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柴油機起動的輔助裝置,特別是一種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廣泛使用的柴油機手動減壓裝置,起動時,必須一手搖車,一手打減壓,操作時既費力,又不易掌握。實用新型專利公報曾公告一種名稱為“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公告號為CN2429635Y的專利申請,其結(jié)構是在缸蓋罩上設置一軸,其軸上分別設置有功能控制機構、減壓機構和加速機構。功能控制機構以隨轉(zhuǎn)速而變化的柴油機潤滑油壓力為動力,并且,油缸下部與柴油機潤滑油的油路相連通,油缸上設置有上卸油孔及下卸油孔,而與油缸中活塞相連接的活塞桿上半部的不同高度分別設置有上定位件及下定位件,油缸上部的導套與活塞之間設置有彈簧,同時,一端與軸連接的撥叉的另一端位于上定位件與下定位件之間。減壓機構主要由與軸相連接并可控制柴油機氣門搖臂工作狀態(tài)的減壓元件構成。加速機構為一其一端與軸連接,另一端活動連接在缸蓋罩內(nèi)壁上的彈性伸縮部件。該實用新型由于以隨轉(zhuǎn)速而變化的柴油機潤滑機油壓力為動力,在控制機構的作用下,通過軸、加速機構、控制減壓機構驅(qū)使柴油機氣門搖臂改變狀態(tài),實現(xiàn)柴油機的自動減壓起動、熄火以及潤滑系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時的自動熄火,但問題是機油在冷車和熱車狀態(tài)下的壓力差別很大,冬季冷車起動時壓力可達20kg/cm2以上,而在熱車(機油溫度>70℃)起動時壓力只有0.5kg/cm2左右,故在冬季冷車起動時,手柄剛開始搖動,減壓便隨即打開,使人力無法繼續(xù)搖車,造成起動失敗。在熱車起動時,機油較稀,無論手柄搖得多么快,機油壓力也無法達到打開減壓機構的程度,因此該裝置僅能在適宜的機油溫度下工作,而不能在低油溫和高油溫下工作。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已有技術中存在的熱、冷車情況下不能正常工作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全天候、全工況自動完成起動時減壓動作的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
其具體解決方案是在其設置有液壓控制機構、減壓機構、加速機構的軸上設置一棘輪離合銷機構及一緩沖器。液壓控制機構油缸上設置一短路油道,棘輪離合銷機構中可帶動棘輪運動的擺桿與靠柴油機排氣門彈簧座回復力推動的推桿機構相接觸,短路油道的上、下開口分別位于活塞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在未達到限定的起動圈數(shù)前棘輪是空轉(zhuǎn)的,機油是短路的,在到達限定的圈數(shù)時,棘輪與離合銷自動結(jié)合,帶動液壓控制機構、減壓機構、加速機構動作,液壓控制機構中的活塞上行,關閉短路油道。此時,減壓機構被打開,離合銷也被脫開,迅速增高的機油壓力支撐活塞不能下行,保持減壓機構在打開狀態(tài),由于起動轉(zhuǎn)速早已達到,柴油機便立即壓燃起動,這樣就解決了柴油機在起動加速階段由于過高的機油壓力,過早地打開減壓機構,而使手搖起動無法進行的問題。為確保高機油溫度低油壓情況下起動時,避免在排氣門彈簧伸長打開減壓機構的瞬間,由于離合銷已脫開,又沒有足夠的機油壓力支撐,減壓機構只是重復打開——復位情況的發(fā)生,同軸連接的緩沖器上設置有一擋銷,該擋銷在減壓機構打開狀態(tài)下位于推桿工作面前方,在推桿不退回時,緩沖器不能回復原位,由于緩沖器與軸連為一體,所以,減壓機構打開后,要再復位,就必須等待柴油機再次完成進氣、壓縮、爆發(fā)沖程,并在爆發(fā)沖程后期,排氣門開啟、推桿退回的時候才有可能,這與柴油機壓燃需要的最低條件,即必須使減壓機構的打開狀態(tài)保持到柴油機繼續(xù)完成吸氣、壓縮、爆發(fā)三沖程之后正好一致,這樣就解決了機油溫度較高機油壓力較低時,減壓機構復位太快,而不能起動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通過同軸連接的加速機構、減壓機構、棘輪離合銷機構、緩沖器以及液壓控制機構驅(qū)使柴油機氣門搖臂改變狀態(tài)實現(xiàn)柴油機的減壓起動,使得它確保了在冷車和熱車較大的機油壓力差別狀態(tài)下的正常工作,本實用新型能確保各類環(huán)境溫度冷熱車狀態(tài)下徹底、準確無誤地自動完成整個減壓過程,實為一種能全天候、全工況自動完成起動時減壓操作的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圖4為圖1的C-C剖視圖。
