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熱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076794閱讀:236來源:國知局
熱交換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熱交換器,包括:配置于中心部的周緣的增強用的支承框構件(10);以及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支承框構件、作為安裝到車輛側的安裝構件的安裝用支架(20),其中,支承框構件(10)是橫截面形狀為大致コ字狀且槽部(11)延伸的長條構件,在所述支架(20)的一端側從支架主體(21)在槽部內以沿著長度方向(LD)的方式設有凸緣(22),并且,在該凸緣的上表面設有在長度方向上傾斜的傾斜部,支承框構件以對支承框構件的緣部(12)進行鉚接并從上方側包圍凸緣(22)的方式進行固定,并且,經鉚接而變形后的所述緣部(12)以在長度方向上模仿凸緣的傾斜部的方式形成傾斜面(12a)。
【專利說明】熱交換器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車用空調裝置中使用的熱交換器。
【背景技術】
[0002]作為與車用空調裝置的制冷劑回路連接的熱交換器,已知有例如冷凝器及蒸發(fā)器等。這種熱交換器被裝載在作為移動體的車輛上,因此,需要預先將其可靠地固定在車輛側的構造體上。因而,在多數情況下,使用用于安裝到車輛側的安裝用支架等構件并使用螺釘及鉚釘等緊固件進行固定。但是,在這樣使用螺釘及鉚釘的固定結構中,不僅需要進行將螺釘或鉚釘用的孔設于熱交換器的預加工,當然也必須要另外準備螺釘、鉚釘。從而使得制造工序繁雜且制造成本升高,因此,以往提出了各種應對上述問題的技術。
[0003]例如,提出了如下改進:活用配置在作為熱交換器的主體部的中心部(日文:- 7部)的周緣部處的增強用的支承框構件(長條的框架構件)。并且公開了多個這樣的技術:在將上述支承框構件設為例如橫截面呈大致-字狀的溝道型,且以使安裝用支架的一端部(形成為I字狀、倒T字狀等的凸緣部分)配置在支承框構件的槽部內的狀態(tài),對所述支承框構件的緣部進行鉚接,從而在使支承框構件發(fā)生塑性變形的部位處將安裝用支架固定(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3)。在這種技術中,通過對所要固定的構件自身進行鉚接處理,就可實現(xiàn)固定結構,因此,能使熱交換器的安裝部分的結構簡化,而且組裝工序也簡化,從而能實現(xiàn)成本降低。
[0004]現(xiàn)有技術文獻
[0005]專利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202198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特許第3591569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1-2749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9]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10]但是,由于是如上述所述僅對與固定相關一方的構件(即支承框構件)自身進行鉚接(使其塑性變形)的簡易的固定結構,因此,在這種鉚接狀態(tài)不充分時,存在被固定一側的安裝用支架發(fā)生脫落、或是產生位置偏移這樣的可能性。因此,在專利文獻2、3的情況下,通過對鉚接處理進行臨時保持,并隨后實施釬焊處理將其一體化,藉此,能使固定可靠。但是,這樣會重復進行固定工序,因此采用鉚接處理便無法獲得使工序簡化的效果。
[001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僅通過對配置在熱交換器的中心部的增強用的支承框構件的緣部進行鉚接處理,就能可靠地對在組裝到車輛側時使用的安裝用支架進行固定,并且能夠簡易地進行制造。
[0012]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13]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熱交換器,包括:[0014]中心部,該中心部配置有形成制冷劑流路的多個管道,并在制冷劑與在管道間流通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
