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的技術(shù)方案,包括支架,支架上設(shè)置有用于纏繞線纜的轉(zhuǎn)輪,在支架的底部設(shè)置有滾輪,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滾輪的電動機,在轉(zhuǎn)輪上設(shè)置有編碼器,所述的編碼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報警電路連接,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電動機的驅(qū)動電路,所述的控制器還分別與GPS模塊、無線通信模塊連接。該方案的防線器有電動機可以帶動線纜進行移動,不需要人工搬運,節(jié)省了人力,并且有編碼器可以及時的獲得線纜的剩余情況,便于進行電力施工的安排。
【專利說明】
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的是電力施工領(lǐng)域,尤其是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
【背景技術(shù)】
[0002]在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公知的技術(shù)是在電力施工過程中,需要鋪設(shè)大量的線纜,現(xiàn)在鋪設(shè)線纜時都是采用機動車運送,在需要鋪設(shè)電纜處預(yù)放線纜,然后再由人工運送進行鋪設(shè),在人工運送時,需要大量的人工,搬運緩慢,影響工程進度,而且極易造成人員受傷,這是現(xiàn)有技術(shù)所存在的不足之處。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的技術(shù)方案,該方案的防線器有電動機可以帶動線纜進行移動,不需要人工搬運,節(jié)省了人力,并且有編碼器可以及時的獲得線纜的剩余情況,便于進行電力施工的安排。
[0004]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shù)措施來實現(xiàn)的: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包括支架,本方案的特點是:支架上設(shè)置有用于纏繞線纜的轉(zhuǎn)輪,在支架的底部設(shè)置有滾輪,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滾輪的電動機,在轉(zhuǎn)輪上設(shè)置有編碼器,所述的編碼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報警電路連接,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電動機的驅(qū)動電路,所述的控制器還分別與GPS模塊、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的無線通信模塊為2G無線通信模塊或3G無線通信模塊。
[0005]所述的報警電路包括第一個三極管VTl,第一個三極管VTl的基極與控制器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發(fā)射極T通過第一電阻Rl與+VCCl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3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通過第一電容Cl、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4腳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8腳通過第四電阻R4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五電阻R5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六電阻R6、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二電容C2、第七電阻R7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通過第八電阻R8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連接,有第三電容C3與所述的第八電阻R8并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3腳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滑動端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4腳接地,第二運算放大器IC28腳通過第九電阻R9接地,所述第一滑動變阻器RBl與第十電阻RlO串聯(lián)后串接在+VCCl和接地線之間,有第二滑動變阻器RB2與第^^一電阻Rll串聯(lián)后,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串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二電阻R12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三電阻R13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4腳接地,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8腳通過第十四電阻R14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7腳與+VCCl連接,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4腳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8腳通過第十五電阻R15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通過第十六電阻R16、第四電容C4、第一個二極管Dl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滑動端通過第十七電阻R17、第二個二極管D2與第一個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五電容C5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十八電阻R18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2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十九電阻R19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二十電阻R20與第四運算放大器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4腳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8腳通過第二十一電阻R21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通過第二十二電阻R22與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第一繼電器Jl與+VCC2連接,第一繼電器Jl的常開觸點Jl-1與報警器B串聯(lián)。
[0006]所述的+VCCl和+VCC2 均為+9V。
[0007]所述的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彡RBl彡22千歐,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彡RB2彡22千歐。
[0008]所述的電動機為步進電動機。
[0009]所述的驅(qū)動電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IC6,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6腳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4腳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6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4腳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5腳與+VD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第二十五電阻R25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通過第六電容C6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控制開關(guān)K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3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5腳與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0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8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2腳通過第三個二極管D3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四個二極管D4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五個二極管D5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的7腳通過第六個二極管D6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通過第二十七電阻R27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5腳與+VD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3腳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2腳與所述電動機M的A2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4腳與電動機M的Al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5腳與+VD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3腳接地,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電動機M的B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4腳與電動機M的B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一個功放電路IC8的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5腳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3腳接地,第三個功放電路IC1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 Cl 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 Cl O的I腳通過第二十九電阻R29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I腳通過第二十八電阻R28接地,有第七電容C6與第二十八電阻R28并聯(lián),所述的+VD通過第八電容C8接地,所述的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的阻值為I兆歐。
