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還原爐的窯體結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
技術背景真空金屬冶煉時,是將還原罐放置在溫度很高的還原爐窯體內進行還原反應的,現(xiàn)有技 術是在原爐窯體內構筑支撐體,還原罐的一端由窯體前墻支撐,另一端由設在窯體內的支撐 體支撐,水平放置于窯體內,結晶器處在窯體外,由結晶器口端向還原罐內送料,另一端為 封閉。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在窯內設置支撐方式的限制,窯體內構筑的支撐體不便實現(xiàn)多層 擺放還原罐,只能擺放一層還原罐,使得還原爐內垂直方向很大部分的空間未能得到充分利 用,窯內的熱量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熱能的利用率,造成熱能浪費大,燃料消耗多, 也使還原罐金屬產出率偏低;另外由于還原罐是水平擺放的,造成向還原罐內送料量偏少, 同時向還原罐裝料也不方便;現(xiàn)有技術中還原罐的另一端是封閉的,清除還原廢渣也是從裝 料口清出,清渣工作也很不方便,工人勞動強度大,裝料和清除很困難,從而影響生產率和 提高了生產成本。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將窯體內擺放的還原罐 由傳統(tǒng)的單層多列,改造成多層多列,使窯體內的熱利用率提高l倍以上。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 中熱能浪費大,燃料消耗多,金屬產出率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它包括窯體4和還原罐1,其特征 在于窯體4的前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前支撐3,窯體4的后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 的后支撐2,且前支撐3高于后支撐2; —組還原罐l的裝料端高于排渣端按陣列方式傾斜的放 置在對應的前支撐和后支撐上。上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傾斜角為3 60。。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傾斜角為15 30。。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列間距為50 400毫米。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列間距為120 250毫米。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層間距為50 400毫米。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還原罐1的層間距為120 250毫米。
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的還原罐l采用圓形或矩形,還原罐l的列與 列之間,或層與層之間交錯排列。前述的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中,所述窯體4外的前支撐3和后支撐2處設有加強支撐。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由于本實用新型將窯體內擺放的還原罐由傳統(tǒng)的單層多列,改成多層 多列,使窯體內的還原罐數(shù)量大大增加,使熱利用率提高l倍以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熱能 浪費大,燃料消耗多,金屬產出率低以及裝料和掏渣不方便,工人勞動強度大的問題。可以 提高爐內熱量的利用率,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可用于金屬鎂、鍶、鋅、 鈹?shù)韧ㄟ^真空冶煉熱還原的金屬生產中。
附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附圖1的側向視圖;附圖3是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l-還原罐,2-后支撐,3-前支撐,4-窯體。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如圖l、圖2所示。該結構包括窯體4和還原罐1。 窯體4的前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前支撐3,窯體4的后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后支 撐2,且前支撐3高于后支撐2; —組還原罐l的裝料端高于排渣端按陣列方式傾斜的放置在對 應的前支撐和后支撐上。還原罐1傾斜角為18。。還原罐1的行、列間距均為150毫米。還原 罐l的列與列之間,或層與層之間可以交錯排列,本實施例中的還原罐采用圓管形的,也可 以是矩形的,還原罐的排列采用列與列交錯排列,即后一列中的還原罐對著上一列兩個還原 罐的空隙。為了加強支撐的強度可以在窯體4外的前支撐3和后支撐2處設置加強支撐?,F(xiàn)有技術中窯體與還原罐的結構如圖3所示,由窯體內的構筑結構和窯前墻體水平支撐 還原罐,還原罐的結晶器處在窯體之外,由結晶器口端向還原罐內送料,還原罐的另一端封 閉?,F(xiàn)有技術窯體內擺放的還原罐是傳統(tǒng)的單層多列排列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如圖l、 2所示,還原罐由還原爐前后墻體支撐,還原罐的排列由 原來的單層多列,改造成多層多列,使窯體內的還原罐數(shù)量大大增加。在窯體內還原罐l傾 斜18°放置在窯體4的前、后支撐上,還原罐的結晶器向上并處在窯體4之外,這樣便于加裝 還原物料,加料時打開結晶器上的進料端蓋,將還原物料從結晶器口加到還原罐l內,還原 物料的自重使得還原物料自動落入還原罐l內,加料完成后將進料端蓋用螺栓與結晶器密封
,進行還原反應。在反應完成后出渣時,打開出渣端蓋清理爐渣,由于出渣口向下傾斜,爐 渣本身的自重使得爐渣很容易被清理出還原罐l,降低了勞動強度,除渣完成后將出渣端蓋 與出渣口由螺栓密封連接;同時,由于增加了還原罐的放置層數(shù),使窯內可放置更多的還原 罐,充分利用了窯內的熱能,使窯內熱量的利用率提高l倍以上,圖1中的前支撐3和后支撐2 可以通過在窯體外構筑加強結構,如鋼架等,以加強支撐的強度。本實用新型還有利于實現(xiàn) 裝料、排渣的自動化控制。
權利要求1.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它包括窯體(4)和還原罐(1),其特征在于窯體(4)的前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前支撐(3),窯體(4)的后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后支撐(2),且前支撐(3)高于后支撐(2);一組還原罐(1)的裝料端高于排渣端按陣列方式傾斜的放置在對應的前支撐和后支撐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還原罐多層布置的窯體結構。它包括窯體(4)和還原罐(1);窯體的前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前支撐(3),窯體的后墻上設有一層或一層以上的后支撐(2),且前支撐高于后支撐;一組還原罐的裝料端高于排渣端按陣列方式傾斜的放置在對應的前支撐和后支撐上。由于本實用新型將窯體內擺放的還原罐由傳統(tǒng)的單層多列,改成多層多列,使窯體內的還原罐數(shù)量大大增加,使熱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熱能浪費大,燃料消耗多,金屬產出率低的問題??梢蕴岣郀t內熱量的利用率,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本實用新型可用于金屬鎂、鍶、鋅、鈹?shù)韧ㄟ^真空冶煉熱還原的金屬生產中。
文檔編號F27B14/02GK201032365SQ20072020016
公開日2008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3月20日
發(fā)明者張繼強 申請人:貴州世紀天元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