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擦離合器的具有凸塊結構的模塊式壓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摩擦離合器的壓板,包括一個底板,該底板具有一平的擠壓側和一與擠壓側對置的平的背側,該壓板還包括一個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該凸塊結構具有用于摩擦離合器的操縱裝置的貼靠面;其中,該一個凸塊結構設置在底板的背側上并且形成用于摩擦離合器操縱裝置的整個貼靠面,所述底板和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可以作為單個零件制成并且為了形成所述壓板而相互連接。
【專利說明】
用于摩擦離合器的具有凸塊結構的模塊式壓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機動車摩擦離合器的壓板。
【背景技術】
[0002]摩擦離合器用于可脫開地、摩擦鎖合地將轉矩從驅動單元傳遞到被驅動的系統上,例如在機動車中,用于將轉矩從驅動單元、例如內燃機傳遞到傳動系上。摩擦離合器應根據要傳遞的轉矩和安裝空間而定來個別地設計,尤其在所需的摩擦面大小方面。由于原則上圍繞旋轉軸線旋轉對稱的結構,這尤其導致必須改變摩擦離合器的直徑并從而導致壓板以及用于摩擦離合器操縱裝置的貼靠面也必須改變。已知通過鑄造方法和通過成型方法制成的壓板。在借助鑄造方法制造時要考慮高的模具成本。在通過成型方法制造壓板時,恰恰是作為操縱裝置的貼靠面設置的凸塊難以設定精確的位置和高度。對于兩種方法都適用的是,只能制造在摩擦面與側面之間的過渡部中具有相對較大的半徑的壓板。此外對于預給定大小的壓板需要分別提供模具組。用這些模具組不能制造具有僅在很小程度上不同的其它尺寸的壓板。因此,對于要以小批量制造的壓板分別產生高的模具成本。
[0003]此外由WO 2012/019585 A2已知一種摩擦離合器和一種壓板,其中,該壓板由平鋼環(huán)和環(huán)形凸塊環(huán)組成。該凸塊環(huán)具有攜動凸塊,它們嵌入到平鋼環(huán)的互補地構成的孔中,由此該凸塊環(huán)抗扭轉地且在軸向上浮動地被接收在鋼環(huán)上。因此,WO 2012/019585 A2被全部引用,參閱在那里描述的、一般適用且公知的摩擦離合器結構。
【發(fā)明內容】
[0004]由此出發(fā),本發(fā)明的任務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由現有技術已知的這些缺陷。尤其要能夠成本有利地制成壓板。此外所述壓板要具有盡可能小的重量。
[0005]該任務通過獨立權利要求1解決。從屬權利要求給出有利的改進方案。
[0006]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摩擦離合器的壓板,包括一個底板,該底板具有一平的擠壓側和一與擠壓側對置的平的背側,該壓板還包括一個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該凸塊結構具有用于摩擦離合器操縱裝置的貼靠面;其中,該一個凸塊結構設置在底板的背側上并且形成用于摩擦離合器操縱裝置的整個貼靠面,其中,所述底板和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能夠以單個零件制成并且為了形成所述壓板而相互連接。在此,所述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是一在圓周方向上敞開的環(huán)。
[0007]也就是說所述凸塊結構尤其具有兩個端部。由此所述環(huán)形凸塊結構可以被掰開或者合攏(即兩個端部相互離開或者相互接近)。因此可以使環(huán)形凸塊結構的直徑根據需要適配于在結構設計上預給定的直徑。由此可以將在其它方面結構相同的凸塊結構使用于不同尺寸的摩擦離合器。
[0008]正是與開始描述的WO 2012/019585 A2相比,這里所建議的敞開構造的凸塊結構能夠使結構相同的凸塊結構與不同大小的底板組合。
[0009]因而,尤其所述底板是具有相互平行的端面(擠壓側和背側)的盤,這些端面在壓板的中心旋轉軸線的橫向上取向。擠壓側和背側通過外周面和內周面相互連接。這些端面尤其是平的,也就是說尤其不具有隆起。但是尤其可以設置有通道或凹陷。
[0010]就是說,這種平的底板尤其不具有大的鑄造半徑或成型半徑,這些大的半徑尤其使底板擠壓側上的在結構設計上預給定的摩擦面減小。這種大的鑄造半徑或成型半徑出現在如上所述通過鑄造方法或者成型方法一體地制成的壓板上。與此相比,這里所建議的平的底板可以在擠壓側與圓周面之間的過渡部中和在背側與圓周面之間的過渡部中在外周面上和內周面上構造有很小的半徑或者甚至構成銳棱邊,使得摩擦面尤其一直延伸到外周面的最大直徑或者一直延伸到內周面的最小直徑(其中,當然在此不考慮用于板簧的、向外或向內指向的附接面)。
