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具有帶有間隔開的夾持部分的夾持孔的切削工具和切削鑲片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076795閱讀:113來源:國知局
具有帶有間隔開的夾持部分的夾持孔的切削工具和切削鑲片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切削工具(20)具有切削鑲片(26),切削鑲片被緊固構(gòu)件(28)可移除地固定到工具主體(22)。切削鑲片(26)包括夾持孔(38),其具有與垂直于中心軸線(A1)并且彼此分隔開的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并且所述夾持孔(38)在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的。分別與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相切的上假想線(LU1,LU2)和下假想線(LL1,LL2)與中心軸線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和第二夾持角,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是不同的。正好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正好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同時夾持接觸緊固構(gòu)件(28)上相同數(shù)量的對應(yīng)夾持區(qū)域(UZ1,UZ2,LZl,LZ2)。
【專利說明】具有帶有間隔開的夾持部分的夾持孔的切削工具和切削鑲片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旋轉(zhuǎn)切削工具和可移除地固定的切削鑲片,其大體用于金屬切削工藝并具體用于銑削操作。
【背景技術(shù)】
[0002]在銑削操作中使用的金屬切削工具的領(lǐng)域中,被可移除地固定到切削主體內(nèi)的切削鑲片在切削刃附近長期以來采用適當(dāng)剛硬的材料,即硬質(zhì)合金,其中在丟棄了被磨掉或損壞的切削鑲片之后,由不太硬的材料制成的切削主體可被重復(fù)使用。
[0003]這種類型的多個切削鑲片被安放在切削主體的鑲片接收凹口內(nèi),該鑲片接收凹口為切削鑲片提供軸向和徑向方向二者的支撐,例如槽銑削和面銑削操作;但是在例如擴槽機和豪豬刀(porcupine cutter)的一些應(yīng)用中,切削主體不會沿軸向方向支撐切削鑲片。
[0004]US 2007/0286692公開了一種銑削工具,其包括具有多個鑲片接收凹口的工具架,每個鑲片接收凹口均容納可借助于夾持螺釘被可移除地固定的可轉(zhuǎn)位切削鑲片。
[0005]每個鑲片接收凹口包括具有用于接收夾持螺釘?shù)穆菁y孔的安放表面以及側(cè)面鄰接表面,該側(cè)面鄰接表面具有軸向和徑向鄰接部分以用于沿軸向和徑向方向二者支撐切削鑲片。
[0006]每個切削鑲片均具有夾持孔,其包括限定非圓形的大致橢圓錐體的至少一部分的夾持表面,并且延伸穿過夾持孔的每個夾持螺釘包括在兩個接觸點處接觸夾持表面的大致錐形夾持頭部。
[0007]施加在兩個接觸點處的最終夾持力指向徑向和軸向鄰接部分二者。
[0008]US 5,542,793公開了螺旋齒銑削頭,其包括具有四個螺旋夾持槽的工具主體,每個螺旋夾持槽裝配有沿軸向方向疊覆的多個正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可轉(zhuǎn)位切削鑲片。
[0009]每個切削鑲片均借助于夾持螺釘被可移除地固定到其相應(yīng)的螺旋夾持槽,切削鑲片安放在具有徑向鄰接表面但不具有軸向鄰接表面的鍵片接收容座上。
[0010]每個切削鑲片均具有從其穿過的帶有略凸彎曲錐形端部的大致圓筒形孔,并且每個夾持螺釘包括大致錐形夾持頭部和延伸通過圓筒形孔的精密成形的圓柱形部分。
[0011]大致錐形夾持頭部接合略凸彎曲錐形端部,并且精密成形的圓柱形部分裝配到鑲片接收容座內(nèi)的圓筒形的精確定位的匹配安裝孔內(nèi),借此圓筒形孔的軸線偏離于安裝孔的軸線。夾持螺釘本身為其相應(yīng)的切削鑲片沿軸向方向提供支撐。
[0012]本發(fā)明的目標(biāo)在于提供改進的切削工具和用于該切削工具的切削鑲片,所述切削工具具有不沿軸向方向支撐切削鑲片的工具主體。
[0013]本發(fā)明的目標(biāo)還在于提供切削工具及用于該切削工具的切削鑲片,借此切削鑲片被穩(wěn)定地固定且精確地定位在切削主體上。
[0014]本發(fā)明的又一目標(biāo)在于提供切削工具及用于該切削工具的切削鑲片,其適于面銑削和槽銑削操作。
[0015]本發(fā)明的又一目標(biāo)在于提供切削工具及用于該切削工具的切削鑲片,其能執(zhí)行槽銑削操作,具有相對于切削鑲片的切削寬度來說減小的槽寬度。

【發(fā)明內(nèi)容】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切削工具,所述切削工具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安放表面的工具主體、至少一個切削鑲片和至少一個緊固構(gòu)件,所述緊固構(gòu)件用于將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可移除地固定到所述至少一個安放表面,
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以及在頂表面內(nèi)的夾持孔,其中周界側(cè)表面和中心軸線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
周界側(cè)表面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其中至少一個切削刃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與至少頂表面的相交部處,以及
所述夾持孔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和與第二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每個夾持部分均代表夾持孔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垂直于中心軸線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相切于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并且與中心軸線共面的上假想線相對于中心軸線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并且相切于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并且與中心軸線共面的下假想線相對于中心軸線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是不同的,以及
其中代表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的正好兩個上夾持部分和正好兩個下夾持部分同時夾持接觸緊固構(gòu)件上相同數(shù)量的對應(yīng)夾持區(qū)域。
[0017]而且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切削鑲片,所述切削鑲片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以及在頂表面內(nèi)的夾持孔,其中周界側(cè)表面和中心軸線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