圖5為圖1的D-D剖視圖。
圖6為圖1的E-E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中,缸蓋罩1為整個裝置的支撐部件,軸2兩端橫架在缸蓋罩1內(nèi),絲堵3可在調(diào)整減壓量時拆下。棘輪離合銷機構中,支撐環(huán)5、定位環(huán)7分別由螺釘19、錐銷39固定在軸2上,擋桿15固定在定位環(huán)7上,棘爪17、扭簧16安裝在擋桿15上,防止棘輪8倒轉(zhuǎn),棘輪8的一端面及外園上一一對應設置有12個棘齒,棘輪8的另一端面上對稱設置有兩個供離合銷18插入的小孔,棘輪8可在軸2上單向轉(zhuǎn)動。擺盤9空套在軸2上,它通過其端面上設置的棘齒與棘輪8嚙合,可推動棘轉(zhuǎn)逆時針運動。擺桿14固定在擺盤9上,靠回位彈簧10的彈力緊靠在推桿35的一端面上,離合銷18的一端安裝在支撐環(huán)5的孔中,另一端穿過定位環(huán)7的孔,靠彈簧6的彈力緊貼在棘輪8的端面上。緩沖器中的圓環(huán)11連接在軸2上,而該圓環(huán)上設置有一擋銷13,該擋銷在減壓打開狀態(tài)下位于推桿35工作面前方。推桿機構中的推桿35可在導套36中滑動,其一端面與排氣門彈簧座12的端面接觸,另一端面與擺桿14接觸,將排氣門彈簧座12的往復運動轉(zhuǎn)變?yōu)閿[盤9的間歇擺動。導桿37用于限制推桿35的轉(zhuǎn)動。限位板38固定在缸蓋罩1上,用以在規(guī)定的時刻推動離合銷18與棘輪8分離。液壓控制機構中的短路油道32上端開口于活塞30的上端面,下端開口于活塞30下面,活塞桿26下端與活塞30鉚緊,上端由上絲堵25支撐,導套28固定在缸蓋罩1上的油缸33上端,其上端面是圓柱銷的支撐面,撥叉24一端可在圓柱銷27a、27b之間上、下擺動,另一端插入軸2的孔中,由錐銷23銷緊,彈簧29安裝在活塞桿26上,并有一定預緊量,進油孔31與柴油機的機油道相連接,油缸33的上部還設置有卸油孔34,活塞30上部的油可經(jīng)此孔流入缸蓋罩1內(nèi)。減壓機構中的減壓塊42在減壓狀態(tài)下正向壓緊進氣門搖臂4、下壓量為1-1.5mm,由調(diào)節(jié)螺釘41進行調(diào)節(jié),并由鎖緊螺母40進行鎖緊。加速機構中,轉(zhuǎn)臂43的一端插入軸2的孔中,內(nèi)部設置有壓縮彈簧44,另一端設置有徑向深槽,擺板45上的圓銷46可在槽內(nèi)滑動壓縮或放松彈簧,擺板45的另一端可在銷軸20上旋轉(zhuǎn),銷軸20緊壓在缸蓋罩1的孔中,墊圈21用來調(diào)整間隙。
當柴油機在熄火狀態(tài)下,減壓塊42正向壓下進氣門搖臂4,推動氣門部件打開柴油機進氣門,柴油機處于減壓狀態(tài),手動飛輪,可感知壓縮阻力幾乎為零。在圓柱銷27b和壓縮彈簧44的共同作用下,減壓塊42得到可靠定位,擺桿14緊貼推桿的一端面,另一端面在回位彈簧10的作用下壓緊于排氣門彈簧座12上,離合銷18處于分離狀態(tài),其斜面與限位板38斜面分離。由于棘輪上任一小孔到另一小孔之間為6個棘齒,故柴油機起動時的手搖圈數(shù)為6圈,改變棘齒數(shù)或端面小孔數(shù),就能改變柴油機的起動圈數(shù)。
起動柴油機時,不論是手搖或是電動,推桿35在排氣彈簧座12的作用下,推動擺桿14、擺盤9逆時針回轉(zhuǎn),帶動棘輪8轉(zhuǎn)過一齒,隨著排氣門彈簧座12的壓縮,在回位彈簧10的作用下,推桿35、擺桿14、擺盤9返回起始點,棘輪8由于棘爪17、扭簧16的作用不會返回,這樣,推桿35的每一次往返便推動棘輪8轉(zhuǎn)過一齒。當推桿35第5次移動時,推動擺桿14擺動,離合銷18在彈簧6作用下插入小孔,帶動定位環(huán)7及軸2各機構續(xù)擺,然后,擺桿14、擺盤9返回,棘輪8及軸2上各機構也在加速機構作用下返回起始狀態(tài)。手搖柴油機的前4圈,由于棘輪8不能與離合銷18結(jié)合,活塞30無任何運動,所以短路油道32上開口一直敞開,機油從進油孔31進入,經(jīng)短路油道32到達油缸33上部,再經(jīng)泄油孔34流入缸蓋罩1內(nèi)殼中,第5圈,撥叉24有微小擺動,又立即下落,不足以帶動活塞30封閉短路油道32的上口,因此,前5圈機油壓力對起動加速過程沒有任何影響,也就是說,冬季冷車起動時偏離的機油壓力不再影響柴油機的起動。