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排氣回油裝置及壓縮機組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9247232閱讀:441來源:國知局
排氣回油裝置及壓縮機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壓縮機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排氣回油裝置及壓縮機組件。
【背景技術】
[0002]在空調系統(tǒng)中,旋轉壓縮機壓縮后的冷媒通常會混合有一定比例的潤滑油。在油分離裝置的作用下,混合在冷媒中的一部分潤滑油回到油池,另一部分潤滑油隨冷媒通過壓縮機的排氣口排出旋轉壓縮機。由此,一方面旋轉壓縮機內潤滑油量減少,導致旋轉壓縮機內摩擦副之間出現(xiàn)潤滑不足,旋轉壓縮機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隨冷媒排出旋轉壓縮機的潤滑油進入換熱器并粘附在換熱器的內表面,使換熱器的換熱效率下降。
[0003]在相關技術中,由于安裝空間的限制,空調系統(tǒng)的壓縮機在豎直方向的高度受到了限制。其中,高背壓壓縮機因泵體與電機之間的油分離空間有限,容易出現(xiàn)吐油量偏大的情況,而低背壓旋轉壓縮機,由于排氣空間狹小,油分離效果很差甚至沒有油分離,吐油量偏大問題更加突出。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排氣回油裝置,可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從排氣口排出的潤滑油量。
[0005]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壓縮機組件,包括上述的排氣回油裝置。
[0006]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方面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頂部形成有排氣口且底部形成有進氣口和回油口 ;和浮塞,所述浮塞設在所述殼體內,且所述浮塞被構造成在打開所述回油口的打開位置和關閉所述回油口的關閉位置之間可移動。
[0007]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通過將浮塞構造成在打開回油口的打開位置和關閉回油口的關閉位置之間可移動,從而使得在排氣回油裝置內與冷媒分離后的潤滑油可以返回到壓縮機,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從排氣口排出的潤滑油量,提高壓縮機內的潤滑油存儲量以保證壓縮機內摩擦副工作時的可靠性,同時還可以提高空調系統(tǒng)中的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08]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殼體的底部設有向上延伸的回油凸起,所述回油凸起環(huán)繞所述回油口設置,所述浮塞的底部設有與所述回油凸起配合的回油槽,當所述浮塞位于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回油口與所述殼體內部連通,當所述浮塞位于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回油口與所述殼體內部隔斷。
[0009]進一步地,所述回油凸起上形成有與所述回油口連通的第一流通通道,所述浮塞上形成有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被構造成當所述浮塞位于所述打開位置時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與所述第一流通通道連通,當所述浮塞位于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第二流通通道與所述第一流通通道隔斷。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端貫穿所述回油槽的側壁,且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浮塞的底部。
[0011]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底壁形成為平面,所述回油凸起的中心與所述殼體的底壁的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2mm。
[0012]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底壁形成為平面,所述回油凸起的中心與所述殼體的底壁的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大于等于2mm。
[0013]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浮塞上形成有至少一個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的一端貫穿所述浮塞的側壁,且所述回油通道的另一端貫穿所述浮塞的底壁。
[0014]進一步地,所述浮塞的底部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與所述回油通道的所述另一端連通,且所述凹槽的橫截面積大于所述回油通道的橫截面積。
[0015]更進一步地,至少一個所述回油通道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且直徑小于等于2_。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浮塞內具有空腔。
[0017]進一步地,所述空腔內具有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密度為P的氣體或液體,其中,所述P滿足:P彡1.29kg/m3。
[0018]進一步地,所述空腔的體積與所述浮塞的外形體積之間的比值大于等于20%。
[0019]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進氣口相對于所述排氣口偏心設置。
[0020]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殼體內設有至少一個折流板。
[0021]進一步地,至少一個所述折流板水平或傾斜設置。
[0022]進一步地,至少一個所述折流板上形成有至少一個通孔。
[0023]進一步地,所述折流板為多個且所述多個折流板在上下方向上彼此間隔開設置。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殼體內設有至少一個第一過濾器和至少一個第二過濾器,所述至少一個第一過濾器鄰近所述排氣口設置,所述至少一個第二過濾器設在所述第一過濾器和所述浮塞之間。
[002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過濾器和所述第二過濾器均包括:濾網支架,所述濾網支架設在所述殼體內;和濾網,所述濾網設在所述濾網支架上。
[002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進氣口處設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包括伸入所述殼體內的直管段和/或錐形管段。
[0027]進一步地,所述錐形管段的錐度為α,所述α滿足:α < 5°。
[0028]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方面實施例的壓縮機組件,包括: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具有排冷媒口 ;和上述的排氣回油裝置,其中所述排氣回油裝置的進氣口與所述排冷媒口相連,所述回油口與所述壓縮機內部連通。
[0029]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壓縮機組件,通過設置上述的排氣回油裝置,可使得在排氣回油裝置內與冷媒分離后的潤滑油返回到壓縮機,從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排氣口排出的潤滑油量,提高壓縮機內的潤滑油存儲量以保證壓縮機內摩擦副工作時的可靠性,同時還可以提高換熱器的換熱效率。
[0030]本發(fā)明的附加方面和優(yōu)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fā)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31]本發(fā)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yōu)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2]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2是圖1所示的局部放大圖;
[0034]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浮塞關閉回油P );
[0035]圖4是圖3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6]圖5是圖3所示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浮塞打開回油口);
[0037]圖6是圖5所示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38]圖7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9]圖8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四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0]圖9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五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1]圖10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六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2]圖1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七實施例的排氣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浮塞的結構示意圖。
[0044]附圖標記:
[0045]排氣回油裝置100;
[0046]殼體I ;排氣口 11 ;進氣口 12 ;直管段1211 ;
當前第1頁1 2 3 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