所述周界側(cè)表面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并且至少一個切削刃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與至少頂表面的相交部處,以及
所述夾持孔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以及與第二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每個夾持部分均代表夾持孔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垂直于中心軸線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相切于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并且與中心軸線共面的上假想線相對于中心軸線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并且相切于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并且與中心軸線共面的下假想線相對于中心軸線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是不同的,
其中所述夾持孔朝向底表面延伸并且在底表面處開口,并且在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的,以及
其中所述上和下假想線沿在頂表面上方的方向延伸而不與中心軸線相交。
[0018]進一步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切削鑲片,所述切削鑲片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以及位于頂表面內(nèi)且延伸到底表面的夾持孔,其中周界側(cè)表面和中心軸線在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
所述周界側(cè)表面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并且至少一個切削刃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與至少頂表面的相交部處,以及
所述夾持孔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以及與第二水平平面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每個夾持部分均代表夾持孔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垂直于中心軸線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所述夾持孔向底表面開口并且在第一第二水平平面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
的,
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關(guān)于豎直平面對稱,該豎直平面包含中心軸線并且垂直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以及
其中沿鑲片中心軸線在鑲片的俯視圖中在夾持孔內(nèi)可見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好地理解,現(xiàn)在參考附圖僅通過示例方式描述本發(fā)明,附圖中點劃線代表構(gòu)件的局部視圖的截斷邊界,并且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切削工具的透視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切削工具的分解局部視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的切削鑲片的透視圖;
圖4是圖3所示的切削鑲片的俯視圖;
圖5是圖1所不的切削工具的局部視圖;
圖6是沿線V1-VI截取的圖5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7是沿線VI1-VII截取的圖5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8是沿線VII1-VIII截取的圖5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9是沿線IX-1X截取的圖5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10是沿圖6和圖7中所示的線X-X截取的圖4所示的切削鑲片的水平截面圖,并且示出了平面PHl處的橫截面;
圖11是沿圖6和圖7中所示的線X1-XI截取的圖4所示的切削鑲片的水平截面圖,并且示出了平面PH2處的橫截面;
圖1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切削工具的透視圖;
圖13是圖12所示的切削工具的分解局部視圖;
圖1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切削鑲片的透視圖;
圖15是圖14所示的切削鑲片的俯視圖;
圖16是圖12所示的切削工具的局部視圖;
圖17是沿線XVI1-XVII截取的圖16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18是沿線XVII1-XVIII截取的圖16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19是沿線XIX-XIX截取的圖16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20是沿線XX-XX截取的圖16所示的切削工具的截面圖;
圖21是沿圖17和圖18中所示的線XX1-XXI截取的圖15所示的切削鑲片的水平截面圖,并且示出了平面PHl處的橫截面;以及
圖22是沿圖17和圖18中所示的線XXI1-XXII截取的圖15所示的切削鑲片的水平截面圖,并且示出了平面PH2處的橫截面?!揪唧w實施方式】
[0020]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切削工具20、120,其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安放表面24的工具主體
22、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和至少一個緊固構(gòu)件28,所述緊固構(gòu)件用于將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可移除地固定到所述至少一個安放表面24。
[0021]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2、圖12和圖13所示,切削工具20、120可以是旋轉(zhuǎn)切削工具的形式,其包括工具主體22,該工具主體22具有與前向端表面30相鄰的多個安放表面24,所述切削工具還包括與安放表面等數(shù)量的切削鑲片26、126,每個切削鑲片
26、126均由其相應(yīng)緊固構(gòu)件28可移除地固定到其相應(yīng)安放表面24。
[0022]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切削工具可以是旋轉(zhuǎn)切削工具的形式,其包括工具主體,該工具主體具有多個軸向延伸或螺旋凹槽,每個凹槽均具有多個安放表面,所述切削工具還包括與安放表面等數(shù)量的切削鑲片,每個切削鑲片均由其相應(yīng)緊固構(gòu)件可移除地固定到其相應(yīng)安放表面。
