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床的工作臺交換架,尤其涉及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
背景技術:
目前機床工作臺交換方式分為旋轉式和平移式,旋轉式所采用的托架通常為如下兩種:雙叉式托架和勾挑式掛架。
旋轉雙叉式:目前最常見的一種交換方式,托架的長度方向有兩個U型托叉背對背位于托架兩頭,其中一個U型托叉位于工作臺行程范圍內(nèi)。需要交換時,工作臺到達U型托叉內(nèi)的指定位置,交換臺內(nèi)部的升降機構驅動托架將兩個工作臺同時抬起,由旋轉機構驅動托架旋轉180°將工作臺換位,然后托架落下,完成交換。雙叉式托架只能用于工作臺單一軸向移動的機型,對于工作臺移動方向為兩個軸向(十字交叉導軌)的機型,會因干涉問題而無法使用。
旋轉勾挑式:這種交換方式是,交換臺上有一個雙頭的勾板,兩個工作臺的側面有鉤槽,勾板低于工作臺側邊的鉤槽,機床正常加工時不會干涉。需要交換時,勾板從兩個工作臺的側邊的鉤槽下面把工作臺挑起來。在交換臺內(nèi)部的升降裝置和旋轉裝置驅動下,完成工作臺交換。這種托架雖然可用于十字交叉導軌的立式、臥式加工中心的工作臺交換,但由于結構上的原因,如果工作臺及工件較大、較重時,這種勾挑方式非常危險。所以只能用在工作臺400x400mm以下的小型機器上。
平移式:其交換臺有兩組平行的軌道,以及兩套驅動裝置,需要交換的工作臺在軌道上平移。其中一套驅動機構先把機內(nèi)工作臺沿軌道拖出,然后另一套驅動機構沿另一組軌道再把機外工作臺推進去。一出一進完成工作臺交換。兩個工作臺是分別動作而不是同時動作。這種交換方式的缺點是結構復雜、故障率高、制造成本高,又因為交換時兩個工作臺是一個一個動作而不是同時動作,所以交換速度也較慢。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徹底解決十字交叉導軌的立式、臥式加工中心工作臺交換問題,并且適用于各種大小規(guī)格,實現(xiàn)快速、可靠的工作臺交換。
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包括托挑架,旋轉升降器,托挑鉤槽塊,工作臺,交換臺,加工中心;所述托挑架為外形呈S型,其上設置有U型托舉卡,圓弧形挑鉤卡,安裝孔;所述旋轉升降器安裝在交換臺上,并穿過安裝孔與托挑架固定;所述2個托挑鉤槽塊對稱設置在2個的工作臺側面,并與工作臺緊固相連,托挑鉤槽塊內(nèi)部設置有圓弧形鉤槽腔;所述加工中心設置有十字交叉導軌。
所述十字交叉導軌設置有工作臺導軌座,2個工作臺的其中之一放置在交換臺上,另一個工作臺放置在工作臺導軌座上。
所述圓弧形挑鉤卡外側面為圓弧形并且具有一定的角度,內(nèi)側面帶有臺階,圓弧形鉤槽腔與圓弧形挑鉤卡形狀尺寸相配;圓弧形挑鉤卡在圓弧形鉤槽腔內(nèi)能自由轉動。
所述U型托舉卡其開口大小與工作臺底部設置的突起臺階相配。
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具體實施過程為:
當工作臺需要交換時,十字交叉導軌將放置有工作臺的工作臺導軌座導軌座送到待命位置,托挑架與2個工作臺呈90°夾角;接著開始第一步:旋轉升降器帶動托挑架旋轉將U型托舉卡旋入工作臺底部設置的突起臺階,圓弧形挑鉤卡旋入圓弧形鉤槽腔;第二步:旋轉升降器開始上升,U型托舉卡和圓弧形挑鉤卡同時起作用,把工作臺托起;第三步:旋轉升降器再次旋轉,將個工作臺交換旋轉到位;第四步:旋轉升降器下降,將2個交換旋轉到位的工作臺的其中之一放置在交換臺上,另一個放置在工作臺導軌座上;第五步:旋轉升降器反向旋轉,帶動托挑架旋出2個工作臺,整個裝置又開始歸位到待命位置;第六步:十字交叉導軌將放置交換工作臺后的工作臺導軌座送到加工中心的加工位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本發(fā)明的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其技術效果在于:
