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711224閱讀:137來源:國知局
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高效地冷卻紙的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冷卻裝置(1)具備輸送部、冷卻部(130)、以及推壓輥(151)。輸送部具有相互對置的環(huán)狀的冷卻帶(110)和輸送帶(120),并在冷卻部帶(110)與輸送帶(120)間夾持紙而輸送該紙。冷卻部(130)具有形成冷卻液流動的流動路(137)的冷卻管單元(132),并經由冷卻帶(110)冷卻紙。推壓輥(151)設置在輸送帶(120)的內側,隔著輸送帶(120)、冷卻帶(110)以及冷卻板(131)而與冷卻管單元(132)對置,并將輸送帶(120)推抵于冷卻部(130)。
【專利說明】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對紙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以及具備該冷卻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公知有被使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對由于定影裝置而變熱的紙進行冷卻的冷卻裝置。
[0003]在專利文獻I中,公開有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內的熱交換裝置。該熱交換裝置具備:輸送紙的冷卻帶;和被連結管連接流路的液冷方式的冷卻板,上述冷卻板沿紙的輸送方向并列設置有6條供冷卻液流動的流路。另外,在該熱交換裝置中,在6條流路內的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上游側的流路設置有供冷卻液流入的流入口,在該方向的最下游側的流路設置有排出冷卻液的排出口。紙經由冷卻帶與冷卻板接觸,由此紙的熱傳遞至流入流路的冷卻液從而紙被冷卻。
[000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98502號公報
[0005]然而,在專利文獻I所公開的熱交換裝置中,由于剛到達熱交換裝置后的溫度比較高的狀態(tài)下的紙而使從流入口流入流路的冷卻液升溫,從而升溫后的冷卻液在流路內流動。因此,有可能冷卻效率變差而無法高效地冷卻紙。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實際情況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高效地冷卻紙的冷卻裝置以及具備該冷卻裝置的圖像形成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本發(fā)明的冷卻裝置是被使用于圖像形成裝置的冷卻裝置,具備輸送部、冷卻部、以及推壓輥。輸送部具有相互對置的環(huán)狀的第一帶和第二帶,并在第一帶與第二帶間夾持紙而輸送該紙。冷卻部具有形成冷卻介質流動的流動路的流動路形成部,并經由第一帶而冷卻紙。推壓輥設置在第二帶的內側,隔著第二帶和第一帶而與流動路形成部對置,并將第二帶推抵于冷卻部。
[0008]另外,本發(fā)明的圖像形成裝置具備上述冷卻裝置。
[0009]在上述結構的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中,推壓輥將第二帶推抵于冷卻部,由此能夠使夾持于第一帶與第二帶間的紙接近冷卻部。因此,能夠高效地冷卻紙。
[0010]根據(jù)本發(fā)明,能夠高效地冷卻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的整體結構的概略圖。
[0012]圖2是將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
[0013]圖3是從上方觀察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的主要部位俯視圖。
[0014]圖4是將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在推壓輥的直徑最大的部位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是用于說明推壓輥的旋轉中心相對于冷卻裝置的冷卻管主體的直徑的配置的圖。
[0015]圖5是將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在推壓輥的直徑最大的部位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是用于說明推壓輥與輸送帶之間的輥隙部相對于冷卻裝置的冷卻管主體的直徑的配置的圖。
[0016]圖6是從上方觀察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的主要部位俯視圖。