[0023]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工具主體22可以由機加工鋼制成,并且切削鑲片26、126可以優(yōu)選地通過成型壓制和燒結(jié)硬質(zhì)合金(例如,碳化鎢)制成并且可以被涂覆或不被涂覆。
[0024]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3、圖4、圖14和圖15所不,切削鑲片26、126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32、34以及在頂表面32內(nèi)的夾持孔38,其中周界側(cè)表面36和中心軸線Al在所述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所述周界側(cè)表面36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40,并且至少一個切削刃42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至少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
[0025]而且根據(jù)本發(fā)明,夾持孔38可以與中心軸線Al同軸,其朝向底表面34延伸并且在底表面34處開口。
[0026]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圖3和圖4所示,周界側(cè)表面36可以包括四個后刀面40和四個切削刃42,每個切削刃42在四個后刀面40中的一個與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形成。四個后刀面40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四個切削刃42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切削鑲片26可以繞其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然而,切削鑲片26是單側(cè)的,即不可翻轉(zhuǎn)。
[0027]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如圖14和圖15所示,周界側(cè)表面36可以包括四個后刀面40和八個切削刃42,四個切削刃42形成在四個后刀面40與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并且四個切削刃42形成在四個后刀面40與底表面34的相交部處。四個后刀面40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八個切削刃42可以是相同的,并且雙側(cè)(可翻轉(zhuǎn))切削鑲片126可以繞其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
[0028]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切削鑲片可以是可轉(zhuǎn)位的,并且具有分別形成在六個或八個后刀面與頂表面的相交部處的六個或八個切削刃。
[0029]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圖8和圖9所示,切削鑲片26可以被描述為“正的”,其四個后刀面40沿遠(yuǎn)離頂表面32的方向向內(nèi)傾斜。
[0030]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如圖19和圖20所示,切削鑲片126可以被描述為“雙重負(fù)的”,其四個后刀面40大體垂直于頂和底表面32、34 二者。
[0031]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切削鑲片可以被描述為“負(fù)的”,其后刀面沿離開頂表面的方向向外傾斜。
[0032]根據(jù)本發(fā)明,夾持孔38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l、UC2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0033]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圖4、圖6和圖7所示,夾持孔38可以包括總共八個夾持部分UC1、UC2、UC3、UC4、LC1、LC2、LC3、LC4,每個所述夾持部分均代表夾持孔38的不同區(qū)域。八個夾持部分此1、此2、此3、此4、^:1、^:2、^:3、^:4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四個上夾持部分UC1、UC2、UC3、UC4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四個下夾持部分LCl、LC2、LC3、LC4。
[0034]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如圖15、圖17和圖18所示,夾持孔38可以關(guān)于與中心軸線Al垂直的中間平面M呈現(xiàn)鏡像對稱,并且包括總共十六個夾持部分,即在中間平面M和頂表面32之間的八個夾持部分此1、此2、此3、此4、^:1、^:2、^:3、^:4以及在中間平面M和底表面34之間的八個夾持部分UC1’、UC2’、UC3’、UC4’、LC1’、LC2’、LC3’、LC4’。中間平面M和頂表面32之間的八個夾持部分UC1、UC2、UC3、UC4、LCl、LC2、LC3、LC4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四個上夾持部分UCl、UC2、UC3、UC4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四個下夾持部分LC1、LC2、LC3、LC4。 [0035]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6、圖7、圖17和圖18所示,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兩者垂直于中心軸線Al并且因此彼此平行并且彼此分隔開。
[003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可以分別二分(bisect)上夾持部分UC1、UC2、UC3、UC4和下夾持部分LC1、LC2、LC3、LC4,并且第一水平平面PHl可以比第二水平平面PH2更靠近頂表面32,以致上夾持部分UC1、UC2、UC3、UC4可始終被看作比下夾持部分LC1、LC2、LC3、LC4更靠近頂表面32。
[0037]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6、圖7、圖17和圖18所示,代表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LCU LC2的正好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正好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同時夾持接觸緊固構(gòu)件28上相同數(shù)量的對應(yīng)夾持區(qū)域UZ1、UZ2、LZ1、LZ2。
[0038]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10、圖11、圖21和圖22所示,夾持孔38在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可以是非圓形的。