[001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據(jù)對上述方案的敘述得知,由于在該方案中有轉(zhuǎn)輪用于固定線纜;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滾輪的電動機,這樣可以帶動線纜移動,將線纜運送到需要線纜的地方,這樣可以進入一些機動車無法進入的區(qū)域;有編碼器可以記錄轉(zhuǎn)輪轉(zhuǎn)動的圈數(shù),控制器就可以計算出線纜的使用量,并通過無線通信模塊發(fā)送的上級控制平臺或預(yù)先設(shè)定的手機上;有GPS模塊可以定位防線器的位置,并通過無線通信模塊發(fā)送到上級控制平臺或預(yù)先設(shè)定的手機上,便于工作人員監(jiān)控;報警電路采用多個運算放大器,這樣控制器就不需要大的功率就可以實現(xiàn)對報警器的控制,而且降低了報警器的待機電流,減少了電能損耗;按下控制開關(guān)后,第六運算放大器IC7構(gòu)成時鐘信號發(fā)射器,第三滑動變阻器可以調(diào)整振蕩頻率,調(diào)整電動機轉(zhuǎn)速,第一控制芯片為計數(shù)器,第三個二極管、第四個二極管和第二十六電阻,第五個二極管和第六個二極管和第二十七電阻構(gòu)成兩個頻率相同,相位差九十度的步進控制信號,控制步進電動機。電動機采用直流供電,這樣可以直接攜帶蓄電池進行供電,便于進行施工,不需要額外架線。由此可見,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zhì)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0011 ]圖1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12]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的電氣原理圖。
[0013]圖3為報警電路的電路圖。
[0014]圖4為驅(qū)動電路的電路圖。
[0015]圖中,I為支架,2為轉(zhuǎn)輪,3為編碼器,4為滾輪,5為電動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shù)特點,下面通過一個【具體實施方式】,并結(jié)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0017]通過附圖可以看出,本方案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包括支架I,支架I上設(shè)置有用于纏繞線纜的轉(zhuǎn)輪2,在支架I的底部設(shè)置有滾4輪,在支架I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滾輪4的電動機5,在轉(zhuǎn)輪2上設(shè)置有編碼器3,所述的編碼器3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報警電路連接,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電動機的驅(qū)動電路,所述的控制器還分別與GPS模塊、無線通信模塊連接。所述的電動機為步進電動機。所述的無線通信模塊為2G無線通信模塊或3G無線通信模塊。
[0018]所述的報警電路包括第一個三極管VTl,第一個三極管VTl的基極與控制器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發(fā)射極T通過第一電阻Rl與+VCCl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3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通過第一電容Cl、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4腳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8腳通過第四電阻R4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五電阻R5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六電阻R6、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二電容C2、第七電阻R7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通過第八電阻R8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連接,有第三電容C3與所述的第八電阻R8并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3腳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滑動端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4腳接地,第二運算放大器IC28腳通過第九電阻R9接地,所述第一滑動變阻器RBl與第十電阻RlO串聯(lián)后串接在+VCCl和接地線之間,有第二滑動變阻器RB2與第^^一電阻Rll串聯(lián)后,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串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二電阻R12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三電阻R13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4腳接地,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8腳通過第十四電阻R14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7腳與+VCCl連接,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4腳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8腳通過第十五電阻R15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通過第十六電阻R16、第四電容C4、第一個二極管Dl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滑動端通過第十七電阻R17、第二個二極管D2與第一個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五電容C5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十八電阻R18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2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十九電阻R19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二十電阻R20與第四運算放大器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4腳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8腳通過第二十一電阻R21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通過第二十二電阻R22與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第一繼電器Jl與+VCC2連接,第一繼電器Jl的常開觸點Jl-1與報警器B串聯(lián)。所述的+VCCl和+VCC2均為+9V。所述的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RB1<22千歐,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彡RB2彡22千歐。
[0019]所述的驅(qū)動電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IC6,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6腳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4腳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6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4腳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5腳與+VD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第二十五電阻R25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通過第六電容C6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控制開關(guān)K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3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5腳與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0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8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2腳通過第三個二極管D3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四個二極管D4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五個二極管D5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的7腳通過第六個二極管D6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通過第二十七電阻R27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5腳與+VD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3腳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2腳與所述電動機M的A2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4腳與電動機M的Al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5腳與+VD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3腳接地,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電動機M的B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4腳與電動機M的B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一個功放電路IC8的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5腳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3腳接地,第三個功放電路IC1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 Cl 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 Cl O的I腳通過第二十九電阻R29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I腳通過第二十八電阻R28接地,有第七電容C6與第二十八電阻R28并聯(lián),所述的+VD通過第八電容C8接地,所述的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的阻值為I兆歐。