[0017]圖7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1…圖像形成裝置;2…原稿輸送部;3…原稿讀取部;4…圖像形成部;5…供紙盒部;6…排紙托盤;1L...控制部;48…定影部;49…排紙輥;51…供紙盒;100、200…冷卻裝置;110…冷卻帶(第一帶);120…輸送帶(第二帶);130…冷卻部;131…冷卻板;132、138…冷卻管單元(流動路形成部);133...嵌合孔;134…冷卻管主體;135…連結部;136…連接部;137…流動路;140…容器;141…泵;142…散熱器;143…風扇;150…推壓單元;151…推壓輥;152…推壓驅動機構(調整部);153…推壓基體;154…主體部;155…引導部;156…軸承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第一實施方式
[0020]以下,參照圖1~圖5對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此外,在各圖中對共用的部件標注相同的標記。
[0021]圖像形成裝置的結構
[0022]在圖1中示出了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圖像形成裝置I的概略剖視圖。圖像形成裝置I具備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等的功能,通過電子攝影方式在紙上形成黑白圖像。
[0023]圖像形成裝置I能夠與未圖示的外部設備、例如個人計算機連接,并從該外部設備取得圖像數(shù)據(jù)。
[0024]圖像形成裝置I具備原稿輸送部2、原稿讀取部3、圖像形成部4、供紙盒部5、以及排紙托盤6。此外,在圖像形成裝置I內,由設置在規(guī)定位置的各種輥、引導板、以及輸送帶等形成從供紙盒部5經由圖像形成部4到排紙托盤6的紙的輸送路徑A。
[0025]原稿輸送部2為了進行原稿的連續(xù)讀取而將原稿輸送至原稿讀取部3,該原稿輸送部2具有原稿供紙托盤21、和原稿排紙托盤22。原稿輸送部2將放置在原稿供紙托盤21的原稿輸送至原稿讀取部3的規(guī)定的讀取位置。另外,在原稿讀取部3對輸送至規(guī)定的讀取位置的原稿進行讀取后,原稿輸送部2將該原稿輸送至原稿排紙托盤22。
[0026]原稿讀取部3對原稿圖像進行光學讀取,將原稿圖像的信息轉換成模擬電信號,而且將該模擬電信號轉換成數(shù)字信號。然后,原稿讀取部3將轉換而得到的數(shù)字信號作為圖像數(shù)據(jù)輸出至后述的控制部11。
[0027]圖像形成部4具有鼓狀的感光體41、作為圖像形成功能部而設置在感光體41的周圍的帶電部42、圖像寫入部43、顯影部44、轉印部45、分離部46以及清潔部47。另外,圖像形成部4具有定影部48、冷卻裝置100、以及排紙輥49。而且,在圖像形成部4內,由感光體41以及設置在其周圍的上述各部構成的圖像形成功能部、定影部48、冷卻裝置100、以及排紙輥49被從紙的輸送路徑A的上游側開始依次配置。
[0028]帶電部42對感光體41施加規(guī)定的電壓而使感光體41的表面均勻帶電。圖像寫入部43從后述的控制部11取得被實施規(guī)定的圖像處理后的圖像數(shù)據(jù),并基于取得的圖像數(shù)據(jù)照射激光束,在感光體上形成靜電潛像。
[0029]顯影部44對形成在感光體41上的靜電潛像進行反轉顯影而在感光體41上生成調色劑像。按照與生成有調色劑像的感光體41的旋轉同步的方式進行供紙,轉印部45從輸送紙的輸送帶的背面?zhèn)仁┘右?guī)定的電壓從而將形成在感光體41上的調色劑像轉印在紙上。
[0030]分離部46對轉印有調色劑像的紙進行除電,由此使紙從感光體41分離。之后,將轉印有調色劑像的紙輸送至定影部48。
[0031]定影部48對紙進行加熱使轉印的調色劑像的調色劑溶融,并且對紙進行加壓使調色劑像定影在紙上。利用冷卻裝置100冷卻紙,利用排紙輥49輸送紙而將該紙載置在排紙托盤6上,或者,在雙面形成圖像的情況時,將該紙再次供給至圖像形成功能部。
[0032]供紙盒部5具有與各種紙對應的多個供紙盒51,將收納在各供紙盒51的規(guī)定的紙沿輸送路徑A —張一張供給至圖像形成部4。
[0033]另外,圖像形成裝置I具備控制部11??刂撇?1具有由未圖示的CPU構成的處理部、和由R0M、RAM等構成的存儲部,該控制部11對圖像形成裝置I的整體動作進行控制。例如,控制部11根據(jù)用戶的指示、或者在規(guī)定的時機執(zhí)行針對圖像數(shù)據(jù)的圖像處理、在設置在圖像形成裝置I的未圖示的液晶顯示部顯示各種信息的顯示處理、后述的冷卻裝置100的泵141的驅動處理。另外,控制部11根據(jù)用戶的指示、或者在規(guī)定的時機執(zhí)行調整后述的冷卻裝置100的推壓輥151推壓輸送帶120的力的推壓力調整處理。
[0034]冷卻裝置100的結構
[0035]接下來,參照圖2以及圖3對冷卻裝置100進行說明。圖2是將冷卻裝置100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圖3是從上方觀察冷卻裝置100的主要部位俯視圖。此外,在圖2?圖3中,S表示紙,箭頭P表示紙的輸送方向。
[0036]如圖2以及圖3所示,冷卻裝置100具有冷卻帶110、輸送帶120、冷卻部130、以及推壓單元150。