[0039]而且,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8和圖19所示,緊固構(gòu)件28可以是具有螺釘軸線A2的剛性夾持螺釘44的形式,其具有螺紋部分46和非螺紋部分48。
[0040]在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例(未示出)中,緊固構(gòu)件可以是夾持臂或者杠桿的形式。[0041 ] 螺紋部分46可以接合在其相關(guān)的安放表面24中的螺紋孔50,并且螺釘軸線A2可以相對于中心軸線Al傾斜。
[0042]非螺紋部分48在與螺釘軸線A2垂直的平面內(nèi)截取的任意橫截面上是圓形的,并且具有帶恒定的第一直徑Dl的第一螺釘子部分52和帶有第二直徑D2的第二螺釘子部分54,該第二直徑Dl可以沿遠(yuǎn)離螺紋部分46的方向增加。
[0043]圓柱形第一螺釘子部分52可以具有非常精確的第一直徑Dl以便精密地裝配到與螺紋孔50同軸的安放孔56內(nèi),并且可以被描述為螺釘頭部的第二螺釘子部分54可以包括四個夾持區(qū)域UZ1、UZ2、LZ1、LZ2,其與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l、UC2、LC1、LC2形成夾持接觸。
[0044]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0、圖11、圖21和圖22所示,每個上夾持部分UCl、UC2、UC3、UC4和每個下夾持部分LCl、LC2、LC3、LC4可以分別顯現(xiàn)為在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所截取的橫截面上的分開的上和下彎曲線58、60的單個部段。上夾持部分UC1、UC2、UC3、UC4可以在第一水平平面PHl內(nèi)周向彼此分開,而下夾持部分LC1、LC2、LC3、LC4可以在第二水平平面PH2內(nèi)周向彼此分開。
[0045]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每個上夾持部分和每個下夾持部分可以分別顯現(xiàn)為分開的上和下直線上的單個點。
[004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0、圖11、圖21和圖22所示,上和下彎曲線58、60可以是內(nèi)凹的,且均具有以中心軸線Al為中心的曲率半徑Rl、R2。
[0047]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上和下彎曲線可以是內(nèi)凸的。
[0048]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分別在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截取的夾持孔38的橫截面上,上和下彎曲線58、60的曲率半徑R1、R2可以大于內(nèi)接圓半徑R3、R4。
[0049]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每個上夾持部分此1、此2、此3、此4可以與下夾持部分LC1、LC2、LC3、LC4 中的一個相鄰。
[0050]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如圖4、圖6和圖7所示,相鄰的第一上和第一下夾持部分UC1、LCl可以分別與相鄰的第三上和第三下夾持部分UC3、LC3大致在直徑上對置,并且相鄰的第二上和第二下夾持部分UC2、LC2可以分別與相鄰第四上和第四下夾持部分UC4、LC4大致在直徑上對置。
[0051]在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中,如圖15、圖17和圖18所示,相鄰的第一上和第三下夾持部分UC1、LC3可以分別與相鄰的第三上和第一下夾持部分UC3、LCl大致在直徑上對置,并且相鄰的第二上和第四下夾持部分UC2、LC4可以分別與相鄰第四上和第二下夾持部分UC4、LC2大致在直徑上對置。
[0052]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6、圖7、圖17和圖18所示,與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相切并且與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上假想線LU1、LU2相對于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α 1,并且與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相切并且與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下假想線LU、LL2相對于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α 2。
[0053]第一和第二夾持角α 1、α 2可以是不同的,并且與頂表面32相關(guān)的上和下假想線LU1、LU2、LL1、LL2可沿在頂表面32上方的方向延伸而不與中心軸線Al相交。
[0054]如圖4和圖15所示,在切削鑲片26、126的俯視圖中可見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UUC2中的每個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中的每個。
[0055]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夾持角α I可以大于第二夾持角α2。
[005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至圖7和圖16至圖18所示,分別與第一和第三上和下夾持部分UCl、LC1、UC3、LC3相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和第三上和下假想線LUl、LLl、LU3、LL3可以被包含在第一豎直平面PVl內(nèi),并且分別與第二和第四上和下夾持部分UC2、LC2、UC4、LC4相關(guān)聯(lián)的第二和第四上和下假想線LU2、LL2、LU4、LL4可以被包含在第二豎直平面PV2內(nèi)。
[0057]此外,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一豎直平面PVl可以垂直于第二豎直平面PV2,并且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可以包含中心軸線Al。
[0058]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至圖7和圖16至圖18所示,切削鑲片26、126可以在其相應(yīng)的安放表面24上取向成使得僅第一和第二上夾持部分UCl、UC2以及第一和第二下夾持部分LC1、LC2是操作性的。應(yīng)該意識到,在這種構(gòu)造中,在夾持孔38和夾持螺釘44之間不存在其他夾持接觸點或區(qū)域。因此,在切削鑲片26、126的任意安放取向內(nèi),僅兩個間隔開但周向相鄰的上夾持部分和僅兩個對應(yīng)間隔開但周向相鄰的下夾持部分可以是操作性的。
[0059]能夠容易地理解,通過繞其中心軸線Al使切削鑲片26、126轉(zhuǎn)位180度,僅第三和第四上夾持部分UC3、UC4以及第三和第四下夾持部分LC3、LC4會成為操作性的。