[0020]本發(fā)明并不僅限于上述【具體實施方式】,本領(lǐng)域普通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范圍內(nèi)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yīng)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quán)項】
1.一種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包括支架,其特征是:支架上設(shè)置有用于纏繞線纜的轉(zhuǎn)輪,在支架的底部設(shè)置有滾輪,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滾輪的電動機,在轉(zhuǎn)輪上設(shè)置有編碼器,所述的編碼器與控制器連接,所述控制器與報警電路連接,在支架上設(shè)置有驅(qū)動電動機的驅(qū)動電路,所述的控制器還分別與GPS模塊、無線通信模塊連接。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報警電路包括第一個三極管VTl,第一個三極管VTl的基極與控制器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發(fā)射極T通過第一電阻Rl與+VCCl連接,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通過第二電阻R2接地,第一個三極管VTl的集電極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3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通過第一電容Cl、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4腳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8腳通過第四電阻R4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五電阻R5與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2腳連接,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六電阻R6、第三電阻R3接地,第一運算放大器ICl的6腳通過第二電容C2、第七電阻R7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2腳通過第八電阻R8與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連接,有第三電容C3與所述的第八電阻R8并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3腳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滑動端連接,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4腳接地,第二運算放大器IC28腳通過第九電阻R9接地,所述第一滑動變阻器RBl與第十電阻RlO串聯(lián)后串接在+VCCl和接地線之間,有第二滑動變阻器RB2與第十一電阻Rll串聯(lián)后,與第一滑動變阻器RBl串聯(lián),第二運算放大器IC2的6腳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7腳與+VCCl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二電阻R12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3腳通過第十三電阻R13與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4腳接地,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8腳通過第十四電阻R14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7腳與+VCCl連接,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4腳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8腳通過第十五電阻R15接地,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三運算放大器IC3的6腳通過第十六電阻R16、第四電容C4、第一個二極管Dl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2腳連接,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滑動端通過第十七電阻R17、第二個二極管D2與第一個二極管Dl的正極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五電容C5與第四運算放大器IC4的6腳連接,第二個二極管D2的正極通過第十八電阻R18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2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十九電阻R19與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3腳通過第二十電阻R20與第四運算放大器的6腳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4腳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8腳通過第二 ^^一電阻R21接地,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7腳與+VCCl連接,第五運算放大器IC5的6腳通過第二十二電阻R22與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第二個三極管VT2的基極通過第二十三電阻R23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發(fā)射極接地,第二個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第一繼電器Jl與+VCC2連接,第一繼電器Jl的常開觸點Jl-1與報警器B串聯(lián)。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VCCl和+VCC2均為+9V。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滑動變阻器RBl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RB1<22千歐,第二滑動變阻器RB2的阻值范圍為18千歐<RB2<22千歐。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電動機為步進電動機。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5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驅(qū)動電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IC6,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6腳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4腳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6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4腳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5腳與+VD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第二十五電阻R25與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連接,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2腳通過第六電容C6接地,第六運算放大器IC7的3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控制開關(guān)K與+VD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3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5腳與第一控制芯片IC6的10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8腳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2腳通過第三個二極管D3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四個二極管D4與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I腳通過第二十六電阻R26接地,第一控制芯片IC6的4腳通過第五個二極管D5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一控制芯片IC6的的7腳通過第六個二極管D6與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I腳通過第二十七電阻R27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5腳與+VD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3腳接地,第一功放電路IC8的2腳與所述電動機M的A2腳連接,第一功放電路IC8的4腳與電動機M的Al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5腳與+VD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3腳接地,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電動機M的BI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4腳與電動機M的B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一個功放電路IC8的2腳連接,第二個功放電路IC9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 Cl 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1的5腳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3腳接地,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2腳與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4腳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I腳通過第二十九電阻R29與+VD連接,第三個功放電路IClO的I腳通過第二十八電阻R28接地,有第七電容C6與第二十八電阻R28并聯(lián),所述的+VD通過第八電容C8接地。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三滑動變阻器RB3的阻值為I兆歐。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力施工用放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無線通信模塊為2G無線通信模塊或3G無線通信模塊。
【文檔編號】H02P8/14GK105914660SQ201610247192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fā)明人】李震, 張?zhí)K越, 景光良, 王長青
【申請人】鄒平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