[0037]冷卻帶110是環(huán)狀的帶,架設在多個在水平的平面上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輥。在本實施方式中,架設冷卻帶Iio的輥是上驅動輥111、第一上從動輥112、上導入輥113、上轉向輥114、以及第二上從動輥115。
[0038]上驅動輥111設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另外,上驅動輥111與未圖示的旋轉機構連接。第一上從動輥112設置在與上驅動輥111相同的高度位置且比上驅動輥111更靠近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上導入輥113設置在比第一上從動輥112更靠近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上導入輥113被配置成上導入輥113的下端部位于高于第一上從動輥112的下端部的位置。上轉向輥114設置在第一上從動輥112的上方。第二上從動輥115設置在上驅動輥111的上方且與上轉向輥114相同的高度位置。冷卻帶110以從側面觀察呈大致梯形形狀的方式架設在這些輥,并隨著上驅動輥111的旋轉而向圖2的箭頭R方向旋轉。
[0039]輸送帶120是環(huán)狀的帶,架設在多個在水平的平面上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輥,且設置在冷卻帶Iio的下方。在本實施方式中,架設輸送帶120的輥是下驅動輥121、第一下從動輥122、下導入輥123、下轉向輥124、以及第二下從動輥125。
[0040]下驅動輥121設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另外,下驅動輥121與未圖示的旋轉機構連接。第一下從動輥122設置在與下驅動輥121相同的高度位置且比下驅動輥121更靠近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下導入輥123設置在比第一下從動輥122更靠近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下導入輥123被配置成下導入輥123的上端部位于低于第一下從動輥122的上端部的位置。下轉向輥124設置在第一下從動輥122的下方。第二下從動輥125設置在下驅動輥121的下方且與下轉向輥124相同的高度位置。輸送帶120以從側面觀察呈大致梯形形狀的方式架設在這些輥,并隨著下驅動輥121的旋轉而向圖2的箭頭L方向旋轉。
[0041]冷卻帶110與輸送帶120在上導入輥113以及下導入輥123附近不相互接觸,形成接受從輸送路徑A的上游側輸送來的紙的導入口 126。另外,相互對置的冷卻帶110和輸送帶120的外周面在比導入口 126更靠近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區(qū)域接觸,在接觸區(qū)域一邊夾入紙一邊對紙進行輸送。如此,冷卻帶110和輸送帶120形成輸送紙的輸送部。
[0042]如圖2以及圖3所示,冷卻部130具有冷卻板131、冷卻管單元(流動路形成部)132、容器140 (參照圖3)、泵141 (參照圖3)、散熱器142以及風扇143 (參照圖3)。
[0043]冷卻板131是由導熱性優(yōu)秀的金屬,例如鋁、銅形成的平板狀的部件,在內部設置有多個、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四個與冷卻管單元132嵌合的嵌合孔133。嵌合孔133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形成在水平的平面上。冷卻板131具有兩個在一方的面形成有剖面半圓形的槽的平板狀的部件亦即上部件131a和下部件131b,冷卻板131通過將上部件131a和下部件131b壓著成槽相互對置而形成。另外,由相互對置的槽形成嵌合孔133。此外,也可以將嵌合孔133的內徑設定為略小于冷卻管單元132的后述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外徑,并在上部件131a和下部件131b的形成槽的部位設置均勻的突起。在該情況下,在壓著上部件131a和下部件131b時突起與冷卻管主體134咬合,由此能夠消除冷卻管主體134與嵌合孔133之間的間隙。另外,也可以在上部件131a的紙輸送方向的兩端部形成向上方凹陷的凹部(省略圖示),在下部件131b的紙輸送方向的兩端部形成向上方突出的凸部(省略圖示),并使凹部與凸部卡合。另外,冷卻板131也可以通過使嵌合孔133貫通平板狀的側面而形成。
[0044]冷卻板131設置在冷卻帶110的內側,并且設置在上驅動輥111與第一上從動輥112之間。冷卻板131的下部件131b的下表面與冷卻帶110和輸送帶120的相互的外周面接觸的區(qū)域中的冷卻帶110的內周面接觸。
[0045]冷卻管單元132是由導熱性優(yōu)秀的金屬,例如鋁、銅形成的管狀的部件,在內部形成冷卻水流動的流動路137。另外,如圖3所示,冷卻管單元132具有兩個冷卻管主體134、連結部135以及兩個連接部136。在本實施方式中,兩組冷卻管單元132沿紙的輸送方向并列設置在冷卻部130。
