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包括雙出桿液壓油缸,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兩端均設有活桿,所述活桿的端部均連接有支撐梁,每根所述支撐梁分別連接有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通過液壓管連接有驅動裝置;所述支撐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活桿的端部,所述支撐梁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活桿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與雙出桿液壓油缸分別位于支撐梁的兩側。本實用新型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通過在雙出桿液壓油缸兩端的活桿上連接支撐桿、張拉桿和掛鉤的結構,實現(xiàn)了利用液壓對金屬網(wǎng)進行張拉的目的,確保金屬網(wǎng)的張拉預緊力能夠滿足煤礦巷道的支護要求,避免金屬網(wǎng)墜兜或脹肚等現(xiàn)象的發(fā)生,保證安全生產(chǎn)。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巷道錨網(wǎng)支護中金屬網(wǎng)的安裝設 備,具體是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 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
【背景技術】
[0002] 金屬網(wǎng)是煤礦巷道支護中一種常用的加固構件,可以抵抗錨桿之間的巖層產(chǎn)生的 變形,托住擠入巷道的巖石,防止巖石掉落。由于受地質因素和開采條件的影響,巷道開挖 過程中,圍巖破壞嚴重,尤其是巷道表層的煤巖體破碎程度最大,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 施,破碎煤巖體會從支護結構的空隙冒落;淺部的煤巖體破碎冒落,又會加劇深部煤巖體的 風化破碎,繼而會形成連鎖反應,發(fā)生巷道頂板大面積垮落,最終可能導致支護結構失效, 嚴重威脅煤礦的生產(chǎn)安全。
[0003] 針對這一問題,目前一般采用金屬網(wǎng)做為護表構件,這種設備雖然能起到一定的 支護作用,但由于缺乏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導致金屬網(wǎng)對圍巖的預壓力較低,在煤巖體破碎地 帶經(jīng)常會形成墜兜、脹肚等現(xiàn)象,導致支護失效。有時工人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會用手對金 屬網(wǎng)進行預先張拉,手工張拉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張拉強度有限,金屬網(wǎng)還是會出現(xiàn)墜兜、 脹肚的現(xiàn)象。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4]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高鋪設在巷道內(nèi)的金屬網(wǎng)的張緊力。
[0006] (二)技術方案
[0007]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包括雙出桿液 壓油缸,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兩端均設有活桿,所述活桿的端部均連接有支撐梁,每根所述 支撐梁分別連接有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通過液壓管連接有驅動裝置;所 述支撐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活桿的端部,所述支撐梁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活桿的長度方向相互 垂直;所述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與雙出桿液壓油缸分別位于支撐梁的兩側。
[0008] 其中,所述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包括張拉桿和連接在所述張拉桿一端的掛勾,所述張 拉桿的另一端垂直連接在所述支撐梁上。
[0009] 其中,所述張拉桿為相互平行的多根,且均勻分布在支撐梁的一側。
[0010] 其中,所述掛勾為四分之一圓弧結構,所述四分之一圓弧結構的一端連接在所述 張拉桿的側面,所述四分之一圓弧結構與張拉桿的端部組成類"U"形口。
[0011] 其中,所述掛勾為半圓弧形結構,其背部與所述張拉桿的端部連接。
[0012] 其中,所述掛勾的開口方向背對所述支撐梁。
[0013] (三)有益效果
[0014] 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通過在雙出桿液壓油缸 兩端的活桿上連接支撐桿、張拉桿和掛鉤的結構,實現(xiàn)了利用液壓對金屬網(wǎng)進行張拉的目 的,確保金屬網(wǎng)的張拉預緊力能夠滿足煤礦巷道的支護要求,避免金屬網(wǎng)墜兜或脹肚等現(xiàn) 象的發(fā)生,保證安全生產(chǎn)。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6] 其中,1、雙出桿液壓油缸;2、活桿;3、支撐梁;4、張拉桿;5、掛勾。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 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18] 實施例一:
[0019]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包括:兩個雙出桿液壓油缸1以及分 別為其提供動力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通過液壓管分別與兩個雙出桿液壓油缸1連接。雙 出桿液壓油缸1的兩端均設有活桿2,所述活桿2可伸出,也可以縮回到雙出桿液壓油缸1 內(nèi);兩個雙出桿液壓油缸1并排設置,兩個雙出桿液壓油缸1同側的兩根活桿2的端部連接 在同一支撐梁3上,支撐梁3的長度方向與活桿2的長度方向相互垂直;支撐梁3上固定連 接有多根張拉桿4,多根張拉桿4均勻分布,張拉桿4的長度方向與活桿2的長度方向相互 平行,而且張拉桿4與活桿2分別位于支撐梁3的兩側;張拉桿4的一端與支撐梁3連接, 另一端與掛勾5連接,掛勾5為半圓弧形,半圓弧形掛鉤的背部固定連接在張拉桿4的端 部,掛勾5的開口背向支撐梁3。兩個雙出桿液壓油缸1兩端的設置相同。
