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液體藥劑異物檢測設備。
背景技術:
醫(yī)用輸液瓶在灌裝液體時,液體中含有異物主要通過手工和肉眼檢測的方式進行檢查,檢測結果受到檢測人員的熟練程度及其他認為因素影響,誤差很大,并且,檢測速度慢,檢測精度不高?,F(xiàn)有的很多檢測設備,通過將瓶體傾倒,利用X射線對瓶體內部進行檢測,然而對于粒徑較小的顆粒物,X射線檢測的方式,不能較大概率的檢測到異物。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體藥劑異物檢測設備,能夠改善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通過采用可以相對轉動托盤,使瓶體能夠在電機的帶動下相對轉動,同時采用可以相對轉動套管,增大瓶體內液體受到的離心力,使液體內的異物檢測效率更高。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液體藥劑異物檢測設備,包括底座及設置在所述的底座中部上方的照明支架,在所述的底座下方設置有機架,在所述的底座外部套裝有套管,所述的套管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底座上,在所述的套管外側套裝有齒圈,在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于帶動所述的齒圈轉動的驅動裝置,在所述的套管上設置有通孔,在所述的通孔內設置有下托盤支架,所述的下托盤支架下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通孔內,所述的下托盤支架上端設置有下托盤,在所述的照明支架上端設置有凸緣,在所述的凸緣上套裝有上梁,所述的上梁轉動連接在所述的凸緣上,在所述的上梁遠離所述的凸緣一端設置有上托盤支架,所述的上托盤支架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上梁上,在所述的上托盤支架下端設置有上托盤,在所述的上梁上方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的上托盤支架轉動的電機,在所述的上托盤和所述的下托盤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卡接瓶體的凹槽,在所述的凹槽內壁上分別設置有防滑墊,在所述的照明支架上設置有至少2個照明燈組,在所述的照明支架中部設置有至少2個CCD相機。CCD相機為高速工業(yè)相機,采用電偶和傳感器,其檢測精度高,本發(fā)明中,使照明燈組提供光線,利用CCD相機拍攝圖像,由于采用可轉動的套管,使下托盤支架隨著套管同步轉動過程中,設置在凸緣上的上梁在瓶體的帶動下,與套管同步轉動,而設置在上梁上的電機帶動上托盤支架,使上托盤支架帶動上托盤轉動,將瓶體上端卡接在上托盤內的凹槽內,將瓶體底部卡接在下托盤內的凹槽內,利用橡膠制成的防滑墊,對瓶體進行固定,使上托盤轉動時,下托盤在瓶體的帶動下同步轉動,相應的,瓶體內的液體受到離心力作用,由于套管和上托盤、下托盤均在轉動,使得瓶體內的液體受到的作用力更大,使附著在瓶體底部或瓶體內壁上的顆粒物隨著液體運動,此時能夠利用CCD相機捕捉瓶體內異物的狀況,通過帶動瓶體轉動,對瓶體內的液體進行多次圖像捕捉,進行對比,將圖像發(fā)送到控制設備,即可方便對瓶體內的液體進行異物分析,其檢測精度更高,并且,液體受到的作用力更大,使附著在瓶體內壁上的顆粒物能夠充分的在液體作用下脫離瓶體內壁,使其被捕捉拍攝到的可能性更大,進而其檢測精度更高。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在所述的照明支架上端面上設置有沉孔,在所述的沉孔側壁上設置有螺紋通孔,所述的凸緣下端插接在所述的沉孔內側,在所述的凸緣側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在所述的螺紋通孔內設置有調節(jié)螺栓,所述的調節(jié)螺栓螺紋連接在所述的螺紋通孔內,所述的調節(jié)螺栓末端插接在所述的環(huán)形凹槽內側。為了方便凸緣的安裝,本發(fā)明采用可拆卸結構,使凸緣通過調節(jié)螺栓安裝在照明支架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所述的環(huán)形凹槽為沿著所述的凸緣軸線方向等間隔設置的至少2個。