[0046]冷卻管主體134在水平的平面上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與冷卻板131的嵌合孔133嵌合。將形成在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的流動路137稱為第一流動路。
[0047]連結部135沿紙的輸送方向延伸,兩端部在水平的平面上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彎折并固定在冷卻管主體134的一端部。連結部135將相鄰的冷卻管主體134的一端部彼此連結。將形成在連結部135的內部的流動路137稱為第二流動路。
[0048]連接部136設置在冷卻管主體134的另一端部。設置在利用連結部135連結的冷卻管主體134內的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連接部136,將冷卻管主體134與容器140連接。另外,設置在利用連結部135連結的冷卻管主體134內的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連接部136,將冷卻管主體134與散熱器142連接。
[0049]容器140收容代表冷卻介質的一個具體例的冷卻水。泵141通過控制部11被控制驅動,將冷卻水從容器140供給至散熱器142。散熱器142使用風扇143冷卻冷卻水。
[0050]通過泵141而被供給至散熱器142的冷卻水經由連接部136流入冷卻管單元132的內部的流動路137,流入的冷卻水在流動路137內流動。具體而言,冷卻水首先在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第一流動路)流動,接著在連結部135的內部(第二流動路)流動,然后在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第一流動路)流動。然后,冷卻水經由連接部136從流動路137排出,并被收容在容器140中。如此,泵141以冷卻水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朝向上游側在冷卻管單元132內流動的方式,將冷卻水供給至冷卻管單元132。此外,圖3的箭頭W表示冷卻水的流動方向。
[0051]如圖2所示,推壓單元150設置在輸送帶120的內側,并且設置在下驅動輥121與第一下從動輥122之間。推壓單元150在冷卻帶110與輸送帶120的外周面相互接觸的區(qū)域,對推壓輸送帶120的內周面進行推壓。
[0052]另外,推壓單元150具有四個與輸送帶120接觸的推壓輥151、支承推壓輥151的推壓基體153、以及使推壓基體153在上下方向移動的推壓驅動機構152。
[0053]推壓基體153具有主體部154、引導部155以及軸承部156。主體部154形成為平板狀,在其上表面設置有將推壓輥151支承為能夠旋轉的軸承部156、和對軸承部156的上下方向的移動進行引導的引導部155。利用固定在引導部155的螺旋彈簧157向上方(冷卻部130側)對軸承部156施力。
[0054]推壓驅動機構152由未圖示的馬達、齒輪構成,利用控制部11來控制驅動,使推壓基體153在上下方向移動??刂撇?1在形成圖像時執(zhí)行推壓力調整處理。具體而言,控制部11根據(jù)與收容供紙的紙的供紙盒51對應而預先存儲的紙的紙厚來控制推壓驅動機構152的驅動,使推壓基體153在上下方向移動。由此,對利用推壓輥151輸入的向輸送帶120的推壓力進行調整。例如,在針對所謂的厚紙形成圖像的情況時,使推壓基體153向下方移動而削弱推壓輥151的推壓力。由此,降低在接觸區(qū)域一邊夾入紙一邊對紙進行輸送的冷卻帶110與輸送帶120的負載。
[0055]推壓輥151是由彈性體,例如橡膠、樹脂形成的大致圓柱狀的部件,形成為中央部的外徑大于旋轉軸方向的端部的隆起形狀。此外,為了形成推壓輥151而使用的彈性體優(yōu)選為硬度在60度以下的彈性體。在使用由硬度在60度以下的彈性體形成的推壓輥151的情況時,能夠使輸送的紙充分緊貼在冷卻板131。
[0056]四個推壓輥151分別配置在隔著輸送帶120、冷卻帶110以及冷卻板131而與冷卻管主體134對置的位置。推壓輥151在與冷卻帶110和輸送帶120的相互的外周面接觸的區(qū)域中的輸送帶120的內周面接觸。
[0057]將推壓輥151的水平的平面上且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軸向)的長度,設定為比向冷卻裝置100輸送的最大的紙的該方向的長度長。另外,將推壓輥151的水平的平面上且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軸向)的長度,設定為比冷卻板131的該方向的長度短。
[0058]推壓輥的配置
[0059]接下來,參照圖4以及圖5對推壓輥151的配置進行說明。圖4是將冷卻裝置100在推壓輥151的直徑最大的部位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是用于說明推壓輥151的旋轉中心相對于冷卻管主體134的直徑的配置的圖。圖5是將冷卻裝置100在推壓輥151的直徑最大的部位沿紙的輸送方向截斷的主要部位剖視圖,是用于說明推壓輥151與輸送帶120之間的輥隙部相對于冷卻管主體134的直徑的配置的圖。此外,在圖4?圖5中,S表示紙,箭頭P表示紙的輸送方向。