[0015]增強用的支承框構件,該支承框構件配置于上述中心部的周緣;
[0016]安裝用支架,該安裝用支架為安裝到車輛側的安裝構件,其一部分固定于上述支承框構件,
[0017]其特征是,
[0018]上述支承框構件是橫截面形狀為大致口字狀且槽部延伸的長條構件,
[0019]上述安裝用支架包括支架主體和凸緣,上述凸緣設置成在上述槽部內從上述支架主體的一端側沿著長度方向,并且,在該凸緣的上表面,設有在上述長度方向上傾斜的傾斜部,
[0020]上述支承框構件以在上述槽部內收納有上述凸緣的狀態(tài)對該支承框構件的緣部進行鉚接,來以從上方側包圍上述凸緣的方式進行固定,并且,經鉚接而變形后的上述緣部在上述長度方向上模仿上述凸緣的上述傾斜部來形成傾斜面。
[0021]此外,優(yōu)選的是,上述支承框構件由能夠進行鉚接的金屬材料形成,上述安裝用支架由樹脂材料形成。
[0022]另外,優(yōu)選的是,上述支架主體大致呈板狀,上述凸緣從該支架主體的一端相對于該支架主體垂直地以沿著上述長度方向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上述中心部的正面觀察時,上述安裝用支架呈倒T字形狀。
[0023]另外,優(yōu)選的是,上述凸緣的上述傾斜部以在上述長度方向上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
[0024]另外,也可以是如下方式,上述凸緣是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橫截面的基本形狀為矩形的棒狀體,并且上側的四個角部被進行倒角加工,而成為分別向下傾斜的倒角面,利用這些倒角面來形成上述傾斜部。
[0025]此外,更優(yōu)選的是,上述凸緣在與上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的結構。
[0026]發(fā)明效果
[0027]根據本發(fā)明,模仿具有傾斜部的凸緣進行鉚接的支承框構件的緣部包圍安裝用支架的凸緣,且形成與其相對應的形狀,因此,其外觀為包括傾斜面在內的形狀。藉此,由于在緣部的傾斜面的內側成為凸緣的傾斜部的位置受到限制的狀態(tài),因此,能夠提供將安裝用支架可靠地定位并固定于支承框構件的熱交換器。
[0028]另外,根據本發(fā)明,通過金屬材料和樹脂材料的組合,實現(xiàn)可靠的夾持結構,能夠將安裝用支架可靠地定位并固定于支承框構件。
[0029]另外,根據本發(fā)明,通過將安裝用支架的形狀設為倒T字且使凸緣從支架主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能夠可靠地將凸緣固定于槽部內。
[0030]另外,也可以將設于凸緣的傾斜部設為朝向中央增高的(山型)、朝向中央降低的(谷型)的任一個即可,但如本發(fā)明這樣,只要凸緣的傾斜部在長度方向上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就能夠容易地加工安裝用支架,且鉚接處理的工序也變得更容易。
[0031 ] 另外,根據本發(fā)明,在即使在凸緣的寬度方向上也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時,也能夠較容易地對支承框構件的緣部進行鉚接處理?!緦@綀D】

【附圖說明】
[0032]圖1表示作為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的冷凝器的外觀的立體圖。
[0033]圖2A是表示固定在圖1的冷凝器所使用的支承框構件上的安裝用支架的主視圖。
[0034]圖2B是表示固定在圖1的冷凝器所使用的支承框構件上的安裝用支架的立體圖。
[0035]圖3A是表示通過夾具進行的一連串的鉚接工序的圖。
[0036]圖3B是表不通過夾具進彳丁的一連串的柳接工序的圖。
[0037]圖3C是表示通過夾具進行的一連串的鉚接工序的圖。
[0038]圖4是表示鉚接處理完成時的冷凝器的形態(tài)的圖。
[0039]圖5A是表示傾斜部的形狀不同的變形例的安裝用支架的主視圖。