通過采用多組環(huán)形凹槽,將調節(jié)螺栓插接在不同的環(huán)形凹槽內側時,凸緣的高度不同,進而能夠方便瓶體的安裝,并且,本發(fā)明可以適用于不同型號大小的瓶體內的異物檢測,通過調整凸緣的位置,進而能夠調節(jié)上梁的高度,使上托盤和下托盤之間的距離得到調整,進而用于不同容量的瓶體的檢測。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在所述的上托盤下端邊緣設置有罩體,在所述的罩體內側設置有反光板。本發(fā)明中,使罩體內部的反光板對照明燈組產生的光線進行反光,能夠提高光線的利用率??梢詫⒄煮w采用可拆卸結構安裝在上托盤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在所述的罩體下端為敞口狀結構,所述的反光板位于該所述的敞口狀內側,所述的罩體上端呈中空圓筒狀,在所述的罩體上端內側設置有支塊,在所述的上托盤外壁上設置有半通槽,所述的罩體套裝在所述的上托盤上時所述的支塊能夠卡接在所述的半通槽內側,在所述的上托盤上端外壁上設置有階梯槽,在所述的階梯槽內側設置有定位套管,所述的定位套管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階梯槽內壁上,所述的定位套管下端面抵在所述的罩體上端面上。本發(fā)明中,使罩體底部的直徑大于其上部中空圓筒狀結構的直徑,使反光板位于罩體內部,在安裝時,將定位套管向上方旋出階梯槽,將罩體向上移動,在支塊與半通槽的作用下,能夠使罩體保持穩(wěn)定,在將瓶體卡接在凹槽內時,將支塊卡接在半通槽內,將定位套管向下旋緊,使定位套管下端抵在罩體上端面上,使罩體保持穩(wěn)定即可。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在所述的照明支架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的CCD相機和所述的照明燈組分別固定在相應所述的安裝槽內,所述的照明支架下部為中空管狀結構,在所述的照明支架內壁上設置有布線槽,在所述的布線槽內分別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的CCD相機和所述的照明燈組的線路。通過設置在照明支架內側的布線槽,能夠方便對CC相機和照明燈組進行布線,避免線路混亂,并且,在維護時,能夠方便分辨線路,方便維護操作。
進一步的,為更好地實現(xiàn)本發(fā)明,在所述的照明支架內側設置有密封桿,在所述的密封桿外壁上套裝有橡膠墊,所述的橡膠墊的外壁貼合在所述的布線槽外部。本發(fā)明中,將線路布設在布線槽內之后,將密封桿嵌入到照明支架內,此時利用橡膠墊將線路完全擠壓到相應的布線槽內,能夠使線路保持穩(wěn)定,并且利用密封桿,增大照明支架的重量,避免瓶體轉動過程中使照明支架受力產生傾斜。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在機架上的驅動裝置帶動齒圈轉動,能夠使驅動裝置帶動套管整體轉動,設置在上梁上的電機帶動上托盤支架轉動過程中,卡接在上托盤與下托盤之間的瓶體在電機的帶動下相對轉動,使瓶體內的液體在離心力作用下相對移動,此時利用轉動的套管,使上梁和套管同步轉動過程中,進一步增大了瓶體內液體流動的速度,使瓶體內的液體能夠充分的流動,利用CCD相機拍攝瓶體內異物狀況,由于液體充分流動,使瓶體內的異物被充分攪動起來,其檢測的精度更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發(fā)明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位結構示意圖。