[0060]如圖4所示,推壓輥151以推壓輥151的旋轉中心C位于與冷卻管主體134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對置的區(qū)域D內的方式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被配置成推壓輥151的旋轉中心C位于區(qū)域D的中央。此外,在圖4中用雙點劃線示出了旋轉中心C位于區(qū)域D中的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上游側以及最下游側的推壓輥151的輪廓。
[0061]通過如此配置推壓輥151,能夠使通過冷卻裝置100的紙在緊貼于冷卻帶110的狀態(tài)下接近冷卻管主體134。因此,能夠提高冷卻效率。
[0062]另外,如圖5所示,在推壓輥151中,與輸送帶120接觸的部分即輥隙部N配置在與冷卻管主體134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對置的區(qū)域D內,在本實施方式中配置在區(qū)域D的中央。此外,在圖5中用雙點劃線示出了輥隙部N位于區(qū)域D中的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上游側以及最下游側時的推壓輥151的輪廓。
[0063]通過如此配置推壓輥151,能夠使通過冷卻裝置100的紙在緊貼于冷卻帶110的狀態(tài)下接近冷卻管主體134。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冷卻效率。
[0064]在上述結構的冷卻裝置100以及具備該冷卻裝置100的圖像形成裝置I中,冷卻裝置100的泵141將冷卻水供給至冷卻管單元132,使冷卻水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朝向上游側流動。因此,從輸送路徑A的上游側供給至冷卻裝置100的紙,在通過冷卻裝置100內的期間,經由冷卻帶110以及冷卻板131而被在冷卻管單元132內流動的冷卻水冷卻。另外,由于冷卻水在冷卻管單元132內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朝向上游側流動,所以保持通過冷卻裝置100內的紙與冷卻水之間的溫度差總是比較大的狀態(tài)而能夠提高冷卻水的冷卻效率。因此,能夠高效地冷卻紙。
[0065]另外,在上述構成的冷卻裝置100以及具備該冷卻裝置100的圖像形成裝置I中,兩組冷卻管單元132被設置成沿紙的輸送方向并列。因此,被冷卻水冷卻的部位比較大,從而能夠更高效地冷卻紙。
[0066]另外,并列設置的兩組冷卻管單元132分別與容器140以及散熱器142連接。因此,能夠使由于紙而升溫的冷卻水的熱迅速放熱而進行冷卻。因此,能夠更高效地冷卻紙。
[0067]另外,由于將冷卻管主體134與冷卻板131的嵌合孔133嵌合,并用連結部135將相鄰的冷卻管主體134的一端部連結而形成流動路137,因此在冷卻板131的上部件131a以及下部件131b形成嵌合孔133即可。即,無需與冷卻管單元132的形狀對應地對冷卻板131進行復雜的加工。因此,能夠防止冷卻裝置100以及圖像形成裝置I的制造成本的增加。
[0068]另外,四個推壓輥151分別配置在隔著輸送帶120、冷卻帶110以及冷卻板131而與冷卻管主體134對置的位置。因此,推壓輥151經由冷卻帶110將紙推抵于冷卻板131的冷卻管主體134的附近。其結果是,能夠更高效地冷卻紙。
[0069]另外,由于推壓輥151形成為隆起形狀,所以推壓輥151能夠在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以均勻的力推壓輸送帶120。
[0070]另外,將推壓輥151的水平的平面上且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設定為比向冷卻裝置100輸送的最大的紙的該方向的長度長。因此,推壓輥151能夠在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對推壓紙整體進行推壓,因此能夠通過推壓輥151的推壓而均勻地對紙整體進行冷卻。
[0071]另外,將推壓輥151的水平的平面上且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長度,設定為比冷卻板131的該方向的長度短。因此,能夠防止冷卻板131的該方向的端部與推壓輥151接觸,由此能夠對推壓棍的損傷防患于未然。
[0072]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兩組冷卻管單元132以沿紙的輸送方向并列的方式設置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能夠適當?shù)刈兏渲玫睦鋮s管單元132的個數(shù)。
