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元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的是一種耐熱鋁基材料技術領域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多 元納米相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鋁合金由于具有輕質、高強、耐蝕、易加工等特性而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及交通運 輸領域,其中可用于制備高溫下服役的部件的稱為耐熱鋁基材料,如坦克裝甲車輛發(fā)動機 的活塞、缸套、連桿、箱體、缸蓋,導彈殼體、尾翼、航空發(fā)動機氣缸、葉片、飛機蒙皮等,均采 用耐熱鋁基材料。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耐熱鋁基材料的耐熱性能提出了越 來越高的要求?;跀U散控制粗化理論,提高鋁基材料耐熱性能的主要方法是向鋁基體中 引入低固溶度、低擴散系數的合金元素,在鋁基體中形成熱穩(wěn)定性強、不易粗化的彌散相。 高溫強化效果取決于彌散相的體積分數、尺寸、熱穩(wěn)定性和強度。特別地,快速凝固Al-Fe 系鋁合金可有效調控以上幾個影響因素因素,從而成為了目前最為成功的耐熱鋁體系。
[0003] 然而,合金元素的低固溶度、低擴散系數的特性也導致了將其在鋁基體中引入困 難,目前主要通過快速凝固技術來提高其固溶度,從而提高彌散相的體積分數,但該技術對 合金元素的搭配、工藝控制及設備的要求都極高,難以掌握和控制,因此雖然國外已經通過 該技術量產出了性能優(yōu)異的耐熱鋁合金,國內的耐熱鋁合金研制依然處于落后局面,同系 列合金難以達到國外質量水平。
[0004] 隨著鋁合金和鋁基復合材料的發(fā)展,納米金屬間化合物和納米增強體在鋁中的應 用逐漸受到關注。Fe、Ni、Ti、Zr、Sc、Co、La、Y、Er等元素與鋁的中間化合物以及Al203、La 203 等納米增強體不僅具有很高的模量和硬度,能夠提高鋁基材料的模量和強度,還能在較高 溫度的熱經歷過程中保持自身和鋁晶粒的穩(wěn)定,這些納米相是較為理想的耐熱鋁基材料的 增強體,其添加量、尺寸都易于通過反應合成進行控制,因而在高模量、高強度、耐熱鋁材的 開發(fā)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中Ti、Zr、Sc、Er等元素能夠與鋁基體反應生成具有Ll 2結構 的三鋁化物A13M(M包括以下9種元素:Ti、Zr、Sc、Er、Lu、Tm、Yb、Np、U),因與面心立方結 構的鋁基體具有共格界面而具有了極強的熱穩(wěn)定性,而被認為是最為理想的耐熱鋁基材料 的增強體。
[0005] 然而通過攪拌鑄造、球磨等外加方法引入時,由于納米相在范德華力的作用下容 易團聚,尤其當體積分數較高時,引入的納米相在鋁中分散不均勻,不利于發(fā)揮其性能優(yōu)勢 以獲得高綜合性能復合材料
[0006] 經過對現(xiàn)有技術的文獻檢索發(fā)現(xiàn),文獻I "Elevated temperature aluminum-titanium alloy by powder metallurgy process^ (William E. Frazier, Michael J.Koczak,專利號 US4834942 A)采用快速凝固 Al-Ti 粉末(Al3Ti 含量達到20vol. % )與適量碳納米管經過球磨、致密化后制備Al-Ti-C-O體系的耐 熱鋁基復合材料,但其分散工藝使碳納米管完全反應生成Al 4C3且完全分布于晶界, 使材料的力學性能提升有限、高溫延伸率明顯下降;文獻2 "Mechanically alloyed nanocomposites"(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2013 (58) 383 - 502)所述的技術 方案,通過高能球磨機械合金化,可以制備多種納米相增強的鋁基復合材料,但這種方 法通常需要長時間的高能球磨,且不易分散高體積含量、細?。?lt;20nm)的納米相。文獻 3 "A1-Al3Ti nanocomposites produced in situ by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Acta Materialia. 2006 (54) 5241 - 5249)所述的技術方案,將鋁粉和鈦粉混合壓坯后,再通過高 速攪拌摩擦的方式,使鋁和鈦原位反應生成中間化合物Al3Ti,同時由于攪拌摩擦工藝中強 烈的塑性變形作用下,使Al 3Ti處于反應生成和剝離分散的動態(tài)過程,因而能夠在鋁中生成 體積分數最高可達50vol. %、分散均勻的納米Al3Ti。但是攪拌摩擦只能應用于薄板中,且 工藝復雜,其廣泛應用受到嚴重限制。
