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共電壓補償電路、補償方法及顯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公共電壓補償電路、補償方法及顯示面 板。
【背景技術(shù)】
[0002] 目前,在現(xiàn)有的顯示裝置中,顯示不同的畫面時,顯示面板中的公共電壓信號的波 動幅度不同,且隨著顯示面板中晶體管的電容的增大,像素電壓對公共電壓的影響也會增 大,若公共電壓波動不能有效的抵消,則會造成顯示面板的顯示畫面出現(xiàn)例如泛綠光的不 良現(xiàn)象,為了改善上述問題,一般地,需要在顯示裝置中設(shè)置公共電壓補償電路。
[0003] 現(xiàn)有技術(shù)中一般采用固定反饋倍數(shù)的公共電壓補償電路對公共電壓進行補償,以 消除公共電壓的波動,然而固定反饋倍數(shù)的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不能對公共電壓波動的尖峰 電壓做出快速且有效的補償,進而影響了顯示面板的顯示畫面的質(zhì)量,降低了顯示畫面的 視覺效果。
[0004] 因此,如何實現(xiàn)對公共電壓波動的尖峰電壓進行快速有效的補償,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 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公共電壓補償電路、補償方法及顯示面板,用以解決現(xiàn) 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固定反饋倍數(shù)的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不能對公共電壓波動的尖峰電壓做出 快速且有效的補償?shù)膯栴}。
[0006] 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公共電壓補償電路,包括:比較模塊、控制模塊和輸出模 塊;其中,
[0007] 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第一電源信號端相連,第二輸入端與第二電源信號 端相連,第三輸入端與反饋信號端相連,第一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相連,第 二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比較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電源信號端 和所述第二電源信號端的信號生成閾值電壓,并將所述反饋信號端的信號與所述閾值電壓 進行比較,且將比較結(jié)果分別輸出到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
[0008] 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與所述輸出模塊的第一控制端相連,第二輸出端與所 述輸出模塊的第二控制端相連,第三輸出端與所述輸出模塊的第三控制端相連;所述控制 模塊用于根據(jù)所述比較模塊輸出的比較結(jié)果生成對應(yīng)的控制信號并分別輸出到所述輸出 模塊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和第三控制端;
[0009] 所述輸出模塊的第一輸入端與公共電壓信號端相連,第二輸入端與所述反饋信號 端相連,輸出端用于輸出補償電壓信號;所述輸出模塊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端、所述第二控 制端和所述第三控制端的控制下,根據(jù)所述公共電壓信號端和所述反饋信號端的信號生成 對應(yīng)的補償信號并輸出。
[0010]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輸出模塊具體包括:第一開關(guān)晶體管、第二開關(guān)晶體管、第三開關(guān)晶體管、第一電阻、第二電 阻、第三電阻、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一電容和第一運算放大器;其中,
[0011]所述第一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源極分別與所述 公共電壓信號端和所述第一電阻的一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一運算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相 連;
[0012] 所述第二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源極分別與所述 第一電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電阻的一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一運算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 相連;
[0013] 所述第三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三輸出端相連,源極分別與所述 第二電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電阻的一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一運算放大器的正向輸入端 相連;
[0014] 所述第三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電源信號端相連;
[0015] 所述第一電容的一端與所述反饋信號端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四電阻的一端相 連;
[0016] 所述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五電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負 向輸入端相連;
[0017] 所述第五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相連。
[0018]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控制模塊具體包括:第一非門、第二非門、第三非門、第一與門、第二與門和第三與門;其中,
[0019] 所述第一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 門的第一輸入端相連;
[0020] 所述第二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一與 門的第二輸入端相連;
[0021] 所述第一與門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22] 所述第三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二與 門的第一輸入端相連;
[0023] 所述第二與門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 二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24]所述第三與門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第二輸入端與所 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三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25]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輸出模塊具體包括:第四開關(guān)晶體管、第五開關(guān)晶體管、第六開關(guān)晶體管、第六電阻、第七電 阻、第八電阻、第九電阻、第二電容和第二運算放大器;其中,
[0026] 所述第四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源極與所述第二 運算放大器的負向輸入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六電阻的一端相連;
[0027] 所述第六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相連;
[0028] 所述第五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源極與所述第二 運算放大器的負向輸入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七電阻的一端相連;
[0029] 所述第七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相連;
[0030] 所述第六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三輸出端相連,源極與所述第二 運算放大器的負向輸入端相連,漏極與所述第八電阻的一端相連;
[0031] 所述第八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相連;
[0032] 所述第二電容的一端與所述反饋信號端相連,另一端與所述第九電阻的一端相 連;
[0033] 所述第九電阻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負向輸入端相連;
[0034]所述第二運算放大器的正相輸入端與所述公共電壓信號端相連。
[0035]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控制模塊具體包括:第四非門、第五非門、第六非門、第四與門、第五與門和第六與門;其中,
[0036] 所述第四與門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第二輸入端與所 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四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37] 所述第四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五與 門的第一輸入端相連;
[0038] 所述第五與門的第二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 五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39]所述第五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一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六與 門的第一輸入端相連;
[0040] 所述第六非門的輸入端與所述比較模塊的第二輸出端相連,輸出端與所述第六與 門的第二輸入端相連;
[0041] 所述第六與門的輸出端與所述第六開關(guān)晶體管的柵極相連。
[0042]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比較模塊,具體包括:閾值電壓生成單元和比較單元;
[0043] 所述閾值電壓生成單元的第一輸入端與所述第一電源信號端相連,第二輸入端與 所述第二電源信號端相連,第一輸出端與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一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與 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閾值電壓生成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電源信號端和 所述第二電源信號端的信號,生成第一閾值電壓和第二閾值電壓,并分別輸出到所述比較 單元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
[0044]所述比較單元的第三輸入端與所述反饋信號端相連,第一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 的第一輸入端相連,第二輸出端與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二輸入端相連;所述比較單元用于將 所述反饋信號端的信號分別與所述第一閾值電壓和所述第二閾值電壓比較,并將比較結(jié)果 分別輸出到所述控制模塊的第一輸入端和第二輸入端。
[0045]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公共電壓補償電路中,所述 閾值電壓生成單元,具體包括:第十電阻、第十一