[0073]另外,也可以針對多個冷卻管單元132,使利用I組容器140、泵141、散熱器142以及風扇143進行冷卻的冷卻水循環(huán)。
[0074]第二實施方式
[0075]接下來,參照圖6以及圖7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6是從上方觀察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200的主要部位俯視圖。圖7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200在采用了利用多個連結部135連結的一連串的冷卻管單元138的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冷卻裝置100不同。此外,對與第一實施方式共用的結構,標注相同的標記,省略其說明。另外,在圖6中,S表示紙,箭頭P表示紙的輸送方向,另外,箭頭W表示冷卻水的流動方向。
[0076]冷卻裝置200的冷卻管單元138具有四個冷卻管主體134,三個連結部135以及兩個連接部136。
[0077]連結部135沿紙的輸送方向延伸,兩端部在水平的平面上沿與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彎折并固定在冷卻管主體134的端部。連結部135將相鄰的冷卻管主體134的端部彼此連結。
[0078]連接部136設置在冷卻管主體134的未固定有連結部135的端部。設置在利用連結部135連結的冷卻管主體134內的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上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連接部136,將冷卻管主體134與容器140連接。另外,設置在利用連結部135連結的冷卻管主體134內的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下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連接部136,將冷卻管主體134與散熱器142連接。
[0079]在如上述那樣構成的冷卻裝置200中,泵141在形成圖像時從容器140將冷卻水以冷卻水在冷卻管單元138內的流動路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朝向上游側流動的方式供給至冷卻管單元138。因此,供給至冷卻管單元138的冷卻水,首先在配置在紙的輸送方向的最下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流動,接著在第一連結部135的內部流動,并流入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開始配置在第二個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接下來,冷卻水在連結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開始配置在第二個的冷卻管主體134和配置在第三個的冷卻管主體134的第二連結部135、和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開始配置在第三個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流動。接下來,冷卻水在連結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配置在第三個的冷卻管主體134和配置在最上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第三連結部135、和配置在最上游側的冷卻管主體134的內部流動。然后,冷卻水經由連接部136從流動路排出,被收容在容器140中。
[0080]在上述結構的冷卻裝置200以及具備該冷卻裝置200的圖像形成裝置中,無需將容器140、泵141、散熱器142以及風扇143設置為多個。因此,能夠使冷卻裝置200以及圖像形成裝置小型化,另外,能夠降低制造成本。
[0081]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冷卻裝置200的冷卻管單元138具有四個冷卻管主體134、三個連結部135以及兩個連接部136的方式進行了說明,但能夠適當?shù)刈兏鋮s管主體134以及連結部135的設置個數(shù)。
[0082]圖7是用于對本發(fā)明的效果進行說明的圖,表示對利用設置在冷卻裝置的紙的輸送方向的下游側的溫度傳感器(省略圖示)檢測到的紙的溫度(出紙口溫度)進行比較的條形圖。
[0083]在圖7中,在采用了與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冷卻管單元138相同的冷卻管單元138的冷卻裝置中,將使冷卻水從紙的輸送方向的上游向下游流動的情況下(以下,有時稱為“比較例”)的紙的溫度顯示為“比較例”。另外,在圖7中,將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200中測定出的紙的溫度顯示為“第二實施方式”,將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冷卻裝置100中測定出的紙的溫度顯示為“第一實施方式”。
