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包括上模組件(1)、下模組件(6),上模組件(1)和下模組件(6)合模后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7),上模組件(1)上安裝有上模鑲塊;所述的下模組件(6)上安裝有下模抬料板(4)和翻邊鑲塊(5),下模抬料板(4)位于翻邊鑲塊(5)的內部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翻邊鑲塊(5)滑動配合;下模組件(6)內設有用于驅動下模抬料板(4)在豎直方向上滑動的驅動裝置。采用這種結構后,一方面減少了零件數(shù)量,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整付模具的結構更加緊湊,無需增大模具體積。
【專利說明】
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很多鈑金件都是通過模具沖壓成型的,有些鈑金件的結構中具有翻邊,因此上模組件中設置上模鑲塊,上模鑲塊下端為與產品的輪廓面,下模組件中設置下模鑲塊,下模鑲塊上端為產品的輪廓面,上下模合模后形成產品的型腔,同時將鈑金件壓制成所需的形狀。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翻邊模具具有以下的缺點:由于每次開模后,都要裝產品從下模鑲塊中脫模,現(xiàn)有技術中通常采用壓料板來進行,壓料板連接在下模組件上,并且為了保證壓料板的運行平穩(wěn)和精準,通過會在壓料板和下棋組件之間設置導板或者導柱,而針對小型零件來說,本身翻邊模具的體積就比較緊湊,再要為壓料板的導向結構留出空間,這樣會導致整付模具變得復雜和龐大,反之在不增加體積的前提下,壓料板的導向結構設計就非常困難;同時,也增加了相應的零部件,相應的增加了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導向穩(wěn)定、成本低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包括上模組件、下模組件,上模組件和下模組件合模后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上模組件上安裝有上模鑲塊;所述的下模組件上安裝有下模抬料板和翻邊鑲塊,下模抬料板位于翻邊鑲塊的內部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翻邊鑲塊滑動配合;下模組件內設有用于驅動下模抬料板在豎直方向上滑動的驅動裝置。
[0005]所述的上模鑲塊包括中心鑲塊和壓邊鑲塊,中心鑲塊緊配在壓邊鑲塊中心處,并且壓邊鑲塊的下端面、中心鑲塊伸出壓邊鑲塊的端面、翻邊鑲塊的內側面以及下模抬料板的上端及內凹面之間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
[0006]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頂塊、彈簧和底座;所述的底座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下模組件中的底板上,底座的上端與彈簧套接并通過臺階面與彈簧的下端抵緊;彈簧的上端與頂塊的底面抵緊,頂塊固定連接在下模抬料板的底部。
[0007]所述的翻邊鑲塊的內側壁為斜壁,相應的壓邊鑲塊的外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所述的下模抬料板的內凹側壁為斜壁,相應的中心鑲塊伸出壓邊鑲塊的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
[0008]所述的中心鑲塊與壓邊鑲塊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翻邊鑲塊與下模抬料板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也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
[0009]采用上述結構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由于利用了模具本身的下模抬料板與翻邊鑲塊之間的配合來進行下模抬料板的導向,無需其他外部的導向結構,因此,一方面減少了零件數(shù)量,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使整付模具的結構更加緊湊,無需增大模具體積。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下模抬料板與翻邊鑲塊之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1、上模組件;2、壓邊鑲塊;3、中心鑲塊;4、下模抬料板;5、翻邊鑲塊;6、下模組件;7、型腔;8、底座;9、彈簧;10、頂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14]結合圖1和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可知,它包括上模組件1、下模組件6,上模組件I和下模組件6合模后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7,上模組件I上安裝有上模鑲塊。所述的下模組件6上安裝有下模抬料板4和翻邊鑲塊5,下模抬料板4位于翻邊鑲塊5的內部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翻邊鑲塊5滑動配合。下模組件6內設有用于驅動下模抬料板4在豎直方向上滑動的驅動裝置。
[0015]所述的上模鑲塊包括中心鑲塊3和壓邊鑲塊2,中心鑲塊3緊配在壓邊鑲塊2中心處,并且壓邊鑲塊2的下端面、中心鑲塊3伸出壓邊鑲塊2的端面、翻邊鑲塊5的內側面以及下模抬料板4的上端及內凹面之間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7。
[0016]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頂塊10、彈簧9和底座8;所述的底座8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下模組件6中的底板上,底座8的上端與彈簧9套接并通過臺階面與彈簧9的下端抵緊;彈簧9的上端與頂塊10的底面抵緊,頂塊10固定連接在下模抬料板4的底部。
[0017]所述的翻邊鑲塊5的內側壁為斜壁,相應的壓邊鑲塊2的外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所述的下模抬料板4的內凹側壁為斜壁,相應的中心鑲塊3伸出壓邊鑲塊2的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
[0018]所述的中心鑲塊3與壓邊鑲塊2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翻邊鑲塊5與下模抬料板4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也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
[0019]所述的壓邊圈3的頂面為斜面,并且靠近下模鑲塊7的一端低于遠離下模鑲塊7的一端。
[002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運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做出的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都應屬于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包括上模組件(1)、下模組件(6),上模組件(I)和下模組件(6)合模后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7),上模組件(I)上安裝有上模鑲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組件(6)上安裝有下模抬料板(4)和翻邊鑲塊(5),下模抬料板(4)位于翻邊鑲塊(5)的內部且在豎直方向上與翻邊鑲塊(5)滑動配合;下模組件(6)內設有用于驅動下模抬料板(4)在豎直方向上滑動的驅動裝置。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鑲塊包括中心鑲塊(3)和壓邊鑲塊(2),中心鑲塊(3)緊配在壓邊鑲塊(2)中心處,并且壓邊鑲塊(2)的下端面、中心鑲塊(3)伸出壓邊鑲塊(2)的端面、翻邊鑲塊(5)的內側面以及下模抬料板(4)的上端及內凹面之間形成產品零件的型腔(7)。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頂塊(10)、彈簧(9)和底座(8);所述的底座(8)的下端固定連接在下模組件(6)中的底板上,底座(8)的上端與彈簧(9)套接并通過臺階面與彈簧(9)的下端抵緊;彈簧(9)的上端與頂塊(10)的底面抵緊,頂塊(10)固定連接在下模抬料板(4)的底部。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邊鑲塊(5)的內側壁為斜壁,相應的壓邊鑲塊(2)的外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所述的下模抬料板(4)的內凹側壁為斜壁,相應的中心鑲塊(3)伸出壓邊鑲塊(2)的側壁也為相配合的斜壁。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翻邊模具的導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鑲塊(3)與壓邊鑲塊(2)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翻邊鑲塊(5)與下模抬料板(4)之間在端面處的配合線也位于靠近產品零件的折彎處。
【文檔編號】B21D37/12GK205599794SQ201620352752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2日
【發(fā)明人】方煜定
【申請人】浙江舜仕汽車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