而縱向的位移,此時,該每一卡掣裝置20的第一卡掣件22通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的第一導引部72被帶動而同步壓縮該第一彈性件38,且自該第一殼體10的定位孔30內脫離,使該第一殼體10可以自該裝配組件13被卸下。此外,當該F1方向作用力自該操作件62放開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可借助該彈性機構28的推件80響應彈性件76的彈力,而可自動頂推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回復原位。圖8、圖9顯示該第二殼體12可以自該裝配組件13被卸下,操作方式可通過一使用者操作往如圖式箭頭所示的第二方向F2推動該操作件62,通過該操作件62連接該連動件60,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被該連動件60帶動而縱向的位移,此時,該每一卡掣裝置20的第二卡掣件24通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的第二導引部74被帶動而同步壓縮該第二彈性件40,且自該第二殼體12的定位孔32內脫離,使該第二殼體12可以自該裝配組件13被卸下。此外,當該F2方向作用力自該操作件62放開后,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可借助該彈性機構28的推件80響應彈性件76的彈力,而可自動頂推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回復原位。圖10顯示該操作件的組設型態(tài)亦可包括一非圓孔的套件84固接于該連動件60,并借助一工具,例如旋轉件86卡接該套件84,用以提供一使用者以旋轉一角度的方式帶動該連動件60擺動,使該第一、二釋放件56、58同時被該連動件60帶動位移,以使該第一殼體10或第二殼體12可以自該裝配組件13被卸下。如前所述,本實施例除可提供使用者方便更換或拆裝該第一、第二殼體外,若本實施例中的電子裝置應用于一種可攜式的通訊電子產品,特別是指行動電話,則借助由該第一殼體或第二殼體方便拆換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方便享受替換該行動電話面板的樂趣,以展現(xiàn)個性化且富有多樣變化性的手持通訊產品。雖然本發(fā)明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是本
技術領域
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發(fā)明,在沒有脫離本發(fā)明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作出各種等效的變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發(fā)明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上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權利要求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第二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裝配組件,設置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多個卡掣裝置,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二卡掣件;一第一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一卡掣件,使該第一卡掣件朝向該第一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二卡掣件,使該第二卡掣件朝向該第二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操作機構,包括一第一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一個,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一第二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另一個,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一連動件樞接于該裝配組件,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以及一操作件連接該連動件,而供操作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其中,該第一釋放件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該第二釋放件亦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借助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以及借助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其中,當該操作件被往一第一方向操作時,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該每一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被帶動而自該第一殼體的定位孔內脫離,使該第一殼體自該裝配組件被卸下;其中,當該操作件被往一第二方向操作時,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該每一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借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被帶動而自該第二殼體的定位孔內脫離,使該第二殼體自該裝配組件被卸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掣件具有一第一傾斜部與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抵接;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第二傾斜部與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抵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裝置包括一固定座以及一固定件活動地固接于該固定座,該固定座包括一橫向容室以及一縱向開孔穿過該橫向容室;該第一、二卡掣件設置于該固定座的橫向容室內;該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該第二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二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性機構,其包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與該操作機構之間,使該操作機構借助該彈性件的彈力而可自動回復原位。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推件活動的連接穿過該基座,該推件具有一抵靠部相對抵于該基座,該推件借助助該彈性件的彈力,使該推件相對該基座被頂推伸出,使該推件相對該操作機構的第一、二釋放件提供恒定的彈力抵靠。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一套件固接于該連動件,并借助一旋轉件卡接該套件,以操控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7.一種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第二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裝配組件,設置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多個卡掣裝置,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第一卡掣件;一第二卡掣件;一第一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一卡掣件,使該第一卡掣件朝向該第一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彈性件作用于該第二卡掣件,使該第二卡掣件朝向該第二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其中,該第一卡掣件具有一第一傾斜部;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第二傾斜部;以及一操作機構,包括一第一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一個,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一第二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另一個,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一連動件樞接于該裝配組件,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以及一操作件連接該連動件,供操作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而縱向的位移;其中,該第一釋放件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該第二釋放件亦包括一第一、第二導引部,借助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一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以及借助助該第一、二釋放件的第二導引部抵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裝置包括一固定座以及一固定件活動地固接于該固定座,該固定座包括一橫向容室以及一縱向開孔穿過該橫向容室;該第一、二卡掣件設置于該固定座的橫向容室內;該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該第二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二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彈性機構,其包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與該操作機構之間,使該操作機構借助該彈性件的彈力而可自動回復原位。10.根據(jù)權利要求9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推件活動的連接穿過該基座,該彈性件設置于該推件與該裝配組件之間,該推件具有一抵靠部相對抵于該基座,使該推件相對該基座被頂推伸出,使該推件相對該操作機構的第一、二釋放件提供恒定的彈力抵靠。11.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件包括一套件固接于該連動件,并借助一旋轉件卡接該套件,以操控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位移。12.—種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第二殼體,包括多個定位孔;一裝配組件,設置于該第一殼體與該第二殼體之間;多個卡掣裝置,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固定座以及一固定件活動地固接于該固定座,其中,該固定座包括一橫向容室以及一縱向開孔穿過該橫向容室;一第一、二卡掣件設置于該固定座的橫向容室內;一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一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使該第一卡掣件朝向該第一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以及一第二彈性件設置于該第二卡掣件與該固定件之間,使該第二卡掣件朝向該第二殼體的其中一定位孔;其中,該第一卡掣件具有一第一傾斜部;該第二卡掣件具有一第二傾斜部;以及一操作機構,包括一第一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一對,并包括一第一導引部相對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以及一第二導引部相對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一第二釋放件,連接于該多個卡掣裝置中的另一對,并包括一第一導引部相對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一卡掣件的第一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以及一第二導引部相對于該卡掣裝置的第二卡掣件的第二傾斜受力部的傾斜面;一連動件樞接于該裝配組件,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以及一操作件連接該連動件,供操作該連動件,使該第一、二釋放件被該連動件帶動而各自連動一對卡掣裝置的第一、二卡掣件位移。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彈性機構,其包括一彈性件設置于該裝配組件與該操作機構之間,使該操作機構借助該彈性件的彈力而可自動回復原位。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所述的殼體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機構包括一基座以及一推件活動的連接穿過該基座,該推件具有一抵靠部相對抵于該基座,該彈性件設置于該推件與該裝配組件之間,該推件借助助該彈性件的彈力,使該推件相對該基座被頂推伸出,使該推件相對該操作機構的第一、二釋放件提供恒定的彈力抵靠。全文摘要本發(fā)明有關一種電子裝置的殼體組件,包含一第一殼體,具有多個定位孔;一第二殼體,具有多個定位孔;一裝配組件,設置于該第一、二殼體之間,包含一對裝配件;多個卡掣裝置,每一卡掣裝置包括一第一、二卡掣件,分別借助一第一、二彈性件而卡接于該第一、二殼體的定位孔;以及一操作機構,連接該多個卡掣裝置,其包括一第一、二釋放件分別設置于該裝配組件的該對裝配件;一連動件樞接于該裝配組件,且連接該第一、二釋放件;以及一操作件連接該連動件,用以操控該每一卡掣裝置的第一或第二卡掣件借助該第一、第二釋放件脫離該第一或第二殼體的定位孔。文檔編號H05K5/00GK101932208SQ200910139828公開日2010年12月29日申請日期2009年6月24日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24日發(fā)明者林淑珍,陳珊瑤,陳榮彬申請人: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