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38526閱讀:364來源:國知局
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檢測用工具,具體涉及一種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



背景技術(shù):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新后輪軸包括輪軸本體11,輪軸本體11位于圓柱體結(jié)構(gòu),在輪軸本體11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第一安裝塊12和第二安裝塊13,第一安裝塊12所在平面以及第二安裝塊13所在平面均與輪軸本體11的中心線垂直,在第一安裝塊12上設(shè)置第一固定孔121,在第二安裝塊13上設(shè)置相互隔離的第二固定孔131和第三固定孔132。新后輪軸在出廠前必須對其直線度進行檢測,檢測時需要將新后輪軸進行定位安放,但是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沒有設(shè)備可以將該新后輪軸進行定位安放,故設(shè)計一種能夠?qū)⒃撔潞筝嗇S進行定位安放的設(shè)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實現(xiàn)了將新后輪軸定位安放,且實現(xiàn)了對種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的直線度檢測。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shù)方案:

一種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包括:

底座;

第一定位機構(gòu),其包括:立于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座,第一定位座靠近底座一側(cè)設(shè)置,在第一定位座靠近底座中心的側(cè)面上固定設(shè)置有第一壓緊柱,第一壓緊柱的中心向底座中心延伸有第一定位柱,第一壓緊柱和第一定位柱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一定位柱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二安裝塊上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壓緊柱的直徑大于第二固定孔直徑;

第二定位機構(gòu),其包括:立于底座上的第二定位座,第二定位座靠近底座另一側(cè)設(shè)置且與第一定位座相對設(shè)置,第二定位座到第一定位座之間距離大于新后輪軸的總長度,在第二定位座上設(shè)置有夾緊機構(gòu),其能在安裝時為新后輪軸讓出安裝空間,也能在安裝后與第一壓緊柱僅從水平方向?qū)⑿潞筝嗇S壓緊;

第一支撐座,其立于底座上,第一支撐座位于第一壓緊柱靠近第二定位座的端旁;

第二支撐座,其立于底座上,第一支撐座位于壓緊機構(gòu)靠近第一壓緊柱旁的端旁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表面上均設(shè)置有用于放置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的V型槽,第一支撐座的V型槽底面和第二支撐座的V型槽底面平行;以及

基準座,其包括:

支座,其立于底座上且位于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之間;

基準塊,其固定端與支座固定,其基準端向第一支撐座的V型槽和第二支撐座的V型槽中線連線所在位置延伸,基準塊的基準端上設(shè)置有圓弧型槽,當為直線的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放置在第一支撐座和第二支撐座上時,為直線的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與第一支撐座的V型槽底面、第二支撐座的V型槽底面及基準塊的圓弧型槽均接觸。

優(yōu)選的是,夾緊機構(gòu)包括:

第一氣缸,其安裝于第二定位座遠離第一定位座的一側(cè);以及

壓緊部,其包括第二壓緊柱,第一氣缸的活塞桿穿過第二定位座與第二壓緊柱相連,第二壓緊柱的中心向底座中心延伸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壓緊柱和第二定位柱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二定位柱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一安裝塊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壓緊柱的直徑大于第一固定孔直徑。

優(yōu)選的是,在基準塊的基準端安裝有百分表。

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第三定位機構(gòu),其包括:立于底座上的第三定位座,第三定位座靠近底座一側(cè)設(shè)置,在第三定位座靠近底座中心的側(cè)面上固定設(shè)置有第三壓緊柱,第三壓緊柱的中心向底座中心延伸有第三定位柱,第三壓緊柱和第三位柱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三定位柱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二安裝塊上的第三固定孔,第三壓緊柱的直徑大于第三固定孔直徑。

相比于現(xiàn)有技術(shù),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過設(shè)置第一定位機構(gòu)、第二定位機構(gòu),實現(xiàn)了將新后輪軸從左右方向定位安放,通過設(shè)置第一支撐座的V型槽、第二支撐座的V型槽以及基準座的圓弧型槽均能與直線的新后輪接觸,為實時檢測新后輪軸的直線度提供了檢測基準,進而最終實現(xiàn)了對種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的直線度檢測,使用方便,檢測效率高,進而提高了產(chǎn)品的出廠速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后輪軸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新后輪軸的仰視圖;

圖3為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未安裝新后輪軸時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為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安裝新后輪軸后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3以及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包括:

底座2;

第一定位機構(gòu)3,其包括:立于底座2上的第一定位座31,第一定位座31靠近底座2一側(cè)設(shè)置,在第一定位座31靠近底座2中心的側(cè)面上固定設(shè)置有第一壓緊柱32,第一壓緊柱32的中心向底座2中心延伸有第一定位柱33,第一壓緊柱32和第一定位柱33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一定位柱33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二安裝塊上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壓緊柱32的直徑大于第二固定孔直徑;