[0040]圖5B是表示傾斜部的形狀不同的變形例的安裝用支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1]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一實施方式的熱交換器進行說明。另外,在此以熱交換器為車用空調裝置的冷凝器的情況為例進行說明。
[0042]圖1表示作為熱交換器的冷凝器I的外觀的立體圖。例如,冷凝器I組裝在構成未圖示的車用空調裝置的制冷循環(huán)的制冷劑回路中,在該空調裝置運轉時起到對制冷劑進行冷卻的散熱器的作用。
[0043]本發(fā)明的特征點在于對將冷凝器I組裝到車輛上時使用的安裝用支架相對于冷凝器I的安裝結構進行了改進。熱交換器應具有的基本結構也可以是以往一般的結構。因此,以下,對冷凝器I的結構進行簡單說明,而對該冷凝器I所具有的新型的安裝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0044]如圖1所示,冷凝器I的中心部100在中央形成得很大,其中,上述中心部100是將供制冷劑(即介質)流通的管道110與波紋型等的翅片120交替層疊而成的。這種中心部100由于配置有多個管道110,因此,利用制冷劑和在管道間流通的空氣來進行熱交換。各管道110的端部與第一貯管131、第二貯管132、及第三貯管133連接,在第一貯管131上設有制冷劑的入口部134,在第三貯管133上設有制冷劑的出口部135。各貯管131~133為其上下端部被封閉的中空的管狀體。此外,符號137為過冷(日文:寸7' -)貯管。
[0045]此外,從圖中可知,中心部100的大致外形為板狀的矩形形狀,在其上下端(周緣)配置有作為增強構件的支承框構件10。支承框構件10在支承框構件10的兩側端被各貯管131~133支承。
[0046]上述冷凝器I在配置于中心部100的上下端的支承框構件10的安裝結構方面采用了新型的結構。以下,對該安裝結構進行詳細說明。此外,圖1所示的冷凝器I在上下端(周緣)分別配置有支承框構件10,在該支承框構件10上固定有作為安裝到車輛側的安裝構件的安裝支架,其被用于冷凝器I相對于車輛側的組裝。安裝用支架在支承框構件10中的安裝結構在上下均相同,因此,在此對上側的支承框構件10進行說明。
[0047]如圖1所示,支承框構件10為橫截面形狀呈大致口字狀且槽部延伸的長條構件,以上方側開放的姿勢設置。更具體來說,支承框構件10是以收容型(日文:受《型)的槽部11朝上的姿勢配置的溝道型的構件,背面(下表面)被固定于中心部100的上端(周緣的一部分)側,以起到支承框架結構的作用。
[0048]此外,圖2A、2B是表示固定于支承框構件10的安裝用支架20的圖,圖2A是主視圖,圖2B是立體圖。如圖2B所示,該安裝用支架20的支架主體21呈將板狀的構件稍微彎曲而成的形狀。上述安裝用支架的一端側(圖2A、2B中的下側)為安裝于支承框構件10的安裝端25側。另一端側(圖2A、2B中的上側)為組裝到車輛側的組裝端側,在其上形成有螺孔21h。
[0049]此外,在上述安裝用支架的安裝端25側設有凸緣22。該凸緣22在被設置于支承框構件10的槽部11內時,以沿著上述槽部11的長度方向LD(參照圖1)的方式相對于支架主體21垂直地延伸。
[0050]更詳細來說,如圖2A所示,支架主體21大致呈板狀,凸緣22從支架主體21的一端,相對于支架主體21垂直地(以沿著支承框構件10的長度方向LD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藉此,以在中心部的正面觀察時呈倒T字形狀的方式形成安裝用支架20。
[0051]如圖2A所示,在凸緣22的上表面22a傾斜地形成有傾斜部。在圖2A、圖2B所示的凸緣22中,上表面22a的整體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更詳細來說,以將與支架主體21連續(xù)的部位作為中央的最高位置而向下傾斜的方式,呈山型狀地形成傾斜部。這樣,也可以使上表面22a整體為傾斜部,但也可以僅使上表面22a的一部分(例如,中間部分)傾斜來形成傾斜部。
[0052]另外,在圖1中,示出了將凸緣22設置并固定在支承框構件10的槽部11內,而完成安裝的狀態(tài)。此外,在圖2A、2B中,在凸緣22的下表面設有突起22P。在槽部11形成有與該突起22P相對應的凹部或開口(未圖示)。藉此,能夠在槽部11內的規(guī)定位置處確定安裝用支架20的位置之后,開始進行鉚接處理(加工)。
