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及其制備方法

文檔序號:3789940閱讀:229來源:國知局
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石油開采【技術領域】。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如下材料:濃度為0.2~0.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聚凝劑溶液、無機顆粒;其中,所述聚凝劑溶液為濃度為0.2~0.5wt%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或濃度為1~4wt%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具有彈性強、堵塞能力強、能運移、熱穩(wěn)定好的優(yōu)點。
【專利說明】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屬于石油開采【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油田開采過程中,注水開發(fā)是主要的采油方式,但是在長期注水開發(fā)的過程中,由于水沖洗,粘土流失,使地層的非均質性惡化,使較高滲透率地層的滲透率進一步提高,注入水常沿高滲透層流動,水對高滲透層的沖刷進一步導致了高滲透層的滲透率大大提高,有的高滲透層甚至形成大孔道竄流,注入水嚴重低效循環(huán),某些油藏采出液含水率已經達到90%,甚至95%以上,采油成本大幅度上升。
[0003]為了使注入水均勻推進,減少油井出水,常采用堵水劑對大孔道進行封堵。常用的堵水劑包括聚合物凍膠型堵水劑和聚合物凝膠型堵水劑,其中聚合物凍膠型堵水劑因其來源廣泛、配制簡單,已成為國內外研究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有機堵水調剖劑?,F有技術中,聚合物凍膠型堵水劑所采用的聚合物主要為聚丙烯酰胺類。諸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2807849A公開了一種聚丙烯酰胺類凍膠型堵劑,其包括如下材料非離子型聚丙烯酰胺0.3~0.8%、交聯(lián)劑A0.6~1.3%,交聯(lián)劑B0.45~1.44%,溫度穩(wěn)定劑0.02~0.04%、pH調節(jié)劑0.01~0.08%,和余量的水,其中所述交聯(lián)劑A為烏洛托品,交聯(lián)劑B為對苯二酚或間苯二酚;所述溫度穩(wěn)定劑為硫代硫酸鈉、亞硫酸氫鈉或亞硫酸鈉;所述PH值調節(jié)劑為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鈉或碳酸氫鈉。
[0004]上述技術中,有機交聯(lián)劑主要與聚丙烯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制備得到凍膠型堵劑。該凍膠型堵劑用于調剖堵水時,由于地層的溫度一般都較高,而在高溫條件下,未發(fā)生交聯(lián)的聚丙烯酰胺分子上的酰胺基首先會發(fā)生水解,在地層的堿性環(huán)境下,形成羧鈉基;當聚丙烯酰胺分子中為交聯(lián)的酰胺基全部水解成羧鈉基后,進一步水解反應會在有機交聯(lián)劑與聚丙烯酰胺分`子酰胺基鏈接處發(fā)生,交聯(lián)劑與聚丙烯酰胺交聯(lián)逐漸解離,宏觀上看到的是聚合物凝膠破膠脫水。因此這種凍膠型堵劑在高溫、高礦化度條件下應用時,存在熱穩(wěn)定性時間短、有效期短,達不到封堵效果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凍膠型堵劑在高溫條件應用時,存在熱穩(wěn)定性時間短、封堵有效期短,達不到封堵效果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熱穩(wěn)定性時間長、封堵效果好的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濃度為0.2~0.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聚凝劑溶液和無機顆粒;
[0007]其中,所述聚凝劑溶液為濃度為0.2~0.5wt%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或濃度為
I~4wt%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
[0008]所述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中的陽離子型聚合物為陽離子改性淀粉、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陽離子改性纖維素或陽離子改性胍爾膠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中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季銨鹽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0009]所述季銨鹽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硝酸銨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0010]所述聚凝劑溶液中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陽離子度為20%-25%。
[0011 ] 所述無機顆粒的添加量占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總質量的3~8wt%。
[0012]所述無機顆粒的粒徑為100目~200目。
[0013]以質量計,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的添加量比為1:1~3:1。
[0014]本發(fā)明還進一步提供了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15](1)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得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16](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無機顆粒,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17](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18](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接觸即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19]所述步驟(1)中,兩性聚丙烯酰胺與水在680-72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380-420r/min,持續(xù)攪拌1.5_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20]所述步驟(2)中,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無機顆粒在680~7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得到混合均勻的混合溶液。
[0021]所述步驟(3)中,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水在380-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IOmin,或所述陽離子型聚合物與水在380-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_2h,得到混合均勻的聚凝劑溶液。
[0022]所述步驟(4)中,將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50~10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完成反應,得到復合封堵體系。
[0023]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yōu)點:
[0024](1)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采用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由于兩性聚丙烯酰胺在水中可沿C-C鍵(O鍵)內旋轉形成蜷曲結構,但其鍵角始終保持為109° 28',兩性聚丙烯酰胺的蜷曲結構可發(fā)生相互糾纏,形成糾纏“鍵”,此外,兩性聚丙烯酰胺鏈節(jié)中的-NH2被陰離子和陽離子同時取代時,除了兩性聚丙烯酰胺分子之間形成糾纏“鍵”外,還可以在分子內和分子間產生離子鍵和締合鍵,離子鍵、締合鍵和糾纏“鍵”,可產生組合鍵,組合鍵共同作用可將兩性聚丙烯酰胺連接成一個超分子結構;在兩性聚丙烯酰胺形成超分子結構的同時,兩性聚丙烯酰胺中的陽離子基團還可以吸附無機顆粒,而陰離子基團裸露,使得無機顆??梢跃鶆蚍稚⒂趦尚跃郾0啡芤褐?;當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聚凝劑溶液接觸時,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裸露的陰離子基團與聚凝劑溶液中的陽離子基團會迅速以離子鍵的方式結合,形成復合封堵體系;此外由于地層砂巖表面為負電性,這樣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沒有與陽離子基團結合的陰離子基團與地層砂巖由于電性相斥作用,使得復合封堵體系在地層中的分散穩(wěn)定性良好。由于本發(fā)明所述復合封堵體系是通過兩性聚丙烯酰胺中的陰離子基團與聚凝劑中的陽離子基團鍵合,代替了現有技術中通常需要在聚丙烯酰胺中的酰胺鍵處交聯(lián)的方式,也就克服了酰胺鍵處交聯(lián)時易于在高溫、高礦化度下水解、導致堵水劑耐溫、耐礦化度效果差的問題。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可以采用高礦化度的油田水進行配制,具有彈性強、堵塞能力強、耐溫效果好、耐礦化度效果好、封堵有效期長的優(yōu)點。
