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電動車的驅動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動車的驅動裝置,尤其涉及用于電動自行車的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自行車是指以蓄電池作為輔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車的基礎上,安裝了電機、控制器、蓄電池、轉把等操縱部件和顯示儀表系統(tǒng)的機電一體化的個人交通工具。近年來,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環(huán)保、節(jié)能的交通工具已經(jīng)逐漸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然而,電動自行車的動力系統(tǒng)作為電動自行車的核心部件,其結構及質量的好壞往往決定了電動自行車的整體性能。
[0003]在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電動自行車的動力系統(tǒng)通常采用一個大型的直流無刷電機或橫向磁通電機(TFM)來驅動。然而,此種傳統(tǒng)結構的驅動裝置體積大、重量重,且效率較低,不符合目前電動自行車越來越向著重量輕、功率大的發(fā)展趨勢。
【發(fā)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重量輕、運行穩(wěn)定可靠且具有大功率密度的電動車驅動裝置。
[0005]—種用于電動車的驅動裝置,包括一中空殼體和貫穿所述殼體的主軸,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安裝有至少兩組電機單元,每一組電機單元包括一支撐架、一內齒圈和若干安裝于所述支撐架上的電機,每一電機通過一傳動機構與所述內齒圈嚙合,所述內齒圈嵌設固定至所述殼體的內壁;所述主軸貫穿所述支撐架,所述電機通過驅動所述傳動機構從而驅動所述殼體繞所述主軸旋轉。
[0006]較佳地,所述支撐架包括若干安裝板,每一所述安裝板上開設有一孔,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惰輪和一驅動齒輪,所述電機的轉軸從對應的所述安裝板的一側穿過對應的孔,并在所述安裝板的另一側與所述驅動齒輪連接,所述惰輪安裝在所述安裝板的另一側,所述驅動齒輪與所述惰輪嚙合,所述惰輪與所述內齒圈嚙合。
[0007]較佳地,所述電機單元為兩組,每一所述支撐架上設有三個均勻分布的安裝板,兩組所述電機單元中的兩個支撐架沿軸向相互間隔、沿周向相互交叉設置,并使得安裝于一個所述支撐架上的電機沿周向位于另一個所述支撐架的對應兩個安裝板之間。
[0008]較佳地,所述殼體的內壁面上設有若干環(huán)形卡槽,每一組電機單元的所述內齒圈嵌設在對應的所述卡槽內。
[0009]較佳地,所述殼體兩端的外邊緣設有若干凸起部,所述端蓋與所述凸起部之間通過一固定件固接。
[0010]較佳地,所述殼體的兩端分別通過一端蓋封閉,每一端蓋內安裝有支撐主軸的軸承。
[0011]較佳地,每一電機包括定子和轉子,至少部分電機的定子與轉子的起始相對位置不同。
[0012]較佳地,所述電機的定子相對轉子的起始位置依次旋轉360/m/n度機械角,其中,m為電機極數(shù)與槽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η為電機個數(shù)。
[0013]較佳地,所述驅動裝置的齒槽轉矩小于lnm。
[0014]較佳地,所述至少兩組電機單元中的電機相互串聯(lián)并共用一個控制器。
[0015]較佳地,所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一電路板,所述控制器設置于所述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固定至其中一組電機單元的支撐架上。
[0016]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驅動裝置采用多個小型直流永磁無刷電機進行同步驅動,通過將多個小型電機定位安裝在齒輪系統(tǒng)中來保證電動自行車系統(tǒng)產(chǎn)生最大的功率密度。另外,多個小型電機可相互串聯(lián)并共用一個控制器,可以提供更加低成本且安全可靠的運行系統(tǒng)。通過錯開各電機的齒槽轉矩的峰值,可有效降低整個驅動裝置的齒槽轉矩,從而可降低電動自行車空載時的阻力。
[0017]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fā)明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fā)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fā)明加以限制。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fā)明用于電動自行車的驅動裝置較佳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驅動裝置的剖視圖。
[0020]圖3為本發(fā)明用于電機自行車的驅動裝置中兩組電機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圖1所示驅動裝置的爆炸圖。
[0022]圖5為圖1所示驅動裝置移除一端蓋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所示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方式的驅動裝置的爆炸圖。
[0024]圖7所示為圖6的驅動裝置的剖視圖。
[0025]圖8所示為圖6的驅動裝置的電機的控制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描述,將使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fā)明加以限制。附圖中顯示的尺寸僅僅是為了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比例關系。
[0027]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電動車如電動自行車、電動三輪車等的驅動裝置,其包括一主軸1、套設于主軸1上的可相對主軸1旋轉的外殼。所述外殼包括中空圓柱形殼體2,殼體2的兩端分別通過一端蓋3、4封閉。殼體2兩端的外邊緣設有若干凸起部21,端蓋3、4與凸起部21之間通過一固定件5固接,特別地固定件5可以采用螺釘。
[0028]如圖2-4所示,在殼體2內安裝有至少兩組電機單元6,每一組電機單元6包括一支撐架61、一內齒圈65和若干安裝于支撐架61上的電機64。每一個電機64通過一傳動機構與內齒圈65嚙合,并且內齒圈65嵌設固定在殼體2的內壁上,可以理解地,所述內齒圈65也可以直接一體成型于殼體2的內壁。根據(jù)上述結構,主軸4貫穿殼體2并穿過支撐架61的中心軸孔611,所述電機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內齒圈65轉動從而帶動殼體2相對主軸1旋轉。
[0029]參見圖3,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兩組電機單元6,每一支撐架61上設有三個沿周向均勻分布的安裝板,三個安裝板連接成Y形。兩支撐架61沿軸向間隔設置、沿周向相互交叉設置,即每一支撐架61的安裝板對應另一支撐架61的兩安裝板之間的空隙,從而使得安裝在一個支撐架61安裝板上的電機64對應位于另一個支撐架61的對應兩個相鄰安裝板之間。同時,每一支撐架61的中心開設有一中心軸孔611,兩個支撐架61的中心軸孔611相互對齊,以供主軸4穿設從而將電機單元6定位在殼體2內。
[0030]進一步具體地,參見圖3和圖4,支撐架61的每一所述安裝板上還開設有一孔612。所述傳動機構包括一惰輪62和一驅動齒輪63,電機64的輸出軸642從對應的所述安裝板的一側穿過對應的孔612,并在所述安裝板的另一側與驅動齒輪63連接。通過若干固定件5可將電機64固定至支撐架61的安裝板。另外,在每一所述安裝板上還開設有一安裝孔613 (如圖4所示),一支承軸8固定安裝在所述安裝板的安裝孔613內,惰輪62安裝于所述支承軸8上并位于內齒圈65內,驅動齒輪63與惰輪62嚙合,惰輪62與內齒圈65嚙合(如圖2所示)。
[0031]請一并參閱圖2和圖4,每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