其中: 101.底座,102.照明支架,103.機架,104.套管,105.齒圈,106.驅動裝置,107.通孔,108.下托盤支架,109.下托盤,110.凸緣,111.上梁,112.上托盤支架,113.上托盤,114.電機,115.瓶體,116.凹槽,117.防滑墊,118.照明燈組,119.CCD相機,120.沉孔,121.環(huán)形凹槽,122.調節(jié)螺栓,123.罩體,124.反光板,125.支塊,126.半通槽,127.布線槽,128.密封桿,129.橡膠墊,130.階梯槽,131.定位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介紹,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圖1所示,一種液體藥劑異物檢測設備,包括底座101及設置在所述的底座101中部上方的照明支架102,使照明支架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底座上端面所在平面,利用照明支架安裝照明設備和圖樣采集設備,在所述的底座101下方設置有機架103,方便安裝驅動設備,在所述的底座101外部套裝有套管104,所述的套管104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底座101上,使套管能夠相對底座和照明支架轉動,在所述的套管104外側套裝有齒圈105,可以將齒圈過盈配合套裝在套管上,也可以采用鍵連接的方式實現(xiàn)齒圈與套管的相對固定,在所述的機架103上設置有用于帶動所述的齒圈105轉動的驅動裝置106,可以采用電機或其他結構帶動齒圈轉動,在所述的套管104上設置有通孔107,通孔沿著套管長度方向設置,使通孔的軸線方向平行于套管的軸線方向,在所述的通孔107內設置有下托盤支架108,用于支撐下托盤,所述的下托盤支架108下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通孔107內,在下托盤相對轉動時,下托盤支架能夠相對套管轉動,所述的下托盤支架108上端設置有下托盤109,可以采用焊接或一體成型的方式實現(xiàn)下托盤和下托盤支架的加工和連接,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上端設置有凸緣110,使其呈圓柱狀結構,在所述的凸緣110上套裝有上梁111,使上梁的長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上端面所在平面,所述的上梁111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凸緣110上,如圖2所示,在所述的上梁111遠離所述的凸緣110一端設置有上托盤支架112,用于安裝上托盤,所述的上托盤支架112通過軸承轉動連接在所述的上梁111上,在所述的上托盤支架112下端設置有上托盤113,在上托盤支架相對上梁轉動時,上托盤能夠同步轉動,在所述的上梁111上方設置有用于驅動所述的上托盤支架112轉動的電機114,可以采用齒輪傳動或其他傳動方式,在所述的上托盤113和所述的下托盤109上分別設置有用于卡接瓶體115的凹槽116,在所述的凹槽116內壁上分別設置有防滑墊117,可以在防滑墊內設置齒結構,方便增加防滑墊與瓶體之間的摩擦力,使瓶體相對穩(wěn)定,本發(fā)明中,使瓶體底部卡接在下托盤內的防滑墊內側,將瓶體頂部卡接在上托盤內的防滑墊內,使瓶體相對上托盤和下托盤保持穩(wěn)定即可,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上設置有至少2個照明燈組118,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中部設置有至少2個CCD相機119。利用CCD相機獲取瓶體內部圖像,對圖像進行分析,分析瓶體內部異物顆粒的狀況。由于瓶體在上下托盤的固定下,利用電機使瓶體相對轉動,使瓶體內沉積的顆粒物能夠隨著液體流動而運動,此時瓶體內的異物顆粒能夠通過CCD相機捕捉拍攝到,而在驅動裝置帶動下,使套管相對轉動,使瓶體內的液體受到的作用力進一步增大,使附著在瓶體內壁上的固體顆粒物能夠在作用力下從瓶體內壁上脫落,使其能夠通過相機進行捕捉,使瓶體內部異物顆粒的檢測精度更高。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公開了一種凸緣結構的優(yōu)選安裝方式,優(yōu)選地,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上端面上設置有沉孔120,使沉孔的內徑大于等于凸緣的外徑,在所述的沉孔120側壁上設置有螺紋通孔,所述的凸緣110下端插接在所述的沉孔120內側,在所述的凸緣110側壁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121,使環(huán)形凹槽沿著凸緣的外壁周向設置,在所述的螺紋通孔內設置有調節(jié)螺栓122,用于固定凸緣和照明支架,所述的調節(jié)螺栓122螺紋連接在所述的螺紋通孔內,所述的調節(jié)螺栓122末端插接在所述的環(huán)形凹槽121內側。當將凸緣插接在沉孔內時,使環(huán)形凹槽與沉孔上的螺紋通孔位置相對應,將調節(jié)螺栓螺紋連接在沉孔上的螺紋通孔內,調節(jié)螺栓末端抵在環(huán)形凹槽內側,即可實現(xiàn)對凸緣的相對固定。
