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空調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大多商用車采用空調主機和送風機分體式結構,但需要分別生產兩種殼體再組裝起來,需要的空間較大,對組裝環(huán)節(jié)精度要求高。在商用車用戶對車內駕駛艙更大乘坐空間的要求之下,出現(xiàn)了一體式的空調總成。
申請?zhí)枮镃N201520736753.9的專利中介紹了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如圖1所示,包括殼體,內形成有密閉空間;設于所述殼體上的內進風口和外進風口,所述內進風口和所述外進風口相鄰設置;滑設于所述內進風口和所述外進風口處的循環(huán)風門,通過所述循環(huán)風門控制所述內進風口和所述外進風口交替開啟;設于所述密閉空間內靠近所述循環(huán)風門的蒸發(fā)器芯體;設于所述密閉空間內靠近所述蒸發(fā)器芯體的鼓風機總成;設于所述密閉空間內的暖風芯體,所述暖風芯體設于所述鼓風機總成的上方;以及設于所述殼體上的出風口。
這種空調總成將空調主機和送風機集成在一個殼體內,縮小了占用空間,但是蒸發(fā)器芯體和暖風芯體尺寸受到布局的限制;電氣部件位于空調內部,更換不方便;內部零件設置不對稱,在駕駛室左右舵更換時需要重新設計和開模,通用性較差;另外,對進風沒有過濾,空氣質量不好的環(huán)境下,乘客舒適型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一體式的汽車空調總成,提高空調維修便利性,增強空調總成對駕駛室左右舵變換的適應性,同時提高車內的空氣質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和主機,所述殼體由左殼體總成和右殼體總成對接組成,所述殼體內設密閉空間,所述殼體上設有進風口,吹面風口,吹腳風口,除霜風口,冷凝水口;
所述主機包括內部總成和外部總成;
所述內部總成位于所述殼體內設的密閉空間內,包括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下部的加熱器芯體,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中部的蒸發(fā)器芯體,設于所述密閉空間頂部的鼓風機總成,設于所述密閉空間頂部并與所述鼓風機總成相鄰的內外循環(huán)風門,以及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中部的模式風門和冷暖風門;
所述外部總成設于所述殼體外表面,包括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內外循環(huán)風門連接的內外循環(huán)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模式風門連接的模式電機,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冷暖風門連接的冷暖電機。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吹面風口包括左吹面風口,中間吹面風口和右吹面風口,所述左吹面風口和所述右吹面風口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和右殼體總成中部,所述中間吹面風口分為左右兩部分,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和所述右殼體總成的對接處。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吹腳風口包括左吹腳風口,中間吹腳風口和右吹腳風口,所述左吹腳風口和所述右吹腳風口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和右殼體總成下部,所述中間吹腳風口分為左右兩部分,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和所述右殼體總成的對接處。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除霜風口包括左除霜風口和右除霜風口,所述左除霜風口和所述右除霜風口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和右殼體總成兩側。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口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左側。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口上開有滑槽,所述滑槽中安裝有濾芯,所述濾芯通過蓋板固定在所述進風口上。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器芯體和所述蒸發(fā)器芯體通過管路連接有膨脹閥。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冷凝水口包括主冷凝水口和輔助冷凝水口,所述主冷凝水口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后側,所述輔助冷凝水口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底部。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外部設置加強筋。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左殼體總成和所述右殼體總成通過對稱設置在邊緣的卡扣對接固定。