[0011]所述凸塊結構在圓周方向上與旋轉軸線同心地延伸。
[0012]所述底板尤其具有從外周面在徑向方向上向外指向的附接面,所述附接面用于板簧的附接。這些板簧以一端與底板連接并且以其另一端與摩擦離合器的蓋連接。通過這些板簧,所述底板與所述蓋連接。
[0013]尤其是,底板和凸塊結構通過焊接方法相互連接。
[0014]替換地(或者必要時附加地),底板與凸塊結構通過多個連接元件相互連接。
[0015]尤其使用鉚釘作為連接元件。但是也可以使用螺釘作為連接元件。
[0016]優(yōu)選所述底板具有多個通道,它們從擠壓側延伸到背側。所述凸塊結構尤其具有至少一個具有至少一個孔的凸緣。通道與孔相互對齊地布置并且各一個連接元件延伸穿過一個通道和一個與其對齊的孔。尤其在擠壓側和/或在背側設置有凹陷,在這些凹陷中接收連接元件的螺釘頭或鉚釘頭,由此,擠壓側和背側中的至少一個具有平的表面(沒有隆起
[0017]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用于制造按照本發(fā)明的壓板的方法,至少包括下面的步驟:
[0018]1.準備底板;
[0019]i1.準備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
[0020]ii1.將底板與凸塊結構連接成壓板。
[0021]尤其是,所述環(huán)形凸塊結構是一在圓周方向上敞開的環(huán),該環(huán)具有兩個相互間隔開的端部,其中,在步驟ii1.之前將該敞開的環(huán)的直徑調整到壓板所需的貼靠面直徑。
[0022]此外提出一種摩擦離合器,用于可脫開地摩擦鎖合地將轉矩從輸入軸傳遞到輸出軸上,該摩擦離合器包括在這里所述的壓板。
[0023]其它的元件例如是摩擦片、對壓板、碟形彈簧、操縱裝置和類似件,它們用于操縱摩擦離合器,即用于接合或分離,以及用于將轉矩從輸入軸傳遞到輸出軸上。
[0024]按照另一個方面,提出一種機動車,它具有帶有從動軸的驅動單元,具有傳動系和如在本文獻中所述的摩擦離合器,所述摩擦離合器用于可脫開地連接從動軸與傳動系。優(yōu)選所述驅動單元在機動車中布置在駕駛室前面并且在機動車縱軸線的橫向上。
[0025]在權利要求中單個列舉的特征可以以任意的、技術上有意義的方式相互組合,并且可以通過說明書中的解釋性內容和附圖的細節(jié)來補充,在附圖中示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針對壓板的實施例相同地適用于所述方法,反之亦然。
【附圖說明】
[0026]下面借助附圖詳細解釋本發(fā)明以及技術領域。附圖示出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但本發(fā)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尤其要指出,附圖、尤其是所示的尺寸比例只是示意性的。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的對象。附圖示出:
[0027]圖1摩擦離合器的側視剖面圖;
[0028]圖2由現有技術已知的壓板的立體圖;
[0029]圖3圖2的壓板和底板的側視剖面圖在一個共同的圖中;
[0030]圖4底板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其中可以看到背側;
[0031]圖5圖4的底板,其中可以看到擠壓側;
[0032]圖6凸塊結構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0033]圖7壓板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0034]圖8底板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其中可以看到背側;
[0035]圖9圖8的底板,其中可以看到擠壓側;
[0036]圖10凸塊結構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0037]圖11壓板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0038]圖12壓板的第三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和