[0025](2)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進一步選擇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的表觀粘度> 150mPa.s時,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可以對無機顆粒起到很好的懸浮作用;同樣,進一步選擇所述無機顆粒的添加量占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總質量的3~8wt%,也是使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對無機顆粒起到很好的懸浮作用,這樣會使無機顆粒與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很好的混合,不會產生分層現象;進一步地,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的添加的質量比為1:1~3:1時,可以使復合封堵體系具有最佳強度,將其用于油田堵水時,具有最佳的耐溫效果和最佳的封堵有效期的優(yōu)點。 [0026](3)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首先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這樣可以使聚合物分子鏈之間通過纏繞“鍵”相互纏繞的更加穩(wěn)定,且在纏繞“鍵”附近富集一定的內腔,隨著攪拌進行,部分水分子會進入內腔,最后會形成具有穩(wěn)定結構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再向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無機顆粒,此時繼續(xù)攪拌會使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陽離子基團吸附無機顆粒,陰離子基團裸露在外,從而對無機顆粒有很好的懸浮分散作用;將特定量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后,再將攜載有無機顆粒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混合,由于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具有大量的裸露的陰離子,而聚凝劑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陽離子,兩種溶液一接觸,陽離子與陰離子即可通過離子鍵結合,瞬間完成反應,生成復合封堵體系。本發(fā)明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具有反應迅速、施工方便的優(yōu)點。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具體描述,但不局限于此。
[0028]實施例1
[0029]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Ikg的濃度為0.2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Ikg的濃度為0.2wt%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溶液和0.03kg的粒徑為100目的活性碳酸鈣。
[0030]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1](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3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68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2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32](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活性碳酸鈣,在6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33](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3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3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34](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5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35]實施例2
[0036]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1.5kg的濃度為0.3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Ikg的濃度為lwt%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和0.075kg的粒徑為120目的活性碳酸鈣。
[0037]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8](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68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2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39](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活性碳酸鈣,在6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40](3)將特定量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3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IOmin,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41](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9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42]實施例3
[0043]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2kg的濃度為0.3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Ikg的濃度為2.5wt%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溶液和0.12kg的粒徑為150目的粉煤灰。 [0044]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45](1)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1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70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00r/min,持續(xù)攪拌1.8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46](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粉煤灰,在7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47](3)將特定量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1000O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IOmin,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48](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5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49]實施例4
[0050]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2.5kg的濃度為0.4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Ikg的濃度為0.3wt%的陽離子改性纖維素和0.175kg的粒徑為170目的活性碳酸鈣。
[0051]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2](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1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72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38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53](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活性碳酸鈣,在7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54](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改性纖維素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1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3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2h,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55](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6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56]實施例5
[0057]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3kg的濃度為0.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Ikg的濃度為0.5wt%的陽離子改性淀粉溶液和0.24kg的粒徑為200目的活性碳酸鈣。
[0058]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59](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68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2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60](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活性碳酸鈣,在69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61](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改性淀粉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0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lh,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62](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7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63]實施例6
[0064]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1.2kg的濃度為0.2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0.5kg的濃度為0.4wt%的陽離子改性胍爾膠、0.5kg的濃度為0.4wt%的陽離子改性淀粉和0.06kg的粒徑為100~200目的碳酸鈣。