[0053]圖3A?圖3C及圖4是表示將凸緣22設置在槽部11內的規(guī)定位置并使用夾具200將其安裝到支承框構件10的形態(tài)的圖。圖3A?圖3C依次示出了通過夾具200進行的一連串的鉚接處理工序,圖4示出了鉚接處理完成后的形態(tài)。
[0054]例示的夾具200構成為包括:配置在下側的左右一對的夾持保持件210 ;以及配置在該夾持保持件210上側的左右一對的鉚接件220。在此,對于夾具200的結構,省略其詳細的說明,但在支承框構件10的寬度方向W)(與長度方向LD垂直的方向)上,夾持保持件210及鉚接件220構成為能夠分別朝向支承框構件10靠近地移動,或是朝相反方向分開地移動(參照圖3A)。
[0055]此外,鉚接件220的鉚接面(擠壓面)形成為以將支承框構件10的緣部壓倒的方式進行擠壓,從而能夠鉚接處理成模仿上述凸緣22的上表面22a的傾斜部的形狀(與其相對應的形狀)。
[0056]參照圖3A?圖3C,對鉚接處理的工序進行簡單說明。為了能夠穩(wěn)定且可靠地進行鉚接處理,夾持保持件210首先從分開的位置將支承框構件10的下側從兩側夾持并對其進行支承(參照圖3A、圖3B)。接著,一邊使位于上部的鉚接件220從兩側靠近,一邊對支承框構件10的緣部12進行鉚接(使其塑性變形),且以從上方側包圍存在于支承框構件10的槽部11內的凸緣22的方式進行固定(參照圖3C)。藉此,經鉚接而變形后的緣部12便形成為模仿形成于凸緣22的上表面22a的傾斜部的形狀,因此,外觀形狀便成為在長度方向LD上包括傾斜面的形狀。[0057]圖4示出了以支承框構件10的緣部12包圍安裝用支架20的凸緣22的方式進行了鉚接處理并完成后的形態(tài)。另外,在圖4中,省略了下側的夾持保持件210。
[0058]圖4示出了鉚接后的緣部12的一部分為傾斜面12a的形態(tài)。該傾斜面12a具有以模仿位于其下方的安裝用支架20的凸緣22的形狀(具有傾斜部的形狀)的方式進行鉚接而傾斜的結構。其結果是,傾斜面12a實現(xiàn)對其下方的凸緣22的傾斜部進行按壓的結構。藉此,安裝用支架20的凸緣22能以在支承框構件10的槽部11內在長度方向上不發(fā)生位置偏移的方式被牢固地固定。
[0059]此外,凸緣22形成為在槽部11內正好與槽寬度內嵌合的寬度尺寸,且優(yōu)選為沿著槽部11的長度方向LD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態(tài)。
[0060]優(yōu)選是,上述支承框構件10由能夠進行鉚接的金屬材料形成,安裝用支架20由樹脂材料形成,金屬材料形成為能將樹脂材料包入鉚接內部的形態(tài)。藉此,通過金屬材料與樹脂材料的組合,能夠以可靠地將作為內部側的樹脂制的安裝用支架的凸緣22夾緊的狀態(tài)進行固定。
[0061]另外,設于凸緣22的傾斜部只要為在長度方向上例如以支架主體21的位置為中央并朝向中央增高的(山型)、朝向中央降低的(谷型)的任一種即可,但從安裝用支架的凸緣的加工容易性及鉚接處理的容易性考慮,優(yōu)選將傾斜部設為在長度方向上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的形狀。
[0062]此外,設于凸緣22的傾斜部的傾斜面也可以適宜變更。圖2A、2B所示的例子示出了凸緣22的上表面22a整體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式傾斜的情況,但不局限于此。
[0063]圖5A、圖5B是表示傾斜部的形狀不同的變形例的安裝用支架20的圖,其中,圖5A是主視圖,圖5B是立體圖。在此圖示的凸緣22是與長度方向LD垂直的、橫截面的基本形狀為矩形的棒狀體,并且上側的兩角部被進行倒角加工,來形成傾斜面22d-l?22d-4(其中,符號22d-4未圖示)。利用將支架主體22的位置作為中央的最上方位置而向下傾斜的四個倒角面,來構成上述傾斜部。如圖5A、圖5B所示,設于凸緣22的傾斜部也可以不是凸緣22的整體而是凸緣22的一部分。在圖5A、圖5B的情況下,通過對角部進行倒角這樣簡單的處理,來形成傾斜部。
[0064]此外,凸緣22優(yōu)選為在與長度方向LD垂直的寬度方向W)上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的(以中央為最上方位置而向下傾斜的)結構。這樣,若在凸緣22的寬度方向上也以中央為最上方位置而傾斜,則在使用上述鉚接件220進行鉚接處理時,能夠較容易且順暢地對支承框構件的緣部12進行鉚接,因此,較為理想(參照圖3C)。在圖5A、圖5B所示的變形例的安裝用支架20中,實現(xiàn)了這種結構(特別是參照圖5B)。