[0039]圖13壓板的第四實施方案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0]圖1示出摩擦離合器2的側視剖面圖。該摩擦離合器包括壓板I和蓋20。壓板包括底板3和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該底板具有平的擠壓側4和與擠壓側4對置的平的背側5,該凸塊結構具有用于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 (碟形彈簧19)的貼靠面7。凸塊結構6布置在底板3的背側5上并且形成用于摩擦離合器2操縱裝置8的整個貼靠面,其中,底板3和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可作為單個零件制成并且為了形成壓板I而相互連接??梢钥闯觯h(huán)形的凸塊結構6是在圓周方向13上敞開的環(huán)14。
[0041]圖2示出由現有技術已知的、以鑄造技術或者成型技術制成的壓板I的立體圖。該壓板I 一體地構成并且具有擠壓側4和對置的背側5。在背側5上設置有凸塊結構6,它們分別具有貼靠面7。該壓板I環(huán)形地構成并且具有旋轉軸線26。該壓板I具有向外指向的附接面25,它們用于板簧的附接。這些板簧以一端與壓板連接并且以另一端與摩擦離合器的蓋連接。
[0042]圖3在一個共同的圖中以側視剖面圖示出圖2的壓板I以及示出所述底板3。壓板I 一體地構成并且具有成形的凸塊結構6,該凸塊結構從背側5出發(fā)在軸向方向17上延伸。在凸塊結構的上端部上設置有附接面7,它用作設置在摩擦離合器中的碟形彈簧的擺動支承。碟形彈簧和擺動支承是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的組成部分。壓板I圍繞旋轉軸線26環(huán)形地延伸??梢钥闯觯谠搲喊錓中,擠壓側3與外周面21之間的過渡部中的或者擠壓側3與內周面22之間的過渡部中的半徑23非常大地構成。相應地,摩擦面27不延伸到外周面21的最大直徑16或者不延伸到內周面22的最小直徑16(見圖4)。
[0043]相反,底板3的相應半徑23較小地構成,使得擠壓側4的明顯更大的部分可被用作摩擦面27。與以鑄造技術或成型技術制成壓板I的情況相比,該摩擦面27尤其以明顯的尺度在徑向方向18上向外延伸得更遠。
[0044]圖4示出底板3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其中可以看到背側5。該底板3環(huán)形地構成并且圍繞旋轉軸線26延伸。該底板3具有平的擠壓側4和與擠壓側對置的平的背側5。該底板3還具有從外周面21在徑向方向18上向外指向的附接面25,它們設置用于板簧的附接。該底板具有外周面21的最大直徑16和內周面的最小直徑16。在此未考慮附接面25。
[0045]圖5示出圖4的底板,其中可以看到擠壓側4。
[0046]圖6示出凸塊結構6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是在圓周方向13上敞開的環(huán)14,具有兩個端部15。因此,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可以被掰開或者合攏(即兩個端部15相互離開或者相互接近)。由此,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的直徑可以根據需要適配于在結構設計上預給定的直徑16。由此可以將在其它方面結構相同的凸塊結構6應用于不同尺寸的摩擦離合器2。
[0047]圖7示出壓板I的第一實施方案的立體圖。該壓板I包括底板3,該底板具有平的擠壓側4和與擠壓側4對置的平的背側5,并且還具有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該凸塊結構具有用于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的貼靠面7,其中,一個凸塊結構6設置在底板3的背側5上并且形成用于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的整個貼靠面7。底板3和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可以作為零件制成并且為了形成壓板I而相互連接。在此,該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是在圓周方向13上敞開的環(huán)14,其端部15在圓周方向上尤其在環(huán)14的剛好一個位置上相互間隔開。
[0048]圖8示出底板3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其中可以看到背側5。在此參見對圖4的解釋。在圖8中底板3附加地具有通道10。
[0049]圖9示出圖8的底板,其中,可以看到擠壓側4。在此參見對圖5的解釋。與通道10同心地設置有凹陷24,這些凹陷適用于接收連接元件9。由此可以保證擠壓側上的平的摩擦面27 (沒有隆起)。
[0050]圖10示出凸塊結構6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在此參見對圖6的解釋。凸塊結構6在這里附加地包括凸緣11,在該凸緣中設置用于連接元件9的孔12??梢钥闯?,凸緣11在這里在圓周方向13上連續(xù)地沿著凸塊結構6延伸。