當推桿35第6次移動時,擺盤9帶動棘輪8及軸2上各機構擺動,減壓塊42轉(zhuǎn)至空位,進氣門搖臂4抬起,進氣門關閉。離合銷18在限位板38作用下完全退回,使軸2系統(tǒng)與棘輪8分離,分離后,棘輪8還要隨擺盤9續(xù)擺一角度,其背面小孔便越過離合銷18所在位置,為下次起動做準備,而軸2系統(tǒng)在彈簧29作用下竭力返回,這時候液壓控制機構的短路油道32上口已被上升的活塞30封閉,活塞30下面開始充油,若在冷車時,機油壓力足以抗衡彈簧29的彈力,使軸2系統(tǒng)不致返回,減壓控制機構也不會立即復位,但若在熱車狀態(tài)起動時,機油壓力就不能抗衡彈簧29的彈力,軸2系統(tǒng)就會瞬間返回,減壓機構也會立即復位,使起動失敗。這時固定在軸2上的緩沖器就會起作用。因為推桿35第6次位移時,離合銷18已將軸2系統(tǒng)與棘輪8結(jié)合,所以,緩沖器也隨軸2一起旋轉(zhuǎn),當推桿移至極限位置時,擺桿14已滑移至推桿35一端面的上部,而推桿35該端面的下部則剛好與擋銷13接觸,所以,當離合銷18脫開,軸2系統(tǒng)在彈簧29作用下返回時,就會因擋銷13受到推桿35端面的阻擋而不能返回。又因推桿35只有到下一個爆發(fā)沖程終了時才能退回,所以軸2系統(tǒng)也只能在那一時刻返回,這樣緩沖器就完成了它延時的功能,柴油機也就會在減壓機構打開后,順利完成進氣、壓縮、沖程而爆發(fā)起動,這樣就解決了機油溫度過高時不能起動的問題。
柴油機壓燃后,轉(zhuǎn)速增加,活塞30下部繼續(xù)充油,推動活塞桿26上行,使撥叉24一端進一步上抬,軸2轉(zhuǎn)動,擋桿15推動擺桿14脫離與推桿35端面的接觸,推桿35在排氣門彈簧座12作用下,再次靠在擺桿14上,由于擺桿14受擋桿15支撐不再返回,所以推桿35也不會再返回,這樣柴油機起動后,自動減壓裝置的全部運動部件均處于一種相對靜止狀態(tài)。
柴油機停車時,油門關掉,轉(zhuǎn)速降低,機油壓力降低,彈簧29迫使活塞下行,若此時正當排氣沖程,活塞30便可帶動軸2上各機構順時針擺動,加速機構越過中線向下蹬緊,迫使減壓機構在進氣門開啟時復位。若此時不是排氣沖程,由于緩沖器的擋銷13碰到推桿35的端面上,軸2的回轉(zhuǎn)會短時停頓,待到爆發(fā)沖程后期排氣門開啟時,軸2繼續(xù)回轉(zhuǎn),完成柴油機停車時的復位動作。
操作應急手柄22可使柴油機在無機油狀態(tài)下短時運轉(zhuǎn)。
權利要求1.一種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其結(jié)構是液壓控制機構、減壓機構、加速機構分別與一支撐在缸蓋罩(1)上的軸(2)相連,其特征在于軸(2)上還設置有棘輪離合銷機構及一緩沖器,并且,液壓控制機構油缸上設置一短路油道(32),棘輪離合銷機構中可帶動棘輪運動的擺桿(14)與靠柴油機排氣門彈簧座回復力推動的推桿機構相接觸,而短路油道(32)的上、下開口分別位于活塞(30)的上端面及下端面,同時,緩沖器上設置有一擋銷(13),該擋銷在減壓機構打開狀態(tài)下位于推桿(35)工作面前方。
專利摘要一種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其結(jié)構為:液壓控制機構、減壓機構、加速機構、棘輪離合銷機構、緩沖器分別與一支撐在缸蓋罩上的軸連接通過它們可驅(qū)使柴油機氣門搖臂改變狀態(tài),實現(xiàn)柴油機的減壓起動。由于液壓控制機構油缸上設置一短路油道,而棘輪離合銷機構中可帶動棘輪運動的擺桿與靠柴油機排氣門彈簧座回復動力推動的推桿機構相接觸,從而確保低機油溫度下裝置的正常工作,而緩沖器上設置有一擋銷,并且該擋銷在減壓機構打開狀態(tài)下位于推桿工作面前方,從而使得在推桿不退回時緩沖器不能回復原位,有效克服了高機油溫度下減壓機構復位太快而不能起動的問題,它實為一種能全天候、全工況自動完成起動時減壓操作的柴油機自動減壓裝置。
文檔編號F01L13/08GK2497047SQ0123435
公開日2002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01年8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8月18日
發(fā)明者趙遠嶺 申請人:趙遠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