[0065]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66](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70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00r/min,持續(xù)攪拌1.8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67](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碳酸鈣,在71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68](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改性胍爾膠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攪拌均勻,得到第一聚凝劑溶液;將特定量的陽離子改性淀粉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5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3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2h,攪拌均勻,得到第二聚凝劑溶液;
[0069](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第一聚凝劑溶液、第二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第一聚凝劑溶液和第二聚凝劑溶液在8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70]實施例7
[0071]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1.8kg的濃度為0.4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0.5kg的濃度為4wt%的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硝酸銨、0.5kg的濃度為4wt%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和0.099kg的粒徑為200目的硅微粉。
[0072]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73](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3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72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38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74](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硅微粉,在68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75](3)將特定量的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硝酸銨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3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IOmin,攪拌均勻,得到第一聚凝劑溶液;將特定量的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30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IOmin,攪拌均勻,得到第二聚凝劑溶液
[0076](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第一聚凝劑溶液、第二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第一聚凝劑溶液和第二聚凝劑溶液,在10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77]實施例8
[0078]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包括1.2kg的濃度為0.4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1.2kg的濃度為4wt%的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硝酸銨和0.1kg的粒徑為245目的活性碳酸鈣。
[0079]本實施例中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80](I)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2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72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420r/min,持續(xù)攪拌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0081](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特定粒徑的活性碳酸鈣,在7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0082](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特定量的礦化度為22000mg/L的油田注入水中,在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h,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0083](4)將所述步驟(2)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在10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迅速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0084]性能測定評價例
[0085]( I)物理性能測試評價例
[0086]采用CT3質構儀對上述所有實施例1~8中制備得到的復合封堵體系進行抗壓強度測試,測試結果見表1。
[0087]表1復合封堵體系的物理性能測試結果
[0088]
【權利要求】
1.一種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濃度為0.2~0.5wt%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聚凝劑溶液和無機顆粒; 其中,所述聚凝劑溶液為濃度為0.2~0.5wt%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或濃度為I~4wt%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陽離子型聚合物溶液中的陽離子型聚合物為陽離子改性淀粉、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陽離子改性纖維素或陽離子改性胍爾膠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中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季銨鹽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銨鹽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十八烷基二甲基羥乙基硝酸銨中的任意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凝劑溶液中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陽離子度為20%-25%。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顆粒的添加量占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總質量的3~8wt%。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無機顆粒的粒徑為100目~200目。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其特征在于,以質量計,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的添加量比為1:1~3:1。
8.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大孔道復合封堵體系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特定量的兩性聚丙烯酰胺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得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2)向所述步驟(1)中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中加入特定量的無機顆粒,攪拌均勻,得到混合溶液; (3)將特定量的陽離子型聚合物或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緩慢加入水中,攪拌均勻,得到聚凝劑溶液; (4 )將所述步驟(2 )中的混合溶液與所述步驟(3 )中的聚凝劑溶液混合,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接觸即生成復合封堵體系。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兩性聚丙烯酰胺與水在680-720r/min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后,將攪拌速度降到380_420r/min,持續(xù)攪拌1.5-2h后得到混合均勻的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所述兩性聚丙烯酰胺溶液與無機顆粒在680~7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15min,得到混合均勻的混合溶液。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水在380-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lOmin,或所述陽離子型聚合物與水在380-420r/min的攪拌速度下攪拌30min_2h,得到混合均勻的聚凝劑溶液。
10.根據權利要求8~9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將所述混合溶液與所述聚凝劑溶液在50~100次/min的震蕩速度下震蕩,使其快速混合均勻并完成反應,得到復合封堵體系。
【文檔編號】C09K8/508GK103773342SQ201310681417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汪廬山, 田玉芹, 劉承杰, 郭宏偉, 楊圣賢, 尚朝輝, 高生偉, 陳雷, 張冬會, 唐延彥, 靳彥欣, 杜立濱, 趙玲, 張光焰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