[0060]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能夠意識到,夾持部分UC1、UC2、UC3、UC4、LCU LC2、LC3、LC4最佳地被構(gòu)造在夾持孔38上,以致每個夾持部分UCl、UC2、UC3、UC4、LCl、LC2、LC3、LC4可以被用于切削鑲片26、126的兩個轉(zhuǎn)位位置,對于給定夾持部分來說的所述兩個轉(zhuǎn)位位置中的第一轉(zhuǎn)位位置繞中心軸線Al從該夾持部分的所述兩個轉(zhuǎn)位位置中的第二轉(zhuǎn)位位置旋轉(zhuǎn)90度。將進一步被理解的是,在每個轉(zhuǎn)位位置,存在兩個周向間隔開的操作性上夾持部分和兩個周向間隔開的操作性下夾持部分,所述操作性上夾持部分與其對應(yīng)的操作性下夾持部分沿中心軸線Al軸向間隔開。
[0061]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LC1、LC2可以關(guān)于二分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的第三豎直平面PV3呈現(xiàn)鏡像對稱。
[0062]而且,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第三豎直平面PV3可以相對于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形成高達(dá)45度的銳角。
[0063]在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中,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LC1、LC2可以完全位于第四豎直平面PV4的一側(cè)上,該第四豎直平面PV4垂直于第三豎直平面PV3。
[0064]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每個后刀面40可以具有單個平面狀鄰接部分62。
[0065]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實施例(未示出)中,每個后刀面可以具有一個以上的平面或非平面狀鄰接部分。
[0066]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15所示,后刀面40可以被構(gòu)造成使得第一后刀面40a與第三后刀面40c大體相對并且第二后刀面40b與第四后刀面40d大體相對。如圖5、圖8、圖9、圖16、圖19和圖20所示,分別與在第一和第三后刀面40a、40c中每個上的單個鄰接部分62相切的第一和第三鄰接平面PA1、PA3可以垂直于第三豎直平面PV3,并且分別與在第二和第四后刀面40b、40d中每個上的單個鄰接部分62相切的第二和第四鄰接平面PA2、PA4可以垂直于第四豎直平面PV4。因此,第一和第三鄰接平面PAl、PA3可以關(guān)于豎直平面PV4對稱而第二和第四鄰接平面PA2、PA4可以關(guān)于豎直平面PV3對稱。
[0067]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圖8、圖16和圖19,切削鑲片26、126可以在其相應(yīng)安放表面24上定向,以致僅與第一后刀面40a相關(guān)聯(lián)的單個鄰接部分62與工件主體22上的支撐表面64鄰接接觸,并且被看作是操作性的。應(yīng)該意識到,在這種構(gòu)造中,在周界側(cè)面表面36和切削主體22之間不存在其他鄰接接觸點或區(qū)域。而且,在這個轉(zhuǎn)位位置,由于螺釘軸線A2相對于中心軸線Al傾斜,所以螺釘軸線A2可以在鑲片安放表面24下方的一點處與第一鄰接平面PAl相交。
[0068]能夠容易地理解,通過使切削鑲片26、126繞其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180度,僅與第三后刀面40c相關(guān)聯(lián)的單個鄰接部分62可成為操作性的。
[0069]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和圖16所不,支撐表面64可以被分成一個以上的支撐區(qū)64a、64b。
[0070]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6、圖7、圖17和圖18所示,夾持螺釘44可以同時在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LC1、LC2處施加四個夾持力FU1、FU2、FL1、FL2,包括在分別在第一上和下夾持部分UCULCl處的第一上和下夾持力FUUFLl以及分別在第一上和下夾持部分UC2、LC2處的第二上和下夾持力FU2、FL2。
[0071]而且,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5至圖7和圖16至圖18所示,第一上和下夾持力FUUFLl可以合計成為第一最終夾持力FFl以作為在第一豎直平面PVl內(nèi)的單個矢量,并且第二上和下夾持力FU2、FL2可以合計成為第二最終夾持力FF2以作為在第二豎直平面PV2內(nèi)的單個矢量。第一和第二最終夾持力FF1、FF2的幅值可以是大致相同的,并且與第一和第二最終夾持力FFl、FF2相關(guān)聯(lián)的矢量可以相對于大致平面狀鑲片安放表面24以類似銳角傾斜并且在支撐表面64外側(cè)的點處與第一鄰接平面PAl相交。
[0072]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四個同時的夾持力FUl、FU2、FLl、FL2具有高重復(fù)性程度,并且兩個最終夾持力FF1、FF2提供切削鑲片26、126的最佳穩(wěn)定性和精確定位以用于僅單個后刀面40是操作性的應(yīng)用。
[0073]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圖5、圖8、圖12、圖16和圖19所示,切削工具20、120可以是具有縱向旋轉(zhuǎn)軸線A3的旋轉(zhuǎn)切削工具的形式,并且僅與第一后刀面40a相關(guān)聯(lián)的單個鄰接部分62可以是操作性的并且與徑向向外的支撐表面64鄰接接觸。這里,與第三后刀面40c相關(guān)聯(lián)的切削刃42可以是操作性的。
[0074]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切削工具20、120可以是面銑削或槽銑削工具的形式,其中切削鑲片26、126承受徑向和軸向切削力二者。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可以在于,通過徑向向外的支撐表面64和夾持螺釘44提供切削鑲片26、126的徑向和軸向支撐,從而省去工具主體22具有軸向支撐表面的需要,并且使得例如槽銑削工具產(chǎn)生這樣的槽,所述槽具有相對于切削鑲片26、126的切削寬度來說減小的槽寬度。