進一步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為了方便調節(jié)凸緣的高度,所述的環(huán)形凹槽121為沿著所述的凸緣110軸線方向等間隔設置的至少2個。通過調整凸緣的高度,即可調整上梁的高度,進而調整上托盤與下托盤之間的距離,即可用于多種型號的瓶體的安裝和固定,方便對多種容量大小的瓶體內的液體進行異物檢測,使其適用范圍更廣。
實施例2:
為了提高光源利用效率,本實施例中,優(yōu)選地,在所述的上托盤113下端邊緣設置有罩體123,在所述的罩體123內側設置有反光板124。由于現(xiàn)有的醫(yī)用液體瓶體上端均為敞口狀結構,本實施例中在上托盤上套裝罩體,并利用罩體內側的反光板,對光線進行反射,能夠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并且,本實施例中,可以在下托盤內側設置補充光源,方便CCD相機捕捉圖像。
進一步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罩體123下端為敞口狀結構,使罩體下部套裝在瓶體外側部位的內徑由上向下逐漸增大,與瓶體上端的敞口狀結構相匹配,所述的反光板124位于該所述的敞口狀內側,方便對光線進行反射使瓶體內光線更加充足,所述的罩體123上端呈中空圓筒狀,方便進行安裝,在所述的罩體123上端內側設置有支塊125,使支塊向罩體內側凸出,在所述的上托盤113外壁上設置有半通槽126,使半通槽的位置和數量與支塊相匹配,使所述的罩體123套裝在所述的上托盤113上時所述的支塊125能夠卡接在所述的半通槽126內側,此時,即可通過支塊與半通槽相互配合,使罩體不能相對上托盤轉動,在所述的上托盤112上端外壁上設置有階梯槽130,使階梯槽的外徑小于上托盤的外徑,半通槽位于階梯槽下方,在所述的階梯槽130內側設置有定位套管131,所述的定位套管131螺紋連接在所述的階梯槽130內壁上,所述的定位套管131下端面抵在所述的罩體123上端面上。將罩體固定在上托盤外側時,利用支塊和半通槽配合,使罩體不能相對上托盤轉動,通過定位套管的限定,使罩體不能向上托盤上方移動,此時即可使罩體相對上托盤保持穩(wěn)定,而在需要將瓶體拆下時,將定位套管向上旋出即可。
實施例3:
為了方便布線,使照明燈組與CCD相機的線路分別鋪設,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上設置有安裝槽,所述的CCD相機119和所述的照明燈組118分別固定在相應所述的安裝槽內,在安裝槽內側設置用于鋪設線路的通孔,將照明燈組或CCD相機的線路通過照明支架中部空腔和安裝槽內的通孔連接照明燈組或CCD相機,所述的照明支架102下部為中空管狀結構,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內壁上設置有布線槽127,在所述的布線槽127內分別設置有用于連接所述的CCD相機119和所述的照明燈組118的線路。使各布線槽分別于相應的CCD相機或照明燈組所在的安裝槽相連通,此時分別將線路通過布線槽鋪設過去,即可使線路分別連接,在需要維修或更換時,方便對線路進行識別,能夠大大提高操作效率。
進一步優(yōu)選地,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的照明支架102內側設置有密封桿128,在所述的密封桿128外壁上套裝有橡膠墊129,所述的橡膠墊129的外壁貼合在所述的布線槽127外部。使橡膠墊將布線槽外側的線路擠壓到布線槽內,使線路固定在布線槽內,方便對線路進行固定,并且,利用密封桿使照明支架內側填充起來,此時能夠增大照明支架的重量,瓶體轉動時,照明支架的受力性能更好,不容易產生變形。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