前述的汽車空調總成中,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通過螺栓穿過安裝孔固定在車身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空調總成,通過合理排布空間,使蒸發(fā)器芯體和加熱器芯體規(guī)格不受空調縱向高度限制;將電機安裝在空調總成殼體外部,提高了空調維修便利性;通過對稱分布空調組件,增強了空調總成對駕駛室左右舵變換的適應性;同時通過在進風口加裝濾芯,提高了車內的空氣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軸測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去掉右殼體總成后的軸側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安裝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殼體,2-主機,20-內部總成,30-外部總成,101-左殼體總成,102-右殼體總成,111-進風口,1111-滑槽,1112-濾芯,1113-蓋板,112-左吹面風口,113-右吹面風口,114-中間吹面風口,121-左除霜風口,122-右除霜風口,131-左吹腳風口,132-右吹腳風口,133-中間吹腳風口,141-主冷凝器水口,142-輔助冷凝器水口,151-加強筋,161-卡扣,171-安裝孔,201-加熱器芯體,202-蒸發(fā)器芯體,203-鼓風機總成,204-內外循環(huán)風門,205-模式風門,206-冷暖風門,207-膨脹閥,301-內外循環(huán)電機,302-模式電機,303-冷暖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請參照圖2至圖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總成,包括殼體1和主機2,所述殼體1由左殼體總成101和右殼體102總成對接組成,所述殼體1內設密閉空間,所述殼體1上設有進風口111,左吹面風口112,中間吹面風口114,右吹面風口113,左除霜風口121,右除霜風口122,左吹腳風口131,中間吹腳風口133,右吹腳風口132,主冷凝水口141和輔助冷凝水口142;所述左吹面風口112和所述右吹面風口113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中部,所述中間吹面風口114分為左右兩部分,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的對接處;所述左除霜風口121和所述右除霜風口122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兩側;所述左吹腳風口131和所述右吹腳風口132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下部,所述中間吹腳風口133分為左右兩部分,對稱分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的對接處;所述主冷凝器水口141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后側,所述輔助冷凝器水口142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底部;
所述主機2包括內部總成20和外部總成30;
所述內部總成20位于所述殼體1內設的密閉空間內,包括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下部的加熱器芯體201,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中部的蒸發(fā)器芯體202,設于所述密閉空間頂部的鼓風機總成203,設于所述密閉空間頂部并與所述鼓風機總成203相鄰的內外循環(huán)風門204,以及設于所述密閉空間中部的模式風門205和冷暖風門206;
所述外部總成30設于所述殼體1外表面,包括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內外循環(huán)風門204連接的內外循環(huán)電機301,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模式風門205連接的模式電機302,通過傳動機構與所述冷暖風門206連接的冷暖電機303。
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口111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左側。
優(yōu)選地,所述進風口111上開有滑槽1111,所述滑槽1111中安裝有濾芯1112,所述濾芯1112通過蓋板1113固定在所述進風口111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濾芯1112也可以用其他公知的安裝技術如使用卡扣或者螺栓固定在所述進風口111上。
優(yōu)選地,所述加熱器芯體201和所述蒸發(fā)器芯體202通過管路連接有膨脹閥207。
優(yōu)選地,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殼體1外部分別在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上設置了兩處加強筋151。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加強筋151的數(shù)量和位置可以根據(jù)殼體1的結構進行調整。
優(yōu)選地,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1通過對稱設置在邊緣的卡扣161對接固定。
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1通過螺栓固定在車身上。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通過分別開在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和所述右殼體總成102上部、中部和底部的安裝孔171,使用螺栓固定在車身上,所述安裝孔171沿中心線對稱分布。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根據(jù)汽車空調總成的尺寸和形狀改變所述安裝孔171的位置和數(shù)量。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空氣經(jīng)過濾芯1112從進風口111進入殼體1,由內外循環(huán)電機301控制內外循環(huán)風門204選擇內循環(huán)或者外循環(huán);由模式電機302驅動模式風門205選擇空調運行模式,由冷暖電機303驅動冷暖風門206選擇制冷或者制熱,若要制冷則開啟蒸發(fā)器芯體202對空氣降溫,若要制熱則開啟加熱器芯體201對空氣加熱;由鼓風機給降溫或者加熱后的空氣提供循環(huán)動力;通過打開或者關閉吹面風口、除霜風口或者吹腳風口來控制降溫或者加熱后的空氣通過對應的吹面風口、除霜風口或者吹腳風口吹出,如打開左吹面風口112則從左吹面風口112吹出冷風或者暖風,打開右吹腳風口132則從右吹腳風口132吹出冷風或者暖風;主冷凝水口141設于左殼體總成101后側,輔助冷凝水142口設于所述左殼體總成101底部,用于排出冷凝水。
以上依據(jù)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實用新型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