[0075]雖然已經(jīng)以某種具體程度描述了本發(fā)明,但是應(yīng)該理解的是,在不背離下文要求保護的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修改和改進。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切削工具(20,120),所述切削工具包括具有至少一個安放表面(24)的工具主體(22)、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和至少一個緊固構(gòu)件(28),所述緊固構(gòu)件用于將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可移除地固定到所述至少一個安放表面(24); 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32,34)以及在所述頂表面(32)內(nèi)的夾持孔(38),其中周界側(cè)表面(36)和中心軸線(Al)在所述頂和底表面之間延伸; 所述周界側(cè)表面(36)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40),其中至少一個切削刃(42)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至少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并且 所述夾持孔(38)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每個所述夾持部分(UC1,UC2, LCl, LC2)均代表所述夾持孔(38)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線(Al)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與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上假想線(LU1,LU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α 1),并且與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下假想線(LL1, LL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α 2);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α?,α 2)是不同的;并且 其中代表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 LCl, LC2)的正好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正好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與所述緊固構(gòu)件(28)上相同數(shù)量的對應(yīng)夾持區(qū)域(UZ1, UZ2, LZl, LZ2)同時夾持接觸。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第一水平平面(PHl)二分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 (UC1,UC2),并且所述第二水平平面(ΡΗ2) 二分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第一水平平面(PHl)比所述第二水平平面(ΡΗ2)更靠近所述頂表面(32),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角(α I)大于所述第二夾持角(α 2)。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與所述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 UC2, LCl, LC2)相關(guān)聯(lián)的所述上和下假想線(LU1,LU2, LLl, LL2)沿在所述頂表面(32)上方的方向延伸而不與所述中心軸線(Al)相交。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與所述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中的兩個(UC1,LCl)相關(guān)聯(lián)的上和下假想線(LU1,LLl)被包含在第一豎直平面(PVl)內(nèi),并且與所述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中的另兩個(UC2,LC2)相關(guān)聯(lián)的上和下假想線(LU2,LL2)被包含在第二豎直平面(PV2)內(nèi)。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第一豎直平面(PVl)垂直于所述第二豎直平面(PV2);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包含所述中心軸線(Al)。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中的每個均包括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 ),并且 其中僅與單個后刀面(40)相關(guān)聯(lián)的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是操作性的并且與所述工具主體(22 )上的對應(yīng)支撐表面(64 )鄰接接觸。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切削工具(20,120)具有縱向旋轉(zhuǎn)軸線(A3),并且 其中與單個操作性后刀面(40)相關(guān)聯(lián)的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與所述工具主體(22)的徑向向外支撐表面(64)鄰接接觸。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是平面狀的。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包含所述中心軸線(Al)的第三豎直平面(PV3) 二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并且 其中相切于與所述單個操作性后刀面(40)相關(guān)聯(lián)的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的鄰接平面(PAl)垂直于所述第三豎直平面(PV3)。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切削工具(20),其中,所述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UC2, LCl, LC2)完全位于第四豎直平面(PV4)的一側(cè)上,所述第四豎直平面(PV4)包含所述中心軸線(Al)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三豎直平面(PV3)。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四個操作性夾持部分(UC1, UC2, LCl, LC2)關(guān)于所述第三豎直平面(PV3)呈現(xiàn)鏡像對稱。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夾持孔(38)朝向所述底表面(34)延伸并且在所述底表面(34)處開口,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I, PH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的;并且 其中所述緊固構(gòu)件(28)是具有螺釘軸線(A2)的夾持螺釘(44)的形式。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 UC2)中的每個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中的每個分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處顯現(xiàn)為分開的上和下彎曲線(58,60)的單個部段。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4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上和下彎曲線(58,60)均具有以所述中心軸線(Al)為中心的曲率半徑(Rl,R2)。