[0020] 由于活桿2與支撐梁3、支撐梁3與張拉桿4、張拉桿4與掛鉤之間均為固定連接, 可以保證張拉過程中,設備本身的結構形狀不會發(fā)生變化。
[0021] 使用時,先將金屬網(wǎng)拉開,并將金屬網(wǎng)的邊緣掛在兩排掛鉤上;將金屬網(wǎng)和整套金 屬網(wǎng)張拉設備一起移動到煤礦巷道的頂部或者側壁處,啟動驅動裝置,使兩個雙出桿液壓 油缸1同時開始動作,活干逐漸伸出,帶動支撐梁3、張拉桿4以及掛鉤一起移動,將掛鉤長 的金屬網(wǎng)逐漸拉開,直至滿足預緊力的需求后,驅動裝置停止工作,將金屬網(wǎng)固定在巷道頂 部或者側壁上;金屬網(wǎng)固定完畢后,再次啟動驅動裝置,將活桿2收回,掛鉤脫離金屬網(wǎng)后, 將整套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取下來,操作完畢。
[0022] 使用過程中,雙出桿液壓油缸1與驅動裝置是通過液壓管連接的,驅動裝置放置 在地上即可,減少了安裝操作人員的勞動量。
[0023] 驅動裝置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手動或電動式液壓驅動裝置。
[0024] 實施例二:
[0025]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掛鉤為四分之一圓弧結構,該四分之一 圓弧結構連接在張拉桿4端部的一側,與張拉桿4的端部組成一邊為直線、另一邊為圓弧 的、類似"U"形的開口,當然其開口方向仍然背向支撐梁3。該結構是實施例一中掛鉤的一 種變形,也可以采用其他能夠實現(xiàn)鉤掛金屬網(wǎng)的目的的掛勾5。
[0026] 實施例三:
[0027]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qū)別在于:雙出桿液壓油缸1只有一臺,即每根支 撐梁3只連接一根活桿2。該結構雖然沒有前兩個實施例的穩(wěn)定性強,但是減輕了整套金屬 網(wǎng)張拉設備的重量,減少了安裝人員的體力消耗;只有一臺雙出桿液壓油缸1,方便液壓驅 動裝置進行伸縮控制。
[0028] 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張緊力的需求,選擇一臺或多臺雙出桿液壓油缸1 ;優(yōu)選為 兩臺,因為設置兩臺雙出桿液壓油缸1時,既可以滿足對兩根支撐梁3的支撐結構,防止變 形,又能保持整套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的重量,方便在空中進行操作。
[0029] 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掛勾5將金屬網(wǎng)撐開,掛勾5通過張 拉桿4、支撐梁3與雙出桿液壓油缸1的活干連接,使得兩排掛勾5在雙出桿液壓油缸1的 驅動作用下可以產(chǎn)生相互遠離和靠近的運動,實現(xiàn)了利用液壓驅動對金屬網(wǎng)進行張拉預緊 的操作,代替了人工手動張拉,節(jié)省了安裝人員的體力消耗,而且張緊力更大,能夠滿足煤 礦巷道的支護要求。張拉桿4的設置增加了兩排掛鉤的距離,可以實現(xiàn)對更大面積的金屬 網(wǎng)進行張拉的目的。整套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除了雙出桿液壓油缸1,其余都是桿件結構,液壓 驅動裝置放在地上,只通過液壓管與雙出桿液壓油缸1連接,整套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的重量 較輕,便于在空中對金屬網(wǎng)進行張拉操作。采用液壓驅動的張拉設備,張拉用時短、速度快, 適應于各種矩形巷道的金屬網(wǎng)張拉操作,尤其對于需要高張力的破碎巷道,具有明顯優(yōu)勢。
[0030]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 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 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雙出桿液壓油缸,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兩端 均設有活桿,所述活桿的端部均連接有支撐梁,每根所述支撐梁分別連接有金屬網(wǎng)勾掛裝 置;所述雙出桿液壓油缸通過液壓管連接有驅動裝置; 所述支撐梁固定連接在所述活桿的端部,所述支撐梁的長度方向與所述活桿的長度方 向相互垂直; 所述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與雙出桿液壓油缸分別位于支撐梁的兩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網(wǎng)勾掛裝置包括張拉 桿和連接在所述張拉桿一端的掛勾,所述張拉桿的另一端垂直連接在所述支撐梁上。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張拉桿為相互平行的多根, 且均勻分布在支撐梁的一側。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掛勾為四分之一圓弧結構, 所述四分之一圓弧結構的一端連接在所述張拉桿的側面,所述四分之一圓弧結構與張拉桿 的端部組成類"U"形口。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掛勾為半圓弧形結構,其背 部與所述張拉桿的端部連接。
6. 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金屬網(wǎng)張拉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掛勾的開口方向背對所 述支撐梁。
【文檔編號】E21D11/00GK203879514SQ201420200700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fā)明者】付玉凱, 薛俊華, 范明建, 張劍, 段昌瑞, 郝登云 申請人:淮南礦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