[0007] 因此,綜上所述,提尚金屬基復合材料熱穩(wěn)定性和熱強性的關鍵在于:1)增強相 高溫穩(wěn)定、難以長大;2)增強相顆粒尺寸小,一般處于納米級,且體積含量較高;3)增強相 必須在基體中均勻彌散分布。然而,上述現(xiàn)有的技術方案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1)基于 快速凝固法制備的耐熱鋁合金對工藝過程及制造設備要求非常高,不易掌握,工藝控制不 慎即導致增強相在高溫下團聚或長大;2)高能球磨機械合金化的方法耗時長、能耗高,且 對納米增強相的分散能力很有限;3)攪拌摩擦焊法適用于薄板制備,難以用于厚度較大的 塊體材料。
【發(fā)明內容】
[0008] 本發(fā)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通過納米碳負載納米金屬氧化物制備多元 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的方法,由于多元納米相具有較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不同的 空間占位,對鋁基體晶粒具有高效的穩(wěn)定作用,從而制備的鋁基復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耐熱 性。
[0009]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0010]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多元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 驟:
[0011] 1)采用納米碳作為載體,用含有金屬離子的前驅物溶液對納米碳進行表面包覆, 得到前驅物包覆納米碳;
[0012] 2)將步驟1)獲得的前驅物包覆納米碳均勻分散于鋁粉中,通過熱反應處理使前 驅物包覆納米碳中的前驅物轉變成納米氧化物,從而獲得(納米碳+納米氧化物)/鋁復合 粉末;
[0013] 3)對步驟2)獲得的(納米碳+納米氧化物)/鋁復合粉末進行反應燒結和致密化 處理、熱處理,經由原位反應生成金屬氧化物、碳化物、金屬間化合物及剩余納米碳的多元 納米強化相,從而獲得多元納米復合強化耐熱鋁基復合材料。
[0014] 優(yōu)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納米碳包括納米碳纖維、碳納米管、石墨烯、氧化石墨 烯中的一種或組合,且至少能與一種溶劑形成穩(wěn)定的稀分散液。
[0015] 更優(yōu)選地,所述的納米碳的添加總量為復合材料的質量的0. 01~5wt. %,優(yōu)選的 添加總量為0. 5~3wt. %。
[0016] 優(yōu)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前驅物溶液包括溶劑、金屬離子化合物,還可以進一步 包括反應劑和/或交聯(lián)劑組成。
[0017] 更優(yōu)選地,所述的溶劑包括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甲苯、DMF、吐溫中的一種或組 合;
[0018] 所述的金屬離子化合物為Fe、Ni、Ti、Zr、Sc、Co、La、Y、Er的氧化物、氫氧化物、鹵 化物、硝酸鹽、硫酸鹽、茂金屬化合物、羰基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其組合,最終生成的金屬氧化 物為復合材料質量的〇. 1~20wt. % ;
[0019] 所述的反應劑是使用檸檬酸、葡萄糖、草酸、酒石酸、糊精、EDTA、乙二胺、水合肼中 的一種或組合;反應劑也可以不使用;
[0020] 所述的交聯(lián)劑是使用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 吡咯中的一種或組合;交聯(lián)劑也可以不使用。
[0021] 優(yōu)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表面包覆方法為將納米碳加入到前驅物溶液中進行機 械攪拌或超聲,然后進行抽濾、離心或蒸干。
[0022] 優(yōu)選地,步驟2)中,所述的前驅物包覆納米碳均勻分散于鋁粉中的方法包括球 磨、料漿共混、表面吸附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3] 更優(yōu)選地,所述的鋁粉包括純鋁和鋁合金粉末。
[0024] 優(yōu)選地,步驟3)中,所述的多元納米強化相包括各種能夠在所使用的工藝和服役 條件下在錯中穩(wěn)定存在的、某一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IOO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