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I, PH2)內(nèi)截取的所述夾持孔(38)的橫截面上,所述上和下彎曲線(58,60)中每個的曲率半徑(Rl,R2)分別大于內(nèi)接圓的對應(yīng)半徑(R3,R4)。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夾持螺釘(44)包括螺紋部分(46)和非螺紋部分(48),所述非螺紋部分(48)包括所述四個夾持區(qū)域(UZ1,UZ2, LZl,LZ2)并且所述螺紋部分(46)接合所述至少一個安放表面(24)中的螺紋孔(50);并且 其中所述螺釘軸線(A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傾斜。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7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非螺紋部分(48)在與所述螺釘軸線(A2)垂直的平面內(nèi)截取的任意橫截面上圓形的,所述非螺紋部分具有帶有恒定的第一直徑(Dl)的第一螺釘子部分(52)和帶有第二直徑(D2)的第二螺釘子部分(54),所述第二直徑(D2)沿遠(yuǎn)離所述螺紋部分(46)的方向增加。
1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20,120),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26,126)能夠繞其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所述切削鑲片具有四個后刀面(40)、在所述后刀面(40)與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形成的四個切削刃(42)、四個上夾持部分(UC1,UC2, UC3,UC4)和四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LC3, LC4)。
2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工具(120),其中,所述夾持孔(38)關(guān)于與所述中心軸線(Al)垂直的中間平面(M)呈現(xiàn)鏡像對稱,并且 其中至少一個切削刃(42)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所述底表面(34)的相交部處。
2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0所述的切削工具(120),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位于所述頂表面(32)和所述中間平面(M)之間。
2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0所述的切削工具(120),其中,所述至少一個切削鑲片(126)具有四個后刀面(40)和八個切削刃(42),其中四個切削刃(42)形成在所述四個后刀面(40)與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并且四個切削表面(42)形成在所述四個后刀面(40)與所述底表面(34)的相交部處。
23.—種切削鑲片(26,126),所述切削鑲片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32,34)以及在所述頂表面(32)內(nèi)的夾持孔(38),其中周界側(cè)表面(36)和中心軸線(Al)在所述頂和底表面間延伸, 所述周界側(cè)表面(36)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40)以及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至少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的至少一個切削刃(42);并且 所述夾持孔(38)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每個所述夾持部分(UC1,UC2, LCl, LC2)均代表所述夾持孔(38)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線(Al)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與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上假想線(LU1,LU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α 1),并且與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下假想線(LL1, LL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α 2),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α?,α 2)是不同的, 其中所述夾持孔(38)朝向所述底表面(34)延伸并且在所述底表面(34)處開口,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ΡΗ1,ΡΗ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的;并且 其中所述上和下假想線(LU1,LU2, LLl, LL2)沿在所述頂表面(32)上方的方向延伸而不與所述中心軸線(Al)相交。
2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第一水平平面(PHl)二分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并且所述第二水平平面(ΡΗ2) 二分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2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第一水平平面(PHl)比所述第二水平平面(ΡΗ2)更靠近所述頂表面(32),并且所述第一夾持角(α I)大于所述第二夾持角(α 2)。
2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 UC2)中的每個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中的每個分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ΡΗ1,ΡΗ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顯現(xiàn)為分開的上和下彎曲線(58,60)的單個部段。
2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6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上和下彎曲線(58,60)均具有以所述中心軸線(Al)為中心的曲率半徑(Rl,R2)。
2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7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I, PH2)內(nèi)截取的所述夾持孔(38)橫截面上,所述上和下彎曲線(58,60)中每個的曲率半徑(Rl,R2)分別大于內(nèi)接圓的對應(yīng)曲率半徑(R3,R4)。