[0065]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冷凝器中,對中心部100進行增強的支承框構件10的、經鉚接后的(發(fā)生塑性變形后的)緣部12的一部分為傾斜面12a。該傾斜面12a是模仿位于其下方的安裝用支架20的、設有傾斜部的凸緣22的形狀而形成的傾斜面。因此,通過傾斜面12a來實現(xiàn)對其下方的凸緣22的傾斜部進行按壓的結構。藉此,在本發(fā)明中,僅通過將支承框構件的緣部12設為模仿具有傾斜部的凸緣22進行鉚接的結構,就可使安裝用支架20的凸緣22以不會在支承框構件10的槽部11內發(fā)生位置偏移的方式牢固地固定。
[0066]本發(fā)明不受上述的實施方式限制,能夠進行各種變形。
[0067]在上述的實施例中,示出了在左右兩側具有貯管(貯管131?133)這樣類型的冷凝器的情況,且對將安裝并固定在配置于中心部的上端的支承框構件上的情況進行了說明。貯管的配置形態(tài)不局限于此,也能將本發(fā)明同樣地適用于貯管上下配置且支承框構件位于左右這樣類型的冷凝器。另外,本發(fā)明不局限于冷凝器,也可以適用于車用空調裝置的蒸發(fā)器。
[0068](符號說明)
[0069]I 冷凝器(熱交換器)
[0070]10支承框構件
[0071]11 槽部
[0072]12 緣部
[0073]12a緣部所包括的傾斜面
[0074]20安裝用支架
[0075]21支架主體
[0076]22 凸緣
[0077]22a凸緣的上表面
[0078]100中心部
[0079]200 夾具
[0080]210夾持保持件
[0081]220鉚接件
[0082]LD長度方向
[0083]WD寬度方向
【權利要求】
1.一種熱交換器,包括: 中心部,該中心部配置有形成制冷劑流路的多個管道,并在制冷劑與在管道間流通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 增強用的支承框構件,該支承框構件配置于所述中心部的周緣; 安裝用支架,該安裝用支架為安裝到車輛側的安裝構件,其一部分固定于所述支承框構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框構件是橫截面形狀為大致-字狀且槽部延伸的長條構件, 所述安裝用支架包括支架主體和凸緣,所述凸緣設置成在所述槽部內從所述支架主體的一端側沿著長度方向,并且,在該凸緣的上表面,設有在所述長度方向上傾斜的傾斜部, 所述支承框構件以在所述槽部內收納有所述凸緣的狀態(tài)對該支承框構件的緣部進行鉚接,來以從上方側包圍所述凸緣的方式進行固定,并且,經鉚接而變形后的所述緣部在所述長度方向上模仿所述凸緣的所述傾斜部來形成傾斜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框構件由能夠進行鉚接的金屬材料形成,所述安裝用支架由樹脂材料形成。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主體大致呈板狀,所述凸緣從該支架主體的一端相對于該支架主體垂直地以沿著所述長度方向的方式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所述中心部的正面觀察時,所述安裝用支架呈倒T字形狀。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緣的所述傾斜部以在所述長度方向上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緣是與所述長度方向垂直的、橫截面的基本形狀為矩形的棒狀體,并且上側的四個角部被進行倒角加工,而成為分別向下傾斜的倒角面,利用這些倒角面來形成所述傾斜部。
6.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熱交換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緣在與所述長度方向垂直的寬度方向上以朝向中央增高的方向傾斜。
【文檔編號】B21D53/02GK103842762SQ201280040719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22日
【發(fā)明者】宮內郁明 申請人:三電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