[0084]如圖7所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紙的溫度(約54°C)比“比較例”中的紙的溫度(60°C)低。即,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冷卻裝置200能夠比比較例中的冷卻裝置更高效地冷卻紙。
[0085]另外,“第一實施方式”中的紙的溫度(約49°C)比“比較例”中的紙的溫度(60°C)低。即,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冷卻裝置100能夠比比較例中的冷卻裝置更高效地冷卻紙。
[0086]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及其作用效果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fā)明的冷卻裝置以及圖像形成裝置不局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在不脫離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發(fā)明的主旨的范圍內能夠實施各種變形。
【權利要求】
1.一種冷卻裝置,被使用于圖像形成裝置,所述冷卻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 輸送部,其具有相互對置的環(huán)狀的第一帶和第二帶,所述輸送部在所述第一帶與所述第二帶間夾持紙而輸送該紙; 冷卻部,其具有形成冷卻介質流動的流動路的流動路形成部,所述冷卻部經由所述第一帶而冷卻所述紙;以及 推壓輥,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帶的內側,所述推壓輥隔著所述第二帶和所述第一帶而與所述流動路形成部對置,并將所述第二帶推抵于所述冷卻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動路形成部被形成為所述紙的輸送方向的剖面形狀成為圓形形狀, 所述推壓輥的旋轉中心位于與所述流動路形成部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對置的區(qū)域內。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壓輥與所述第二帶之間的輥隙部位于與所述流動路形成部的水平方向的直徑對置的區(qū)域內。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壓輥由能夠彈性變形的彈性體構成。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壓輥被形成為中央部的外徑大于軸向的端部的隆起形狀。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卻裝置具備調整部,所述調整部根據(jù)所述紙的紙厚,來使所述推壓輥移動而調整將所述第二帶推抵于所述第一帶的力。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卻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卻部具有與所述第一帶接觸的接觸面, 在與所述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接觸面的長度比在與所述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推壓輥的長度長, 在與所述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所述推壓輥的長度比在與所述紙的輸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被輸送的所述紙的長度長。
8.一種圖像形成裝置,具備冷卻裝置,所述圖像形成裝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冷卻裝置具備: 輸送部,其具有相互對置的環(huán)狀的第一帶和第二帶,所述輸送部在所述第一帶與所述第二帶間夾持紙而輸送該紙; 冷卻部,其具有形成冷卻介質流動的流動路的流動路形成部,所述冷卻部經由所述第一帶而冷卻所述紙;以及 推壓輥,其設置在所述第二帶的內側,所述推壓輥隔著所述第二帶和所述第一帶而與所述流動路形成部對置,并將所述第二帶推抵于所述第一帶。
【文檔編號】G03G15/00GK104049515SQ201410096021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fā)明者】富野俊彰 申請人:柯尼卡美能達株式會社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