2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切削鑲片(26,126)能夠繞其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所述切削鑲片具有四個后刀面(40)、在所述后刀面(40)與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形成的四個切削刃(42)、四個上夾持部分(UC1,UC2, UC3, UC4)和四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LC3, LC4)。
3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9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與所述四個上和下夾持部分中的第一和第三上和下夾持部分(UC1,LCl, UC3, LC3)相關(guān)聯(lián)的第一和第三上和下假想線(LU1, LLl, LU3, LL3)被包含在第一豎直平面(PVl)內(nèi),并且與所述四個上和下夾持部分中的第二和第四上和下夾持部分(UC2,LC2, UC4, LC4)相關(guān)聯(lián)的第二和第四上和下假想線(LU2,LL2, LU4, LL4)被包含第二豎直平面(PV2)內(nèi)。
3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0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第一豎直平面(PVl)垂直于第二豎直平面(PV2),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包含所述中心軸線(Al)。
3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0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所述四個后刀面(40)中的每個均包括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 ),并且 其中分別與在第一和第三后刀面(40a,40c)上的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中的一個相切的第一和第三鄰接平面(PA1,PA3)垂直于第三豎直平面(PV3),并且分別與在第二和第四后刀面(40b,40d)上的所述至少一個鄰接部分(62)中的一個相切的第二和第四鄰接平面(PA2, PA4 )垂直于第四豎直平面(PV4 );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豎直平面(PV3) 二分所述第一和第二豎直平面(PV1,PV2),并且所述第四豎直平面(PV4)垂直于所述第三豎直平面(PV3)。
3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3所述的切削鑲片(126),其中,所述夾持孔(38)關(guān)于與所述中心軸線(Al)垂直的中間平面(M)呈現(xiàn)鏡像對稱,并且 其中至少一個切削刃(42)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所述底表面(34)的相交部處。
3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3所述的切削鑲片(126),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位于所述頂表面(32)和所述中間平面(M)之間。
35.—種切削鑲片(26,126),所述切削鑲片具有相對的頂和底表面(32,34)以及在所述頂表面(32)內(nèi)的夾持孔(38),周界側(cè)表面(36)和中心軸線(Al)在所述頂和底表面間延伸,所述夾持孔(38 )延伸到所述底表面(34 ), 所述周界側(cè)表面(36)包括至少一個后刀面(40)以及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至少所述頂表面(32)的相交部處的至少一個切削刃(42);并且 所述夾持孔(38)包括與第一水平平面(PHl)相交的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與第二水平平面(PH2)相交的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每個所述夾持部分(UC1,UC2, LCl, LC2)均代表所述夾持孔(38)的不同區(qū)域,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垂直于所述中心軸線(Al)并且彼此間隔開, 其中所述夾持孔(38)向所述底表面(34)開口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平面(PH1,PH2)內(nèi)截取的橫截面上是非圓形的, 其中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關(guān)于豎直平面(PV3)對稱,所述豎直平面(PV3)包含所述中心軸線(Al)并且垂直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并且 其中在所述鑲片的沿鑲片中心軸線(Al)的俯視圖中在所述夾持孔(38)中可見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和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
3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5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 其中與所述至少兩個上夾持部分(UC1,U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上假想線(LU1,LU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一夾持角(α 1),并且與所述至少兩個下夾持部分(LC1,LC2)相切并且與所述中心軸線(Al)共面的下假想線(LL1, LL2)相對于所述中心軸線(Al)形成為零度或銳角的第二夾持角(α 2),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夾持角(α?,α 2)是不同的。
3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5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其中: 所述切削鑲片能夠繞所述中心軸線(Al)轉(zhuǎn)位,并且 在每個轉(zhuǎn)位位置處存在兩個周向間隔開的操作性上夾持部分和兩個周向間隔開的操作性下夾持部分,所述操作性上夾持部分沿所述中心軸線(Al)與其對應(yīng)的操作性下夾持部分軸向間隔開。
3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5所述的切削鑲片(26,126), 其中所述夾持孔(38)關(guān)于與所述中心軸線(Al)垂直的中間平面(M)呈現(xiàn)鏡像對稱,并且其中至少一個切削刃(42)形成于所述至少一個后刀面(40)與所述底表面(34)的相交部處。
【文檔編號】B23C5/08GK103747906SQ201280040789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E.圖爾欽斯基, A.薩特蘭 申請人:伊斯卡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