1. 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中的托挑架,在不工作時橫置于兩個待交換工作臺之間,位于十字交叉導軌的立式和臥式加工中心的工作臺移動范圍之外,所以對工作臺的兩個軸向移動不會造成干涉,因而同時具有旋轉雙叉式工作臺交換方式的穩(wěn)定可靠、承載能力強的優(yōu)點和旋轉勾挑式工作臺交換方式可用于十字交叉導軌機型的優(yōu)點,又克服了現(xiàn)有兩種旋轉托架的缺點:旋轉雙叉式工作臺交換方式不能用于工作臺移動方向為兩個軸向的機床,旋轉勾挑式工作臺交換方式不能用于大中型的機床的缺點。
2.結構簡單可靠,大小機型都能夠適用,對于十字交叉導軌的立式和臥式加工中心的工作臺交換問題,提供了非常理想的解決方案。
3.托挑架待命時與工作臺互不干涉,更容易實現(xiàn)多個工作臺交換的模式,例如4個、 6個、或者更多的工作臺交換,只需要增加同類型的相關零部件即可實現(xiàn)具有多個十字導軌的機床的工作臺交換,也可實現(xiàn)多個機床的各自的工作臺交換,因此更容易實現(xiàn)工廠的無人化生產(chǎn)。
4. 托挑架制造成本與旋轉雙叉式工作臺交換方式中的U型托叉幾乎相同,生產(chǎn)容易,適用于大批量生產(chǎn)。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的待命狀態(tài)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的工作狀態(tài)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的工作狀態(tài)的局部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的托挑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并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發(fā)明的概念。
如圖1至圖4之一所示:一種橫置型工作臺交換架,包括托挑架1,旋轉升降器2,托挑鉤槽塊3,工作臺4,交換臺5,加工中心6;所述托挑架1為外形呈S型,其上設置有U型托舉卡11,圓弧形挑鉤卡12,安裝孔13;所述旋轉升降器2安裝在交換臺5上,并穿過安裝孔13與托挑架1固定;所述2個托挑鉤槽塊3對稱設置在2個的工作臺4側面,并與工作臺4緊固相連,托挑鉤槽塊3內(nèi)部設置有圓弧形鉤槽腔31;所述加工中心6設置有十字交叉導軌61;
所述十字交叉導軌61設置有工作臺導軌座611,2個工作臺4的其中之一放置在交換臺5上,另一個工作臺4放置在工作臺導軌座611上;
所述圓弧形挑鉤卡12外側面為圓弧形并且具有一定的角度,內(nèi)側面帶有臺階,圓弧形鉤槽腔31與圓弧形挑鉤卡12形狀尺寸相配;圓弧形挑鉤卡12在圓弧形鉤槽腔31內(nèi)能自由轉動;
所述U型托舉卡11其開口大小與工作臺4底部設置的突起臺階41相配。
如圖1至圖4之一所示:
實際使用過程中,當工作臺4需要交換時,十字交叉導軌61將放置有工作臺4的工作臺導軌座611送到待命位置,托挑架1與2個工作臺4呈90°夾角;接著開始第一步:旋轉升降器2帶動托挑架1旋轉將U型托舉卡11旋入工作臺4底部設置的突起臺階41,圓弧形挑鉤卡12旋轉進入圓弧形鉤槽腔31;第二步:旋轉升降器2開始上升,U型托舉卡11和圓弧形挑鉤卡12同時起作用,把工作臺4托起;第三步:旋轉升降器2再次旋轉,將2個工作臺4交換旋轉到位;第四步:旋轉升降器2下降,將2個交換旋轉到位的工作臺4的其中之一放置在交換臺5上,另一個放置在工作臺導軌座611上;第五步:旋轉升降器2反向旋轉,帶動托挑架1旋出2個工作臺4,整個裝置又開始歸位到待命位置;第六步:十字交叉導軌61將放置交換工作臺4后的工作臺導軌座611送到加工中心6的加工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均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