第二定位機構(gòu)4,其包括:立于底座2上的第二定位座41,第二定位座41靠近底座2另一側(cè)設(shè)置且與第一定位座31相對設(shè)置,第二定位座41到第一定位座31之間距離大于新后輪軸的總長度,在第二定位座41上設(shè)置有夾緊機構(gòu)42,其能在安裝時為新后輪軸讓出安裝空間,也能在安裝后與第一壓緊柱32僅從水平方向?qū)⑿潞筝嗇S壓緊;

第一支撐座5,其立于底座2上,第一支撐座5位于第一壓緊柱32靠近第二定位座41的端旁;

第二支撐座6,其立于底座2上,第一支撐座5位于壓緊機構(gòu)靠近第一壓緊柱32旁的端旁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表面上均設(shè)置有用于放置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的V型槽,第一支撐座5的V型槽底面和第二支撐座6的V型槽底面平行;以及

基準座7,其包括:

支座71,其立于底座2上且位于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之間;

基準塊72,其固定端與支座71固定,其基準端向第一支撐座5的V型槽和第二支撐座6的V型槽中線連線所在位置延伸,基準塊72的基準端上設(shè)置有圓弧型槽,當為直線的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放置在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上時,為直線的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與第一支撐座5的V型槽底面、第二支撐座6的V型槽底面及基準塊72的圓弧型槽均接觸。安裝時,首先,將新后輪軸放置于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上,同時將第一定位柱33穿過新后輪軸第二安裝塊上的第二固定孔;然后,啟動夾緊機構(gòu)42,從水平方向?qū)⑿潞筝嗇S夾緊在第一壓緊座與夾緊機構(gòu)42之間,由于第一定位柱33的直徑比第二固定孔小,因此為新后輪軸的上下移動讓出的轉(zhuǎn)動空間,夾緊機構(gòu)42對新后輪軸的上下移動也沒有限制,進而第一定位機構(gòu)3和第二定位機構(gòu)4僅實現(xiàn)從左右方向上夾緊,對新后輪軸在豎直方向上沒有較強的限制,從而使得第一支撐座5和第二支撐座6保持對新后輪軸的輪軸本體11的支撐,但是夾緊后限制了新后輪軸的自由上下移動,以便于后面檢測輪軸本體11與兩個V型槽表面和圓弧型槽表面的之間的距離,避免在檢測時因輪軸本體11的撬動而導(dǎo)致直線度檢測結(jié)果差異大。

為了設(shè)計結(jié)構(gòu)簡單、使用方便的夾緊機構(gòu)42,夾緊機構(gòu)42包括:

第一氣缸421,其安裝于第二定位座41遠離第一定位座31的一側(cè);以及

壓緊部422,其包括第二壓緊柱,第一氣缸421的活塞桿穿過第二定位座41與第二壓緊柱相連,第二壓緊柱的中心向底座2中心延伸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壓緊柱和第二定位柱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二定位柱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一安裝塊上的第一固定孔,第二壓緊柱的直徑大于第一固定孔直徑。

為了提高在基準塊72處的檢測精度,在基準塊72的基準端安裝有百分表9。采用百分表9檢測圓弧型槽底面到輪軸本體11之間的距離,檢測方便

如圖2以及圖4所示,新后輪軸直線度檢測工裝還包括第三定位機構(gòu)8,其包括:立于底座2上的第三定位座81,第三定位座81靠近底座2一側(cè)設(shè)置,在第三定位座81靠近底座2中心的側(cè)面上固定設(shè)置有第三壓緊柱82,第三壓緊柱82的中心向底座2中心延伸有第三定位柱83,第三壓緊柱82和第三位柱均與水平方向平行,第三定位柱83用于安裝時穿過新后輪軸第二安裝塊上的第三固定孔,第三壓緊柱82的直徑大于第三固定孔直徑。可以看出,當夾緊后,在第二固定孔所在位置第二安裝塊受到第一定位機構(gòu)3的第一支撐力,在輪軸本體11與第二安裝塊的連接處受到輪軸本體11傳遞過來的抵壓力,抵壓力與第一支撐力為一對等大反向的力,但是第一支撐力的著力點與抵壓力的著力點在第二安裝塊相對的兩側(cè)上,兩個反向力作用于一塊板上,極易發(fā)生第二安裝塊彎折現(xiàn)象,故設(shè)置第三定位機構(gòu)8,在抵壓力著力點旁也對第二安裝塊進行支撐,避免了第二安裝塊發(fā)生彎折現(xiàn)象,避免產(chǎn)生廢品,從而到達節(jié)約人力和物力成本目的,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lǐng)域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應(yīng)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shù)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yīng)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quán)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