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包括后驅動橋,后驅動橋的兩端各設有一個車輪,后驅動橋上還剛性連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后縱臂,后驅動橋上還鉸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減震器。本實用新型的后縱臂與車架鉸接同時與后驅動橋剛性連接,因此,能夠實現(xiàn)左右輪不同上下運動。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安裝有減震器,且減震器分別與車架和后驅動橋鉸接,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車架上下運動要求,同時支撐車架重量,吸收車輛前進不平度引起的地面振動,使車輛行駛平順,結構簡單。另外,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與車架上座椅后端部位相連,這樣使得座椅可以降低,車輛底盤更加平穩(wěn)。
【專利說明】一種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后懸架,具體涉及一種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純電動低速車一般采用以下兩種后懸架:第一種:縱置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架,鋼板兩端與車架鉸接,中部與后驅動橋剛性連接,減震效果一般,此技術來源于農用運輸車輛,質量可靠,但對純電動低速車乘員來講,舒適度一般,車輛行駛平順性有待提高。第二種:后置縱臂半獨立懸架,縱臂前端與車架鉸接,后端與后驅動橋鉸接,車橋兩側安裝減震螺旋彈簧,螺旋彈簧上端與車架連接,下端與車橋連接,此技術來源于小型乘用車,可滿足純電動低速車行駛平順性,但由于此結構零件技術精度高,開發(fā)新產品成本高,同時純電動低速車布置空間有限,有些并不完全適合此類后懸架。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滿足車輛行駛平順性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后驅動橋,后驅動橋的兩端各設有一個車輪,后驅動橋上還剛性連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后縱臂,后驅動橋上還鉸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減震器。
[0005]所述的后驅動橋上帶有驅動電機。
[0006]其中一個減震器設在驅動電機與一個車輪之間;另一個減震器設在驅動電機與另一個車輪之間。
[0007]所述的后縱臂與減震器在后驅動橋上的位置相同。
[0008]所述的減震器的前端設有用于與車架相連的減震器上襯套,減震器的后端設有減震器下襯套,減震器下襯套固定在與后驅動橋相連的鉸接件上。
[0009]所述的后縱臂的前端設有與車架相連的后縱臂襯套。
[0010]所述的后驅動橋上套有用于固定后縱臂后端的U型固定件。
[0011]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實用新型的后縱臂與車架鉸接同時與后驅動橋剛性連接,因此,能夠實現(xiàn)左右輪不同上下運動。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安裝有減震器,且減震器分別與車架和后驅動橋鉸接,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車架上下運動要求,同時支撐車架重量,吸收車輛前進不平度引起的地面振動,使車輛行駛平順,結構簡單。另外,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與車架上座椅后端部位相連,這樣使得座椅可以降低,車輛底盤更加平穩(wěn)。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6]其中,1、后縱臂,2、減震器,3、后驅動橋,4、減震器上襯套,5、減震器下襯套,6、后縱臂襯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8]參見圖1-3,本實用新型包括帶有驅動電機的后驅動橋3,后驅動橋3與驅動電機直接連接,保證了整車驅動力由驅動電機提供;
[0019]后驅動橋3的兩端各設有一個車輪,后驅動橋3上還剛性連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后縱臂1,具體的,每個后縱臂I的前端與車架相連,后縱臂I的后端通過套裝在后驅動橋3上的U型固定件與后驅動橋3剛性連接;后驅動橋3上還鉸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減震器2 ;具體的,每個減震器2的前端與車架上座椅后端鉸接,減震器2的后端與后驅動橋3通過鉸接件相連。
[0020]其中一個減震器2設在驅動電機與一個車輪之間;另一個減震器2設在驅動電機與另一個車輪之間,且后縱臂I與減震器2在后驅動橋3上的位置相同。
[0021 ] 減震器2的前端設有用于與車架相連的減震器上襯套4,減震器2的后端設有減震器下襯套5,減震器下襯套5固定在與后驅動橋3相連的鉸接件上。減震器上襯套4和減震器下襯套5能夠保證后驅動橋以后縱臂襯套中心線做擺動運動,減震器和上下襯套傳遞車輛上下方向重力,并可有效吸收車輛前進時路面不平度引起的上下振動,滿足車輛舒適性要求。
[0022]每個后縱臂I的前端設有與車架相連的后縱臂襯套6,由于后縱臂結構相同,因此,設在兩個后縱臂I前端的對應后縱臂襯套6安裝在同一條中心線上,限制了后驅動橋的左右運動,同時傳遞車輛前進方向動力,并可有效吸收車輛前進方向振動。
[0023]本實用新型中的減震器上襯套4、減震器下襯套5以及后縱臂襯套6均采用橡膠襯套。
[0024]本實用新型的后縱臂與車架鉸接同時與后驅動橋剛性連接,因此,能夠實現(xiàn)左右輪不同上下運動。同時,本實用新型還安裝有減震器,且減震器分別與車架和后驅動橋鉸接,這樣不僅能夠滿足車架上下運動要求,同時支撐車架重量,吸收車輛前進不平度引起的地面振動,使車輛行駛平順,結構簡單。另外,本實用新型減震器與車架上座椅后端部位相連,這樣使得座椅可以降低,車輛底盤更加平穩(wěn),在車輛總重不超過lOOOKg,車速不高于50Km/h時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驅動橋(3),后驅動橋(3)的兩端各設有一個車輪,后驅動橋(3)上還剛性連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后縱臂(I),后驅動橋(3)上還鉸接有兩個與車架鉸接的減震器(2)。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驅動橋(3)上帶有驅動電機。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減震器(2)設在驅動電機與一個車輪之間;另一個減震器(2)設在驅動電機與另一個車輪之間。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縱臂(I)與減震器(2)在后驅動橋(3)上的位置相同。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減震器(2)的前端設有用于與車架相連的減震器上襯套(4),減震器(2)的后端設有減震器下襯套(5),減震器下襯套(5)固定在與后驅動橋(3)相連的鉸接件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縱臂(I)的前端設有與車架相連的后縱臂襯套(6)。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純電動低速車用后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驅動橋(3)上套有用于固定后縱臂(I)后端的U型固定件。
【文檔編號】B60G5/047GK203995531SQ20142039066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5日
【發(fā)明者】王養(yǎng)麗, 曾俊 申請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