[0051]圖11示出壓板I的第二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其中參見對圖7的解釋。該壓板I由按照圖8和9的底板3以及由按照圖10的凸塊結構6形成???2和通道10相互對齊地布置,使得底板3和凸塊結構6可以通過連接元件9相互連接。
[0052]圖12示出壓板I的第三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在此參見對圖11和圖7的解釋??梢钥闯?,凸塊結構6在這里具有多個凸緣11,它們分別構造有孔12。
[0053]圖13示出壓板I的第四實施方案的立體圖。在此參見對圖11和圖7的解釋??梢钥闯?,凸塊結構6在這里具有多個凸緣11,它們只部分地構造有孔12。其它的凸緣11通過焊接連接28與底板3連接,或者只形成支撐(即既不通過焊接連接28也不通過連接元件9與底板3連接)。
[0054]附圖標記列表
[0055]1.壓板
[0056]2.摩擦離合器
[0057]3.底板
[0058]4.擠壓側
[0059]5.背側
[0060]6.凸塊結構
[0061]7.貼靠面
[0062]8.操縱裝置
[0063]9.連接元件
[0064]10.通道
[0065]11.凸緣
[0066]12.孔
[0067]13.圓周方向
[0068]14.環(huán)
[0069]15.端部
[0070]16.直徑
[0071]17.軸向方向
[0072]18.徑向方向
[0073]19.碟形彈簧
[0074]20.蓋
[0075]21.外周面
[0076]22.內周面
[0077]23.半徑
[0078]24.凹陷
[0079]25.附接面
[0080]26.旋轉軸線
[0081]27.摩擦面
[0082]28.焊接連接
【主權項】
1.用于摩擦離合器(2)的壓板(I),包括: .1.一個底板(3),該底板具有平的擠壓側(3)和與該擠壓側(4)對置的平的背側(5),和 ?.一個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出),該凸塊結構具有用于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的貼靠面(7); 其中,所述一個凸塊結構(6)設置在底板(3)的背側(5)上并且對于所述摩擦離合器(2)的操縱裝置(8)形成整個貼靠面(7),其中,所述底板(3)和所述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能夠作為單個零件制成并且為了形成所述壓板(I)而相互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是一在圓周方向(13)上敞開的環(huán)(14)。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板(I),其中,底板(3)與凸塊結構(6)通過焊接方法相互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板(I),其中,底板(3)與凸塊結構(6)通過多個連接元件(9)相互連接。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壓板(I),其中,使用鉚釘作為連接元件(9)。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壓板(I),其中,所述底板(3)具有多個通道(10),它們從擠壓側(4)延伸到背側(5),并且,所述凸塊結構(6)具有至少一個具有至少一個孔(12)的凸緣(11),其中,通道(10)和孔(12)相互對齊地布置并且連接元件(9)穿過它們延伸。6.用于制造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壓板(I)的方法,至少包括下面的步驟: .1.準備底板⑶; ?.準備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 ii1.將底板⑶和凸塊結構(6)連接成壓板⑴; 其中,所述環(huán)形的凸塊結構(6)是一在圓周方向(13)上敞開的環(huán)(14),該環(huán)具有兩個相互間隔開的端部(15),并且,在步驟ii1.之前將所述敞開的環(huán)(14)的直徑(16)調整到壓板⑴所需的、貼靠面(7)的直徑(16)。
【文檔編號】F16D13/70GK105864310SQ201510037113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3日
【發(fā)明人】克里斯蒂安·阿薩爾
【申請人】舍弗勒技術股份兩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